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慢慢慢慢来-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长乐宫外有人高呼——

    “雍亲王已经伏法!尔等还不束手就擒!”

    剩下的一半长矛也落了地,屋外举弓的弓箭手也跟着垂了手。

    大局已定,卫昭心中松了一口气,才扯了腰间绫罗缚住上臂止血,却不想太后身边伺候着的张嬷嬷扶着太后惊惶叫道:“太后!太后!”

    卫昭赶忙转身去看,却只看到太后翻着白眼,手脚抽搐,歪在张嬷嬷肩头。

    卫昭暗叫一声不好,忙说:“太后又中风了!你等去请太医!”

    几个小太监应声去了。

    刘彤和卫昭一块儿过去将太后扶着在凤座上躺下,急道:“外头这么乱,太医院又远,他们光靠一双腿,可能寻得到人?!”

    卫昭闻言,咬咬下唇往外一看,见着有马,按捺住躁动不安的心,稳着性子对刘彤说:“宫里的太医我都认得,我骑马去找!”

    说完卫昭对在场众人说:“可还记得上次我抢救太后所为?!你们且按着我的法子来!还有谁会马的?同我一道儿骑马出去!”

    有个老嬷嬷还在一旁置喙:“宫中奔马,是大罪!”

    刘彤直接一个耳光扫过去:“啰嗦!看本宫回头不砍了你的狗头!”

    说着刘彤对卫昭说:“你快去!”

    卫昭伸手在刘彤手背上一拍,率先小跑出去抢了叛军士兵手中的马,翻身而上,策马而去。

    也顾不上看后头有没有人跟着出来。

    ————

    卫昭望着太医院而去,沿途有人拦路,均被她一马鞭抽过去:“太后有恙急寻太医!识相地就给我滚开!”

    如是奔过两个拐角,卫昭便看到刘太医领着一队持枪兵卒往长乐宫而来。

    卫昭想也未想便在刘太医面前勒住马儿,朝他伸出手:“太后中风作,刘太医请随我来!”

    刘太医只一怔,便毫不犹豫地握住了卫昭的手,扶着马鞍翻身落座字她身后:“去!”

    “刘太医抓稳了!”

    卫昭说着调转马头,往长乐宫去。

    刘太医伸手搂住了她的腰,只一低头就看到她的胳膊上的刀口和血迹。

    “你受伤了?!”

    刘太医惊道。

    卫昭手中的鞭子抽了刘太医的大腿一下:“你的手给我老实些!”

    刘太医偏不松手,又说了一遍:“你受伤了!”

    卫昭又很抽了刘太医几下,他的双手只紧紧箍住自己的腰不放。

    片刻间两人已经来到了长乐宫外。

    卫昭停住马,掰开刘太医的手,毫不客气地推他滚落下马:“快去看太后!”

    刘太医一咕噜从地上爬起,回头看了一眼卫昭,道:“我看好了太后再来看你的伤!”

    说完,刘太医便快步进了长乐宫。

    刘萱死了,太医也来了,卫昭这时候才觉自己一身冷汗,半分力气也使不出来。

    长乐宫的太监宫女看到卫昭久久伏在马上不动,连忙过来扶她下马。

    由两名宫女一左一右地搀扶着,卫昭一步一步地往长乐宫的偏殿走去。

    太后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太医接二连三地赶过来,给她老人家诊治。

    卫昭倦怠地在椅子上坐下,扭头去看自己的伤处,只见胳膊那一处袖子上的鲜血都变作黑红。

    身边的宫女一瞧,不由得惊呼一声:“乡君伤得这样重!奴婢马上去给您请太医!”

    太医都围绕着太后呢,哪还匀得出人来给她卫昭

    虽然这样想,卫昭还是谢了那小宫女的好意。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那小宫女就悻悻地回来了。

    “奴婢人轻言微,连太医的面都不得一见”

    小宫女又羞又愧地对着卫昭说。

    卫昭微笑着对她摇摇头,说:“无妨你去寻把剪子和一些纱布来,我自己包包就好了”

    特殊时刻,自力更生罢

    ————

    小宫女领了卫昭的意思下去,过了一刻钟,带着卫昭所需的东西回来了。

    身后还领着刘太医。

    看到刘太医的时候,卫昭微微一怔,不可思议道:“你不是应该在太后身旁伺候着吗?!”

    “头一遭儿的抢救我已经上过了,后面的针灸以及其他,还得一直在太后身前伺候的龚太医来才好。”刘太医说着在小宫女奉上的圆凳上坐下,伸头过来看卫昭的伤势,“而且我也不放心你这儿。”

    卫昭忍住抽动的嘴角,谢了他一句:“有劳刘太医挂心。”

    看到卫昭胳膊上的血都结了痂,黏住了衣服,刘太医眉头深锁,拿起剪子,毫不犹豫地“刷”一声将卫昭的袖子从中剪做两半。

    搁下剪刀,刘太医小心翼翼地撕起和伤口黏糊在一起的布段,说:“会很疼,你忍着些。”

    卫昭根本不敢去瞧自己的惨状,咬牙道:“你手脚也麻利些。短痛总好过长嘶”

    感觉到刘太医趁自己不备撕下了袖子,卫昭痛得嘶哑咧嘴地,额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早知道这么痛,那时候何必逞强!”

    刘太医说着替她清洗伤口,手上一点儿情都不留,痛得卫昭凉气四抽。

    卫昭惨白着脸,连声对刘太医说:“轻点儿你轻点儿!”

    多大仇,下这么重手?!

    “我都听小太监说了,你亲手诛杀了刘萱”刘太医洗净伤口,又往上头倒金疮药,“横竖这刘萱也飞不出皇宫去,你何苦以身涉险?!成功了便罢,要是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可怎么办?!”

    “但是我还是成功了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听到卫昭这话,刘太医给她缠纱布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我还真是小瞧了你。”刘太医自言自语了一句,又自我解释着,“不过也是,越慎言看上的人,能差到哪儿去?”

    刘太医这话中有话的,卫昭也起了好奇心:“听刘太医这么说,你和他是旧识?”

    刘太医缠上了最后一下纱布,系好了,并未回答卫昭的问题,转道:“说起来,卫三小姐还未问过我的姓名”

    卫昭若有所思地看着刘太医,却不按着他的意思来问。

    刘太医收了手,对着卫昭徐徐一笑,若清风拂来:“我姓刘,单名一个诤字。”

第85章() 
里面的那个刘峥?!

    哦不对那个是徐峥,这个是刘诤姓不一样,名的读音也不一样啊蠢比星人卫昭同志!

    卫昭被自己蠢得不行,又绞尽脑汁地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放弃了挣扎。

    “抱歉”卫昭槑槑地对刘诤道,“我这会子脑子转不过来还请刘太医再提点一番”

    说着,卫昭双目炯炯,挤出日漫中美少女的星星眼,眨巴眨巴地看着刘诤。

    卫昭认不出自己来,刘诤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地疼。

    刘诤十分非常极度地想要揪着卫昭的耳朵让她再好好地想一想,可看她这可怜样儿又不忍心。

    但是让他自报名号又觉得太过掉价!

    刘诤暗自在心中骂了一句脏话。

    卫昭一脸期盼地瞧了刘诤半响,可也没能从他那儿得到一点启或是一点儿暗示,只能扭头去看在一旁伺候的小宫女。

    谁知道小宫女也是一脸迷茫。

    刘姓是皇姓,也是大姓现在看小宫女这样儿,当是不认识这个所谓的刘诤的所以他不会是宫里人

    那他到底是谁啊?!

    卫昭好想掀桌。

    玩毛的哑谜啊!

    真想怒摔!

    ————

    就在卫昭和刘诤两个相持不下的时候,太后身边的张嬷嬷进屋来,对着他两个一福,道:“乡君、刘太医,太后已经好转了,二位请放心。”

    说完,张嬷嬷又对卫昭说:“眼下天色已晚,太后特许了恩典,留乡君在宫中宿上一宿,明儿再回相府去。”

    卫昭忙起身,望着太后寝殿方向一拜,对张嬷嬷说:“请嬷嬷代我谢过太后恩典。”

    张嬷嬷应下了,吩咐那伺候着卫昭的小丫鬟道:“你带乡君到公主那儿去,公主了话,今夜要同乡君同睡。”

    小宫女得了命,往屋外一比:“乡君请随我来。”

    卫昭微微颔,随着那小宫女离开。

    出门前,卫昭还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刘诤目光犀利又明锐地看着自己。

    卫昭的小心肝忍不住一阵猛跳。

    不就没认出您来吗刘大叔?!有必要拿这种我杀了你爹妈的眼神来看我吗?!

    跪了!!

    ————

    来到刘彤的寝殿,卫昭在镜子前坐下,才现自己脸上的鲜血都干涸了,髻也是东倒西歪地狼狈得不行。

    卫昭看着镜中的自己,对刘诤深表同情。

    真是难为他了!还能对着这么个乱七八糟的浔阳乡君说话儿!

    想着卫昭请殿里的宫女打了水来给她梳洗。

    卫昭梳洗停当,刘彤正好从太后那儿回来。

    一见刘彤,卫昭略有些错愕:“你不在太后跟前伺候着?”

    刘彤亦是一副倦容,扶着卫昭的手在椅子上坐下,道:“这会子皇后正在皇奶奶跟前伺候着呢。皇奶奶想着我受到了惊吓又还未用膳,开了恩让我回来休息。”

    说着刘彤拍了拍卫昭的手,问她:“你也还没吃吧?”

    卫昭点了点头。

    刘彤忙让人传膳,又对着卫昭挤出个笑:“那咱们一块儿吃。晚上你同我睡一张床,咱俩好说话儿。”

    卫昭回了刘彤一笑,伸手理了理她额前凌乱的头,说:“下午的事吓坏你了吧?”

    提到那事刘彤还一阵后怕:“还好有你胆大急智,杀了刘萱如若让他劫持了皇奶奶同我为人质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了!”

    说着刘彤想起卫昭的伤处,忙站起来扶了她的胳膊来看:“伤得重不重?可还痛?”

    这时候卫昭还未更衣,是以那被刘诤剪开的一片袖子耷拉着,露出两截藕段也似的手臂。

    “刘太医已经为我包扎了。现在有些疼,但也还忍得住。”

    卫昭答道。

    刘彤看到那一圈白沙布被渗出来的血染红了一片,心疼不已,小心翼翼地在上头吹了吹,像是安慰自己又像是安慰卫昭似地说了一句:“好在也没伤到筋骨,好好养着便是了。”

    这时候宫女们端着晚膳络绎而入。

    刘彤见了,忙拉了卫昭入座:“先吃饭,有话咱们晚上睡觉的时候再慢慢地说。”

    ————

    夜深时分。

    刘彤还未从白日的变故里回过味来,一点睡意也无,握着卫昭的手,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望着明晃晃的帐顶,刘彤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你请来的那位太医是谁?怎么瞧着恁眼生?”

    说着刘彤顿了顿,悄悄地笑了:“不过倒是生得俊眉修目,好看得很呢。”

    卫昭转身向着刘彤,在她的俏脸上捏了一把,问:“若是以十分为满分,这刘太医你给几分?”

    刘彤略一思索,答:“依我看可以打上九分。”

    卫昭“噗”地一声笑了:“宫中佳丽如云,你是见惯了美人儿的,这刘太医你竟能给出九分莫不是动了心?!”

    说着卫昭揶揄地看着刘彤,取笑她道:“只可惜你俩都姓刘,是本家。要不然刘太医还真能结你这么一门贵亲呢!”

    听到卫昭拿当初自己说雍亲王府上小姐的笑话来说自己,刘彤故作恼怒,推她一把:“我都有以方了!还要这个刘太医做什么?!”

    接着刘彤扶靠在卫昭肩膀上,轻轻对她说:“这个刘太医拿了九分,但是以方在我心里,是十分的好呢呢。”

    “哟哟哟,让我看看,你这脸皮有多厚!”

    “哎呀!昭儿咱们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别挠我痒痒!!”

    卫昭刘彤在被窝里嬉闹了好一会儿,才又安静下来。

    想起刘太医自报姓名后吃瘪的神情,卫昭犹豫片刻,还是问出口了:“对了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刘诤的人?”

    ————

    看到刘彤瞪大了眼睛略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己,卫昭不解问:“怎么?这个刘诤有什么不对劲吗?”

    “昭儿怎么突然提起他来?”刘彤顿了顿,补充道,“我有一个皇叔就叫这个名字,是我父皇最小的弟弟十年前我父皇登基,他便被加封为陈郡王,携着舒太妃前往封地去了。”

    卫昭当机了。

    ————

    从无数个“花擦”之中勉力挣脱出来,卫昭囧囧有神地对刘彤说:“你口中的刘太医就叫这个名字难不成,他就是你皇叔?”

    这回,到刘彤当机了。

    ————

    刘彤好不容易回过味来,回想了一下那刘太医的样貌,然后握着卫昭的手干笑两声,说:“听你这么一说这位刘”

    刘彤不知道此时还当不当称他为太医,便略了过去:“他眉眼之间还是挺像我父皇的不过我父皇蓄着须,是以一时半刻也不能把他俩想到一块儿。”

    听到刘彤这样确认,卫昭满心的省略号。

    如果这个刘太医就是刘彤口中的陈郡王那当初她对他那番不敬,卫相府多次将他拒之门外

    马格鸡他会不会在皇帝面前说他们卫家的坏话啊!!

    啊,好怕怕!

    ————

    次日一早起来,卫昭称要回家祀奉父母,到长宁宫辞别了太后,便要离去。

    在出宫之前,卫昭寻到了昨日拦腰抱住刘萱的那位小太监。

    那小太监一站定,卫昭便望着他一拜:“昨日多谢公公出手相助,否则我性命不保,太后公主也要身陷险境。”

    小太监没想到浔阳乡君会对自己行礼,吓得怔住在当场。

    回过味来,小太监忙不迭朝卫昭跪下,惶恐道:“乡君折煞奴才了!奴才不过恪守本分尽忠职守罢了!”

    卫昭忙上前扶了他起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公公这番救命恩情!公公以后若有需要的地方,尽管同我说。”

    ————

    卫昭此番从宫中出来,连一向稳重淡定的卫夫人都到家门口亲自等着她回来。

    见着女儿下马车,卫夫人上前先瞧了她脑袋一下:“你这胆子也太大了!是嫌小命太长了吗?!”

    卫昭一愣,正要跪拜亲妈认错,却不想卫夫人一手将她抱在怀中:“好在无甚大碍你能平安归来就好”

    卫昭眼圈一红,才刚要抬手去搂母亲的腰,却不想卫夫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卫昭这手还没完成使命,卫夫人已经松开了她后退一步,板着脸道:“自不量力,回去闭门思过半个月!”

    卫昭知道卫夫人这是担心她外出太多牵动伤势,心头微酸,对着母亲盈盈拜倒:“女儿让母亲忧心了,日后定当更小心谨慎。”

第86章() 
回到家,卫昭才知道昨夜京中也不安宁。

    虽说一早皇上已经下命戒严,但是也挡不住雍亲王府私军作乱。

    还有些人胆大妄为,浑水摸鱼,四下打家劫舍。

    不过,越家二公子在天还未黑时就领了一队越家亲兵前来谢卫二家护卫,是以京中虽乱,卫家这一夜倒也平安度过了。

    又过了几日,雍亲王府上下等人的判决下来了。

    雍亲王五马分尸,级悬挂于城门外,以警示世人。

    府上男丁全部斩,女眷尽数充军,朝廷没收其所有家产奴仆。

    叛乱已定,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之时。

    万事都好说,就是这个浔阳乡君不好定夺。

    她是救太后公主于险中,宫中奔马这等小错也可以宽恕,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