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首富-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的军事工业有一个特别的好处……产能大,虽然并不先进。
    就在纽约的这段时间,他也去了曼彻斯特和纽黑文等四枪械公司,以及两家火炮生产商,订购了价值一千二百万美金的军火,要求在两年内完成供货。
    胡楚元注意到一个细节,美国的枪械公司很多,火炮公司却很少,能制造和制造过火炮的公司虽然多,可绝大多数都处于停产状态。
    主要的原因是美国目前在国防装备上还处于一个不是很重视的阶段。
    胡楚元决定在奥克兰重新投资一家大型的综合军工厂,类似于阿姆斯特朗公司,以钢铁制造为基础和核心。重点当然是利用美国的人力、资源和生产能力,为中国提供最为方便的武器系统。
    商人有商人的方式。
    他首先还是按照计划,先由万旗洋行和北美富国投资银行合股威立旧金山海湾投资公司,再通过海湾投资公司寻找合适的合作者。
    差不多快办好这件事的时候,切斯特…可瑟总统宣布了事先商量好的决定,正式成立华工管理局,由卫廉士担任局长,以发行国债募集资金的方式承担华工赔偿,并在国会通过新的《华人移民管理法案》。
    新法案要比原有的《排华法案》宽松很多,基本情况是允许华人通过暂时居留、永久居留权的方式在美国生活,暂时居留达到五年,在满足其他条件后,可以续签为永久居留权。
    华工管理局每年会单独在拥有永久居留权的华工中批准3750人次的移民申请,而家属移民、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不在这一名额的限制内,另外向移民局申请移民。
    至此,美国的排华运动告一段落。
    《华人移民管理法案》通过之后,在切斯特邛可瑟总统的邀请下,胡楚元和陈兰彬大使前往美国白宫进行商务会晤,签订了新的贸易协定。
    美方将中国生丝、茶叶、中药材、瓷器、麻及相关制品、草帽、其他传统手工艺制造品的进口关税降低,而中方给予的回报是降低美国部分机械、化工制品、钢铁、铁矿石及其他金属矿石、石油衍生产品的进口关税。
    双方对等给予部分最惠国待遇,并将该待遇延续至1895年。
    美方在原有留学方案上做出新的拓展,允许华人入读美**事院校。
    美方将会向中方出售新型的巡洋舰四艘,于1884年开始制造,在此之前,美国海军会在双方共同认可的船厂先行制造两艘同类型巡洋舰,以确保新技术的运用是成熟的。
    新的贸易协定中,美方允许中国商人投资一一具体取决于备州立法院的自行决策,中方出于传统政策的限制,目前仍然维持原有协议,只能允许美商在租界居住和投资。
    在条件威熟的情况下,双方愿对天津租界的面积进行新的洽谈。
    至此,胡楚元可以说是很完美的完成了他的钦差任务,没有让大清国丢了脸面。
    他就此前往欧洲,在德国和英国订购了价值一千四百万美元的军火,到了1882年的4月,他返回美国,受新的中美贸易协定的影响,纽约股市已经基本恢复到金融风波之前的水准。
    胡楚元选择开始套现。
    由于他总投入的资金量非常大,短时间套现必然会使得股市大幅波动,反而不利于套现,所以,他选择直接和几家金融机构交易,优先套利5500万美金,其余约合3。4亿美金的资产则留在北美富国投资银行,慢慢套现。
    0。9亿美金入市,目前增值至3。95亿美金。
    这个投资回报率足够厉害了。
    还是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在大洪水中仍有一艘巨轮的人。
    如果你能在股灾发生之后,手里还握着9750万美金,只要抓准机会入市,一样可以从中牟取暴利。
    单纯的比较资本,胡楚元已经不比JP摩根差多少,他差的是自己身在美国,注定只是过客。
    虽然不甘心,但他也只能接受现实,悄然乘坐腾冲号返回中国和朝廷复命。
    离行之时,他更没有想到,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再来美国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回途就不用来时那么匆忙,他中途在大阪停靠,前往京都查看西阵会社的经营情况,顺道看一看日本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以便于日后的决策。
    因此稍有耽搁,在1882年4月21日,腾冲号才抵达天津。
    天津一直都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只不过,它的租界并不像上海那么热闹,英法美三国都没有特别关注天津租界的发展,直到天津教案的发生,原先凌乱住在天津老城区的外国人才陆续退回租界,带动了租界的发展。
    只比地价就可以看出天津租界和上海租界的差别,前者只相当于后者平均价位的1/7。
    腾冲号的吨位有些太大,只能停在天津口,胡楚元是乘坐腾冲号的柴油机小木船进入天津,时间正值正午,农历谷雨刚过,四月的阳光温和无比。
    胡楚元就坐在船头的长凳上,和伍淑珍坐在一起,傻傻的看着海河两岸的景色。
    有钱啦。
    他确实是有钱啦,世界上能难住他的事情也越来越少。
    他显得特别放松,甚至有点傻,傻傻呵呵的笑着。
    见他越笑越傻,像是脑子烧坏了,随从们都挺古怪的窥视着他,伍淑珍忍不住轻笑出声,推了推他,问道:“傻笑什么呢?”
    胡楚元还是呵呵的笑着,道:“不告诉你。”
    伍淑珍一时不忍,忽然掐了他一下。
    掐就掐呗。
    胡楚元依然呵呵笑着。
    他想,白痴才不笑呢,我现在可是有四亿美钞的爷们,距离一亿英镑的目标也不遥远啦。
    他这辈子何尝想过会有今天,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意。
    玩股票……这还真是太赚钱了。
    他就说嘛,为什么华尔街的那些金融寡头一门心思就在玩股票,原来真的很赚。
    他忽然想起来什么,和伍淑珍问道:
    “唉,你说你这么一天到晚跟着我跑来跑去的,你觉不觉得累,或者说烦之类的?”
    伍淑珍还挺认真的想了一下,却笑道:
    “那怎么办呢,谁让你就是这样的男人啊。你要是不给朝廷办事,只安心做自己的生意,那不知道会有多悠闲,我也能跟着沾光嘛。”
    胡楚元笑道:“那你放心,以后真的会轻松很多。”
    这一点,他绝对有保证。
    有了现在的基础,以后就算是有再麻烦的事,他也会让别人去做,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玩玩自己想玩的事,犯不着继续拼命。
    小汽轮慢慢驶进了租界,果真是和上海租界不能比。
    这其实不是什么好事,租界这种东西,其实在眼下对中国是利大于弊,不过就是脸面上的问题,实际好处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在经济和文化上。
    真要把租界都收回去,在哪里能建厂子,在哪里能建西学馆、工学馆、商学馆,今天建起来,朝廷明天就能给你拆了。
    早期的中国革命者,绝大多数都掩藏在租界里活动,这才避免被清朝廷一网打尽。
    船靠在英租界的码头,搭了一条舢板,胡楚元就在陈善元等人的陪同中上了岸,英租界的情况比法租界和美租界好很多,但也远不如上海租界,想租一辆马车都得等半天。
    还好,事先已经发了电报,位于英租界的中信银行早已派了几辆马车在海河右岸码头等着,郑锡泰正好在天津办事,就亲自前来接人。
    隔着几十米远,胡楚元就看到他了,穿着一身西装,辫子也剪掉了,理着平头,活脱脱就是一个假洋鬼子。
    一看到胡楚元,郑锡泰就匆忙指挥马队的人跟上,自己一溜小跑冲过来。
    可不等他跑过来,冷不丁突然从码头里冲出一群人。
    啪。
    有人开了一枪。
    码头上登时一团慌乱,陈善元等人也大吃一惊,匆匆忙忙的围住胡楚元和伍淑珍,将他们推往对面的马车。
    这时候,颜士璋、缪荃孙等人还在第二艘小汽轮上,正等着搭板下码头,忽然遇到这种事,也是一团乱,船上的几名护院立刻掏出枪,对着冲过来那群人开枪还击。
    对自时自时自。
    枪林弹雨一瞬间爆发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与死
    胡楚元从未想过,迎接自己的居然是一场枪林弹雨。Www!
    十几名匪徒持枪而上,分散两股,一左一右的合围过来,这些人持着的都是左轮枪,又短又好藏,另外还有十几名匪徒乔装成码头工人,突然从身边的木箱里取出大量长枪,靠着木箱的掩护对准胡楚元等人射击。
    在一瞬间。
    胡楚元周边的那些护院就倒下七八个,总共只有二十多名护卫,眼下却倒了小一半。
    郑锡泰也带了十几个人,可都是临时雇的马夫、苦力,枪林弹雨中,他们倒的更快……大家拼了命护着胡楚元挤入一辆马车,其余人就靠着另外两辆马车做障碍,和匪徒们对射,掩护胡楚元的马车离开。
    在这一连串的瞬间里,胡楚元只觉得意识都仿佛是停顿了,惊醒过来的时候,人已经被陈善元推进了马车里,伍淑珍也勉强上了车,陈善元亲自驾车,一路狂冲而走。
    这时候,胡楚元才发现腰部有些疼痛,一摸,手上都是鲜血,血已经染红了长衫下摆,顺着绸裤一路滴落。
    “怎么会这样?”
    胡楚元有些想不明白,他忽然感觉有种不妙,似乎好运气就在今天用光了。
    “啊……!”
    伍淑珍也看到了,吓的脸色惨白,忍不住捂住嘴,眼睛里已经涌出泪水。
    她很快就回过神来,强忍着内心的害怕,将胡楚元的长衫撕开,绑住他的腰腹,又用力压住伤口不让血流出来。
    她大声的和陈善元喊道:“去医院……他受伤了!”
    听到这话,陈善元大吃一惊,只能继续驾车向前狂奔,此时此刻,走的越远越安全,如果能遇到医院就更好了。
    在这一刻里,胡楚元尽量让自己冷静一点,他感觉的到,子弹留在腹部,没有射穿身体,后背是没有伤的。
    他想,可能是短枪造成的,创伤并不是很大。
    他希望自己还能有救。
    马车一路向前狂奔了数千米远,很快就要到了宝士徒道,再向北就将是美租界,那里根本就没有多少人。
    运气倒是不错,总算是看到一家小医院,陈善元立刻将马车停了下来,发了疯似的冲过去,伍淑珍也慌乱的很,想要搀扶着胡楚元下车。
    可他们还没有下车,陈善元已经用枪将医生和护士逼了出来,带着要用到的手术器材和消毒药,快速冲上了马车。
    等那个洋人医生一上车,陈善元就用英语和那人追问道:“英租界的巡捕房在哪里?”
    “没有……有工部局,在海大道上!”洋人医生挺精明的,大概是有从军的经验,被枪指着也没有慌乱,反而又道:“我坐前面,领着你去!”
    “好,你上车!”
    陈善元一口答应下来,和洋人医生一起坐在前面,驾着马车迅速离开。
    紧随其后,匪徒们的马车也到了,两辆车之间就只有几百米的距离,要是胡楚元留在医院里做手术,现在就肯定被劫,或者是直接被杀。
    正因为陈善元的精明,他逃过了一劫。
    一个人的精明能干就能在这一刻体现出来,他的价值也展露无遗。
    胡楚元得好好的感谢张灵普,张灵普推荐了一个非常精明的人,关键时刻救了他一命。
    在陈善元驾车进入海大道,察觉他是要去工部局,匪徒们只能停下马车转回去,天津英租界虽然没有专门的巡捕房,可在工部局中还是有印度警卫的。
    马车一路冲进工部局的大门,听说是胡楚元,工部局的几位英方董事都吓了一跳,所有人都忙碌起来,将胡楚元抬进大楼,临时找了一间休息室做手术。
    陈善元劫持的医生曾经在英国皇家海军担任船医,有过处理枪伤的经验,很快就将子弹取出来,并给胡楚元缝合了伤口。
    后面就得看天命,因为没有伤到要害,只要伤口不化脓,应该可以度过这一劫,可如果伤口化脓,那就麻烦了。
    胡楚元是什么人?
    他在英租界遭到几十名持枪匪徒的伏击,这又是多大的事?
    工部局的几位董事,包括大英帝国驻天津总领事都吓得脸色惨白,迅速从法租界抽借人员,一方面加强戒备,防止有人强冲工部局大楼,另一方面也派人追查,通知海关派海防舰队巡逻,防止匪徒从海上逃跑。
    由于没有麻醉剂,在手术中承受的剧烈疼痛和失血让胡楚元昏厥过去。
    次日,天蒙蒙亮的时刻。
    他才从昏迷中慢慢苏醒过来,伤口还在疼着,他睁开眼,看见自己身处在一个小房间里,房间里充斥着酒精味,似乎是被仔细的消毒过。
    在床铺边,伍淑珍趴在床沿上睡着了,她的洋裙上还沾着点点滴滴的血斑,整个人也显得特别的疲惫。
    看着她,胡楚元心里不由得想到了更多的事。
    大难不死,他心里却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再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人的一生中存在着太多的可能,可能发达,也可能夭折,可能遇袭,也可能活到百年。
    这就是人生,你永远猜不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事。
    他想,是时候珍惜自己的人生了。
    他注定不会是一个伟人,不可能为了国家的命运献出一切,更何况是清朝廷掌权的时代?
    他感叹一声,内心忽然变得很轻松,已经决然的想要放弃那些他负担不起,也犯不着去负担的事情。
    听着他的感叹声,伍淑珍悄然醒了过来,见他也醒了,不由得一阵欣喜。
    她又喜又嗔的说道:“你真是把我给吓坏了,还好没有什么大事,医生说你运气很好,只是被一枚左轮子弹击中,射人体内不深,没有击中要害,弹头也取了出来。如果伤口不感染的话,大概半个月左右就能康复。”
    胡楚元默默的苦笑着,心想,这还叫运气好啊?
    他悄然握住伍淑珍的手,内心千言万语,却说不出半个字,然而,伍淑珍却似乎都能明白。
    她挺开心,悠悠含情的微笑着,姿容优雅,漂亮的眼眸里流溢着温馨的情谊。
    她想,这就是命运,从他们相识的那一天起,彼此的命运就已经被牢牢的栓在了一起,再也无法分开。
    两人默默无声的就这样的捏着彼此的手心,好像在玩着什么有趣的事儿,心里都是甜滋滋的。
    这场不经意的灾难似乎让他们都更加明白,失去彼此是多么痛苦的事,虽然他们此前从未真正的考虑过这一点。
    过了好一会儿,有人敲门。
    等了片刻,陈善元将门推开,身后跟着另外一个人,五十余岁的样子,身材瘦小,胡须花白,戴着黑色的瓜皮帽,穿着一身素底蓝花的丝缎马褂。
    一进门,那人就和胡楚元拱手作辑道:
    “少东家,身体可否安好啊?”
    胡楚元微微有些诧异,在他认识的掌柜中并没有这号人啊,听他口音像是浙江宁波一带的人。
    他还是点着头,道:“还算幸运,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那人见胡楚元一时想不起自己的身份,便道:“少东家,老朽严信厚,慈溪人,早年在老东家的信源银楼做了二十多年的信房,后被老东家推荐给李中堂处理营中帐务,如今在北洋商行理办河北河南盐务经销。
    “哦,想起来了!”
    胡楚元嗯了声,让陈善元给严信厚搬来椅子,请他坐下。
    信源银楼是胡雪岩早年开办的产业,同治十一年,因为杭州银楼生意太多,买卖不好赚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