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迷抗日记-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五十一章 百灵庙大捷
4    十月份,抗五军与傅作义的晋绥军一起,向与那些个占领了察哈尔和绥远北部的日军和内蒙古伪军发起了进攻,抗五军很快收拾了察哈尔和热河北的一些日军,而傅作义部也打下了百灵庙,时称百灵庙大捷。
    对于这次战斗,日军竟然没有抽调关东军过来,反而说这是华方的内政,日军不于干涉。这个时空号称是“内蒙古军”的部队中,不光有日军的顾问,和一些东洋、朝鲜浪人,后来还有成建制的日军编入了这内蒙古军。让日军成建制地进入这支“内蒙古军”是因为他们想完全控制这支军队,并且让这支军队有些战斗力,以牵制苏军在外蒙古一带的防守。但毕竟这支队伍只有三千人左右,其中一半以上还是拉起来的伪军,驻地又分散在两个省这么长的一条线上,所以一下子就被打垮了。
    抗五军和傅作义部动手的时候,南京政府和蒋中才是非常担心日军的反应的。抗五军等部队事先的准备充分,战斗只打了一天,“内蒙古军”的主要据点被打下,敌人首尾不能呼应,可以说大局已定。而日军在这样的形势下,说了他们不管抗五军与这些日伪军的战斗,让南京政府的人惊异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打内蒙古日伪军的事,对苏军应该说是帮了忙的,虽然这仗打得不大,但至少他们可以把驻扎在外蒙古的部队抽调一些去满州里一带的前线了。不过这个时候,南京政府去与罗苏接洽外蒙古回归事宜的人,却遇到了拒绝。罗苏方面说,这蒙古国是当地人民要求独立而成立的新国家新政府,南京方面不承认,也应该与这个政府谈判来解决问题,罗苏方面可以为双方牵线搭桥。不过现在蒙古国不想回归,他们罗苏也没办法。
    听了这个消息,让本来准备在东北发起对日军袭击的抗日义勇军停下了行动。而南京政府与罗苏方争论的结果,罗苏方以苏军近期已经撤出蒙古了,剩下的事情是你们两国也好、中央与地方也好,反正是两边政府去谈判吧!
    实际上,苏军是把一些部队调到战斗前线去了,但在蒙古部队中的一些顾问之类的人,都没走,而且部队调走时,还把一些装备留给了蒙古军。看来要拿回蒙古,还是要以实力说话的。
    南京政府对是不是要用军事手段解决蒙古这个事正在犹豫不决时,日军方面来人,说只要华军现在对蒙古用武的话,他们也可以放弃对“满州国”政权的偏护。他们还答应对南京政府提供一些妥协和经济上的帮助。这样一来,南京政府决定进军蒙古。
    经过准备,收复蒙古的战斗在一九三七年二月份开始。中央军也参加了武装收回蒙古的战斗,不过打头阵的是抗五军(算是东北军的编制)、晋绥军、东北军等。我军先后加入了五十多万的部队,从军队的数量上说,蒙古军是没法与之相比的。蒙古军最开始想集中仅有的几十辆坦克和骑兵配合,来打掉最先突进的抗五军,没想到在抗五军的火箭筒和大量自动枪的打击下,惨败而回,只剩下三辆坦克逃了回去,而且再也不敢使用了。虽然蒙古军是骑兵,不过在自动武器已经这么多的军队前面,一个班的骑兵已经打不过一个班装备有机枪和驳壳枪的步兵了。而且我军这几年都是有过实战的,而蒙古军在战斗力方面要差了点。不过打不过,他们还是可以跑的,而进攻的军队先沿公路把这个时空的蒙古的首府大库伦(乌兰巴托)打了下来。而中央军这次动用了空军,以包头机场为据点,出动了飞机,主要是侦察蒙古军的去向。
    虽然大库伦在三月份被政府的联军占领,蒙古省政府也得以建立,但蒙古军还是在一些草原上游击。直到几个月后,抗五军把机械化部队的轮子等作了特别改动,以适应草原上的奔驰,并把这支部队派到蒙古。傅作义部也用一些卡车加焊了一些铁皮,改为机械化部队。加上空军的配合,这才把蒙古军基本消灭或者赶到罗苏境内。
    这时已经是一九三七年六月份了,这几个月来日军与苏军虽然在对峙,时而也有战斗,但战斗的规模和强度并不大。而且双方互有胜负,但战线的变化并不大。两军各有自己的特点,但也有自己的弱点,苏军火力强但后勤供给线长,而日军步兵多能吃苦,但武器装备还是差了一点。这样,战争变成了消耗战,双方这时都不想把军队过多地消耗在这儿。罗苏是怕英美等列强都来打压他,并且由德国、英国等一起从欧洲发动战争。而日军方面正是希望等欧洲那儿德国开始打罗苏后,这儿再把仗打大。于是,日苏双方也开始了谈判,虽然双方对油田以及中东铁路等问题仍有争议,不过决定先就地停火。
    蒙古回归后,全国民众热情高涨,认为我国的武装力量强大,有能力收复被侵占的国土。不过实际上,由于经济基础比较弱,加上蒙古那儿地方偏远,没有铁路和航运等交通可以借用,连公路都是又少又差,后勤方面的人力也占了不少。打仗虽然不激烈,但我军是以人数优势取胜的,所以这一仗下来,我军人员伤亡不大,但经济上的耗费不小。
    民众有舆论认为,现在应该是对付日军的时候了。我军虽然把抗五军等一些部队往回撤了,但部队必须休整一下,补充弹药等。
    不过与日军方面有关东三省回归的谈判已经开始,全国各类型报纸上都在说要收回东北、要抗日,这些气势也是要造的,要为这个谈判作舆论支援的。不过谈判并不顺利,日军以他们与苏军正在战争,需要东北作为支撑为由,不肯把侵占的地方让出,也不肯让伪满下台。中央方面觉得这事也不急,现在如果接收了东北,势必要在日、苏这战争的双边之间明确,是支持谁、反对谁,而不能像现在这样模模糊糊地处于中立地位。5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七七事变
4    这样的形势下,七月七日发生了北平芦沟桥事件。应该说这是双方都没有想到要打大仗的时候,而且在这之前一阶段,二十九军与日军在丰台等地方,也发生过这样哨兵之间、或者一个班规模的冲突。而日军以有士兵失踪来闹事,本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以前的冲突,都是在事后谈判后解决,有的甚至是不了了之。
    这一次开始的时候,双方都没有想大打的准备;日军还在第二天宣称,那个失踪的士兵已经找到,昨天的事是个误会。但这时,双方部队的对峙是紧张的,双方桥头的哨位都荷枪实弹,隔着一、二百米,严阵以待。双方部队的高官又开始了谈判。
    几天后一个晚上,两边的哨位突然开枪互相打了起来,都说是对方先开枪打了自己。于是双方的部队又都加了兵去打,结果是双方都有伤亡。这事可搞得比较大了,不再是一个班级别的冲突,而是连以上级别的冲突了。
    第二天双方正在谈判的军官又去到现场,大家都要对方对这次事件负责任。因为他们问了自己方的士兵,都说是对方先开枪打死打伤我方正常站岗的士兵,而自己方的人只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自卫还击。
    而且,双方都说对方先开枪,还不是只是哨兵走火这么一枪,是明显的故意攻击。
    这事就说不清楚了。对此,双方都很气忿,以前的哨兵类的冲突,都没有这次这么大,于是,在北平的双方部队都进入警备状态。不过说起来,这个时候,宋哲元他们还是没想真的打大。
    这事儿闹得挺大,日军也把这事往上报,说要派部队支增援,以应对华军的挑战,这样就一直报到了大本营和首相那儿。大本营马上分成了两派进行争论了,一派是说他们的目的是北上,现在不能在华北开战,从与华军方面交涉的人和情报分析来说,华方应该不会在这时挑衅的。另一派说华军的气焰这么嚣张,现在正在要日军取消满州国,这次明显是借故挑衅,日军不打也得打,而且不打一下,日军的面子是过不去的。所以应该让关东的部队出南下关,同时加紧与苏军签订和约。
    这个时候,正在首相那儿有事的田中曾男是知道另一时空,日军从这个事件后大举进攻华北,华方全面抗战,最后搞得日军损失大而收获小。这个时空如果也是这样发展的话,后果会更加不堪设想。而且两个时空的相对情况来说,对日方是不利的,现在日军可是正与罗苏军在对峙!对华方而言,这个时候如果大打起来,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好处。这事利益的只是……?突然,田中对这件事说了一个可能性,那就是,这次事情,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挑起来的?
    沈阳的九一八事件,不就是关东军为了侵略东北而搞出来的?
    日军中有激进派的人对华方要求取消伪满国、收回东三省的事正有很大意见,认为绝对不能放弃满蒙,而且觉得他们连罗苏军都打胜了,根本不用怕什么华军。所以,他们对在这个时候打下北平河北,从根本上阻止了华方想要回东北的念头。这些人是连刺杀首相都敢干的,为了发动战争,他们派一、二个人在这时挑动一下,是很有可能的!
    当然,现在罗苏方面也是希望日华能够打起来的,如果他们找人从中来这么一下,也是很可能的。
    欧美等在南洋有殖民地的国家,知道日军在准备南下“解放”东南亚,派人来这么一下,以让日军与华军打起来,消耗日军的力量,阻止日军向南洋的进攻,这也是有可能的。
    于是,田中把他的想法对首相讲了,然后通过首相、大本营,把这可能性又对驻北平的部队和谈判的官员讲了。这事,当然也让谈判的二十九军官员知道了,而后共济会在北平的人也知道了。
    处理这个事件的谈判小组,就在这个思路上,一起对芦沟桥开战的现场作了侦察。结果,发现在各自的阵地边上一点,都有一些子弹壳。在日军阵地下面的是三八枪的弹壳,而在二十九军阵地一边的是七九枪的子弹壳。两边的人都记不得自己的士兵曾经在这儿开过枪。而实际上,只要在晚上,从这儿的任何一方有人开枪,都会被对方认为有人袭击而还击。
    双方对当天值班的官兵进行了询问,觉得这么黑的夜里,有从发现弹壳的地方先开了枪,是有可能的。
    不过二十九军还是认为可能是日军中的好战分子,在他们的哨位外首先袭击了二十九军,引起了这次冲突。不过现在日军说是有外人挑动华日打仗,总算是为挑起战争责任的事有了一个借口。而二十九军宋哲元等并不想打大仗,如果在河北打起大仗,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而且二十九军的实力也会受损,所以这样的话在谈判上就不提了。
    而日军觉得华军或华人中有人不听上级指挥,避开哨位悄悄向他们袭击,是很可能的;当然也有别的方面人参与,希望从中渔利的可能性。不过既然大本营认为现在与罗苏军还在对峙中,还没准备好对华军开战,而华军又说这次袭击的责任可能是外人,那就算了。听说为这事,刚从蒙古下来的抗五军正在调过来。毕竟现在的华军也并不好打,特别是这个抗五军,日军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在没有作好准备时,又有个借口让双方的面子能过得去,就把这事与以前几次二十九军的冲突一样,谈判解决算了。
    财迷听说了七七芦沟桥事件发生,就以为是日军全面入侵的开始,马上对此作了部署,包括让从蒙古下来的部队急赴河北、新成军的三艘潜艇马上秘密去长江口,让各地的民兵抽调人来组成部队,分别向河北及上海集中等。
    不过这些事中,除了去河北的部队需要的时间不多,几天就到了河北。而各地的部队才开始集中,这儿二十九军和日军居然宣布,以双方认为这事是有人挑拨离间,所以双方决定停战,以免让制造阴谋的人得呈。
    说实在,财迷对另一时空七七事变的具体细节也并不清楚,不过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个停战。所以也知道这是这个时空才可能有的事情。毕竟如收复蒙古、满州里的日苏战争,也是另一时空所没有的,如果现在再像另一时空有一样的芦沟桥事变,反而是不正常的事了。
    不过这个停战能维持多久?是半年?还是一年?下一次是九九丰台事变,还是六六天津事变?这就不知道了。5
第二百五十三章 考察旅游
4    而蒋中才他们听说了芦沟桥事件的结果,挺相信这是有人挑拨这个结果的,而且还为此忿忿不平的。结果他叫戴笠他们策划了一次行动,就是要派人去到日军与苏军对峙的前线,也来这样挑起他们开火的行动。这次行动是绝密的,不过后来财迷还是知道了他们的行动。
    这事并不是特务们自己就能干的,他们还让关征麟指挥这次行动,并且从关征麟的部队中挑了几个人去参加行动。他们要派人到满州里一带的前线去执行任务,但不是从东北的日军那儿穿过去,而是从蒙古与热河、黑龙江交界的一带地方,再潜入到目的地去。这一带现在正好是陈明仁带领的抗五军防守的,他们要穿过这个地方,就要陈明仁的同意和配合。因为陈明仁部队对这儿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他们让关征麟通过陈明仁来借一个排的抗五军侦察兵,配合他们的行动。
    本来抗五军的侦察兵只是借去帮他们领个路,送他们进入到目的地去。不过一起行动上两天,关征麟他们马上就看出,他们的手下与抗五军的侦察兵有很大的差距。抗五军侦察兵无论在伪装、潜行还是打仗,都比他们带的多数人要利害。尽管他们带的人也是经过了挑选,并且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突击训练。
    所以,关征麟就与这个排长商量,并且把他们的任务目的告诉他。结果这个排长答应,听从关征麟的指挥,去完成这个命令。这样,关征麟和他带去的多数人都在比较安全的地带就留下了,只有两个带去的好手,与抗五军侦察兵一起去执行任务。侦察兵们带上了关征麟他们准备的苏式武器和日军的武器,又花了几天时间,才潜入到日苏前线那儿,然后在一个晚上,向两边开火,自己再撤到两边的火线后面。结果日军和苏军又打了起来,指责对方破坏停战协议。
    这还不算,在双方正在为这段战线上的冲突进行指责时,边上一段战线的日军被人夜袭了,哨兵被杀、大队部营房被袭击。在日军看来,这肯定上苏军的侦察兵干的。虽然说是停火了,但双方派侦察兵去到对方阵线后面侦察,被发现了就打上一下的事,还是有的,目标一般就是对方的指挥所。结果这儿的日军大队长也立即组织了报复,向对方进行了一次袭击。结果不用说,双方都说对方没有停战的诚意,双方又开始了战争。
    等抗五军的侦察排长回到了部队,才向上级报告了他们执行任务的情况,财迷才知道了这事。这样搞,算是政治还是军事呢?
    日苏一打起来,双方又开始拉拢华方了,而因为以前他们都不太守承诺,所以这次华方也没有怎么理他们。他们也都直接找了共济会,都希望抗五军能够帮他们忙。共济会也只是与他们双方都很冷淡,让屈国良等人出面敷衍一下。不过苏军与日军的战斗很快也打得很小了,因为他们双方也都不想在这时大打出手。
    …………………………
    时空变成这个样子,是穿越过来 的人怕也没有什么优势了。而且华日双方都有一个穿越者,把对方的情报一收集,都觉得对方相当利害,似乎比自己还利害。
    不过如果这个时候再打起华日战争,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