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妇-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非常满意。

    碧青有时总想,要是大郎也娶这么个媳妇儿,是不是比自己强,至少能碰,以蛮牛的禽兽样儿,管什么好看不好看,能使唤比什么都强。

    碧青正自己在这儿瞎想呢,忽听旁边杜子峰喃喃的道:“果真收成好,果真好收成,这么算着,一亩怎么也有几千斤了。”

    碧青看了看地头挖出来的番薯道:“我估摸着四五千斤总是有的。”

    杜子峰抬头看着她,那张一贯冷静的脸上有些激动的神色透出来:”这个可能在旱地里种?“

    碧青大概知道他想问什么,想了想道:“据我所知,这东西不挑地,我家菜园子里的地并不好,收成也不差,只不过,再不挑也得有水,旱地也不能一点儿水没有,不过,比起麦子要好种的多,更大的好处是耐储存,家里挖个地窖存在里头,搁一年也不会坏。”

    现在的碧青完全把杜子峰看成了自家的大靠山了,颇有种知不无言言无不尽的意思,如果这家伙能早一天飞黄腾达,自己的发财大计,没准儿也能早一天实现,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根绳子上拴着的两只蚂蚱,至少她自己这么觉得。

    杜子峰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接着埋头挖番薯,那个认真劲儿,不知道的谁也不会把他跟间河县的知县大人连在一起。

    自己的婆婆跟爹娘,在一开始的恐慌之后,逐渐接受了县太爷出现在自家地头帮忙的现实,只不过还是尽量远着他,仿佛他是吃人的怪兽。

    五亩地的番薯足足挖了一天,才算都挖出来,找王富贵家借了牛车拉了足足十几车才把地里的番薯都拉回去,满满当当堆了一院子。

    家里的地窖还是麦收大郎回来重新挖的,阔出去很多,也深了不少,如今装的贼慢,除了番薯还有萝卜,南瓜,白菜,都是为了过冬储备的。

    很快县衙司农部的人来了,照着一文钱两斤的价儿先收了王富贵家的番薯,再收碧青家的,王富贵就是为了应付杜子峰,种了一亩番薯也没怎么上心打理,就这样还收了两千斤,得了一两银子。

    捏着刚到手的一两银子,两口子悔的肠子都青了,当初王富贵是想听碧青的话种五亩番薯,可桃花娘不答应,怕到时候没收成,五亩地都打了水漂,可不得心疼死,勉强答应种了一亩番薯,哪知道官府真金白眼的往外掏啊,再说也没想到,真有这么多收成。

    碧青家精心种的番薯,收成翻了两倍还多,五亩地共得了三万多斤番薯,十五两银子的进项让整个王家村都沸腾了,谁能想到,大郎家种的这个番薯能值这么多钱,这哪儿是种番薯啊,简直就是种钱呢,更何况,还有番薯藤。

    去年碧青刚来王家,来不及储备太多东西过冬,番薯藤就成了好的,今年不一样了,菜园子里种的菜都收了,番薯藤更是多的拉都拉不回来。

    碧青叫王兴小五就拉了两车回来,预备着喂猪喂鸡鸭,至于人,今年就不吃了,番薯藤这东西虽好,鲜嫩着吃还成,当干菜吃,便有些硬了,今年碧青晒了许多野菜,到冬底下掺着肥肉包饺子最香,地里剩下的番薯藤,就由着村里的人随便拉。

    不止王家村的,附近的村里都来了人,背筐的,挑担子的,没有半天儿,地里的番薯藤就一点儿不剩了,那些乡亲也仁义,拿走了番薯藤,顺道把碧青家的地给平整了一遍。

    碧青觉得好笑,杜子峰挨村让他们种的时候,谁也不种,这一见着东西,连番薯藤都成了好的,估计明年不用杜子峰挨村做工作,间河县的地里再也瞧不见别的庄稼了,自己可以考虑种点儿黍米,毕竟,如果大家都种番薯,黍米的价说不定就高了,自己家种点儿够吃的就成。

    至于番薯,明年秋天大丰收的时候,官府也不会一文两斤的收了,这是必然趋势,谁也改变不了。

    不过,如果明年赤地千里的深州下一场雨,即便不下雨,官府领头打几眼深水井,种番薯倒是最合适,深州的地面大,间河县这点儿番薯,官府都收上去做种薯也不一定够,所以,一两年内应该还算紧俏东西,再往后就会臭遍街,到那时,估计比什么都便宜。

    自己是不是跟小五商量着开个作坊,红薯的用处可并不只局限于蒸煮烤炖,还可以做淀粉,做红薯粉,做干粉条,红薯糕,红薯饼,红薯球甚至炸薯片。现代的时候,自己最爱吃的那个一圈一圈串在木签子上的,就是红薯做的,总之,大家都不种的时候,自己种,大家都种了,自己就可以搞衍生产品了,只有处处领先一步,才能赚到钱,跟风永远赶不上好行情,这是赚钱的铁律。

    丰收是农家的大事,累了一天,自然也要吃点儿好的,尤其今天还有客,虽说不是自己请来的,好歹是合作伙伴,又是父母官,招待顿饭也应该。

    王家今天异常热闹,人太多,桌子就摆到了院子里也不够,四张小方桌拼在一起成了一张大桌子,小板凳不够就坐砖头,庄稼人没那么多讲究,再不成就蹲着,只要看见满院子的收成就比什么都满足。

    碧青下午就宰了一只肥肥的母鸡,用小火炖了一个时辰,酥烂非常,早上还叫二郎跑了一趟邻村,去小三师傅哪儿买猪肉,跟二郎交代好要前膀子,顺道叫二郎给猪倌背了半筐番薯过去。

    猪倌是厚道人,给二郎搭了好几根大棒骨,用斧子劈开,开水冒了,放在大锅里熬汤,开了就把灶膛的火焖住,小火熬了一天,这会儿就是一锅最浓稠的大骨汤,奶白奶白的。

    前膀子肉剁成馅儿汆丸子,丸子汆好,把切好的白菜倒进去,见个开儿就成了,有汤有菜还有肉,更有营养,对于辛苦了一天的家人,是最好的饭,就着软软的发糕,一人一碗吃的西里呼噜,别提多香了。碧青越来越喜欢做饭,看着家人满足的吃着,就觉的特别幸福。

    杜子峰吃了两碗,他家那位一脸深沉的家仆吃了四碗,那些衙门司农部的人,碧青也都留了下来,他们吃的更多,等碧青忙活完的时候,一大锅丸子汤连一滴都没剩下。

    碧青摇头失笑,拿着炖鸡的汤给自己下了一碗面条,不用放什么,只撒上一些切碎的葱花,卧一个鸡蛋,就是一碗最地道的阳春面。

    碧青吃的时候,小海凑了过来,盯着自己碗里的面条吞口水,一个劲儿的问:“姐你的面好不好吃?香不香?”白等碧青又给他擀了一碗面,这小子才闭上嘴。

    杜子峰吃完了,没急着走,而是坐在院子里四下看,脸上虽然仍没什么表情,心里却不然,记忆中的家,不是雕梁画栋的相府,而是跟母亲相依为命的小院,小小的院落,清清静静的,除了一个老仆就是他们母子。

    他娘不会做饭,灶上的事都是老仆干,老仆手艺很好,后来自己才知道,老仆是京城最有名的状元楼的厨子,最拿手的是一道清蒸狮子头,自己百吃不厌,自己的嘴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养刁的。

    后来进了相府,相府的饭菜都有些难以下咽,所以,在父亲眼里自己成了挑嘴的,外放来冀州,除了忠叔还叫相府的厨子跟了来,丞相大人一片拳拳爱子之心感天动地,可惜就算感动了天地,也不会触动自己分毫,因为他很清楚,父亲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杜家,或者说,为了他自己。

    朝堂上都知道相爷精于算计,是个走一步看三步的主儿,这样的权臣,一辈子都在谋划铺路,自己不过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因为大哥是个混账,所以自己这个弃子,有了出头之日,当年的冷酷,如今的怀柔,都只有一个目的,这就是自己的父亲,高门大户的相府从来就是家。

    杜子峰原先以为自己跟母亲相依为命的小院就是家,可现在才明白,自己记忆中那个家差了很多很多,这里才是一个家,有个聪明而能干的主妇,她能友爱四邻,能计划未来的日子,还有一手神奇的厨艺,能把最平常的吃食,做成世间极品美味,她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红火温暖,即使自己这个看客,都有些留恋这样的温暖,不想走。

    不想走也得离开,这里毕竟不是自己的家,能得她招待一顿饭,估摸还是看在那片山桃林的份上,这丫头除了对待家人,对别人都算的清清楚楚,尤其自己,王大郎倒是有些运气。

    杜子峰的马车离开王家村很远了,还忍不住撩开车帘往后看,王家的小院在昏黄的暮色中渐渐消失,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杜子峰才放下车帘闭上眼,脑子里却仍然回荡着刚才的情景,只要一想就觉分外温暖,尤其这样的深秋里,驱赶了不少萧冷。

    碧青没功夫理会杜子峰想什么,她正想着是不是给蛮牛送些番薯过去,军营里的吃食很是贫瘠,番薯还算个新鲜东西,正巧小五相熟的商家,有去京城拉货的车马,碧青答谢了人家半袋子番薯,把整整一麻袋番薯送去了京城。

    还有,蛮牛临走说了无数遍的家书,碧青想了很久,都不知道怎么给大郎写信,大郎不识字,自己写什么他都看不懂,都得让那个叫崔九的念给他听,他想让自己给他写什么,提笔很久终于落笔。

    “大郎亲鉴,犹记归家之时正是四月中,月满如盘,皎洁美好,恍惚一过便是匆匆数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抬头又是月色将满,才想起已至重阳佳节,记起你临行之言,特写一封家书保平安,家中一切安好,勿念,随信送上一袋番薯,是家里今秋的收成,可蒸,可煮,可烧,可烤,只新收的番薯恐不甜,至于秋阳下,晒两日方得其味,盼在外康安;敬申寸悃,勿劳赐复,妻碧青。”

    崔九拿着手里的书信念完了,不禁道:“大郎,本来我还以为你吹牛呢,可是看见这封信,不得不信,你媳妇儿的确念过书,而且相当有文采,就凭这封信,在京里的闺秀里,也算得上出挑了,你这么个大字不识的庄稼汉,倒是好运气,竟娶了这么个媳妇儿。”

    骁骑营的人都知道崔九是有名儿的傲气,眼珠子都恨不能长在脑袋顶上;他这一句话等于给大郎媳妇儿背书了;原先那些不信的也都信了;有些羡慕的看着大郎。

    大郎得意的不行;享受了兄弟们羡慕的目光之后;忽的开口问崔九:“那个,我媳妇儿信里到底写的啥意思;你倒是给我说道说道;听了半天,我也没听明白;就听见一句家中一切安好;其他乱七八糟的不知道说的啥?”

    哄;……屋里人一起笑了起来;崔九摇头道:“这可真是对牛弹琴了;你媳妇儿明知道你不识字;做什么还给你写信?”

    大郎挠挠头:“我从家走的时候,跟我媳妇儿说了;要是敢不给我写信;回去就揍她。”

    崔九笑起来;指着他道:“我才明白,你媳妇儿为什么写成这样;原来是你逼着写的;人家不乐意;自然要难为难为你;我说,你这么个睁眼瞎能娶这样的媳妇儿,还不偷着乐去;反到难为人家做什么;人家信写了,你却不知道写的啥;这可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大郎一瞪眼:“就你废话多;你就给我解释解释不就得了。”

    崔九只能道:“你媳妇儿这封信是说;你上次回家是四月中;月亮正圆的时候;七月的热气退了下去;九月就该凉了;不知不觉几个月过去;抬头看见月亮又要圆了;才发现到了重阳节;记的你威胁的话,所以写了封信报平安,家中所有人都好;让你别惦记着;随信送来一麻袋番薯;蒸煮烧烤都行;只不过新收的怕不甜;让你放在日头下晒两天再吃。”

    “就这样?”大郎眨了眨眼:“我咋记得后头还有两句呢?”

    崔九白了他一眼道:“后头两句的意思是不用你回信了;这可是为你着想;就你上回让我写的那信;你媳妇儿看了,不笑死算我白说;你媳妇儿不定以为骁骑营都是你这样儿的;倒挂累了我的好名声;不过,这番薯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我从来没见过?”

    崔九的话还没落地儿呢,屋里其他几个一拥而上,冲着地上的麻袋就来了;跟一群苍蝇似的;嗡一下;等崔九明白过来;整整一麻袋番薯已经没了一半。

    兵营里伙食就那么回事;不能提滋味儿;就是管饱;所以看见好吃的;谁还有功夫听崔九问东问西;何进几个是吃过的番薯的;所以知道这东西有多好吃;上回就抢了一点儿;这次能不先下手吗。没吃过的,一见这几个人抢就知道是好东西;先抢上再说;不是给崔九面子;剩下的半袋子也没了。

    一个锅里抡了大半年马勺;崔九太了解这帮人了;见着吃的命都能不要的主儿;急忙把剩下的番薯抗在肩上就跑了;生怕慢点儿就没了;这东西自己得先尝尝;真好吃,今年太后过寿;自己就不用发愁了。

    大郎不管这些;即使崔九说小媳妇儿信上说不让他回信;依旧没影响他的好心情;拿着信看不明白也看;一边儿看,一边嘿嘿傻乐。

    何进生吃了一个番薯之后;觉得这东西还真没上回甜;记的刚崔九念信的时候;大郎媳妇儿提了一句;这东西得晒了才甜;何进偷着把东西丢到房顶上了;想过几天拿下来再尝尝。

    放好了回来,就见大郎还在哪儿拿着信傻笑;不禁摇摇头道:“瞧把你乐得;你那媳妇儿就不是个过日子人;这么一□□袋番薯白白送了过来;这东西好吃;要是在集上摆个小摊子卖;怎么不能弄几个钱;这倒好;全打水漂了;大郎,哥哥比你大几岁;有些话知道你听不进去;也得说;你那小媳妇儿真的好好管管;你就是太由着她的性儿;这婆娘不管能上天;就跟咱的战马似的;时不时就得抽两鞭子才老实。”

    抽两鞭子?大郎想起小媳妇儿那一身细皮嫩肉;别说两鞭子;自己用的力气大些,都能抓一个青印子;哪舍得用鞭子抽啊;再说,自己可不傻;他才不听何进的呢;听何进的没半点好处;要是听小媳妇儿的;小媳妇儿一高兴;那张小嘴就能让自己亲个够;还有,那身子又白又细又滑溜;怎么也摸不够;虽说不能干啥;可光摸着也能解馋。

    这么想着,大嘴又咧大了些;何进见他那傻样;就知道自己的话没听进去;摇摇头走了;姜山的小姨子来了;十八了;姜山的婆娘自己是见过的;身板壮实;重要的是能生养;给姜山生了俩小子一个丫头;还会过日子。

    如今来了京城,还穿着过去的旧衣裳;料理家里的事之外,还不忘织布贴补家用;好的都给男人孩子吃了;自己顿顿吃咸菜;这才是男人该娶的婆娘呢;像大郎媳妇儿那个败家的;谁娶谁倒霉;认字管屁用啊;日子过好了才成;败家的娘们不能娶啊,姜山的小姨子要是跟她姐似的;自己不如寻个媒人上门;如今来了京城;可再不想回家种地了,有上顿没下顿的穷日子,自己早过够了。

    不说大郎这儿拿着信想媳妇儿,再说碧青。番薯收上来,就得挖藕了,入了秋天就冷了,尤其水里,光着脚下去,一会儿就把脚冻麻了。

    碧青使唤了不少钱,叫小五跑了一趟冀州府买了两匹厚油布,比着现代见过的,画了样子,做了几条连体背带裤,特意交代用双层的油布,省的一下去就漏了。

    油布防水到底比不得皮革,这里没有人造革,但有牛皮,只不过牛皮的造价实在太高,用不起,所以,只能用油布凑合,好在碧青一开始就料到这个了,所以种的是浅水藕。

    不过,藕田里的水放掉之后剩下的泥也足有三尺深,顺着枯荷往下挖,一整棵藕就出来了,多的有七八节,少的也有四五节,用水冲干净,雪白透亮的大白藕,叫人见了就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