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了?”
“小段哥哥在电影节上,被人拖进小巷子打了一顿。”
姜竹沥:“”
***
微博热搜里,#段白焰墨尔本电影节#的话题排名节节攀升。
姜竹沥反复看了几遍视频,好气又好笑。
倒也没有毒打一顿那么夸张。
不过确实是起了冲突——
电影节上,段白焰跟一位影评人吵了起来。当着全世界摄像机的面,他直言不讳,怼对方是杠精:“我给你一根杵,你把地球杠起来给我看看?”
那位影评人也没有示弱,噼里啪啦地回了他一大串语速飞快的英文,然后段白焰
把麦克风扔了出去。
姜竹沥看了七遍,七遍笑出鹅叫。
倪歌小声逼逼:“你不安慰他一下吗?”
姜竹沥乐不可支:“等我笑够再说。”
然而下一刻,段白焰的电话打了回来。
姜竹沥眼睛一亮,拿着手机蹿向阳台:“我去外面打。”
推开阳台的玻璃门,漫山遍野的星光,气势汹汹地压下来。天边一方明月似流水,在阳台光洁的地板上拖开霜白的糖粉。
凉风灌入领口,她打了个小小的寒颤,小声道:“你好,段导?”
段导:“”
微顿,他轻咳一声:“你想通了吗?”
“什么?”
“明含。”
姜竹沥沉默了一阵,哭笑不得地安抚:“小白,对于我来说,家人和恋人是不一样的,你们一样重要。”
段白焰犹豫了一下,小小地,低声地说:“可你为了她凶我。”
姜竹沥呵呵微笑,他什么时候凶过他?
何况
“我哪有你凶?”
段白焰不说话。
不知道是他事后冷静下来发觉自己做得有问题,还是因为跟人起冲突、他泻了泻火——
现在哼哼唧唧,想道歉。
“我这两天一直没有空闲。”脑海中灵光一现想到一个切入点,他突然觉得两地之间,这一点点时差也变得可爱起来,“怕打扰你。”
不是因为赌气,才不打电话。
姜竹沥微怔,有些紧张地摸摸耳朵。
她刚想问,那你有没有想我——
鼻尖一股清淡的烟味,从不远处飘过来。
姜竹沥愣了愣,抬眼看过去。无尽延伸的夜色之下,金属围栏上靠着一道细瘦的人影,凉风带起她身上轻盈的飘带,仿佛下一刻就要羽化而去。
她穿着睡衣,在阳台上抽烟。
姜竹沥的手顿了顿,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原来夏蔚是会抽烟的。抽一种一种她没见过的、细细的女士烟,夹在葱白的两指之间,透出股朦胧古典的美感。
夏蔚靠在那儿,抱着手,半张脸隐没在黑暗里,面无表情,一动不动地看着她。
“喂?”段白焰见她一直不说话,“你信号断了吗?”
“没、没有”有些局促地收回目光,姜竹沥不知怎么,心里突然有些不自在,声音也不自觉地跟着小下来,“你嗓子怎么哑了?”
段白焰沉默了一下,有些难堪:“就,你看到的那个影评人,不止被我甩脸子——”
“嗯?”姜竹沥眼皮狂跳。
“他还被我推下了喷泉。”
姜竹沥:“”
她头疼地抱住脑袋。
“他为了报复我,把我也拽了下去。”
“”
“你们,”好歹也是要被计入搜索引擎百科的人!“可以不要这么幼稚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那你”半晌,他舔舔唇,示好似的,低声说,“你安慰安慰我?”
姜竹沥刚想开口,背后传出轻微的声响。
她敏感地回过头。
围栏上的人影已经消失了,隔壁房间的窗前也没有人,山夜凉风中,窗帘一起一落。
地上留着半截未燃尽的烟,猩红色的小点,在黑暗中闪了几下。
——倏地灭下去。
一捧芹菜()
姜竹沥看着那儿愣了一阵;不知怎么;心里隐隐浮起一股不安。
半晌。
“竹沥?”段白焰试探着发声。
“哦啊?”姜竹沥灵魂归体;赶紧局促地解释;“对、对不起;我刚刚走了一下神。
段白焰:“”
他咬牙切齿:“姜;竹;沥。”
他的手又开始痒了,如果他现在在她身边,有一千种方法让她集中注意力;只能看着自己。
“对不起”姜竹沥怂唧唧,小心翼翼地转移话题,“可是那个影评人;他怎么骂你的啊?”
段白焰默了默;语气冷冰冰:“说我冷酷无情,毫无人文关怀。”
这已经是他压缩过的内容;因为事实上;那位影评人原话说的是——
“这些年来;在新一代的编剧和导演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年轻面孔;这都是新鲜血液,我为他们感到高兴。这些人中;也不乏将镜头对准现实、对准社会问题的创作者,他们描写一些‘阴暗面’;但又不仅仅是无病呻吟;不是单纯的痛或单纯的暖——他们表达挣扎与真实。
而你和他们中那些拙劣的、失败的叙述者一样,写痛是痛,说暖是暖,二者割裂开,虚假又浮夸。我在你的作品里丝毫看不到思考和救渡,如果这就是你所理解的‘人’,那你一定过得很不好,也很单一。”
姜竹沥沉默几秒,心想,完了。
她竟然觉得那位影评人,说得很有道理。
段白焰这些年火是火,可争议同样很大。
他的几部代表作全部都是悲剧收场——并非简单的“恋人没有在一起”或“天灾人祸不可抗力”,段白焰式的悲剧源于人设,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或未麻的部屋,从一开始就在走向既定结局,透出无法更改的宿命感。
可他的手段远不如今敏高超。段白焰能红,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他无意间踩到了一部分网络居民的高。潮点。
陈塘经营情感账号,曾无意间向姜竹沥提起,“激烈的观点永远比平和的吸引人,就像武断地叫嚣‘所有男人都是大猪蹄子’,传播度会比严谨小心地‘通过正反两方面分析网络上的大猪蹄子现象’要大得多。”
因此很多营销号会刻意寻找阵营、为对立事件中的某一方发声,而不会“虽然但是正确的一方面是错误的一方面是”
段白焰踩到的就是这个点。
正常情况下,世事不会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可段白焰眼中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他甚至不需要刻意去迎合谁的喜好,他天生如此,对待任何事物,看到其中一面就看不到另外一面,看到乌云就看不到它周围镶嵌的金边。
爱他的粉丝们都夸他清醒,夸他聪明,夸他懂得人性。
然而姜竹沥觉得,不是这样的。
他并不是清醒,他是过于极端。对于相信的东西就大肆追捧、对于不信的事物就大肆抨击,又因为表达出了普通人表达不出的情绪,能够言人所不能言,所以得到追捧。
他极度敏感,又被赋予了不可思议的天赋。可他其实并不能通达地理解人性,一直以来,他只是在塑造它们。
姜竹沥长久地沉默,段白焰那边,他磨着牙,心碎欲死:“你又在走神?”
“没有没有。”她一个激灵回过神,赶紧解释,“我刚刚只是在想,如果你觉得他说的不对,那你不听就好了,当他胡扯就好了呀。”
段白焰危险地眯起眼。
她没有站队,没有说想他,也没有替他骂那位影评人。
他不是来听她讲道理的。
段白焰哼:“没别的了吗?”
姜竹沥乖乖摇摇头。
顿了顿,立马意识到他看不见,赶紧又回应一个鼻音:“嗯。”
段白焰想恶狠狠地凶她一下。
可是熊恪说,女孩子是要温柔对待的,否则她们就会逃跑。
于是他想来想去,委曲求全地问:“竹沥,我们就不能坦诚一点吗?”
姜竹沥一开始没懂:“怎么坦诚?”
“裸。聊。”
姜竹沥:“”
“不是”段白焰刚才脑子一热,不小心把心里话说了出来。他微顿,一本正经地纠正,“告诉对方,我们真正的心里话。”
姜竹沥耳朵有些热,她知道他想听什么。
“那好吧。”纠结一阵,她半张脸都在发烫,摸摸耳垂,轻声道——
“我特别想你,你要小心一些,不要被人拖进小黑巷子里殴打。然后,早一点回来。”
虽然这话听着有点怪,但段白焰还是再一次体会到了“表达”的魅力。
短短几句话,听得他心花怒放,几乎站立不稳。想要立即定机票飞回去,把她按在怀里亲。
“我也是,超级想你。”半晌,他拿出他一辈子的柔情,声音轻轻地道,“洗澡时想,泡温泉时想,游泳时想,浴室里最想。你知道吗,现在读你的名字,我也会有反应。”
姜竹沥:“”
她啪地一声挂了电话。
***
综艺的后半程拍摄非常顺利。
今天我也很甜呀边拍边播,等拍完最后一期,姜竹沥的人气已经翻了好几倍。
其中不乏段白焰的粉,喜欢她的都加入了“白竹鼠cp站”,至于不喜欢她的都关注着她,等着她宣布分手。
但姜竹沥现在没空去看微博评论了,谢勉那边快马加鞭地发来了时间地点,她要去参与第一期的心理咨询。
平台是谢勉母亲搭桥建的,她主动打通了明里市志愿服务中心和医院之间的桥梁。
这位女士让姜竹沥感到茫然,她总觉得谢妈妈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可谢勉的眼界又确确实实,比同龄人要高得多。
“院方建了一个咨询师的群,竹沥姐也可以加进去。”路上,谢勉拿出二维码给她扫,“我想有一个阵地,你们可以交流经验。”
姜竹沥连忙道谢。
她的确很久没有接触过心理咨询,无论咨询师群体还是来访者群体,都让她感到遥远而紧张。
她如临大敌,可等她真正接触到来访者,反而一点一点地放松下来。随迁子女大多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少女,更小一些也没有超出青春期,与她最早研究的课题相符。
她心里不可避免地,生出一点熟悉的期待,和得心应手的开心感。
午饭时分,段白焰的电话又打了过来。
团队里有一个咨询师小姐姐会看手相,这会儿正趁着休息时间,抓着她的手夸得天花乱坠。姜竹沥乐不可支,声音在电话里也显得喜悦:“你吃饭了吗?”
段白焰发出意味不明的鼻音:“哼。”
他知道她今天去找小学生做志愿服务了,他吃醋不分年纪,谢勉也让他心烦不已。现在她这么开心,他不自觉地感到不爽:“你挺开心啊?”
“那当然。”他现在在另一个半球,姜竹沥有恃无恐,“昨天挂掉你的电话,我开心得在床上打了个滚。”
段白焰突然温柔:“其实,我给你准备了一个惊喜。”
“真的?”姜竹沥眼睛一亮,“是什么?”
“呵。”下一秒,他三百六十度大变脸,报复性地冷哼,“我骗你的。”
姜竹沥:“你幼不幼稚。”
最近这段时间,她和他的恋爱关系像是回到了更早一些时候——比那时的状态更好一些,他们彼此放下戒备,肆无忌惮地互怼。
她开心地想,所有事情都在变好。
下午离开志愿服务中心前,谢妈妈后知后觉地注意到她就是先前那位西点师,礼貌地递来一张名片。
除去这个针对随迁子女的心理咨询团队,她还在筹备另一个小项目,和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一起,进行大龄自闭症和脑瘫孩子的社会援助。
姜竹沥接过名片,心里那点儿残存的热血都被勾了起来。
自闭症终身无法痊愈,即使儿童时期能够通过康复训练改善一部分病情,进入成年期之后仍然无法完全独立,大多患者无法自给自足,后来都成为家庭的负担。
“我们现在用得最多的方案是‘半援助式救助’,跟一些酒店、西餐厅类的单位合作,由我们出导师,教患者们采茶、烘焙、做肥皂或是一些别的活计。一对一或是一对几地帮扶,直到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工作。”
——谢妈妈这样向她解释。
即使是之前在波士顿,姜竹沥也很少接触这类人。现在她开心极了,热血澎湃,搓着手给段白焰发消息:“我觉得我我是一个有用的人。”
她语无伦次,“也许我不是没有意义的存在。”
过了很长时间,段白焰都没有回。
不回就不回吧。
姜竹沥哼哼唧唧地想。
反正她下午还有别的工作,她这么忙,也没空搭理他。
收收东西,她往拍摄地赶。
下午的平面拍摄地在湿地公园,她赶到时下午四点,夕阳渐颓,云朵被染成玫瑰色,湖面上推开粼粼的波光。
其他人都已经准备就绪,这是个小清新的美食杂志,要拍一组周年广告,除她之外,还有另外几个平面模特。
化妆师是个小姑娘,拿着工具帮姜竹沥化妆,一边化一边夸:“你这皮肤底子真好,我都不需要遮瑕。”
姜竹沥十分感激:“谢谢你。”
“就是眼眶有点儿青。”小姑娘惋惜,“好好休息呀,漂亮姐姐。”
姜竹沥被逗笑。
旁边一个男生听见她的声音,身形微顿,探头过来:“你是甜药?”
姜竹沥抬眼,见是个年轻男生,高高大大,棕栗色的头发蓬松地朝后梳,扎出一个很小的揪,穿着宽松随意,像故事里的吟游诗人。
她点点头:“是我。”
男生随意地“喔”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今天拍外景,主题带点儿田园风,造型师给了姜竹沥一条格子背带裙,长发梳成两条宽松的麻花辫,露出白皙的额头。
等她在湖边铺好的场景里坐下,才知道刚刚那位吟游诗人,也是今天的平面模特之一。
他坐在她的对面,膝盖上放一个藤条编织的食盒,把里面精致的食物一样一样拿出来,动作温柔得像是在与恋人野餐。
摄影让他们随意交谈,姜竹沥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吟游诗人先开口了。
他身后半江瑟瑟,碧水青天。男生满眼笑意,亲切地靠过来,低声问:“你一晚上,多少钱啊?”
姜竹沥低着头,愣了一下。这感觉像是踩毛毛虫一脚却被它的尸体粘了满鞋,她甩也甩不掉,全身都难受起来。
相机镜头底下,她没办法给他一耳光,只能发出虚弱地抗议:“我不是”
吟游诗人没有说话,发出意味不明的低笑。
姜竹沥更难受了。
她还想说什么,人群外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
摄影回过头,有些意外:“段导?”
年轻高大的男人,漫不经心地捧着一束绿油油的生机勃勃的芹菜,迈动长腿走过来。
他不是在墨尔本参加电影节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
姜竹沥也感到意外,但她更多的是惊喜。
她想问的问题,下一秒,由摄影师问出了口:“您怎么在这儿?”
段白焰抿着唇,没说话。
“不用管我,你们拍你们的——”他大大方方拖着椅子坐下来,目光兜转一圈,意味不明地停在那位吟游诗人身上,“我看我的。”
他把玩着怀里的芹菜,手上力道没有轻重,啪叽掐断了两根,指尖留下青白色的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