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叫我偏安一隅,做那只知眼前富贵的短视之人。”戚长天怒道。
那文士眼里的流光一闪,却笑了出来,“修养生息,是为了伺机而动,怎会是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呢?”
戚长天脸上的神色,这才缓和了下来。“你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我要再斟酌斟酌。”
那文士行了一礼,才慢慢的退下。
他想起一句话,叫做‘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这话用在戚长天身上正合适。
西南安逸的日子过惯了了。他既想要天下,又害怕冒险,就成了如今这个空有一腔抱负,却有裹足不前的人。
此人,成不了大事。
第186章 一臂之力(一更)()
第一百八十六章一臂之力
突浑的初春,处处都是鲜花,连空气里都透着一股子沁人的香味。
六娘将院子里窄小的两分地,撒上青菜青葱香菜的种子,根本就不用担心浇水的问题。空气湿蒙蒙的,不过是吃饭的功夫,就下起了蒙蒙细雨,地面一会子就湿了。
“姑娘,再有一个月,咱们的青菜就能吃了。”二乔有些高兴,这是他们每天唯一能做的事。
六娘心里一笑,哪里就能那么快。但面上却跟着丫头们一起,雀跃了起来。
她也不知道这暗处有没有人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但是面上,她还得欢喜起来才是。
得叫人知道,自己就是这么容易满足。哪怕是二分地的菜苗,也能叫自己觉得心满意足。
杨相国的府里。杨兴平坐在廊下,怡姑将茶具轻轻的给他摆在边上的藤桌上,就打算退下去了。
“等等。”杨兴平闭着眼睛出声,然后随意的指了指另一边的椅子,“坐吧。咱们说说话。”
怡姑轻声应了,慢慢的走了过去。她身上穿的是突浑的服侍,上身紧紧的贴在身上,就连裙子却极为窄小。露出脚面来叫她很不习惯。
其实,她还是更喜欢大秦的衣服,觉得舒服自在。
如现在这样,她总是觉得身上没穿衣服一般,低头含胸,让人无端的多出几分小家子气。
她双腿合拢并紧坐下,双脚没用衣裙的遮挡,就露了出来,叫人好不尴尬。
在大秦,哪家的女人能露出脚呢?
女人穿着绣花鞋的脚,该是在翩然的裙摆下时隐时现,才好看,才动人。
杨相国哈哈一笑,“以后,你不必勉强自己,喜欢穿汉人的衣裙,就穿汉人的衣裙。突浑不缺跟大秦来往的商贾,衣裳布料肯定能从大秦给带回来,而且一定是最时兴的。瞧你委屈的,好似我不给你衣裳穿。”
怡姑轻轻一笑,“只是不大习惯罢了。别人看着不别扭,我自己却难受。只这半辈子的习惯了,再是难改的。”
杨相国就道,“我也喜欢你穿汉家的衣服。好看。”
怡姑的脸一红,“都一把年纪了,哪里还有什么好看不好看。”
杨相国不赞同的摆摆手,“美的女人,不光是脸蛋年轻漂亮叫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姿态刻在骨头里,八十岁都不走样的女人,瞧着也是美的。我瞧着你一准能美到八十岁。”
怡姑脸上的笑意止也止不住,眼里的流光一闪而过。这话当然是好话,能活到八十岁,是长寿。能美到八十岁,那一定是福气。
“只要您在,我自是要美的。若是将来,能走在您前面,是我的福气。若是跟您前后脚的走了,那是我的造化。”怡姑眼里闪过一丝莹润,“活了半辈子,跟着您,才过了几天人过的日子。”
杨相国伸手拉着怡姑的手,“怎么又来了。过去的就过去了,可别再提了。”
怡姑展颜一笑,点点头。他喜欢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就得是什么样子的。到了她这个年纪,已经摸透了男人。
就如同眼前人到中年的杨兴平,他其实对于男女之欢,追求的已经不多了。一个月有那么几次,放松一下身心是有的。他更多的是需要一个人的时候,有人静静的陪着他,,不一定要说话,更不需要过去撒娇痴缠,只需要安安静静的即可。等他忙起来,他需要出门的时候,有人不舍又温情的送他,回来的时候,有热饭热菜,连同一个知心的人在灯下等他。这就足够了。
他没有闲时间猜度女人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你得自己学会将自己打造成他喜欢的样子,叫他觉得舒服舒心。那么自己的日子才会好过。
就比如这府里,没有人会小看自己这个二夫人是一样的。因为这个男人觉得自己待在他身边,叫他觉得舒服。那么,这满府仰仗着他的下人,自然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个连突浑话都说不了几句的女人。
两人说了闲话,怡姑又将灶上炖着的银耳莲子羹端来,“您尝尝,可还可口。”
杨兴平笑着接了过来,点着头一口一口的吃了,才道:“你有些日子,没去看过永平公主了吧?”
六娘?
怡姑的手很稳,轻轻的放下手里的托盘,才道:“她的性子,我是知道的。别说一两月不去看她,就是一两年不去看她,她的日子也是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一天一天的重复之前的日子,不会觉得闷,也不会觉得无聊,就是给她清粥小菜,她也一样能甘之如饴。说句不怕您见怪的话,她是我看着长大的,人都说三岁看老,小时候就养成的性子,就是刻在骨头里的,一辈子都改不了了。”
杨相国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他不由的想起戚家那边传来的消息。
戚长天以前造出了那么大的声势,还以为他会一鼓作气,顺江而上呢,没想到啊,竟是玩了一出雷声大雨点小的把戏。人家刚一亮出点真家伙,他就怂了。
说是修养生息,其实还不是畏战了。
这对于突浑来说,可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戚家跟突浑接壤,他不冲着大秦使劲,那么多余的精力就会放在突浑身上。
本来大秦的内务,轮不到边陲小国来关注。但是因为戚家,他不关注都不行。
怎么偏偏挨着这么个搅屎棍呢。
叫人心里不能安稳。
想起传来消息,他不由的对云家的姑娘有了几分好奇。这云六娘可别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主,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说着,他将手边的信函拿给怡姑看,“想来,你也想知道大秦的消息。”
怡姑不明所以,打开一瞧。
三娘密会太子,助明王返回漠北。
五娘冰封盛城,城墙上弯弓,百米开外,射中了哈达公主。
四娘江中遇险,却带回了漕帮的少帮主。漕帮顺利来归,朝廷在漕帮的基础上,顺利组建水师。漕帮少帮主如今是水师提督,从一品的高官显贵。如今也是云家的乘龙快婿。
这一条条消息看下来,怡姑的脑海里就闪过一幅幅画面。有三娘坐在榻上,闲适的拨弄指甲的画面。有四娘站在海棠树下,手里拿着书本的画面。有五娘站在廊下,用柳条逗弄雨里的鸭子的画面。
一幅幅的,还是那么鲜活。
她却怎么也无法将这些事,跟这些姑娘联系起来。
三娘恨不能杀了太子,怎么会最后竟然是她帮了太子。
四娘一贯清高,怎么会找了一个江湖草莽做夫婿。
五娘生性圆滑,这站在城墙上刚硬如铁的姑娘,真的是她吗?
一时之间,她的心思有些繁杂。或者,这真的是她们,可究竟是怎么的磨砺和痛苦,才将人打磨成这幅样子。
想来都是十分艰难的吧。
“你觉得如何?”杨兴国放下手里的碗,又问了一声。
怡姑有点明白他想问什么,这是对六娘的性情有些拿不准了。
其实她也拿不准了。
只能开口道:“不是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吗?好好的姑娘家,若不是经历了太多,是不会改变这么大的。我就是怕,您这么关着六娘,这些不得自由,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时间久了,对六娘又何尝不是一种历练。”
杨相国蹭一下子坐起来,“你是说,这是在打磨六娘。”
“带着棱角的石头,要么打磨的光滑,可放在手心里随心所欲。要么,可就跟那蚌壳里的珍珠一般,砂砾也能变成珍珠呢,何况是一块上好的璞玉。”怡姑心里一叹,“云家的姑娘,从来都不笨。六娘看着平和本分,但这平和本分,又何尝不是她在云家最好的处事手段。”
“所以,你想说,将六娘放出来。”杨相国看着怡姑的神色就带着打量。
怡姑心里一跳,却也尽量平和的道:“但我想着,您正为戚家的姑娘缠着皇上烦难。与其您费心的为这点小事动火,何不让年轻人自己玩去。突浑还有很多想成为皇后的姑娘,让她们各凭手段,您也正好看看六娘的心性,岂不是两下便宜。如今这么关着,除了看她每日里忙活她那二分的菜地,想着法的弄吃的喝的,又能看出什么呢?”
她说完,就清浅的笑。心道,六姑娘,我能帮你的,就知道这些了。往后,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杨相国垂下眼眸,然后慢慢的笑了,“也是我想多了。其实不管这位和亲来的云家姑娘是什么性子,我都不可能给皇上换皇后了。不管是戚家,还是突浑贵女,都少不得要插手皇上亲政的事的。只有这位云六娘,可以让我少了这一层顾虑。不管她是真本分还是假本分,一个女人,又能翻起多大的浪呢?按你说的办吧,不放出来撕咬一番,谁知道她嘴里究竟长了几颗牙?”
第187章 脱出樊笼(二更)()
第一百八十七章脱出樊笼
六娘坐在廊下,就那么静静的坐着。眼里好像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进进出出的丫头,都静悄悄的不敢发出任何一点声响。
姑娘,其实还是不一样了。
一样是笑,以前,很容易看清楚姑娘在高兴什么,现在嘛,她们都有些看不懂。
她们不是不焦躁,可是看着姑娘坐在那里,就跟一副静止的画一样,就什么焦躁的情绪都没有了。
姑娘都不急,她们急什么?再着急,又能有什么用呢。
她们的家人还都在云家,三老爷已经将她们家里人的身契全攥在手里了。要是姑娘但凡有一个不好,家里的人可就活不成了。相反,只要姑娘好好的,三老爷身上又有了爵位,这往后,家里的人也能跟着出头。
所以,对于她们而言,背叛是个不划算的买卖。
再说了,姑娘脖子吊着的东西,是五姑娘临走塞给姑娘的。有这个东西,金家就不会看着姑娘不管。这就是一层最后的保障。
姑娘现在不用,那就是如今还不到用的时候。
既然不到用的时候,就证明还不算危急。
不过是地方逼仄一点,拥挤一些,不得自由罢了。其实吃的不一定就不上以前在家里的牡丹苑的日子。
这天,没什么特别的征兆。天还是那个天,湿蒙蒙的空气中带着花香。
院子的门又一次被打开了。
进来的还是怡姑。她一身家常汉家女子的打扮,就这么走了进来。
身后的门就那么洞开着。
“怡姑来了。”六娘笑着拉了她坐下,“我们做了酱爆的黄豆,要不要尝尝?”
怡姑看着六娘的脸,人还是那个人,要说变了什么,就是似乎胖了一点。
“看来六姑娘的日子过得不错。”怡姑捏了六娘端着碟子递过来的酱黄豆,吃了起来。
这姑娘已经沦落到用黄豆做零嘴了。但还能笑着这么一副样子,真的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本事。
六娘抿嘴笑,“五姐说,笑着是过一天,哭着也是过一天,为什么不笑呢?不笑可就真的亏了。”
怡姑的心瞬间就沉甸甸的。不是不苦,也不是不想哭。可是苦得自己受,哭又有谁会心疼呢?所以,只能笑着,笑着过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天日的日子。
她看着六娘还带着稚气的脸,喉咙觉得堵的慌。
怡姑深吸了一口气,才低声道:“城外有一座别院,在凤凰山上。离城里只要一个时辰的路程。很近便。住在这里憋屈,不如姑娘去凤凰别院住吧。”
终于能出去了吗?六娘控制了半天,才压下心里的躁动。她手里稳稳的端着装着酱黄豆的盘子,半点都不曾晃动。可要是盯着裙摆下的绣花鞋,就会发现,她的脚趾整个都蜷缩了回来。要有怎样的定力才能叫自己不露出异样?她自己都觉得自己能控制到这一步真的不容易。
过好一会子,她控制好自己的惊讶和惊喜,恰如其分的笑的两眼弯弯,然后忙不迭的点头,“好啊!”
凤凰别院?
这个名字有点意思。
六娘低下头,“这不会是怡姑为我求来的吧。”
怡姑摇摇头,“我还真没有这个本事,有心也无力。”这是实话,若不是六娘的身份,再加上最近的局势变化,杨相国不会这么安置六娘的。
也许自己的话是有一些作用,但真没那么大。
如果不是自己的话跟杨相国的想法有一些契合的地方,哪里有这么轻而易举能办成的。
六娘吸吸鼻子,“住在别院也好。山上的风景好,出产又丰盛,光是野菜菌菇,就叫我向往的不行。”
怡姑无奈的一笑,“你这性子,这么下去可怎么办?”她低声道,“皇上有一半的时间都是住在凤凰山的。皇家的别院离你要去的凤凰别院只有二里路。你可得自己长点心。”
六娘的脸一红,“我才不会那么没羞没臊呢。”
“怎么能算是没羞没臊呢?”怡姑着急的道,“这凤凰山就只皇家和杨相国两家的别院。其他人的别院都是建在山脚下的。你这是近水楼台。可要是叫别人先得了月。你能乐意?”
六娘脸更红了,将头扭向一边,“谁爱去谁去,我才不去呢?”
“这可是没出息的话。”怡姑说完就笑道,“你可不能被你几个姐姐给比下去。”
六娘手里的盘子一晃,“有家里的消息?”
怡姑看六娘眼里终于有了往日在云家的神采,就低声将知道的消息都说了一边,“……你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想想四姑娘,谁能想到那么一个跟纸糊的灯笼一样的人,能在危急的时候那般的决绝,说跳江就跳江。之后又被漕帮救了,还跟漕帮的少主结下了姻缘。如此,朝廷才有了水师。六姑娘,你行的,不为了别的,就只为了将来你们姐妹见面,你站在她们跟前不汗颜。也得好好的试试。”
六娘低下头,遮住眼里的泪意,原来不是自己最艰难。谁过的也不容易。
但是她却不敢大喇喇的应下怡姑的话,只不好意思的笑道:“我一直就最没出息,你又不是不知道。姐姐们只会护着我,不会笑话我的。”
怡姑复杂的看了一眼六娘,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两人说了半个时辰的话,怡姑就告辞,“六姑娘收拾东西吧。马车就在外面。将常用的带着就行。那边有现成的。这些嫁妆,就留在小院吧。有我打发人看着,出不了错。”
六娘低头应了。
跟着,就站在院子里看着怡姑离开。而那扇关了她好几个月的门,此时却洞开着。
六娘站在院子里,看着那扇没有合上的门。那扇门之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她有些好奇,又有些忐忑。
今日一旦踏出去,自己的世界可能从此再也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