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中国在汽轮机动力系统上的能力,即使是要建造最高时速32节的巡洋舰也不困难,这里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增加了刚果级巡洋舰的防御力,整体防御力效果和1。2万吨级的战列舰大致相当。
在设计裕度较大的情况,主炮仅为6门330mm口径的主炮,火力体系也较弱小。
这里面的关键就是给刚果级巡洋舰保留了足够宽裕的现代化改进空间,并且为刚果级巡洋舰配备了大量的新装备和新功能。
刚果级巡洋舰的作用很多功能,不仅可以猎杀对手的巡洋舰、驱逐舰,更能对航母编队实施有效的保护,同时具备较强的单舰作战能力,具备远洋巡航能力,并可以在小规模舰队编组中担任主力。
相比同吨位的战列舰,它的造价要低廉一倍。
所以,刚果级巡洋舰的另一个姐妹改装版本一一几内亚级巡洋舰成了近几年间最为畅销的军舰,大规模的销售到整个亚欧同盟和中国殖民体系内,在南美、北欧也有多艘出售合同。
从1920年开始,现代重工每年都要建造四艘刚果级巡洋舰及其姐妹版。
中国给出的承诺就是随时可以对该型舰进行新的升级,使其拥有较长的服役期,在建造技术上也一概秉承国内的多种焊接保护工艺,整体装甲主要使用KⅥ560型、KB430型、KV720型特种军舰钢,表面硬化工艺更为复杂,同等厚度相比英**舰钢甲的防御效能约强出14%.特别是面对中高初速轻型弹的防浸透效果最佳,也就是在面对45倍280mm、305mm、330mm、340mm口径的主炮时,防御效果是最佳的。
如果遇到主炮口径更大的战列舰,一个字一一跑。
如果单对单遇到俾斯麦、衣阿华那种级别的超级战列舰,两个字一一自沉。
当然,可能性非常低。
在目前国际海军水平中,刚果级巡洋舰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特殊无敌型战舰。
多功能,适用面广泛,作战性能优良而稳定,价格适中,高性价比。
稳定优质,实用高效,电气、火控、通信、探测、鱼雷、动力优势。
这些一直都是中**舰的风格,也是中国海军屡战屡胜的法宝,当然也是其他国家大量购买中**舰的原因之所在。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中国海军不断以一年一艘的速度建造豫州级战列舰,一年一艘的速度建造英勇级战列舰,逼迫英美法三国以同样的速度建造战列舰,又同时让其他国家感受到世界海军继续在竞争的压力,向中国海军购舰。
随着中国海军的出口规模扩大,英美法三国的海军压力就随之进一步增加。
从1901年开始,中国就已经是世界上军舰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海岸巡逻舰、防卫舰的出口量都是最大,每年对外出口军舰总吨位超过27万吨,而英法德美四国在这方面的市场几乎被挤压殆尽。
没有办法,中国海军这么多年里打的海战是最多的,军舰性能一直是最优秀的,不是最优秀的时候,价格又是最便宜的,即便今天,同等水平的军舰,中**舰的报价还是要比英美法三国便宜15%。
中国做生意也灵活,没有钱也行,二手舰、三手舰的买卖都做,舰船维修、维护、大修、升级在国内部可以继续诱惑。
中**舰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整体一大套都拥有不错的优势,从大到小的各个产品都处于世界最领先的水准,它的通信、火控、控制系统还不一样,要买就得买一套。
军舰出售是中国海军船政的事情,从中获取的收益主要用于海军技术的进一步研发,相互形成良性的滚动循环,中国海军则不断从中获益。
在中国海军的这种多方面的压力下,英美法三国不断希望和中国进行海军限制条约谈判,美国已经开始建造四万吨级的战列舰,它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中国海军就决定启动五万吨级徐州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
1923年7月,最终在华盛顿,四国达成《华盛顿海军条约》,将中、美、英、法四国的海军总吨位比例限制在1:1:1:0。7的标准,最高不得建造超过3。5万吨级标准排水量的战列舰,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每年新增军舰总吨位不得超过5万吨。
做为中国同意的代价,英法美三国确认中国对津巴布韦、赞比亚的有效占领,认可中国和埃及的协议,利比亚、苏丹成为中埃两国共同的保护国,而中国则承认英国对埃塞俄比亚的有效占领,承认法国对尼日尔、乍得、中非的有效占领。
所谓有效占领按照伦敦会议的原则,这些非洲地区也就威了占领国的公认殖民地。
华盛顿会议结束后,中国在非洲的海外省达到17个,总面积超过750万平方公里,达到非洲总面积1/4,仅次于法国,高于英国。
其实在此之前,中国陆军和英国白人自己在津巴布韦、赞比亚组织的军队已经有过多次的交战,并逐步击败他们,开始对津巴布韦、赞比亚实施有效的海外省管理。
在目前的世界列强中,中国在殖民地的管理上确实是最优秀的。
目前,GDP总量最高的刚果已经超过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这样的欧洲国家,工业总产值也在世界中占2。7016,工矿业和农业产值非常高,被誉为非洲的宝石。
在非洲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中央政府已经建立四个自治区,总人口553万人,华人人口比例占据74%,以利伯维尔、马塔、马普托、比绍为自治区中心,延伸到喀麦隆、加蓬、刚果、安哥拉、莫桑比克、赤道几内亚、几内亚比绍的沿海地区。
这些自治区几乎占据非洲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也是中国商品直接利用非洲资源,进入非洲、欧洲大陆、南美洲和西亚的便利平台。
在中央政府未来十年的规划中,这些自治区还会进一步的扩大,至少要占据世界工业总产值5%,成为一个足可和法国相抗衡的工业联合体。
现在,英法美确认了中国对莫桑比克、赞比亚的公认占领权后,中国就会将这些地区的铁路连接起来,形成非洲第一条横跨东西的铁路,将马塔自治区和马普托自治区连接起来,再将利伯维尔、比绍两个自治区联系起来。
届时,只要在中国非洲海外省体系内就能实现各种矿业资源的充分整合,对于四个自治区的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风险增加,中国在殖民地和亚欧同盟体系内的建设也在逐步加快,即使遇到危机,利用现有的体系经济也能更好的抵御外部经济崩溃的冲击。
为此,从1923年开始,中国就在国内筹集国家资本和国债120f2中圆,30%用于在国内进一步的增强基础建设,70%用于整个殖民地和亚欧同盟体系的内部经济建设、援助,支持备经济体的进一步的发展。
这些钱基本是平均使用,确保备殖民地和亚欧同盟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更加增大中国对外部出口的空间。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中国和美国出现了特别的柯立芝繁荣,股市开始井喷式的发展,几乎是任何一份股票都能卖出惊人的价格,因为中国存在着上海、香港、新加坡三个股市,上海和香港股市的监管都较严,新加坡股市的基础又不足,真正的大规模增溢还是发生纽约股市。
柯立芝繁荣的根本原因还是整个世界溢出的资本规模过于庞大,欧洲在战争和后期重建期间的大规模货币支出,使得国际货币总额大幅度的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基础限度,大量剩余资本寻找新的投资空间,而美国缺乏监管体制的金融体系就威了世界经济中最大的漏洞,由此鼓吹起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
仅仅凭借美国股市的升值,美国GDP总量在1923年就增长了11%,同期,中国GDP增长额度也超过了7。7%,这还是在国家内股宏观调控趋于紧缩的状况下。
胡楚元很清楚这个泡沫的结果是什么,但他什么都没有说。
他只是平静的等待着,并进一步加强了国内金融监管政策的建设和执行。
他也是仔细计算过的,在1923年对体系内的各个经济体追加近84亿中圆的投资,资本回收期是5年到8年,差不多就恰好能够缓冲掉世界经济危机的一部分冲击力,同时,回收的资本则可以继续运用于新一轮的大规模基础建设和工农业建设,用于对较为危险的产业进行补贴。
所以,在1923年忽然加大宏观经济推动是最合适的。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党和工党
中国得到了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但和英国的关系也降低到了近二十年来的最低点。Www;
做为一种报复,英美通过新的借贷支持俄国还清最后的1。4亿英镑对华债务,逼使中国从俄国撤军。
俄国目前的政治局势一直是以俄罗斯社会民主联盟为主导,属于左派政权,以孟什维克为基础,从中国吸取了社会保险、劳动法案、国民医疗保险、联营合作社、大农业经济政策等经验在国内广泛推行。
以左派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基础,加上英美法三国的扶持,俄国经济状况一直在快速的好转,国内民粹主义和**强硬派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在这样的局势下,1924年5月,就在巴黎奥运会即将举行的时期,胡楚元一行访问德国。
最初的势力分界线是很清楚的,中国控制俄国,英美法控制德国,可是,英美法从来没有放弃利用俄国和日本牵制中国的计划,中国同样也没有放弃利用德国牵制英法的计划。
5月14日,胡楚元在国防部长张时英、陆军总参谋长李开邺、国家军事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兼陆军准将胡维棠等人的陪同下,抵达德国汉诺威。
汉诺威曾是一个平静的城市,现在则成了德国的新首都,国家的主要中央机构都已经搬迁到汉诺威。
此时,德国也不再是那个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遗产的帝国,而是德意志联邦王国,由“普鲁士和汉诺威国王”一一霍亨索伦家族的威廉三世担任联邦国王。
抵达汉诺威王宫后,胡楚元受到了霍亨索伦家族、巴登大公家族、路德维希黑森大公家族全体列席欢迎的特殊待遇。
人群中并没有那位曾经显赫数十年之久的德皇威廉二世,现在,他被勒令不准踏足德国国土,只能在荷兰隐居。
虽然,中国和德国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是最为重要的对手,也正是胡楚元的逼迫和劝说,德皇威廉二世才同意投降,并被剥夺了德国皇帝的称号,也被迫从普鲁土国王的位置上退位……可不管怎么说,现在回过头再去看一看,胡楚元确实在最为关键的时刻给德国一个最为重要的帮助。
他保佳了德国富强的基础一一一个完整的国家,一个完整的未遭到严重破坏的工业体系,一个没有受到战争破坏的金融体系……巴斯夫财团、德意志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和瑞士温特图尔银行合并后,改称瑞士联合银行,在德国仍保留着德国商业银行的基础)。
特别是在强行对应斯巴达克同盟起义上,中国在德国的驻军迅速启动,抢先将慕尼黑、柏林的起义军击溃,使得德国社会民主党右派势力得以缓冲,稳定住了德国的形势。
在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上,同样是胡楚元的坚持才将德国的总赔款数控制在72亿英镑,还款期也被设定为无限期。
在此之后,胡楚元同时担任德国国际债务管理委员会的主席,通过对德国海军剩余舰队的折价抵偿等方式,他又将德国总赔偿款减少到63亿英镑。
虽然还是一笔巨款,可不管怎么说,在法国咄咄逼人的欧洲大陆霸主政策下,他确实是尽力在还德国一个人情。
没有德国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不仅是胡楚元清楚这个道理,大部分的中国人也都清楚。
受制于《布鲁塞尔条约》的限制,德国的所有军事学校都被勒令拆毁,停止培养德**官,但是,中国允许外国人以自费方式在指定的中**事学校留学,其中也故意不对德国人给予禁止。
实际上,在胡楚元的秘密操作下,德国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东线指挥官奥古斯特…冯一马肯森被邀请成为西安陆军大学的顾问,德国在西安陆军大学的德籍学生主要是接受他的教育。
凡此种种,在法国的国际压迫下,德国能够保持目前的局面,必须要感谢的一个人就是胡楚元。
在路德维希大公代表众人发表了对胡楚元和中国的感谢致辞后,在王宫中又举行了一场简单的晚宴,对于欧洲式的繁琐仪式和宴会,胡楚元一贯是比较反对的。
这一点,在胡楚元抵达之前,胡维棠已经在德国和负责全程接待事宜的恩斯特一路德维希大公交代过。
整个晚宴很简单,大部分的女士、年轻人、孩子,以及和政治、权利无关的人都被安排在另一间更大的餐厅里。
此时的威廉三世已经是四十二岁的人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名义上担任德意志第五集团军的总司令在西线和法国人作战,实际上是一名上校,指挥一个团。
即便如此,他还是在军队获得非常高的支持。
战争结束前,德国内部分裂成两股巨大的势力,一边是德国贵族和军队,另一边是德国民众和德国左派政党。
当时的德国几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战斗,直到国内发生左派起义,要么是投降,让左派政党执政,而德国贵族体系瓦解,国家成为民主共和国。
正是依靠胡楚元的支持,德国在投降之后,通过中国在德国的驻军暂时维持住德国的稳定,清除了德国左派激进政党,让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中间派有了比较稳定的施政环境。
即便如此,胡楚元还是很担心德国的局势出现恶化。
1920年,通过胡维棠等人在德国的关系,他们找到了当时在德国国防部担任办公室主任的库尔特.冯一施莱谢尔,由中国国家情报局在背后支持和出谋划策成立德意志国家民主工人党,简称德国工党。
在谈德国工党之前,首先要谈中国大公党的政策纲领。
胡楚元领导的中国大公党属于左翼中间派政治团体,推行国家宏观调控经济主义和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以工人和中产、小资产、中富农、中小地主阶层为基础,同时在国家政策上推行财团垄断经济和扩张主义,追求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
大公党追求保障限度的国家资本主义,即在维持国家基本运转的要求下控制一定程度的国家资本经济,比如在电信、邮政、铁路、公交等体系上,国家资本都能占据一定比例,以对财团垄断经济给予一定限制。
政府拥有一定的国家财团,在对国内小资产的扶持上,给予较为宽松的政策,扶持小资产的发展。
如果是乍看起来,大公党和纳粹党的政策几乎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所谓的国家社会主义道路。
中间还是有很多差别的。
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大公党不推行军事独裁主义,而是在民主议会制度上寻求多数党地位的执政权,维持政党政策的推行。
大公党和社会民主党同样属于左翼中间派,但比社民党更偏中间派立场,政党本身就是国家财团和中产、小资产、中富农、中小地主、工人之间的调节器,负责两个利益团体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避免国家利益完全偏向于另一侧。
所以,大公党的党徽的中央就有一个金色的天枰,下边是象征农业的麦穗,上面是象征工业的两个铁锤,左边是象征军队的刺刀,右边是象征资本的一串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