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东屏村这样的地方,都是水田,当然是选水牛比较好。水牛力气大,拉车也好使,就是得挑脾气温顺的,要是碰到犟牛,调教起来可够呛。
如今的市价,一头大水牛售价五贯,一头水牛小牛犊售价两贯左右,若是母的还会再贵个一贯半贯的。
“玉栋,我看你们买头小牛犊好,买母的,养大了每年还能生个小牛犊卖。这小牛犊一卖,就是活钱啊。而且,从小养,脾气什么都摸透了,以后驯着耕田拉车都容易。”
“买小牛犊,唯一不好的就是今年不能耕田了。可这也不算什么事,东山那两亩田,回头我帮你们耕了。”
“这太麻烦您了。”
“说什么话儿,这说起来还是我占你们便宜呢,拿了你们两亩良田。”金满堂一摆手,爽朗地说,“你要不回去想想,十九我也要去赶集。要是打算买,到时我陪你去牛行里挑。”
“好的,那到时麻烦您了。”
玉栋听金满堂说得实在,也不多客套。
回到家里,玉秀刚好煮了一锅消暑汤。家中材料有限,玉秀也就是放了几颗乌梅煮了,又放了几颗冰糖。
酸酸甜甜的,玉梁很爱喝,一口气就喝了两大碗。
玉栋拉着玉秀,将金满堂的话说了一遍,“秀秀,我觉得买头小牛好。今年耕田就麻烦满堂伯,回头我们给他工钱就是了,你看呢?”
“恩,哥哥说得对。”玉秀知道玉栋初当家,有些怕拿主意,为了让哥哥做好这当家人,能赞成的她都赞成,“不过别算工作了,显得见外。不如这样,我们回头送些用得上的东西过去,又不显得外道,也没占人便宜。”
“恩,就这么办。”玉栋觉得这法子好。
因为最近麻烦金福清良多,昨晚为了请四个人做见证,还是金福清出面去叫的金满堂等人。
玉秀又定了给这四家送些东西。可惜玉栋还小了点,要不应该请他们来家里吃个饭。
两人边合计边记,零零总总,这次赶集要买的东西可不少。
云昌镇的市集,是逢四逢九一集。逢到集市,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赶集,卖东西买东西的人都多。
到了七月十九一早,金满堂家的小儿子来叫,原来金满堂套了牛车要赶集卖东西,可以顺路带玉栋和玉秀一程,能少走路当然是高兴的事儿。
玉秀就算心智再高,可这身子还是只有十岁。十岁的孩子走几里路,还是很累的。
她拿了散碎银钱,跟着玉栋一起出门了。
家里还有颜庆江躺在床上行动不便,而且也得有人看家,就留了玉淑和玉梁两个。
玉淑和玉梁年纪虽然小,可两人都觉得自己长大了,也不会吵着要出门赶集。
84章 云昌市集()
颜庆山在世时,玉秀也到过云昌镇。如今再到市集,感觉完全陌生了。
今世从颜庆山染病后,她就再也没来过市集了。
金满堂会动用牛车,是因为拉了一车几百斤麦子粜卖。所以,进了东城门,他要先去粮行,跟玉栋和玉秀约定,等会到牛行碰头,三人就在城门口分手了。
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赶集,街上人很多。
挑着箩筐卖东西的,挑着货郎担卖针线的,还有挑着面饺担卖小吃的,各类东西,大大小小摆满了街道。
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街头人虽多,大家还是很有序的,各类东西也分在不同地方贩卖。
云昌镇两条大街,一条东西向连着东城门和西城门,一条南北向连着南城门和北城门。
像他们进的东城门这一带,主要是买卖粮食的,统称米市。街面开着米行、面行等几家常年售卖的店铺。这些店铺里卖的粮食种类更全。
庄户人家自己零卖的,就在街边摆摊,都是些应季的粮食。像现在是收麦子的时候,零卖的就都是些麦子、面粉之类。
玉栋他们到的比较早,只有三两家推着独轮车在街边散卖的。像金满堂这样,一次就卖几百斤米,不想站街边零卖,就会去米行问问,或者直接问问镇上有没有酒楼会收。
价格上,零卖能多卖几文钱。家中田地不多的,能多卖几文钱也是好的。
西城门那段街道,主要是卖活物的,牛行、鸡鸭都在那边买卖交易。
南门这一片卖的都是风雅之物,书肆、文房四宝都在这里,甚至还有古董玉器行,当然茶楼酒楼也都有。
北门是女子们最爱逛的,日用百货,锅碗瓢盆、胭脂花粉、南北干货点心应有尽有。
玉秀和玉栋沿着东街往西走,走到两条大街交汇处,看南街人少,就先去南边药铺,给颜庆江抓药,还得称二两老山参。
前世见过好东西,百年人参见多了,玉秀看那小山参实在不起眼,都没自己拇指粗,看那样子也就长了十来年吧?二两老山参,看着就还没小四的巴掌长,居然要一两七钱银子!
玉栋看她摸着银子不松手的心疼样,以为她舍不得,“秀秀,以后我们种庄稼了,就能卖上钱了。给小叔补身子,该买还是得买。”
“我知道,掌柜的,给你银子。”玉秀有点心疼地将手里的银子递出去。
这么坐吃山空可不行,种庄稼能得几两银子?开源节流,除了节流,还得开源,还是得想法子赚银子。
掌柜的将山参包好递给他们,玉秀接过来,塞到自己的荷包里,“哥,还早,我们到处逛逛吧?”
玉栋以为玉秀是贪玩了,大妹妹最近比自己还像大人,难得会想玩,他点点头,伸手拉住她,“好,我们先逛逛。不过这里人多,你可得跟紧我。”
其实南门这边因为售卖的东西,不是庄户人家居家过日子用的,就算是市集也没多少人。玉秀一家家店铺看下来,觉得每家店铺都没什么人,偶尔遇上一两个,也都是穿长衫的读书人,或穿绸缎的有钱人家子弟。
云昌镇的南门外就是独峰书院,这书院在整个建昌县都出名,据说是什么大儒倡议兴办的,名气很大。这家书院分上下两院,下书院招收刚启蒙的学童,上书院只招收考上秀才的学子。当然,学院束脩也不便宜。
自从书院兴办后,建昌县大部分的举人,未中举前,都在这里求学过。
这些人,比如像镇上武举人这样的人家,每年都会给书院捐财物,既是造福乡里,又能为自家子弟读书换个方便之门。
所以,街上闲逛的人,要么就是穿长衫的读书人,要么就是穿绸缎的一看就是有钱人家子弟。
玉秀希望玉栋和玉梁能在这里读书,也不知能不能收。
玉栋和玉秀都没注意,他们刚从药铺走出来,就有人看见他们了。
在街边一家茶楼的雅间,颜锦程正坐在窗边,狠狠地瞪着他们。看他们从药铺出来,想到颜庆洪曾说他们要给颜庆江买老山参补气血,他更是恨得磨牙。
这种不识好歹的人,给那傻子买东西,傻子能懂什么?吃了灵芝还是傻子。老山参啊,这都是银子,要是给自己,自己要是中举了,还会不照应他们吗?
他越想越恨,直想出了神。
茶楼雅间里,都是独峰书院的学子。其中一个穿着粉黄长衫看着油头粉面的人,走到颜锦程边上,拿折扇敲了敲他肩膀,“锦程兄,看什么呢?放着花楼红牌的曲儿不停,看得如此专注?”
他说着探头往窗外看去,街头人不多,一眼,就看到了走在街上玉栋和玉秀兄妹俩。
他仔细看了看玉秀,“那小娘子样貌不错,不过年纪还太小了,要是过几年……哈哈。锦程兄,难道你好这口?”
这人名叫田悦,是建昌县县丞的小儿子,平时贪花好色不学无术,但据说挺有点后台。就是他跟颜锦程说花一千两银子开路,能到府城找门路,包他本科必中的。颜锦程和他走得很近。
他看看窗外,猥琐地捅了捅颜锦程,一副我懂的的神情。
“田兄说笑了,那两个是我同村的。”颜锦程含糊地说道。
“哦——”田悦拉长声音应了一声,又上下打量了走在街边的玉秀一眼,“太小了,长到十四五岁倒肯定是美人,现在也就那张脸好看。别看了,别看了,走,去听小曲儿去。”那人说着,拉了颜锦程往茶楼中间走去。
今日,正是他们文会的日子。独峰书院经常有文会,可像田悦召集这种,其实就是找了几个花娘,向书院先生招呼一声,溜出来听曲取乐而已。
颜锦程自从知道田悦是县丞公子后,就与他走得很近。
玉栋和玉秀两人走走看看,玉秀最后买了两套最便宜的文房四宝,还有一叠纸。随后,玉秀又拉着玉栋到北街,她走到北街的绣楼打听寄卖绣品的事。
前世她镇日在内宅,没别的事做,绣活做得还是不错的,可问下来大失所望。云昌镇地方小,绣品卖得不多。买得起好绣品的,人家会到县城府城去买。买不起的,大多又都是自己家绣了。绣楼里售卖的,大多都是婚假喜庆之物,兼卖丝线等。
玉秀原本信心十足,打算卖绣品赚钱,眼下此路不通,一时也想不出别的生财法子,幸好家里银子还够。
看看天不早了,她决定以后再留心这事。买了答应玉梁要买的糖球等小吃,又买了四斤半蔗糖,分成五包,收好后,连忙跟着玉栋去牛行买牛。
85章 市集采购()
两人到牛行一看,那边大大小小十几头牛围在当中。
牛贩子就守在各自牛旁边,有看上的就跟主人攀谈,问问价钱等。
这些牛贩子,十里八村都熟得很,谁家有小牛犊生了就会上门买走。
金满堂已经站在牛行一个角落里,显然到了一会儿了。
他看到两人,招手把他们叫到一头小黄牛那边,“玉栋,秀秀,你们看这头牛。”
他掰开牛嘴让两人看牙,语气是伯乐遇上千里马的那种兴奋感,“这小黄牯才四个月大,到明年春天耕田后,刚好能怀胎下崽。这牛看着牙口也好,吃了能长肉,好伺候。看着脾气也好。”
小黄牯,在云昌镇这边,意思是说这是头小母牛。
玉秀是顶在意牛的脾气的,这种水牛长角,一发狂会拿角顶人。以前村里有头牛不知怎么发狂乱跑,几个大人都没拦住,要不是颜庆山当时上前制住它,差点都顶死人了。
玉栋看玉秀盯着那牛挺喜欢的。他走近点,伸手去摸牛头。那小牛淘气地伸舌头,舔了他手掌一下,他痒得一缩手,小牛不满地对他“哞——”叫了一声。
玉栋再看那牛眼睛,眼里泛着水光,沉默温顺地看着自己,让他一下就喜欢了。
“满堂伯,听您的,我们就买它。”他说着又转头去看玉秀,玉秀看着那小牛也很喜欢,跟着点头。
“好,放心,你伯我看牛还没走眼过。”金满堂自信地说着,叫过牛主,细细问了这牛在家是如何喂草料的,又问起母牛情况。
最后,两人估计是在谈价钱了,一个说管搜,一个摇头要八撇。玉秀和玉栋两个竖着耳朵仔细听半天,愣是一个字没听懂。显然说的都是牛行里的行话。
最后,金满堂让他们拿了两贯钱加六百文,成交了,三贯钱都不到。
玉秀明白,这应该是内行的行家才能拿到的价钱了。
玉秀看边上有卖小鸡小鸭的,卖主是个老大娘,说这些鸡鸭都是自家孵的。
玉秀问了价钱,小鸡一文钱三只,小鸭一文钱两只,她买了九只小鸡,四只小鸭,总共五文钱。
玉秀一口一个大娘叫得嘴甜,那大娘一高兴,抓起边上一只跛脚小鸡,“闺女,这鸡就是腿有点不好,没毛病,就送你吧。”
“谢谢大娘。”玉秀乐开了花儿,拿一只大扁篮装了,又在篮子上面盖了层布,免得小鸡小鸭路上着凉冻坏了。
玉秀零零碎碎买了不少东西,一下就到了晌午。玉栋跟着金满堂去套牛车。
庄户人家赶集,到晌午,这集市就开始散了。
有些住山里的人家,挑着东西翻山越岭到镇上,路上就得走上两三个时辰。太晚回去,夜里翻山可就麻烦。所以不到晌午他们就先收拾走人了。
东屏村离云昌镇近,这一路又都是官道,他们倒不用太赶。
三人都带了干粮,但玉秀想着今天麻烦金满堂这么多,去买了一碗面饺和一个烧饼,请金满堂吃。
云昌镇的面饺就是一层薄皮包上一点肉,那皮很薄,煮熟后那肉能透过皮看到肉的淡粉色。面饺汤里会放些虾皮、紫菜丝等吊鲜。
一碗面饺端上来,白里透红的面饺,绿色的葱花,黑色的紫菜丝,再有几只小虾皮若隐若现,红白绿黑相间,色香味一下就都有了。
烧饼更是香。烧饼里大多是梅干菜加葱花加肉糜做馅料。最好吃的烧饼,馅料得选半肥半瘦的肉。梅干菜最好的就是竹筒里腌的那种。这几样馅料拌好,加点糖提鲜又能冲淡梅干菜的咸味。摊烧饼的一早就揉好一大团面,扯一块下来,利索地将馅料包到面团里,在案板上啪啪两下拍扁,放到烧饼炉里,就靠炉子里的火炭烤熟。
烧饼一熟,拿钳子钳出来,烧饼外面的皮烤的略有脆感带着面粉烤过后的黄色,那肥肉透过面饼皮泛着油光,瘦肉和梅干菜吸了油,咬一口软软的一点也不柴。
请人吃面饺或烧饼,是极殷勤亲近的亲戚礼数。像两家亲戚要是在赶集时遇上了,小辈的懂礼数的一方,会买个烧饼给长辈吃,若是钱多的就会多买几个让长辈捎回家吃。
玉秀买面饺和烧饼,没刻意给钱,也是和金满堂拉近距离的意思。
金满堂哪要意思吃孩子买的洗,再三推脱。
“满堂伯,今儿麻烦你这么多,就这点吃的你要不肯吃,我们以后有事都不敢麻烦你了。”玉秀脆声说着,“面饺碗我还得端回给老板呢,你可别跟我们客气,快点吃。以后我们麻烦您的时候可多了,我这是先贿赂贿赂您呢。”
金满堂看玉秀孩子气地眨眼,忍不住哈哈一笑,“秀秀这么说,我可就不客气了。”
他接过面饺,到底还是不肯吃烧饼,“你伯我年纪大了,不喜欢烧饼油腻,这个你们吃。”
玉秀看他实在不肯吃,接回来塞给玉栋,“哥,你吃吧,我吃饱了。”她摇了摇手上的干粮。
这是她一大早出门时,烙的面饼,有股野葱的清香。
玉栋啃着干粮,将烧饼揣进怀里,“我喜欢吃你烙的饼,这个要不带回家去,给淑儿和小四吃。”
玉秀前世住在深宅大院里,倒是琢磨过厨艺。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手艺再好,这烙饼里没盐没糖没馅料,只有点野葱拌着,肯定是不如烧饼好吃的。
一般人家烙饼,如果是放在家里吃,会放点盐或者包梅干菜进去,有钱的讲究点的就包蔗糖。可要是带出门做干粮,就不会放盐,太咸了容易口干。
玉秀今天还特意买了十斤面粉、一斤红头肉、两斤猪大骨,还有红糖等物,决定回家后得给家里人改善改善伙食,好好露几手。
金满堂在边上看着两个孩子推让,暗暗点头,颜庆山家这几个孩子,都是难得的。玉栋踏实肯干,玉秀灵巧有主意,玉淑和玉梁也都懂事乖巧。
现在年纪都还小,可三岁看到老,这几个孩子长大后,都差不了。
他想着颜庆山在世时,为人爽朗热情,在村里与人为善,人缘很好,暗自决定,以后对这四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