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泪倾城:冷君独宠-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腰身被他的手臂环着,清浅完全站不起来。挣扎无效,她扬起脸,佯装生气,愤愤地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调笑。”

    连澈看着怀中女子皱成一团的脸,取笑道:“还没有做皇后,脾气就这般大了?”

    清浅闻言一愣,皇后?

    看着她一副呆滞的神情,连澈用大掌拍了拍她的腰臀,轻笑,“怎么?还想与朕再温存一会儿?”

    清浅眉间一拧,瞬间反应过来。她恨恨地瞪了他一眼,挣扎着站了起来。

    再度看向连澈时,他已经执着碗筷吃了起来。

    见他用膳微微有些急切的模样,清浅不禁想:他怎能不急,几乎一天都未吃东西,自然是饿了。

    于是,她执起另一双筷子,夹了几份特意为他准备的菜肴,放入他的碗中。

    “多吃点这个,有营养,还养胃。”

    就这样,他吃着,她在一旁替他添菜,偶尔自己也会吃上一两口,但多半时候还是静静地看着他吃。

    片刻二人便将菜肴全数吃净,只是到了最后,清浅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待连澈吃好放下碗筷后,他瞥了眼一旁的清浅,问道:“说吧,有什么事,让你和朕在一起时这般心不在焉?”

    清浅看了眼他手边的圣旨,说道:“明日便是绾苓的行刑之期。”稍稍顿了顿,她继续道:“夏竹烟只是放逐出宫,绾苓为何要斩首?”

    连澈没有多说,只答道:“朕自有安排。”

    今日帝都的长街之上特别热闹。每每有犯人在广场斩首时,醉雪楼的生意便异常火爆。通常雅间都需靠关系或花高价才可预定到。

    徐方轻靠在窗边,拿着手中的团扇看了几眼。方才他在楼道上撞到了一名戴着面纱的女子,这把扇子就是她遗失的。当他经过其他雅间时,他隐约听到里面的客人说,皇亲国戚若是犯了重罪,一般都是御赐白绫或毒酒。

    而这个女子却要被斩首——如此判决,在苍玄国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他不自觉地收了手中力道,居高临下,朝广场上的斩刑台看去。

    斩刑台被官兵重重围住,而官兵的身后站满了观刑的百姓,将街市堵得水泄不通。

    行刑时辰将至,几名大汉将一名身穿囚服、披头散发的女子押上了斩刑台,让她跪下。

    “给罪犯验明正身。”监斩官看着台上的女子,扬声开口。

    待验明正身后,众人便等待着行刑时辰的到来。

    徐方仔细观察着百姓的神情,他们有惋惜,也有期待。

    许久,监斩官执起斩首木牌,朝空中抛出了一袭轻转的弧度,落向了前方。

    “时辰已到,执行斩首之刑。”他缓缓开口,拉长了语调。

    徐方倚着窗栏,身子探出窗外,死死地盯着斩刑台,连眼都不敢眨一下。

    突然,斩刑台上跃上数人,为首的是一名身着墨绿锦袍的男子。他正在惊诧之时,听到隔壁窗口传出一道清灵的女声,“连曦!”

    此时徐方的震惊更甚方才,因为连曦就是梓逸王爷——郡主的夫君。

    他探头看过去,一眼就认出了她,正是自己在走廊上撞到的那名面纱女子。

    徐方来不及揣测她的身份,便被斩刑台上的骚动吸引了注意力。

    斩刑台上,男子负手而立,看了对面的监斩官一眼,然后眸光转向了脑袋倚在石墩上的绾苓。

    此时,她双目紧合,唇角亦因压抑的呜咽而轻轻颤动着。

    监斩官缓缓起身,看了眼身旁的男子,开口道:“梓逸王爷擅闯刑场,按苍玄律法,可是罪同谋逆。”

    连曦亦看向监斩官身旁的男子,眉目一沉,冷冷道:“今日爷势必要将她保下。”

    男子恭敬地朝他一揖,轻笑道:“若是奴才没记错,王爷此刻理应奉旨待在王府闭门思过,如今却抗旨闯刑场,这二罪并罚可是不轻。”

    这说话的男子,正是奉旨监斩的池宋。

    绾苓听得池宋的一番言语,忽然直起了身子。原本她以为临死之前见不到他了,可如今他却骤然出现在眼前,还说势必要保住她。

    可遗憾的是,她的心却再也无法激起任何涟漪。

    她轻垂眼眸,淡淡开口,“连曦,这里不是你应该来的地方,回去吧。”

    原来,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她挣扎过、放弃过、努力过、伤痛过到了最后,却连恨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望了眼随连曦而来的十余人,继续道:“带人私闯刑场,且都持有兵器,这是重罪。若是为我,不值得。我已没有任何价值。”

    连曦看向一脸淡然的绾苓,冷笑道:“你一心求死,爷偏不遂你的愿。”

    眸光一转,他不再看她,而是用仅有他们两人可以听到的声音说:“若你死了,爷哪天一个不高兴,只怕你父母的日子不好过。”

    绾苓大惊,她扬起头,看向眼前的男人。

    她无意中得知他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且规模不容小觑。当时她不懂,他贵为王爷,位高权重,为何还要如此?后来她隐约知道,他是想和那个人抗衡。

    可如今,他的所作所为是何意?

    一只手摊在了她的面前,她诧异地看着连曦,想从他的眸中读出些什么,却什么也看不清。她瞬间失了神,喃喃问道:“为什么?”

    连曦回望向她,接受着她的审视,轻挑了眉,他并未言语。

    绾苓细想他方才的话,轻轻将手放在他的大掌上。连曦用力一提,便把她拽了起来。

    她重心不稳,重重地撞入他的怀抱,而他也将她牢牢地搂住。

    这段时日,绾苓几乎没怎么吃东西,身子虚软无力,她便未挣扎,任由他这样抱着。

    连曦搂紧怀中的女子,将斩刑台下的众人环视了一番。由于方才的变故,台下已有不少官兵拿着长矛,将他与绾苓以及十余个随他而来的心腹一并围了起来。

    连曦唇角一勾,看着她道:“今日时辰已过,即使再要行刑,也得等到明日。”

    绾苓怔怔地看着地上的砍刀,苦笑道:“值得吗?”

    “若王爷执意如此,奴才只有得罪了。这一切,还得听凭皇上发落。”池宋望着高台上的连曦说。

    他话音刚落,手执长矛的官兵便一拥而上,与十余名连曦的心腹斗在一起。

    所有人都未想到,这场斩首之刑竟会演变成这个样子。

    忽然,一名身着藏蓝官袍的男子快马而至,扬声喝道:“圣旨到——”

    瞬间,场内打斗的众人停了手,四下安静至极。

    单手举着圣旨走上斩刑台的,是昨日才返回帝都的成泰。

    他双手展开圣旨,扬声道:“圣旨到,跪下接旨。”

    顷刻间,场内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梓逸王爷连曦违抗圣旨,私劫法场,现褫夺其封号,交由宗人府审讯。孟绾苓免除死罪,贬为庶人,永不得再入帝都。钦此。”

    成泰收了圣旨,示意一旁的官兵,“将二人拿下。”

    绾苓听他宣完旨意,不禁大惊,这圣旨来得这般快,莫不是她转过脸,看向连曦。

    只见他却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醉雪楼,开口道:“七弟,如今的一切,是否正合你意?”

    绾苓一怔,难道皇上也来了?

    清浅呆呆地看着斩刑台上的连曦,见他似乎正看向自己的方向,自言自语道:“莫非他知道我们在这儿。”

第142章 强挽罪女劫法场(2)() 
她转过身,看向坐于圆桌旁悠闲地品茶的连澈。昨夜在重华殿,他又摆出了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她便佯装生气道:“即便你不说,我也有办法知道。”

    而后她转身就走,见连澈并未拦她,心中懊恼:这招果然不能重复使用,他已有了免疫力。

    她想着想着,便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不料那人却开口道:“快些回去——”

    没等他说完,她就听不下去了,转回身,疾走几步,站在仍继续批阅奏折的连澈面前,问道:“你就这么希望我离开?”

    他并未抬头,只是淡淡地说:“回去歇息一会儿,换身素装,而后同朕出宫一趟。”

    待二人来到这醉雪楼时,已是巳时。平日里不离他左右的池宋竟不见了踪影。

    她本还在好奇,看到斩刑台才知道,敢情他做监斩官去了。

    她去唤小二换茶水时,在走廊上撞到了人,匆忙间,竟连手中的团扇掉了也没发现。

    方才绾苓即将行刑之际,她吓出一身冷汗,可连澈竟一点反应都没有。这绾苓好歹也是他表妹吧。

    可令她未想到的是,连曦居然来了,而成泰也带着圣旨到了刑场。

    成泰何时拿了这样的圣旨?莫不是那人早就料到连曦会劫法场?

    清浅将斟满的茶水放至连澈手边,刚想开口说话,门口便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进来。”。

    雕花木门被人推开,池宋大步跨至连澈身旁,躬身一揖,“主子,一切都已办妥。”

    话音刚落,他便从衣袖中拿出了一样被锦布包裹着的长形物件。清浅一看便知是书卷类的东西。

    正当她疑惑之时,连澈吩咐道:“派人将梓逸王府监视起来。至于绾苓,让她回一次公主府再送出帝都吧。”

    池宋应声,随后退出了雅间。

    “你还挺为绾苓着想嘛!这锦布里包的是什么?”

    连澈执起茶杯轻饮了一口,“看下便知。”

    得到他的准许,清浅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她快速将连澈手边的物件拿了过来,好像生怕他反悔似的。

    她打开包裹,瞧见了明黄的锦缎——竟是一道圣旨。这道由池宋带入刑场的圣旨上写着什么呢?

    好奇心驱使她迅速地取出圣旨,展开来细看。

    其中所写的内容是,饶绾苓一命,贬为庶人,且永不得进帝都。

    清浅合上圣旨,看向一旁的连澈,原来他自始至终都未曾想过要绾苓的命。

    “你一早便知绾苓的遭遇?”

    “嗯。”连澈应了声。

    清浅不禁轻叹了口气,苦着脸暗自思量:若他从未想过取绾苓的性命,这样做莫非是为了对付连曦?

    连澈见她一脸的疑惑,轻笑道:“你是否还记得,那日我们在流霜镇,颜铭与谷云天对我们的行踪了若指掌?”

    清浅忆起那日的情景,点头道:“记得。”

    她倏然眸光一亮,顿悟道:“莫非那泄露行踪之人便是连曦?”

    连澈微微颔首,“总算猜对了一回。”

    清浅眼神一亮,继续道:“上次你借他助竹烟出帝都之事,将他软禁在王府。这次又借绾苓之事,诱他来劫法场。如此,你便能名正言顺地褫夺他的封号。”

    连澈轻笑,不置可否。

    清浅仔细打量着连澈,直觉告诉她,其实他并非冷酷无情。在得知了绾苓的遭遇后,他借由此事一箭双雕,既褫夺了连曦的封号,又帮助绾苓试探了连曦心中是否有她。

    这也算是给那个痴情女子一个最好的交代。

    清浅想到这些,心中愈发柔软了些许。她靠近他身旁,俯身在他耳际轻轻一语。

    连澈一怔,看向伏在自己耳畔的女子。

    清浅俏皮地大笑起来,猛地往他膝上一坐,双手圈住他的脖颈,轻啄他的唇。连澈身子一绷,立刻炽烈地回应着。

    正当二人意乱情迷之时,门口再度响起了敲门声。清浅一愣,忙用手轻轻推了推连澈,而他则是一脸的不悦。

    敲门声不依不饶地响着,“主子,我是成泰。”

    清浅轻轻一笑,随之推开连澈,站了起来。

    “进来。”他沉声应道。

    清浅见二人要谈重要的事,朝连澈知会了一声,去找店小二准备些吃食。

    她来到一楼大厅,吩咐完小二事宜,忽然从酒楼的后院传来一阵浅浅的鸟鸣,似乎是山岚雀的声音。

    她想起秦暮云曾说过,这鸟儿极为罕见。莫非这是她的鸟儿?清浅下意识地迈开步子,朝酒楼后院的方向寻去。

    此时徐方正从二楼下来,看到了清浅,刚想开口呼唤,却见她走向了后院。

    他看了眼手中的团扇,亦跟了出去。

    清浅踏入后院,眸光一扫,看到一只鸟在空中低低飞着,正是秦暮云的山岚雀。

    只是,她的鸟儿怎会恰巧出现在这里?

    鸟儿在空中盘旋了几圈,似乎想引她去一个地方。清浅眨了眨眼睛,不由自主地跟在它的后面。

    她才走出几步,忽听身后有人唤道:“姑娘且留步。”

    清浅转过身看去,不由一怔——竟是之前在走廊上撞到的那个人,此时他手中还拿着她的团扇。

    徐方看着眼前的女子,微微呆愣了几分。在走廊撞上她时,她是戴着面纱的,而现在,那条面纱已不在。

    虽然脸上有一道浅淡的疤痕,却丝毫不影响她的炫目之美。而且,若不仔细看,完全看不出这道疤痕。

    他缓步上前,将团扇递至清浅面前,垂眸说道:“这是姑娘方才掉落的团扇,小生现在物归原主。”

    清浅看着面前轻垂眼眸的男子,不禁暗笑,这位小哥竟是这般羞涩。

    她接过团扇,微微一笑,“多谢这位公子。”

    随后,她仰头寻找着山岚雀的踪影,可此时,那鸟儿早已不知去向。

    徐方瞥了眼她有些失落的神情,开口道:“这山岚雀方才朝着西南方飞去了。”

    清浅错愕地看着他,“公子也知道这鸟儿的出处?”

    徐方见她比一般女子都洒脱,便也不再局促。他笑了笑,应道:“因我表妹也养着这样一对山岚雀,故小生略知一二。”

    清浅暗想:从眼前这男子的衣着打扮来看,也算得是富贵人家出生。看来这鸟儿并非极为稀有。

    徐方朝她一揖,“小生姓徐,单名一个方字。今日有幸与姑娘在此处相识,不知姑娘是否愿告知芳名?”

    清浅微微一愣,自己这是被搭讪了吧?

    脑海中灵光一闪,她轻笑,“虽说萍水相逢,但公子如此坦诚,自然要以礼相待。小女子名唤慕莲。”

    徐方笑道:“希望有缘与姑娘再见。”

第143章 强挽罪女劫法场(3)() 
他与清浅寒暄过几句后,见天色已是不早,便礼貌地道别离去。

    清浅看着他缓步而去的背影,隐隐察觉有人在注视着她,转头望向后院高墙上的石窗。

    尽管那人瞬间便消失在石窗后,但清浅还是看清了他的模样。

    他有着罕见的银色长发,戴着一副遮住了眉眼的银色面具。

    清浅对此人甚为好奇,但想起自己每次都因不听连澈的劝告而惹出麻烦,便不再多做停留,朝雅间的方向而去。

    不知不觉中,已过去了十日。这段日子,每日连澈下朝后,清浅都会陪他去永宁宫给太后请安。

    每一日太后都会照常接见,但似乎再也没有了往昔的和蔼可亲,只是淡淡地应着。她知道太后现在还在气头上。

    清浅隐隐觉得,太后在用行动表达对连澈的失望。

    清浅曾私下问过连澈,是不是因为她才致使他和太后的关系如此紧张。

    连澈将她揽进怀中,笑道:“不许胡思乱想,这与你没有关系。母后是个极有原则的人,若单纯是因为她不喜欢你,每日朕同你一道去请安时,她便不会见我们。她是对朕命禁军闯入太庙不满。”

    这十日来,清浅再未回永宁宫,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