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知道你说的意思,只不过……利用民粹,牺牲国民的说法还是太重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早已不是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而是要为这个国家争取更为长远的利益。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土地,中国现在有3。82亿人口,如果加上一些难以统计的地区,实际人口应该是能超过3。95亿,甚至是接近4亿。这是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随着我们在卫生医疗条件上的改善,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人口还会继续扩张。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明白,人均拥有三十亩土地和十亩土地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现在,我们所遇到的竞争是一个种族竞争,所以,我们不能只考虑这一代人,我们应该考虑更长远的下一代人,下下一代人。假如中国有十亿人口,现有的土地无法容纳这么多人口,你说,我们这个国家会怎么样?”
秋瑾想了想,有些痛苦的答道:“那就只能继续开拓!!”
胡楚元摇了摇头,道:“据我经验,那时候,我们的国家只会陷入内战。在过去的历史中,这样的事情已经重复了无数次。假如说民族素质是民族发展、竞争的第一要素,那么,土地和资源就是民族发展、竞争的第二要素,实际上,第二要素的决定性可能更为关键一些。”
秋瑾沉默无声的点着头,认可胡楚元的说法。
顿了顿,她又唏嘘道:“确实是这样的道理,可我还是觉得我们的人民太辛苦了。”
“是的!”
胡楚元并没有否认,又道:“等远东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再来慢慢考虑这个问题吧。如果让国民更富裕,更幸福,更易于生存,生存的状态更好……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逐步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个……你先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女性解放运动上,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然后再想以后的事!”
听着这话,秋瑾笑了笑。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战败,又败了(四更)
秋瑾的话让胡楚元也有一些难堪。wWW。
事实上,胡楚元并没有打算真正去亲自解决那些问题,这或许就是他颇为自私的一方面。
他不是伟人,虽然每一个人都希望他做为这个时代和中国不可或缺的伟人。
回资政园的路上,胡楚元走在两道围墙之间的青砖路上,他也忍不住的想……如何做,才能让人民更为富裕?
农业方面要坚持现在的大农业经济政策,工业方面要逐步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
除此之外呢?
有时候想想,胡楚元特别赞同德国和瑞典等北欧国家推行的高福利政策,问题是中国太大,各个地区的发展很难平均,推行这种政策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他建立大公党的时候,何尝不是希望建立一个天下大公的社会呢?
从首相府到资政园不过六百余米的道路上,胡楚元走了近十分钟,回到资政园,他心里倒是想的差不多了,他想,虽然眼前还很困难,偏左政策的社会民主主义却是必须的,必须做为大公党的长期执政理念。
建企业,他希望建立一家能够传承百年的老企,建党,他也希望建立一家能够长久执政一百年的老党。
应该要进一步加快大公党的建设呢?
他想。
8月底,随着法国海军逐步撤退到罗先港,驻在元山港的北洋本部联合舰队对俄国海军发起了一次总攻。
中国海军确实有点浮躁,可这一仗打的更没有悬念。
俄国海军……说实在的,确实差的太离谱,居然还装备着1883年时期建造的铁甲巡洋舰。
在无线电通信、火炮配置、海军指挥、舰船质量和作战效果等各个方面,中俄海军都存在着天壤之别。
现在,俄国真是没有什么想法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通过德皇威廉二世向中国提出和谈请求,条件是赔钱但不赔地,只要中**队撤离俄国领土,其他都可以谈。
神经病!
只准它们贪婪,不准中国人贪婪吗?
胡楚元没有拒绝和谈请求,条件也很简单,乌拉尔山脉以东全部归属中国领土,沙俄退出亚洲,不退就继续打。
俄国人当然不同意。
这个时期,胡楚元并没有打算和俄国真正的坐下来和谈,将俄国人和协约国力量驱逐出远东后,东北兵团、直隶兵团通过铁路向鄂木斯克集结,青徐兵团南下和江淮兵团会合。
汉城失守后,日军总计十七个师团,近54万人的精锐部队被迫撤退到忠清北道和大邱附近,问题是他们撤退的道路再次被中国海军截断。
历史的悲剧又一次重演了。
北洋舰队牢牢占据着釜山港和对马岛,中国本部舰队则驻扎元山港,随时准备南下袭击日本北海道,太平洋舰队和南洋舰队联合编队驻扎在金武湾港,占领了硫磺岛群岛,将触手伸向日本南部全境。
在全面调转军力对准俄国之前,胡楚元的计划很简单一一歼灭日军在朝鲜的全部陆军。
在西北战线,湖广兵团、直隶兵团、东北兵团和陕甘宁兵团的部分主力师开始会合集结,两广兵团全面调入朝鲜,从釜山登陆,配合北洋舰队和海军陆战师封锁日军退路,同时分散日军的主力,逼迫日军抽调兵力补防大邱。
闽浙兵团和南洋联军集中在琉球群岛和日本九州岛南部,西南兵团一半部署在越南,一半驻守在江浙、山东等经济重地。
在直隶地区,胡楚元仍然只依靠特勤局警备旅和直隶第十师的嫡系及增编部队维持着京师的安全,青徐兵团留守一个师在锦州,各地普遍还保留一个师编制的预备兵力,另外还有国民警备队。
总计217万的陆军总兵力,外加27万人的南洋联军,再加上包括海军陆战师在内44万海军部队,谈不上捉襟见肘,但也基本用到了极限。
在朝鲜半岛,中国海陆两军总兵力已经超过70万,在西北战场,中国陆军总兵力突破132万。
9月14日。
两个主要战场同时开打,为了协调李开邺和杨宗砺两个人,陆广荃亲自抵达鄂木斯克担任总指挥,段祺瑞则在朝鲜继续担任总指挥。
日本人,这个民族还是很特别的,坚韧大胆,为求胜利不择手段,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过。
这个时期,日本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再打下去,可他们还是在坚持。
中国人有时候也不是很讲实际利益的,日本不仅穷,国内市场也不大,更没有矿产资源,就算是将它们全部占领也没有什么收益,可中国人就是想打它。
因为它太嚣张,中日战争和远东战争都是它引发的。
用中国人的话说,它就是欠揍。
不过,朝鲜战场确实不好打,南部都是山地,这也是日军试图和中国争取最佳和谈条件的屏障。
段祺瑞很精明的,他知道,边打边练了两年,现在的江淮兵团在平均作战素质上和日本陆军是差不多的,装备则更精良,火炮部队也更多,问题是在朝鲜南部战场很难展开大规模作战。
别人死守,他死攻……这个亏,他不吃。
他玩阴的,先头部队打尚州,第一轮炮击全部打日语传单,劝说日军将士投降,中国是礼仪之邦,优待俘虏,中日都是亚洲国家和黄种人,应该一致对外,他保证中国不会进攻日本本土,不会占领日本领土……!
传单发完就开始大面积炮轰。
可是,段祺瑞已经利用手里两个装甲师通过海军配合登陆浦项港,抢修公路,直接扑向了大邱,他的主力部队直接绕道元山港,通过大规模的海运调遣,漏过忠州,配合装甲师强攻大邱。
从大邱到浦项,恰好是有一条平路可通过,也算是朝鲜南部山地中的一个奇迹。
实际上有两条,从永川是一条路,从庆州又是一条路。
日军在这两条路上都是严密设防的,可是,攻打这里总比强攻山地要容易,装甲师从永川强突过去,步兵跟上,边打边修路,利用辅助车辆维持补给。
9月27日,段祺瑞攻占大邱,调集地方劳工修建公路,抢修大邱到龟尾,以及以庆州为中心,到釜山、大邱、浦项、蔚山四地的公路。
他不急着打,路修好了,他再打。
好将领会打仗,不需要你操心。
段祺瑞的想法非常好,虽然和胡楚元的设想不一样,但是,胡楚元无条件的支持他。
龟尾到日军死守的尚州又有两条路可走,你可以说是路,也可以说是山岭之间的小规模的平原丘陵地带,足够装甲师冲过去。
国内的装甲车产量肯定是g艮得上的,既然殷祺瑞是这样的打法,胡楚元就继续增加计划,为江淮兵团配备两个新的装甲师配置。
考虑朝鲜的情况,这一批的新装甲车已经开始使用七ZB…4型,装甲的防御力度稍微有所降低,底盘增高,动力增大,采用过引擎增压技术,也就是所谓的山地装甲车。
在西北战场,陆广荃的仗要好打很多,一路顺着远东铁路推进,他那里有2455辆的装甲车,光是七ZA…1型的主力装甲车就有370辆。
除非是寒带的沼泽地,俄国基本没有办法阻挡这种钢铁洪流攻势。
俄国现在搞了一种肩扛式的75mm口径的榴弹发射器,基本也算是单兵反坦克炮的雏形,对七ZB系列装甲车的威胁还是很大的。
但是,中俄陆军方面的差距已经不是这么一点两点了。
特别是在前期的大规模溃败中,俄军的重火力装备、枪支弹药库存全面不足,甚至连军官数量也不足,大规模的兵团作战中,俄军是非常吃亏的。
现在,轮到俄国人期望冬天尽快到来了。
战争一直在持续着,最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谁也不知道。
1902年11月4日,段祺瑞终于将装甲师推进到日军在朝鲜半岛最后的驻军地区一一尚州,11月11日,历时7天的尚州战役结束,日军六个甲等师团和四个乙等师团被歼灭,11万7千余人投降。
1902年11月13日,日本明治天皇宣布战败,接受中国提出《中日天津停战条约》,以国家关税、铁路和海运权为抵押,向华赔偿军费9500万英镑,分期十五年支付,割让对马岛给朝鲜王国,割让五岛列岛、隐岐诸岛、黑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诸岛、泽左岛、寿岛、鸟岛、硫磺岛群岛、种子岛给中国。
长崎租借中国100年,马关、神户、名古屋、大阪、东京、横滨分别设立国际租界区,由中英美德四国占据主导权。
在《天津条约》有效期的二十五年内,日本不得和任何国家结盟,取消现行役兵制度,陆军编制规模不得超过20万人,海军总吨位不得超过10万吨,不得装备万吨级以上战舰及潜艇。
中方在长崎成立军事法庭,审判日军战犯,并对主导日本国内侵华策略的财团进行经济惩罚。
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日本经济全面对中英美德四国开放,对华留有第一最惠国待遇,日本不再行使中央银行制度,授权中资银行及其他外资银行履行货币发行权,并由法定在日发钞行担保日本国债及其发行,有效期为二十五年。
就日本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问题,中方继续保留民间诉讼权,日本政府对中方士兵所残留的化学武器创伤给予长期赔偿,在琉球群岛、朝鲜清除化学武器、地雷残留问题的经费一概由日本政府承担。
《中日天津条约》的签订,正式宣告日本重新又成为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这真一跃跃回解放前。
恢复朝鲜半岛的和平后,中国同时和朝鲜签订新的《中朝疆域划分协约》、《中朝保护及贸易条约》,双方不再以图们江为北部疆域划分界限,折中明清两代边疆划分限,以鸭绿江和白头山脉为划分线。
根据新的保护及贸易条约,中方做出退让,在条约许可内,朝鲜掌握一定的外交自主权,做为对马岛的交换条件,中方换取郁陵岛为中方领土。
中方有权在朝鲜内部进行全面投资,朝鲜中央银行必须接受亚洲联合银行的监督,同样,朝鲜公民也可以在中国自由投资区域进行投资。
此时的中国自由投资区域是从早期的十四个工界城市发展而来,规模扩大到沿海的27个府。
相应而言,这个条约在贸易条款上还是很平等的,至于朝鲜公民有没有能力在华投资,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对中国来说,长白山脉西部的原朝鲜咸镜北道地区还是很有价值的,特别是将图们江设为内江后,中国日本海地区的控制力就大为增加。
特别是拿到了隐岐诸岛和郁陵岛,这就从海权上,中国拿到了日本海的大部分海域所有权。
现在的国际世界还没有明确的海疆定论,一旦定论成型,那就真的有趣了。
《中日天津条约》签订之后,整个协约国体系彻底崩溃,加上荷兰、西班牙两国的5700万英镑赔偿,中国在军费问题上就大为好转。
现在,中国开始集中一切力量对付俄国。
俄国也撑不住了,国内国外都是一团乱。
问题是英德美三国虽然希望中国削弱俄国,却不希望中国大规模扩张,中国此前从法国、日本、西班牙、荷兰捞到的好处还可以接受,拿到远东和哈萨克中亚地区也能接受,如果真要像中国说的那样,要和俄国以乌拉尔山脉为分界线,那真是不能接受。
英德美三国积极干预,积极斡旋,他们手中并没有足够能对华产生制约的条件,时代不同了,更不敢讲军舰派到中国海域逼和。
三国在华及中华区殖民地都拥有很大的利益,加上法国经济担保等问题,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太强硬。
在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中国手中的情况下,英德美三国所能作的基本就尽力通过外交途径,通过三国和中国良好的传统合作关系来说服中国,特别是利用和胡楚元的关系,一些老牌的外交官纷纷出马,云集北京。
胡楚元将身段放的很低,每一位老朋友来访,他都会亲自接待,也谈的很仔细,但他坚持一个原则……俄国必须做出重大让步,对俄实施更大规模的限制和经济控制。
他一边谈着,一边继续加大力度调遣军队,配送物资补给,为进一步的全面进攻做准备。
此时的李开邺已经推进到秋明,正在外围进攻叶卡捷琳堡,杨宗砺则率领直隶兵团抓住一个空隙撕开了南部防线,攻占了车里雅宾斯克。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章 英国人的协调
胡楚元是一个非常狡诈的政客。WWw。
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想过要占领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当时的他深信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最大可能是让中国拿到远东铁路南侧的所有地域,并以鄂木斯克为中俄两国分界线,西伯利亚仍然是沙俄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实际上,只要能够实际占领新西伯利亚城和哈萨克地区,将沙俄势力击退出中亚,他就已经是非常满足了。
那一时期,他也考虑过英美德三国必然会实旋干预政策,避免中国太过强大。
可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英美德三国都是纸老虎,根本没有实际意义上想对中国制裁的打算,将一切希望都寄托于政治斡旋。
希望中国”良心”发现,正视“国际道德”?
省省吧!
胡楚元很用力的欺骗了国民,在募集到新的35亿清圆战争国债后,他就迫不及待的继续征兵,并从备省的预备兵中抽调出六十万人,继续扩张出两个集团军,由冯国璋、吴佩孚率领,吴佩孚的任务是向中亚地区扩张,冯国璋的任务是参加叶卡捷琳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