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得出柴可静在一边教儿子:“儿子,你说你爱爸爸。”
“……妈妈说……爱爸爸……”
冯喆想笑,那边传来了葛淑珍和柴文正的笑声,柴可静和冯喆说了几句,问:“你什么时候攀上了徐秘书长的关系,我怎么不知道?这次做的真好,回来犒劳你!哦,爸跟你说话。”
电话被柴文正给接了,柴文正和冯喆说了两句闲话,而后说组织上已经和自己谈话,意向是调自己到组z部去。
柴文正的声音很高兴,那边一家子都很高兴。
冯喆听出来柴文正对自己的赞许,又聊了几句,挂了电话,顺着台阶到了胡红伟的房顶,原野黑漆漆的有些看不清楚,远处也不见什么光亮,只有晚风徐徐的吹着。
做的真好……这些年一直在做事,做的都是该做的事,可是,这些事哪些是自己想要去做的呢?
衣角被风吹拂了起来,这世界此刻仿佛又剩下了自己一个人。此情此景,万千思绪,不由想起了那些年自己在这里经历的蹉跎岁月……
赵凤康是去了杨凌老家第六天主动给冯喆打的电话,他张嘴就说:“冯半仙,你行啊你!”
“我怎么了?我再能,还不是你徒弟。”
“你少来,你这下承认是我徒弟了?你那本事,我真学不来。我告诉你,我从杨凌她姨那,就是令小泉那里打听出来了——你回去怎么感谢我?”
冯喆着急了:“你说怎么,我都答应。快说啊!”
“好,这可是你说的!杨凌这些年不结婚,还真是在等你!”
“还有,她那会怀了一个孩子,是你的,不过没成,给引产了。这他妈都怪令小泉,说再也见不到你了,还说杨凌一个大姑娘挺着大肚子,要是将孩子生下来,谁养活?于是,就做掉了。可他妈的没钱,找了一个傻逼骗子医生,胎是堕了,杨凌大出血伤了身子,就是说,今后再怀不上孩子了。所以啊,你现在是想跟她在一起,这妮子也想啊,可她不想耽误你,你们在一起她不会生孩子了,你不绝后了?那她多对不起你。所以你们就这样了。”
“徒儿啊,听师傅给你说,像这样的好姑娘,你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有人说爱你,这太简单了,张嘴就来,但一直在等你,能有几个人能做到?”
“你呀!你小子是修了八辈子的福认识了她,杨凌是倒了八辈子的霉认识了你!你们简直就是十六辈的缘分,不说了,这两天就回去,请我喝酒啊!……”
冯喆听着,早已经泪流满面。
……
杨凌和她姨令小泉以及赵凤康是同一天回的省城,冯喆提前知道了,安排好了工作,开着车去见杨凌,快到了的时候,赵文打来了电话,冯喆急忙将车停靠在路边,按了接听键,犹豫了一下,说:“……哥……”
冯喆省去了“赵”字,赵文听了,过了几秒,轻轻的嗯了一声,说:“凡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绝顶聪明同时又肯下笨功夫的人。”
“无论什么时候,认真做事,是少不了的。以你的年纪,在武陵已经是出类拔萃了,再进一步,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该踏步的时候,就要踏步。我建议,你到中y党校去学习一段时间。你要是想好了,我给你安排。”
赵文挂了电话,冯喆坐在车里想了想,又启动往前行驶。到了离杨凌居住的地方几十米远的时候,前面堵了车,冯喆将车停下步行。满大街的都是人,天上忽然的一声惊雷,人们都笑着叫着要下雨了狼奔豕突,瞬间竟然都没影了,孤单单的就剩下冯喆一个人。
原来前面在路边搞绿化,怪不得刚才堵车了,也不知道种的都是什么花,挺好看的,随着风一阵阵的摆动,还有着一种芬芳气息四散而历久弥新。
冯喆到了杨凌的门前,那棵不知名的树上面的叶子已经掉的寥寥无几了,冯喆纳闷这还是夏天,树叶子怎么会枯黄掉落呢?
正在想,杨凌从屋里出来了,长长的黑发简单的束缚着飘在身后,这时天上又是一声惊雷,却有一道光透过云层照射在她的白色素雅的衣服上,于是她整个人竟然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在花的簇拥中那么的美,那么的不可逼视,这让冯喆觉得每一次见杨凌都会叫自己心悸、触动内心最深的地方,不由站在花卉边对着杨凌凝望。
杨凌在门口看到了冯喆对自己痴痴的凝眸,心里先是一惊,接着一喜,然后又是满腔柔情万千,双手不由拧着衣服的一角站定对他回望。此情此景,往事依稀如昨,又是这样的一个夏季,宛如那年两人初见时的模样。一霎时与这个男子之间发生的酸甜苦辣以及种种过往骤然齐聚心头,蹙眉轻展间,继而心神激荡,终于抿着嘴对着冯喆笑了起来。
【全书完】
飞翔的浪漫
2015年9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后记及新书夺标()
过关这本发表在络上的字故事,原来的计划是要写四百万字的,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成了现在大家见到的这个样子。还是三卷,但是内容消减了许多,大纲做了修改,有些情节和人物的设定没有完全的展开。比较直观的能看到这一点的是第二部结束的时候,已经有了一百九十万字,现如今全书结束书扉页上显示的字数却还没有达到二百万字。这是我的遗憾。
要过关,似乎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其实几经磨难。
其一:写作的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尽可能的得到多数人的知悉和喜欢,我当初也是这样的念头,但后来竟然改掉了初衷,有些人怕出名猪怕壮。刚开始过关一直没有推荐,这书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独舞,心里漠然慷慨,可后来读者口口相传、很多的朋友还大力的向更多的读者介绍,因此知道的人多了,我又怕这本书因树大招风而遭遇风雨写不完被夭折,反而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很是矛盾。
其二:原来的那个笔记本在写过关的途中寿终正寝了,我想放弃,这不是买不买得起电脑的问题,而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的劳动成果不被人尊重那种失落感,比如总有没有一点粉丝值的人来过关下面写对章节的书评,一个个还都摆开了一副真知灼见掌握了宇宙真理的架势,这是不辞辛苦的看了盗版还来语重心长的给我说“爷老子就是不掏钱,来评论都是看得起你”?当然看了盗版继而来支持飞翔的朋友也不乏少数,只是当时我心灰意懒,直到飘逸p朋友千里迢迢的赠送了我现在用的这部手提电脑,我才备受鼓励,觉得天下知音虽少,但总是不乏有人在支持自己的,这样才能让这本书继续过关下去。
因此几番踌躇,我决定开启防盗模式,至于防盗后的效果如何?这个可以给大家汇报一下:没有防盗的时候,过关一个月的稿费约莫二三百块钱,防盗之后的第一个月稿费,就能买一部手提电脑了。差距就是这样大。这就是人心,这就是人性。
防盗之后,一些等更着急的读者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人在长达一年多几百章的新章节后不厌其烦的评论着发错了、又发错了、怎么又错了、作者这样防盗没多大意思,云云。大家迫切想看到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是,朋友们要了解: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支持正版阅读的你一样来支持飞翔、支持过关。
接下来就《过关》而言,啰嗦几句,说一下飞翔自己对“读书”的一点短浅认识,算是这本书最后和大家的一些探讨吧。
有些读者看书,他知道书中说的都对,书中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故事一旦没有按照他所思维的那个方向去发展,主角一旦似乎脱离了、不太符合、或者有些莫名其妙的朝着这个读者本来以为是的那种“人设”变异向另外难以预知的轨迹发展、需要他去问主角为什么会这样、需要他去思考故事为什么不是顺着他所想的方向前进的时候,他就“粉转路,路转黑”。
无论这种读者本来关注的是故事的主人翁,还是故事的本身,他要求的故事都是一样的套路、是符合他的那个套路。也就是说,这种读者要求的只是按照他的意愿所进行的人生,即便是一本不能例外。
可是人生中难以预测的意外究竟会有多少呢?这谁也不能给予我们正确的答案。因此这种读者其实是将看书当做去饭店吃饭或者服装店买衣服一样,只挑自己喜欢吃的和喜欢穿的去索取。
那这种读者,你还看书干什么呢?
你首先需要明白的是,一本书里写的是一个人人生的一个阶段,这个人的人生怎么可能和你的人生一样?主人翁对一件事处理的方式怎么可能和你的思维一样?
你是在读书而不是在打游戏,书中人怎么会按照你的意志行事?
书中的人遇到的可能是读者这一辈子中都难以遇到的,所以看书就是为了思考、为了借鉴、为了免于让我们在遇到同样的事类似的事的时候犯错误从而去做的更好,而不是继续去同一个饭馆吃曾经已经吃过的饭或者去同样的服装店买一件似乎已经买过的雷同的衣服。
所以,这些读者,你不是在读书,你是在看热闹。
因此,当你决定要看一本书的时候,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或者你可以放一放、等一等、要么干脆等完结了好看结局,再或者你可以想想为什么当初要读这本书,可不可以反思是不是自己浮躁了?还可以再想想作者是不是在设局、伏笔、或者想想是不是作者在试图表达什么你还没想得到的隐喻。没经过思考的话,你没权利对这本书盖棺定论。就像人生,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这个世界会给予你什么。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是一本杂志的忠实读者,每期都买,但是有一期他拿到手后发现杂志中有几页是粘着的,书页没有被切割分开,这样就难以阅读。这位读者一见大怒,心想我是你杂志的忠实读者,给你这杂志都贡献了多少的钞票,你们怎么可以用这种对读者不负责任的态度来糊弄我们!于是,这位忠实读者将这本他认为有缺损的杂志直接寄到了杂志社,要求退换,并要求杂志社道歉。
不久,这位读者接到了杂志社的邮件,里面当然有重新寄来的切割完美的那一期杂志,还有一封信,信的内容是:亲爱的读者,非常感谢你一直的关注支持我们的期刊。今年这个月,是我们杂志创刊十周年的日子,我们特地做了十个杂志周年纪念品随机放在了这一期的刊物内没有切割开的书页里,希望有十名读者能和我们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和快乐,这也就是你寄来的那本杂志之所以中间有扉页没有切割开的缘由。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杂志社敬上。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懊恼不懊恼,怅然不怅然?
譬如对过关。
下来这些话在之前的几卷结束语里也提过——这些读者根本就没想过冯喆会不会在乎他们在想什么说什么。你们喜不喜欢这书,冯喆也是要过关到底的,这是一种态度,毕竟在书中故事就是他的人生写照,他在书中为自己而活,你们似是而非的评头论足、偏离了方向的高谈阔论、或者简单的漠然视之,冯喆会在乎吗?他只求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为自己的人生而活,为自己所钟爱所在乎的人付出。这就跟我们每个读者自己在生活里也是独一无二的一样,如果有一个人和你言行完全一样,那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最强大的背景,就是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事实上这世界除了家人和有限的两三个心灵相通的朋友外,没有人会太关心你,除非你很漂亮或濒临死亡。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一再的在重复“独立思考”,如果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思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总有一天你真的将不断的会在生活中遇到和你思想处事方式都一模一样的人,那么你会丧失自我、没有自我凸显的个性,只有随波逐流的共性。
如果所有人就像是一个程序设计出来的机器人,你不觉得恐怖?
要想被这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你需要更优秀,而不是做一个普通的机器人。
如果有些读者们既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也没有睿智的头脑,他们没有能力去剖析人性的复杂,只能脸谱化的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他们不会感同身受,不会独立思考,这种读者在现实里多半就会沦落为失意者。这样就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因为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剖析完全和别的人一样,那这种思维意志都一样人的存在感又在哪里?你还怎么出类拔萃呢?
你要记住,当所有的人都了解你的时候,你该是多么的普通!
除非你在热点事件中站在公众的对立面,这样就很凸出的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了。可是,这样似乎应该完全的被避免。
昼伏夜出几乎是世界上各路偷盗者共有的生活习性,仅就这一点而言,我觉得我在一定程度上和盗贼没有区别,这两年以来,每晚都沉静而又疯狂地对着电脑绞尽脑汁的将思维转化成字,有时候天色微明才伸着懒腰打着呵欠躺到床上,我快成了强迫症患者。
但我自觉又不是一个合格的“络写手”,两年多了写了这么一点的字,有些愧对朋友们的支持,因此,也只有想方设法的在剧情和修辞手法上下功夫了,但愿我做的,朋友们尚且能够稍微的满意。
其实我更比较偏向于只讲故事而不太喜欢在书中表达我的观点,我不想带导向性,这样可以让读者朋友自己去领悟、去参透的更多。
因此,我尽量的想方设法将书中的人物——比如像冯喆,将这个人物复杂的多面性呈现于大家眼前,让大家了解原来还有像类似于冯喆这样的人在世上存在、思考和生活着,好让让大家去分析、评判,从而能从书中获得的更多。但限于个人能力、学识、笔和修辞手法的局限,我还是不能避免在书中絮絮叨叨试图直白地传达给大家一些什么。不过,但愿我做到了一些什么,距离我所想要表达的更近了一步,也希望我今后有机会能做的更好。
谢谢很多素昧平生却一直支持《过关》的朋友们,你们的名我都铭记在心,谨此遥祝你们在生活中都能过关斩将!
人生不过匆匆几十载,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能相知相伴,不亦快哉!
就这样了,书里的过关到此告一段落。此外,新书《夺标》已经上传,因元旦放假,后台审核时间延迟,预计明天才可以看到。朋友们若有空,欢迎继续对飞翔的字批评指教,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夺标》里能发现一个个与众不同有趣的灵魂。
飞翔的浪漫
年元旦
第1章隐忍(一)()
冯喆决定做件事,一件酝酿了三年的事情。
他准备了三年的时间要报复一个人。
这个复仇行动针对的是岭南大学的副校长张光北。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了三年,如今就要毕业离校,所以冯喆选择在今夜下手。
……
冯喆趁着夜色掂着暖水壶到了校园里的热水供应处,他尽量的不让人注意自己,等确认热水接满,周围没有一个人,他将热水又往出倒了一些,再打开凉水管,往里面注水。
过了一会,壶水满了,冷热相济,他将壶提起,伸手试了试水温,觉得是自己想要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