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鸦片战争-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萨克雷说的难听的话都给改的好听了。暗地里刘寄决定自己和萨克雷亲自沟通。
    刘寄有了这种想法,早朝上的觐见很快就结束了。
    今天的早朝在比往天稍微延长了一些,让朝臣们站的有些腿部酸软,特别是哪些上了年纪的大臣更是在同事们的搀扶下才走出了朝堂。
    走出朝堂诸臣这才发现一大早天上就起了一阵风,将原本冒出头的太阳弄的没了影踪。天空灰蒙蒙的,偶尔有翻滚的风云露出一丝缝隙,洒下一条万丈的金光。
    太和殿外的汉白玉广场走出了散朝的群臣,大臣们心情沉重而显得有些茫然。这风起云涌的天气让他们有些担心,有相好的官员小声的舆论着。他们敏锐的感觉到一场变革即将开始。每个人都思量着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变革,自己在这场政治风云中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萨克雷被一名太监和一些侍卫看护着跟在这些朝臣的后面,他悄悄的问着随从打听着官员们的对话,遗憾的是跟在他们身后的侍卫压低声音让他们不要讲话,萨克雷在随从的提醒下也闭上了嘴巴。
    虽然萨克雷对东方的艺术品充满了迷恋,可是对朝堂上中国皇帝表现出来的**,萨克雷依旧在内心里充满了鄙视,不过这种看法在萨克雷再见到这名中国皇帝时改变了。
    萨克雷再见到中国皇帝刘寄是在圆明园勤政殿,如果说见到紫禁城让萨克雷怀疑到了天国中的宫殿,那名在这里他则以为是到了上帝的伊甸园。
    圆明园完全当得起这个比喻,这里是中国数千年造园艺术的结晶,浓缩了中国境内最美妙的山水景致,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典范,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体现。
第十二章相互交流
    接着的事情更让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洋小伙子吃惊,这位中国皇帝居然让翻译转述了卢梭否定了封建王权,又说到了孟德斯鸠明确的提出了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似乎是看着一位再生的耶稣一般,萨克雷惊呼道:“上帝呀!”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奇妙的东方王国的不解,他热烈的和这位奇妙的东方皇帝探讨起来。
    刘寄没有忘记向萨克雷推销中国的思想家们,他向萨克雷讲起了明末清初出现的黄宗羲、顾炎武等的思想,讲到黄宗羲所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时,刘寄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萨克雷听到这话差点笑了起来,这个中国皇帝居然骂着自己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利。
    刘寄和萨克雷相视笑了起来,笑真是奇妙的粘合剂,两人在这笑声亲近了起来。
    萨克雷一边笑着一边说道:“尊敬的中国皇帝陛下,陛下让我想起经常引用孟德斯鸠语录的叶卡捷琳娜女王。”
    刘寄知道他说的是俄国的女沙皇,他一边笑着,一边环顾着四周。做出这个不礼貌的动作是因为刘寄担心别人听见自己超越时代的讲话,那名懂外语的洋买办已经被打发出去了,曹公公和当值的杨露蝉都在远处守候着,这两人听不懂自己说的英语,自然没什么事。
    放下心来刘寄回想起刚才说的话,心底多少有些难过,可惜中国的思想在黄宗羲的身上达到一个高度后,遗憾的未能继续下去。这些具有进步意义思想的思想家们,以后不仅没有人将他们的思想发展下去,而且到现在再也没有类似思想家出现了。
    两人又相互畅谈一阵后,刘寄说到了准备开放沿海通商口岸。在萨克雷高兴的笑声中,立即接说道:“开放通商口岸有一个条件。”
    听到能开放中国的通商口岸,萨克雷早已经喜不自禁的笑出声来,要知道这可是大功一件,就是那个船长的事情不再过问了回去也一定能受到奖励。萨克雷只觉得这一趟真是没有白来,他立刻表示一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这位中国皇帝。
    刘寄也适时将自己的要求提了出来:一,禁止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二,准备向英国和欧洲其他地区派遣两千人的留学生。三,期望萨克雷能帮助中国从英国购买一批机器设备和武器。
    萨克雷沉思片刻说道:“尊敬的陛下,你渊博的知识,和开明的胸襟让在下万分钦佩。陛下所提到的事情,第二和第三我都可以以个人力量帮助陛下,只是第一点,我本人是支持陛下的决定,但是我没有答应陛下的权利,只能将陛下的口信转达给大英帝国的印度总督。”
    ****************
    河北省文安县有一个不大的庄子,当地老乡称呼庄子为米家坞。米家坞周围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在周围十里八乡也算个能吃上饱饭的地方。这里武风极盛,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幼都好习武。这其中就有一大户人家姓董,董家有兄弟三人,老三董海川自幼痴迷武术,遍访当地名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十七岁便在当地无人能敌。年轻人一时得意,便有些心高,想会遍天下高手。打定主意之后,董海川告别家人出外游历。
    嘉庆十八年,董海川到了福州一带。路过桃花山时,见一年幼和尚不断向树击掌,并盘树绕行。董海川暗自嘲笑一小和尚在自己面前班门弄斧,上前与小和尚交手。出乎董海川意料之外,他被小和尚揍的鼻青脸肿。吃惊之于董海川跟在小和尚后面进了山上的一座寺庙,见到了寺庙中的一位白眉老和尚。董海川见老和尚气度不凡,生了拜师学艺的念头。
    于是董海川在庙外跪了三天三夜,终于感动了老和尚收他为徒。董海川向老和尚虚心求教,历经几个寒暑,尽得其艺。武功大成之后董海川准备下山,临别时老和尚叮嘱,“你技艺已有成就,可切忌少年气盛惹事生非。”董海川当时只是点头应承,也没有在意。
    离家几年今日终于艺成而归,董海川不免归心似箭。到了福州他搭载一名运茶叶到胶州的商船往北走。二十多天的时间董海川到达了胶州境内的一个小渔港。酬谢了船老板,董海川独自上了岸。
    在船上晃荡了这么多天,没吃上一顿好饭。董海川决定在渔港里找一处地方先把饭吃了。
    这座不大的渔港因为靠着崂山,也因为能停靠一些大船,所以比起一般的村子来这里要热闹的多。董海川走在渔港里灰尘飞扬的小街上,见到街道两旁百十户人家的住宅鳞次栉比、高低交错,临街的一些门面大都变成了商铺。这些铺子有卖杂货的,有卖针线头的,有打铁的,有开茶馆的,当然也少不了卖吃的。
第十三章志士英豪
    董海川寻了一处卖牛杂碎的店铺走了进去。这是一间不大的铺子,屋中有三五张油垢的方桌,七八条乌黑的板凳。每张桌上都摆放着一只发黄的竹筒,竹筒里放着同样发黄的筷子。
    发布此时还不到正午的时间,铺子里人不多。除董海川外就临窗有一位中年书生正在那里摇头晃脑的念着诗句,每念一句这人都要喝一口酒。
    发布董海川对这些文人没有兴趣,他找了张不太油腻的桌子坐了下去。屋中一位徐娘半老的女人走了过来,招呼道:“哟!大兄弟一路辛苦了,吃点什么东西?”
    发布董海川头也没抬,将身上的包袱取了下了放在身边的板凳上,一边说道:“给俺来两斤牛肉,十个馒头,一斤酒。”
    发布这食量把开饭店的老板娘吓了一跳,想再问一句确认一下又担心这嘴青面黑的汉子不是个善茬,犹豫了一下老板娘没敢吭声自个去招呼厨房里准备食物。
    发布没多久老板娘和一名店小二将一盘牛肉、一盆馒头、一壶酒送了上来。董海川闻到酒香,心里一阵欢喜,将壶抓了过来对准壶口灌了一口,长长的呼出一口酒气,抓起牛肉狼吞虎咽的吃将起来。
    发布就在董海川吃的正欢时,从门外进来了一群洋人,这群人中随行的一名中国人向老板娘大声嚷嚷起来:“将好酒好菜给洋老爷们端上来,服侍的好洋老爷有赏。”
    发布老板娘见生意上门也不敢怠慢,从里屋将帮厨的小二叫了出来招呼客人,自己亲自到厨房吩咐厨子。
    发布刚进门的洋人约有十多个人,他们分成两桌坐下。
    发布洋人们的到来让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店铺的门外一些看热闹的小孩,拖着鼻涕好奇的探头偷看着长相奇特的洋人。这些人都是些走南闯北的水手,吃惯了百家饭的人倒也不避生,在屋里毫无顾忌的交谈起来,不时发出一阵阵的笑声。这异国的语言和吵闹惹的靠窗那名书生皱起了眉头。董海川却像是没有听见一般自顾吃着食物。
    发布这些人的酒菜上来后,有一名红鼻子的洋人将白酒当成白水喝了一口,呛的满脸通红不住的咳嗽。其他洋人见红鼻子的样子都大笑起来,其中一名钩鼻鹰目的洋人端起酒小口的喝着向红鼻子示意着。
    发布洋人吃到欢喜处开始大叫大嚷的吵闹起来,那名红鼻子喝的鼻子越发红了起来。见送食物的老板娘从身边经过,便一把抓住老板娘的手往怀里拖,另一只手盖在了老板娘蓝布上衣的胸口处揉了起来。
    发布“叮咚”一声脆响把董海川的目光吸引了过去,他看见那名书生将自己的酒盏怒扔到桌下,从坐位上往那些洋鬼子走了过去。
    发布屋子里一时变的鸦雀无声,只见中年书生走到洋人的桌边指着红鼻子说道:“无耻妖人,光天化日之下胆敢调戏良家妇女。你等化外野人,欺我中华无人。”
    发布那名当翻译的二鬼子被这名中年书生的气势镇住了,他有些口齿不清的向洋人比划起来。
    发布那些洋人显然被青年书生的话激怒了,其中一个黄头发的洋人冲到了书生的面前抓住了他的衣衽推攘起来。
    发布董海川见洋鬼子出手了,早把师傅的叮嘱忘掉了。他没有还有半点犹豫,一个箭步飞跨上去,抓住黄头发伸出的手腕,接着顺势一撇脚下一绊,黄头发浑身带不上半点劲倒在地上,身上骨骼两声脆响,两条手臂手软绵绵的垂了下去。
    发布洋人见董海川出手就伤了他们一个同伴,纷纷上来帮忙。更有一人掏出了一把短火枪,抬手照董海川打来。董海川知道火枪的厉害,纵身闪到了一旁。这一枪正好打在往里屋跑去的老板娘身上,老板娘一个踉跄倒在地上。
    发布见洋鬼子杀死了中国人,董海川心中更是怒不可竭,他拔出随身短刀身行灵巧的越过近处的洋人,到了那举枪的洋鬼子处,手起刀落一刀劈下了正在装填火yao的洋鬼子半边脑袋。其他洋人见死了同伴发起狠来,哇哇乱叫着追杀董海川。
    发布那书生见势不妙,从桌子下遛到街道上准备叫人,正好撞见店小二带着大群拿着锄头扁担的村里人冲了过来。
    发布刘寄听到这里笑了笑,他拿着山东巡抚琦善转送来的反诗看了起来。
    发布“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聚上游。避席畏闻*,著书都为稻梁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发布刘寄看完了诗抬头瞧了上奏折的耆英一眼,这位爱新觉罗宗室出生的内阁学士正在喋喋不休的讲述着,言词里充满了对龚自珍反诗的不满。
    发布要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对当时文人的一种批判和责问。批判当时苟且无聊且自命风liu的文人,他们的良心和勇气到那里去了?责问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所具有的英雄情怀,难道在世间就不可复得了吗?
    发布刘寄记得自己看过一篇介绍龚自珍的文章,说这个人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看来果然不假。他心中想到这人有胆量敢在清朝的*下发出不和谐的声音,今日要不是遇见了我他是凶多吉少,今后正好需要这样敢为人先的文化勇士。
    发布耆英又在那里罗嗦的说了一大堆,让刘寄归纳起来就是,这群洋人被打死三人,打伤四人,跑回去了一人。中国人被打死两人,打伤三人,董海川和龚自珍都安然无恙。不过他两人都被随后赶来的官府抓了起来。现在二人又因为刘寄发出的圣旨,给带到了北京。
    发布刘寄见耆英还在说着废话,伸手打断了耆英的话说道:“耆英你给朕把这两个犯人带来。”
    发布在圆明园的勤政殿的庭院中见到两人时,董海川和龚自珍都戴着木枷。刘寄第一个命令就让人取掉了两人身上的木枷,又让人给两人搬来了凳子坐下。
    发布
第十四章名士风采
    在两人有些惊讶的时候,刘寄又让人给他们送上糕点茶水。
    发布刘寄也没有着急,他让有些摸不清状况的耆英带着守卫退了下去,又命曹公公着人沏上了一壶好茶在庭院中的龙椅上舒适的座了下来。等两人吃的半饱刘寄这才说道:“龚先生的诗作的不错嘛,避席畏闻*,著书都为稻梁谋。”
    发布听到刘寄念出的诗句,龚自珍将掩着嘴的衣袖放了下来,不慌不忙的呷了口茶水把口中的绿豆糕冲了下去,然后跪在庭中说道:“皇上,草民祖辈为大清效命,心中一日不敢忘记国忧。前人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草民虽然生在江湖,可也不敢忘记忧心国事,现今天下,陛下英明神武,欲以光耀泽被苍生,奈何天下贪官污吏如狼似虎,富有者良田千顷,贫穷者身下无立锥之地。弄的民不聊生,将陛下苦心化作东流水。除此内忧尚且有外患,来自西方的红夷将鸦片比作“富寿膏”趁我沿海漫长,勾结我中华败类,将鸦片倾入我大清国内,吸走我民脂国膏。所以草民斗胆写下一些忧心篇章,实乃为国家忧患。”
    发布刘寄哈哈笑了几声,将龚自珍扶了起来说道:“那龚先生有何具体的办法为朕分忧呢?”
    发布龚自珍见刘寄笑了起来,他亦大笑起来。神态间无半点谄媚之意。只是说起平身的抱负,31岁的龚自珍精神一下好了起来,他原本有些菜色的脸上也变的红润起来,双目中神采奕奕紧紧的盯着刘寄说道:“陛下草民就直言了,做事必先言根本,所谓根本不过在人,概因天下事往往为人心转移,且诸事具需人为。当今天下国家并无良材,栋梁之士皆藏于野。庙堂之上多阿谀奉承之徒,他们为讨得圣上欢心无所不用其极,这些人趋炎附势欺下瞒上,所干的勾当都是苟且之事。可真正栋梁之才,笔直不阿,并不一定讨得圣上喜欢,如果陛下能容下这些人,必能成就中兴之业。”说到最后这位才子还补充了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发布刘寄看着这个桀骜不驯的龚自珍,这位而立之年的才俊一袭破烂血污的长衫,头上的辫子也有些散乱,可背挺的笔直,眼睛清澈而炯炯有神。说到兴起处直直的盯着自己这个冒牌皇帝,并无半点畏惧或阿谀的神情。
    发布对于龚自珍的话刘寄是很感兴趣的,他当即招来着人传来内阁首辅曹中堂和内阁大学士伯麟,把龚自珍破格提拔为从四品侍读学士。让龚自珍参与从全国征集赴英吉利留学的第一批人选。
    发布当然八卦高手董海川也被刘寄留在了宫中,与历史不同的是,他的命运因为刘寄而改变了,幸运的没有变成太监,而是和杨露蝉一样成为了刘寄的贴身侍卫。
    发布****************
    发布北京的香山在人们印象里是一个深秋红叶遍山,仲夏绿荫压地,林木葱葱、花树繁茂的典型的森林公园。其实香山是一处皇家园林,清代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静宜园,便是此处。
    发布康熙年间香山寺及其附近建成“香山行宫”,到了乾隆十年加以扩建,翌年竣工后这里即改名为“静宜园”。静宜园是清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