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宋老实的祖坟上冒了清烟,孩子们都出息了,这七大姑八大姨的,到京城认亲的人就多了起来。
这些事,也算是人之常情,婧瑜能帮的也都帮了。但是,她还是很有原则的,帮过他们的,可以给爵位,可以给钱、给地,就是不会给权,想要当官的话,自己考去。
“天后娘娘,奴婢听说承恩侯府来了一位姓宋的亲戚,自称是您的大姐夫呢!”婧瑜这天好不容易忙完了前朝的事,回到后宫偷一会儿闲,身边的待女就在她耳朵边上嘀咕刚听到的消息。
大姐夫?他们的大姐早就死在了秋水县锁子胡同的宋家,他们哪里有什么大姐夫。
“你去承恩侯府看看,如果情况属实,让承恩侯把那人带进宫来,本宫要亲自见见他。”婧瑜还真想见见,是不是真有那么不要脸的人。
“是。”侍女领命下去了。
没过多久,宋大哥真的领着一个人进宫求见。
婧瑜见那人有些老态,怀里抱着个牌位,牌位上的名字是宋氏。看这人的面相,还真是当年那位宋大少爷。只是他应该才三十岁刚出头吧?怎么就老得像是四五十岁的样子?无法人道真的这么催人老?
“草民宋修齐叩见天后,天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听说,你是家姐的夫君?可有什么证据?”
“回禀天后娘娘,草民确实是甜姐的夫君。甜婧十四年前到草民家中帮工后来我们俩情投意和,结为连理,八年前,她不幸过逝,如今,我们的孩儿思湉也已经九岁了。这是甜姐的牌位。还有,当初甜姐来到草民府上的时候,身上带着一个小银锁,草民也带来了。”宋修齐呈上他所的那些“证物”。
“天后,这确实是甜姐儿的银锁,我还记得,当然她被卖给人伢子的时候,娘亲亲手给她挂上的这人银锁,是娘的嫁妆。”宋大哥拿着那个比手指甲大不了多少的小银锁片儿,给婧瑜证实着。
“家姐因何而死?”
“她是在生我们的第二个孩子时难产而亡的。”宋修齐那哀伤的表情,就像他真的多在乎宋大姐一样,不知情的人说不定会以为,他这是爱妻新亡呢。
“那宋卿今日来,所求又是为何?”婧瑜分明看到,在她收出宋卿两个字的时候,宋修齐那嘴角掩都掩不住的笑容。
“草民别无所求。甜姐生前最记挂的就是爹娘和几个弟弟妹妹。如今草民来,只是为了完成甜姐的遗愿,让她再见一见她的亲人。”应景的眼泪随之流下。
这演技,婧瑜不得不给他点个赞了。
“孩子带来了吗?”
“带来了,带来了,也是想让他见见几位舅舅和姨母的。”宋修齐欣喜惹狂,大概在等着婧瑜下一句说,把孩子带进宫来让她看看之类的话吧。
“可是本宫怎么听说,我家大姐是平妻呢?”婧瑜可没那么多时间浪费,看了这半天表演,已经足够了!
“啊?”宋修齐脸上的震惊掩饰都掩饰不住,大概没想到婧瑜会这么问吧。
说起来,他家老爹也是多年的老仕途了,人脉消息还是有一些的,当年婧瑜在秋水县城打听宋大姐的消息,也是登过他家门的。他家也有一直在留意着宋家几兄妹的状况,后来,婧瑜带着儿子走后一年多,宋家几兄妹和一大家子都让当兵的接走了,宋老爷就留了心。几番打探之下,就知道了宋大姐很可能是神策将军长姐的事情。
之后,宋老爷就用了手段,把宋大姐的身世做了各种美化,甚至把宋修齐与原配生的孩子也安在了宋大姐的名下。只是那时天下未定,他也只是做个准备。直到宋朝建立,李、宋两家多少沾亲带故的亲戚都得了封赏,甚到有些只是当初管了几兄妹几顿饭的乡亲都得了大笔赏钱。
宋老爷就活心了。宋修齐因为当年的事情,一蹶不振,文不成武不就,若是凭着太后姐夫的身份能得个一官半职的,那宋家说不定还有崛起的希望。儿子已经是废了,如果孙子能混上皇帝表弟的身份,他到死也就能闭上眼了。
“怎么?没想到本宫会知道这么多年前的事情?”
“草民不敢,草民不敢,草民与那刘氏本就没有感情。只是家父当年受过刘家的恩惠,才不得不许下的亲事。而且,那刘氏是个疯的。草民家里只是出于道义,照顾她罢了。家里上上下下,都只认甜姐一个大少奶奶的。”这人,是个人才啊!编故事面不改色的。
“宋修齐,你是真的不把欺君当个罪名,是吧?”这副嘴脸,太难看了。
“草民不敢,草民不敢。草民句句属实啊!”宋修齐跪在下面直磕头,那惨样儿看得宋大哥一个劲儿的看婧瑜。要不是亲自调查过真相,没准真让他蒙住了。
“你敢得很呢!怎么你们就没听说过,民间都传言本宫是神仙吗?秋水县锁子胡同宋家。哼,看来你们家闹鬼闹得还是不够啊!”婧瑜也懒得跟他废话了。
婧瑜的几句话一出,宋修齐直接就摊在了地上。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婧瑜都说得那么明显了,人家明明就是知道他们的技量,而且对于之前的事情,也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来人,把他送去刑部,就按欺君之罪办理。结案之后,把案情公告天下,也让天下人都看看,人可以无耻到什么程度。也省得什么人都想来认亲戚。”婧瑜交待人处理了宋修齐。
“大哥,村长大叔那边儿有消息了吗?”婧瑜问起宋大哥穷岗村村长大叔的事儿。多年来,婧瑜一直有让人给老家送钱送粮,李暧登基之前,婧瑜还特意交代了宋大哥,派人去接村长大叔进京参加登基大典。当年村长大叔的那半口袋野菜,婧瑜是不会忘记的,她也一直都育家里的孩子们不要忘记。受人滴水之恩,也当涌泉相报。
“我让宋奕亲自带着人去给村长大叔送了些药材和银钱。宋奕稍回了信,说他过几天就能回到京城了,村长大叔的孙子,他也一并给带了出来。说是那孩子挺机灵的,跟小弟差不多大,以后让他跟着小弟。”
老村长年纪大了,又挨了这么多年的饿,身体不好了。登基大典来不了。之后,宋大哥就让宋二小回去了一趟。宋奕十三四岁了,又有不少人跟着,也该要出去见见世面,历练历练了。当年出来的时候,他也不小了,记事了。这事儿,让他去办,也是合适的。
宋家,因为出了天后,已是荣耀至极,婧瑜还能为宋家做的,就是教会他们知足,感恩。
进击的二丫儿(13)()
王朝刚定;繁杂的事情忙得人头疼。小皇帝年纪又小;主要的任务还是读书。所以;几乎所有的政事都压在了婧瑜的身上。
李陆这个没能当上太上皇的皇父大将军也很忙。虽然他还有个住在皇宫里的待遇;但其实跟婧瑜见面的时候真没多少。国家初立;周围总有些国家想要趁机占点便宜什么的;还有一些前朝的遗老遗少时不时的要搞点事情出来。带兵的事情;肯定还是交给皇父最放心了。总不能让他年纪轻轻的,就在皇宫里面养老吧?
这么一想,不光是小皇帝年纪小啊;太后和皇父的年纪也很轻啊
没到三十岁的父母,加上一个不到十岁的奶娃娃。这没有点实力,还真震不住朝廷上的那些个老资历;老学究们。
为了更好的处理朝政;婧瑜成立了内阁。经历过这么多朝,她还是觉得明朝的体系最接近民主了。只要再把军队;司法监察跟行政体系区分开。也就行了;在这时代;足够用的了。
随着朝廷的工作逐渐走上轨道;内阁的运作也越发的熟练;人才选拔机制的成熟,婧瑜的大部分锁碎的工作终于可以交出去了。她也终于过上了一直想要过的;站在幕后,操控大局的日子。
这是一个婧瑜从来没有过的几乎无上限的权力的时空;也是最能够实现婧瑜多少次任务积累下来的政治报复的一次任务。婧瑜非常珍惜这个自己一手打下来的江山。把之前几辈子攒下来的她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切都恨不能放在这时代来实现。
教育是第一位的;科技是第二位的,商业是第三位的。可以说,在婧瑜制定的体系中,这几样就是核心。其它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这三个方面服务的。包括整个朝廷的行政体系,都只是为了这几件事情服务的。
除了政事,婧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育小皇帝了。李暧是个早熟早慧的孩子。从小跟着婧瑜也算是言传身教了。母子两个配合和很好。婧瑜并没有过份的事事都管着李暧,李暧在婧瑜出声的方面也都很尊重婧瑜的意见。彼此也都给了对方足够多的个人空间。
有时候,婧瑜也会想,她能够这么冷静的对待小皇帝的问题,是不是也因为她对李暧的母子之情并没有到最深刻的程度?也或许,婧瑜就是这么冷情的人?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时间在慢慢的过去,宋朝的盛世在逐渐的显现。每个人都相信,在未来的不久,大宋朝会走到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天后的事迹渐渐被神话,人们坚信,天后就是神女下凡,拯救人间疾苦。民间开始有人为天后立长生牌位,开始出现与天后有关的各种纪念活动、纪念日等等。
婧瑜的地位与威信前所未有的高涨。她本人却开始逐渐的退居幕后。随着小皇帝一点点长大,开始让他自己处理简单的政务,阁老们看得很清楚,天后真的是一点恋权的意思都没有,甚至都等不到皇帝大婚就要开始交权了。原本天后坚持皇帝十八岁之前不得成婚不准纳妾,大伙儿还以为天后是想以这个为由不放权呢,看来是想多了。
天后确实只是不想让皇帝太早成婚而已,甚至还颁下天后令,明确规定了平民百姓法定的成婚年纪。在法定年纪之前结婚的,平民罚钱,官员罚职。相反,超过法定年纪结婚,越晚结婚,国家给予的奖励越多。同样,生的小孩越多,国家的补给也就越多。
这就是婧瑜能想到的,既不让民众过早结婚损伤身体,又能鼓励人口的政策了。其实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了,谁不想子孙满堂的,好多人家生孩子还真不是为了那点儿补助,甚至生活并不紧张的人,根本就不会去领那份银钱。这就是国发素质提高的好处了
这时代的人们,思想很纯朴,也很善良。又刚从战乱中走出来,很珍惜现在安定的生活。因而人人都喜欢国家越来越好,都很无私的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国家初立是,欣欣向荣的状态了,一切都是在往上走。等到过了巅峰,人们开始麻木,各种社会问题滋生,那就是走下坡路的开始了。在位者如果不注意,当权的人尸位素餐,那么下一个乱世也就不远了。
婧瑜把她所能想到的问题,全部都写出来,再找翰林院里的饱学之士一起,研究着把问题尽量想得全面,包括解决问题的建议,也都做好记录。整理出来,留做给后世的参考。
婧瑜还做了一样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提高女子的社会地位。她不是女权主义者,她只是希望社会更公平,平等。最遗憾的事情是,除了夜罗刹,几年的征战中,神策军没有出来一位能独挡一面的女将军。夜罗刹的专常也不是打仗,她更擅长经营。而且,后期,她最多的精力还放在了照顾小李暧的事情上。
如果再能有一两位出色的女将军,那么推动女子的社会地位就更容易了。不过现在也还好,自打婧瑜恢复了女儿身,并且李陆被治得死死的。“没名没分”的还得劳心劳力的给儿子打白工。似乎给了很多夫人小姐们启示。
管起家里的男人,那叫一个“心狠手辣”。关键还有天后给撑腰。开始也不是没有自觉有些面子的男人想要进行一下必要的反抗,可还没等他们尥蹶子呢,就让家里夫人给“恶人”先告状一状告到了天后面前。这还了得,天后没给皇父正八经的太上皇名分都能把人管得死死的,还能惯着臣下找小妾?分分就给收拾了。真真是大快人心。
那之后,但凡是朝廷上的官员,越大的员,家里夫人的地位就越高。没办法啊,上行下效嘛!皇父都不敢得瑟,他们是谁啊,还是老实点吧。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好,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不是家生子的,谁还舍得把自家的闺女卖了给人当丫鬟小妾啥的啊。不愁吃不愁喝的,也不至于就卖闺女了。就是那家生子,也有法律保护了,也不能随随便便就给人当小老婆了。
大老婆们,有人撑腰了,可不就越发的厉害了。
甚至随着建国的时间越来越长,自由的氛围越来越好,民间都有了自由恋爱的迹象了。平民百姓家的青年男女们相对没有大户之家的规矩那么多,平时也能常见到面。就免不了有那少年慕艾,少女怀、春的事情发生。家里也不怎么管了,大部分都还是成全的。
这自由恋爱的男女,那对忠诚的要求就更高了。
所以说,有些事儿,不一定非得用法律强行的限制,只要做好了推动的工作,自然而然的,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了。
再说,有很多渣男贱女,也不是法律给约束得了的。
正当大家都拿李陆当榜样的时候,这大哥,就给婧瑜带个麻烦回来。
去边境部落平叛之后,人家部落的公主死活非要嫁给他。李陆哪敢同意啊。可是他不敢同意,不代表人家公主就会放弃啊,生生一路跟着大军追到了京城。这是边境重要部族的公主,打不得骂不得的。
李陆愁得脸都绿了。回到京城,跟内阁做了交接,与小皇帝叙了别情,愣是没敢跟婧瑜照面儿!搞得婧瑜开始还以为,他真跟人家公主有了什么,没脸见她了呢!
“你这是什么意思?想纳妾?”李陆不见婧瑜,婧瑜自己跑他宫里把人给堵住了。
“纳什么妾啊”李陆眼神乱瞟,可是周围的人早就机灵的退出去了,他也找不到救兵啊。
“那你躲什么?”真的不是心虚?还是心动没敢行动?
“不是你说的,要是在外面招惹了烂桃花回来,要亲手那什么嘛!”说的那个委屈。
“那是倒是招没招人家姑娘啊?你没招人家,她怎么就能跟着你万里迢迢的进京呢?”啊,婧瑜想起来,以前李陆出征之前,她们夫妻之间开的小玩笑,婧瑜跟李六说,要是在外面招惹了别人家的姑娘,就要亲手阉了他。这是当真了?
“我可没招她大大咧咧的,谁招得起啊!不过是战胜之后,与首领饮宴,她出来献舞,见了一面。谁知道她怎么想的我说,我可没有任何出格的动作啊!你可别瞎想啊。”李陆赌咒发誓的。
“我有什么好瞎想的啊?你堂堂皇父大人,谁还能限制得了你?”婧瑜逗他。
“有你在,皇父算个啥啊!”李陆小声嘟囔。
“你说什么?”
“没说什么。我说过,这辈子就认准你一个了,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嗯”
“我说李暧就自个儿,是不是单了点儿?”李陆看婧瑜没生气,舔着脸就上来了。
“一边儿去!”婧瑜白了他一眼,李陆也不放手,咧着嘴一直傻笑。
进击的二丫儿(14)()
婧瑜终究没有如了李陆的意愿;再给李暧生个弟弟或是妹妹。她已经养过太多太多的小孩了;真心不想再把自己困在尿不湿和婴儿车里。她心里现在装着的是整个天下。母仪天下嘛;宋朝所有的孩子;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