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妇-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湛多聪明,立时就明白了;赫连威既把崔庆元兄弟的罪证给自己送来;自己何不将计就计,崔家若是大齐的害群之马;他赫连一族也脱不开城狐社鼠之流;自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正可借机除此二害……

第77章() 
贺鲁下令;右闲王贺若亲自督建;北胡的工匠日以继夜的赶工;终于在一个月后,制造出五百张手,弩。只可惜刚度不够;以至于没有大齐弩,箭的穿透力;比之弓箭却强太多了。

    手,弩制造完毕;正是二月初一;贺鲁集结麾下四万胡兵铁骑;兵发雁门;两方大军对峙在雁门城下;战事一触即发。

    慕容湛曾建议碧青退到太原府;碧青明白慕容湛的意思;他是怕雁门万一有失;胡军若破城,说不定会屠戮大齐百姓;乱军之中,自己母子恐难保性命。

    但碧青不会走;大郎在呢;她们娘俩哪儿都不去;就在这儿守着蛮牛,更何况,她不觉得大齐会输;十万大军对四万胡兵;又占据地势之利;便没有床,弩连,弩;精,钢,手,弩这些威力惊人的武器;也不应该败。

    再说;若这一仗大齐败了;自己便躲去太原府有什么用;胡兵既冲破雁门关;自然会乘胜追击;太原府又怎能保得住;所以,这一战没有退路。

    碧青相信,只要赫连威放弃内斗;全力一战;大齐必胜;但仍有些说不出的担心;担心战场上刀剑无眼;伤了大郎。

    东篱先生的棋子落下半天,不见碧青动;抬头看了看她,不禁道:“怎么?担心你家大郎?”

    碧青丢开棋子点点头:“性命攸关,丫头怎能不担心。”

    东篱先生道:“放心吧,有那二十架床,弩;你还担心什么;胡人再善骑射;面对如此威力的床,弩;也无用武之地;再说,赫连威跟随其父征战多年;既有实战经验;又熟读兵法;贺鲁虽是当世枭雄;赫连威却也不白给;两人算棋逢对手;而北胡可没有咱们这样的床,弩,连,弩。”

    碧青:“赫连威全力一战;大齐必胜;只怕他有别的心思;就麻烦了。”

    东篱先生挑挑眉:“何以见得?”

    碧青看着先生:“您老就别哄我了;我不信您老不知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北征军还没出京城;辎重粮草已快到太原府了;在雁门建了那么多储粮仓;就是为了大军的口粮;可大军才在雁门待了多少日子;赫连威就急信催粮;理由竟是胡人的探子进城,烧了一半储粮仓;赫连威长年带兵;怎会不知粮草乃大军命脉;故此,胡人若能轻易潜入城中烧粮;只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赫连威故意为之;其目的不言而喻了。若不想趁机对付崔家;何必费这些心机。”

    东篱先生道:“即便如此;太子如今在大营监军;赫连威怎敢胡为?”

    “先生您这是逗我呢;大齐的兵大多是跟着赫连父子东征西杀的老兵,太子殿下再尊贵;在这些兵眼里,恐怕也及不上赫连两个字;赫连威是主帅;主帅的心就是军心;两军对阵,战的就是一个军心;若主帅心存私心;军心必会溃散;即便有强劲的弓,弩;面对如狼似虎的胡兵;胜负却也难说。更何况,赫连家是站在二皇子一头的吧。”

    东篱先生盯着她看了良久道:“;怪不得你师傅总说,你这丫头心有七窍;聪明处常人难及;果真如此;你虽在武陵源种桃树做买卖;可朝堂内世族间的争斗;竟也看的如此清楚明白;着实难得。”

    碧青道:“您老就别夸我了;我这是旁观者清罢了。”

    东篱先生忽想起什么:“小年那天,你跟老夫说起唐太宗之事;莫非真是临时起意?”

    东篱先生实在有些怀疑;这丫头太精了;不定是看透了太子有迷茫之心;才拐个弯子;通过自己点醒殿下;以免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碧青才不会承认呢;再说,这跟跟聪不聪明没半毛钱关系;稍微有点儿脑子的都能看出来,手,弩制造图失窃;范春不顾全族老少的性命;当场撞死;这背后肯定是崔家;北征军中两个崔家子弟;崔庆元;崔庆平;不是他们还能是谁。

    碧青真心觉着,崔家家主老糊涂;即便心急想打压赫连一族;可派了这么两个废物点心;着实是最大的失误。

    碧青听燕子说起过,崔庆元被大郎打了二十军棍的事儿;估摸是怀恨在心;一气之下才做出这等通敌叛国之行;而赫连威伺机而动;一定早盯着这俩人了;一旦这两人有所行动;必然会给赫连威捏住罪证;呈送太子殿下。

    这招儿忒损;明知道崔家是跟太子殿下站在一溜的;把罪证交给慕容湛;慕容湛若是包庇;赫连威拿住把柄;一本奏上去;慕容湛这个储君的位子,保不保得住都两说。

    若慕容湛大义灭亲;那崔家就完了;没有崔家这个碍眼的对头;大军回朝之日;就是他赫连一族显赫之时;而没了崔家助力的太子,实不足虑。

    所以,这罪证往太子殿下跟前一送;慕容湛就算陷入了两难之地;想反败为胜;殊为不易;除非他能拿到赫连威纵容胡人烧毁粮草的证据;将计就计。

    想到此,却见东篱先生老神在在;丝毫不见忧虑;猛然清醒过来:“莫非太子殿下早就拿到了……”碧青没说完;东篱先生道:“不可说,不可说。”

    碧青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怪不得东篱先生这么悠闲呢;原来早就胸有成竹了;不过慕容湛这招将计就计更狠;一下除了两家世族;估摸大军一回京,就会掀起腥风血雨;自己是不是给二郎写封信;凤林那小子要是也跟着崔家丢了命;实在可怜。

    眼望着崔家就要完了;赫连威精神大振;只要这一仗赢了;以后,大齐第一世族就是他赫连家了;想着,瞄了太子一眼;目光沉了沉;暗道;崔家一完;太子是不是也该换人了。

    太子的确够狠;为了自保,竟把崔庆元崔青平关押了起来;其罪证连夜送回京城;可惜就不想想;没了崔家,他这个太子还能依仗谁。

    赫连威毕竟是武将;比不得慕容湛的城府;一得意难免露出痕迹来;微微躬身道:“战场上刀剑无眼;还请太子殿下退回雁门城暂避,待待末将破了胡军;俘虏了北胡大王贺鲁;请太子殿下亲自审问。”

    慕容湛目光一闪;心里虽恼;脸上却并未露出分毫;笑了一声道:“那本宫就先回城中,等着将军大胜;再满斟美酒为将军贺。”

    赫连威躬身:“末将先谢过太子殿下。”一甩斗篷走了。

    苏全道:“怎敢如此放肆,上下尊卑都忘了不成。”

    慕容湛摆摆手:“强弩之末;你去瞧瞧,王校尉可预备好了?如今可出不得丝毫差错。”

    苏全道:“太子殿下放心,刚奴才就去瞧过了,床弩,连弩都搬到了城门楼子上,只等王校尉令旗一挥,便万箭齐发,管保胡人一个都跑不了,赫连威忌讳沈姑娘是武陵先生的弟子;刻意打压王校尉;才让他在雁门城内护卫殿下;却怎知,真正的厉害弩,箭就在城里呢。”

    慕容湛抬头看了看前方;雪地里;一眼望不到边的旗帜;分属大齐跟北胡,壁垒分明。忽听喊杀声响起;不过瞬间;旗帜便混在一起;难分敌我。

    赫连威身为主帅,本该在营帐之中运筹帷幄;却立功心切;便带着人到了前头;观敌瞭阵;指挥作战,却忽听嗖嗖弩,箭之声大作;前头的将士还未跟胡兵交上手;就已折到马下;不等后头的兵马上去;胡兵已经冲了上来。

    大齐士兵的骑射功夫比胡军差太多;上次大败胡军是占了先机;如今先机让胡人占了;前军一败;大齐兵士开始溃散;十万大军如浪潮一般往后退;胡兵更是冲击过来,大齐兵士节节败退。

    赫连威急起来,大喝道:“临阵退缩者,斩。”赫连威话音刚落,耳畔就听鸣笛之声;一支弩,箭射了过来;赫连威挥剑挡开;紧接着数十支弩,箭破空而来。

    赫连威大惊;忙往后退,却哪来得及;当胸一箭;弩,箭穿透铁甲;赫连威跌落马下。

    贺若看的清楚,大声道:“齐军主帅已被大王射杀,冲过去攻下雁门城……”

    一句话,胡兵如下山猛虎一般冲了出去;齐兵大败;四散奔逃;胡兵趁乱冲破雁门关;贺鲁兄弟带着胡兵冲进了雁门城。

    这一仗打的也太过轻松了些;贺鲁心生疑惑,抬头一看;忽见城楼上的王大郎;不禁一惊;忙道:“速速回撤。”却哪儿还来得及啊。

    筹谋已久,等的就是这一刻,手里的旗子一挥;顿时乱箭齐发。

    慕容湛站在城门楼子上,看着底下跟无头苍蝇一般乱转的胡兵,不禁赞了一声:“好一招瓮中捉鳖;王校尉此计果然精妙。”

    王大郎嘿嘿笑道:“俺媳妇儿说这招也叫关门打狗;。”慕容湛不禁失笑。

    陆超跑了进小院,见着碧青就忙道,胜了,胜了,大胜,咱大齐胜了,把北胡那些狼崽子,尽数射杀在雁门城内,我刚躲在城门楼子上瞅着呢,等胡兵进城,姐夫手里的令旗一挥,摆在城门上的二十架床,弩,三十个连,弩,乱箭齐发,胡兵只恨自己没生出四条腿来,仓皇的往城外逃,四万胡兵逃出城的不足千骑,看他们以后还有什么本事骚扰大齐,碧青姐咱打胜了,该回家了。”

    碧青点点头,喃喃的道:“是啊,仗打完,该回家了。”

    东篱先生道:“此次的破胡之策乃大郎所献,居功甚伟,你这丫头往后还想在武陵源逍遥恐难了。”

    碧青有些出神儿,不知大郎可还记得答应自己的话,高官厚禄摆在眼前的时候,大郎还舍不舍得跟自己回家种地。

    “雁门大捷,雁门大捷……”红翎特使骑着快马进了京,一边跑一边儿喊,很快雁门大捷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

    消息传进宫的时候,皇上正在慈宁宫问安,去年开春太后犯了咳疾,入夏的时候,略好了些,秋天却更重起来,到过年,已经起不来炕了。

    前些日子皇后都搬到了慈宁宫来,亲自在病榻前侍奉汤药,皇上更是日日前来问安。从皇后手里接过药,亲自捧了过去,瞧着太后喝下去,才起身出来,瞥了大内总管周喜一眼:“何事?”

    周喜跪下地上有些激动的道:“万岁爷洪福齐天,刚红翎特使快马进京,万岁爷,雁门大捷啊,咱大齐胜了。”

    皇上愣了一瞬,一把抓住他:“当真?”

    周喜点头:“奴才有几条命敢哄骗万岁爷,当真,四万胡兵被咱们大齐军歼灭在雁门城,听说只逃出去千余骑,北胡大王贺鲁兄弟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回了北胡,元气大伤,想来数年之内不敢再犯我大齐疆域了。”

    皇上点点头,却又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一战的确让胡人短时间内不敢再有进犯之心,却也难保以后的长治久安啊,太子的奏折可到了?”

    周喜忙双手呈上,皇上看了看,忽见皇后走了出来,把折子递给周喜,回身道:“皇后怎么出来了?”

    皇后看着他半晌:“可有什么喜事吗?”

    皇上笑道:“是喜事,大喜事,雁门大捷。”

    皇后娘娘一愣,忙道:“北境得安,臣妾为陛下贺。”

    皇上扶起她:“此次多亏了湛儿坐镇,才有雁门大。”

    皇后:“湛儿虽有功,到底年幼,还需万岁爷多多教导才是。”

    皇上笑了:“皇后这话可说远了,湛儿是我大齐的储君,朕对他寄予厚望,他也没让朕失望,朕颇感欣慰。”说着顿了顿道:“这几日母后病着,劳你在慈宁宫侍奉汤药,辛苦了。”

    皇后犹豫半晌,忽抬头道:“今儿早上太医院王升来请脉,说母后此次大病,实由心起,若能宽心,想来必会痊愈。”

    皇上目光略沉:“心病?什么心病?”

    皇后见皇上脸色不善,心里惊跳,忙垂下头:“臣妾不知。”

    皇上哼了一声,慈宁宫都没进,转身走了。

    皇后娘娘站在原地愣了半天,一阵风过,忍不住打了个激灵,这都开春了,怎她竟觉比冬底下还冷呢。

    旁边的崔嬷嬷道:“娘娘,您也别太担心了,就算他赫连威平了北胡,早晚不得回京吗,北征大军里他赫连家能耍耍威风,若进了京,还不得看咱们崔家的脸色,有太后娘娘跟娘娘,咱崔家就是大齐最显赫的望族。”

    皇后摇摇头:“可我这心里怎么就这么不安生呢,崔家哪儿可有什么消息?”

    崔嬷嬷摇摇头:“没听见什么消息,娘娘莫担心了,这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皇后:“但愿如此。”却一想到刚才皇上的目光,心里便止不住一阵阵发凉,夫妻多年,有些事,她不敢往深里头想,可不想就没事了吗,如此掩耳盗铃的日子,过到哪天是个头呢。

    周喜把茶放到御案上,小心的瞧了眼皇上的脸色,除夕那天乾清宫家宴,太子八百里加急到了,本来难得心情好些的皇上,瞧了加急文书顿时大怒,恶狠狠的瞪了皇后一眼,丢下满殿嫔妃,拂袖而去。

    周喜后来方知道,是北征军内的崔庆元崔庆平,为了阻止赫连威立功,竟把精,钢,手,弩的制造图拱手送给了北胡,这已经不是两个家族内斗了,这是通敌叛国之罪。

    这几年崔家屡屡触及皇上底线,皇上早已不满崔家,如今添上这项大罪,崔家彻底没救了,不过,赫连家要是以为崔家倒了,他家就能一家独大,就打错了主意,从雁门储粮仓被胡人烧了开始,赫连家纵有天大的军功,也没用。

    更何况,此次雁门大捷,首功是王大郎,说起王大郎,还真是不得不说是个奇葩,之前周喜听都没听过有这么个人,说是骁骑营的大头兵,被副统领赵勇提携,在北征军中任先锋军校尉,可就是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头兵,却屡立奇功,斩杀左贤王首级,夜袭敌营,迫使北胡大王仓皇出逃,狼狈不堪,最后更献计瓮中捉鳖,大破北胡,这位王大郎可谓一战成名,如今满朝文武谁还不知王大郎之名。

    而本该立功的主帅赫连威,却被胡人当胸一箭,侥幸保住性命,军功却没他的份儿了。赫连一族跟崔家费尽心机内斗,却不想给王大郎捡了便宜柴火,就不知这王大郎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让太子给东篱先生齐齐上奏为他请功,听说是个庄稼汉子,这事儿怎么想怎么诡异。

    正想着,忽外头小太监进来回说:“武陵先生在外求见。”

    周喜一惊,莫非这位避世而居的先生来给崔家说情了,当年万岁爷之所以默认武陵先生出京,就是想把先生从崔家这摊烂泥里摘出去,这好容易出去了,若是再搅合进来,可有些不识好歹。

    皇上脸色也有些不好看,却仍道:“请先生进来。”

    皇上敬重先生,特赐他御前不跪,武陵先生躬身见礼,皇上摆摆手:“先生不必多礼,闻听先生在武陵源避世而居,逍遥自在,怎进京了,莫非有事?”

    武陵先生:“臣虽避世而居,却终是大齐臣子,微臣今日进宫,是为陛下保举一人。”

    皇上挑挑眉:“哦,能得先生保举,定是大才,不知是何人?现居何处?”

    武陵先生道:“此人姓刘名盛,乃是屡试不第的举子,因无颜回乡,便在冀州府普惠寺里寺里抄写经文糊口,后被微臣的弟子请到武陵源,教家里的孩子念书启蒙,如今正在武陵源。”

    皇上倒不觉得落第举子有什么不妥,能让武陵先生特意进宫保举,定是可用的栋梁之才,而且,先生从进来并未提一句崔家,这令皇上心里舒坦多了。

    自己一向敬重武陵先生,正是因先生这份磊落无私的胸襟,不会为了崔家一族而置大齐百姓于不顾,叫周喜赐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