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多的一年。⑩
李银河自白到:“我原以为我的后半生会是平静、幸福的。可是,上天并不如此安排,它夺走了我的小波, 夺走了我的幸福,夺走了我内心的平静。我又一次深刻感到生命的无意义、不合理。人从来到世上,一路挣扎、追求、修炼,然后就那么离开了。这有什么意义呢?”⑾
一位哲人说:“人必须完全自觉个人在这个无意义的世界中的不合理的存在,才能解脱。”而李银河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不合理、无意义。李银河在精神上开始走向虚无主义。这一度使她极为痛苦,甚至是绝望。李银河说,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她说,在地球热寂之后,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人们所留下的痕迹就如同沙滩上的脚印,很快就会被海浪抚平。
按照李银河的思路,人们日常的各种追求就变得可笑了,毫无意义了。但这种思路也会有一个问题。虽然任何人都无法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人的“痕迹”会留存的长一些,而另一些人的“痕迹”会留存的短一些,甚至什么也没留下。因此,一个人的努力还是有价值的。
我想,也正因如此,李银河本人也并未走向沉沦,走向弃世,而是仍旧努力的工作。
另外,当李银河看到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之后,她更加珍视有限的生命了。
李银河说,生命是多么短暂。我想让自由和美丽把它充满。那么,如何让生命中充满自由和美丽呢?
李银河受到大师福柯的指引,给出了这样的办法。那就是,把生活塑造成艺术品。
至于如何把“生活塑造成艺术品”,我想,每个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就李银河而言,我觉得她采取的是一种“行动的哲学”。她认为,人的自我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由人的行动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现实情况是他(或她)自己所做的一系列选择的结果。我想,这种哲学观,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尤其在当事人可以做出选择的情况下。
而对于李银河来说,她确实在很多问题上拥有选择的余地。在个人生活方面,她选择了自愿不孕的生活方式;在事业方面,她选择了“性”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在民权领域中,她又选择了为同性恋者争取合法权益。所有这一切,都是她个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受他人的逼迫。也许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她为什么会信仰“行动的哲学”。
而当李银河以自己的行动实践这一哲学时,她获得了一种非常难得的健康生活之中。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生活状态。这除了与她信奉“行动哲学”有关外,还与她所从事的事业的独特性有关。比如她所从事的同性恋事业。众所周知,李银河是国内最早研究同性恋问题的学者。在此之前,同性恋问题一直受到回避和排斥。由于李银河的努力,公众逐渐改变了对同性恋人群的态度,使同性恋人群的生存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在这个过程中,李银河会感受到成就感和欣慰。不过,这并不稀奇。许多人都会通过某种事业,获得成就感。但当他们的事业成功以后,又往往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感觉到失落。然而,李银河却不会有这样的无奈。她的同性恋事业却很特殊。因为同性恋问题的最终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于是,李银河就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她进行一些努力,同性恋问题解决一些;再努力一些,再解决一些;但却总也到不了终点。于是,她就会觉得一直有事可做,而不会有无所事事的感觉。
大师叔本华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人生是痛苦的。他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他会感到痛苦;如果他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这也是一种痛苦。因此,人生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之中的。大师叔本华的确有着惊人的洞察力,他体察出人们普遍的生存状况。然而,当叔本华遇到李银河时,他或许会修正自己的这一观点。因为,李银河的生活恰好逃出了叔本华所说的“生活轨迹”,而处在一种不断奋斗的状态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银河成功地从人生的痛苦超拔出来。而她的生活本身也绝对称得上“艺术品”,她本人则成为福柯“生活美学”的亲身实践者。
①“我的事业和我的爱情”,《现代妇女》,2000年01期
()
②参见《爱你就像爱生命》
③参见《生育与村落文化 · 一爷之孙》序言
④参见《生育与村落文化 · 一爷之孙》序言
⑤参见《爱你就像爱生命》
⑥“李银河错了”,《江淮晨报》,2004年7月
⑦参见《21世纪你应关注的中国人》
⑧参见《爱你就像爱生命》
⑨参见《21世纪你应关注的中国人》
⑩参见《21世纪你应关注的中国人》
⑾参见《思想者说》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文化一角
1,懂文学的李银河
读过李银河作品的朋友,大都会对李氏优美、流畅的文笔留有印象。她的作品读起来并不枯燥,会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就以我浅陋的鉴赏能力看,李是有写出优秀文学作品的能力的。她之所以没有这方面的作品问世,主要是因为她把精力都放在了学术研究上。
其实,李的文学天赋早在少年时期就已经显露出来。她曾在北京实验一小上学,她品学兼优,被推荐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小演员,和毛主席合过影。她把这段经历写进初中入学考试的作文《做毛主席的好孩子》,写得真挚感人,被作为优秀范文刊登在《中国少年报》上。①
文革之后,李曾到内蒙古下乡。在下乡期间,她的文学天赋被人发现。之后,她被调到宣传队,在驼背上创作了不少充满激|情的诗歌、短剧。
李在美国虽然读的是社会学专业,但她却在那里读了不少世界名著。由于她的天资加勤奋,她的文学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要不是出于社会学研究的需要,说不定中国就会多一个文学名家或者文学评论家。
2002年,著名媒体《南方周末》向李银河约稿,让她谈谈10本她比较喜欢的文学作品。不久之后,李的一篇题为《读书时印象最深刻的十本书》的文学评论出现在这个报纸上。以下就是那篇文章的正文,它或许能够证明我的论断:李银河是有成为文学家或评论家的潜力的。
李银河:读书时印象最深刻的十本书
果戈里的《塔拉斯·布尔巴》:在这部并不太引人注目的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高大、英武、粗犷的哥萨克形象。他的性格是那么豪爽,令我初读之下顿生爱意。我喜欢他的性格,敬佩他的英勇牺牲精神。对这本小说的喜爱也许还受到了小说中那种诗意的非理性的自由的哥萨克精神的感染。果戈里将哥萨克精神描述为一种自由、深沉、坚强的精神,它不是很快就会被激发起来的,但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将一股内心的热情顽强长久地保持下去,在战斗中体会到一种疯狂的快乐和陶醉。我想,大概是这种精神与我内心的狂热起了共鸣,所以会喜欢这本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涅朵奇卡·涅茨瓦诺娃》:这本小说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远不如他的其他小说出名。但是,这本书中的什么地方拨动了我的心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幻想者,他们的幻想碰到了冷酷、腐朽、污浊的现实,与现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后只能以悲惨的结局告终。书中所写的涅朵奇卡与卡加郡主的爱情给人印象极为深刻。由于王小波在他当时还是手抄本的小说《绿毛水怪》中所写的对这本书的感觉与我的感觉惊人的相似,使我们发现了两人心灵的相通之处。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这本书虽然在文学史上地位并不高,但是对于正在寻找人生道路和生活伦理的年轻人来说,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伦理教科书。它提出了“合理的利己主义”这样一种道德观,对我人生伦理的形成发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小说中所塑造的一个神秘人物拉赫美托夫,他被公认为革命者的典型。关于读书,他的名言对我影响很大,他说:“每种学科的重要著作是很少的,其他著作不过是把这少数著作里说得更充分而清楚的话加以重复、冲淡和损害罢了……我仅读那具有独创性的东西,并且只要理解了这独创性就不再多读。我所念过的每本书都是最精彩的,免得多读好几百本书。”
雨果的《九三年》:这是一本关于“伟大”的书,是一本关于法国大革命的震撼人心的书,从来没有任何一本书让我像读这本书时那么感动过。作者超越了地上的实际斗争(阶级斗争),写了天上的斗争(善与恶的斗争),小说的背景是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书中所涉及的是伟大的爱,伟大的情感,它是崇高的,不计利害的。在我看来,好的文艺作品就应当写这种伟大的、史诗般的、强烈的痛苦和快乐。我喜欢这样强烈的东西。
司汤达的《红与黑》:这本书给我的强烈印象不像其他书仅仅来自书本身,而是另有原因:我的父母对我看书的范围一向很少加以限制,但是记得妈妈仅仅把这本书藏起来作为“禁书”,这就使我对它从一开始就另眼相看了。这本书的艺术价值当然很高。而它的政治价值在我看来在于写了一个反叛的平民。他反对等级观念,从他对两个他爱的女人的态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是平民的英雄。他的生活伦理也富于挑战性。我想,这大概是母亲把这本书藏起来的真正原因。
霍桑的《红字》:这本书所写的清教徒时代的野蛮和残酷令人震惊。它揭示了一种表面看去道貌岸然的宗教和伦理其实能够有多么残忍和不近人情。人总是人,不能变成神。企望把人变成神是愚蠢的;要求普通人成为神是虚伪的。在我后来所做的婚姻和家庭的社会学研究当中,每当遇到婚外恋的问题,我总会想起和引用这本书,它提醒我们,有时道德会变成一种多么残忍的力量。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小说所显示的世界是一个残忍的互相杀戮的世界,而个人是孤立无援的。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人与生物之间是冷酷无情的,剩下来的只有可怕的孤独。老人只有凭着个人的蛮勇尽自己所能去寻求渺茫的希望,最终也只能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低头。这本书对于我具有哲学的震撼力。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一群俄国革命时的年轻人对时代的观感和体验。作者从他的角度描绘了社会生活的画面,丰富、广阔、生动、真实。作者的艺术观给我印象很深:艺术在各个时代形态千差万别,但有永远吸引人的主题:生活,爱情,幸福。艺术本身就是生活的欢娱,它是美、爱、生命、快乐、欢欣与活力。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年》:我不认为这是一本艺术上特别出色的小说,但是它的确是在政治上最令人震惊的一本小说。它对专制社会的描写使我们这些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人看了感到惊心动魄,作者的描写简直像鬼使神差一样:老大哥,青年反性同盟,电眼,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他虽然生活在另一种社会中,但他写的事情就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地发生。这本小说的阅读经验用“心惊肉跳”来形容也不为过。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我第一次在小说中看到对骂人话的正面使用。在读书笔记中随手拈来可以找到这样的话:“到处都是他妈的伪君子。”当时,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观念、语言有一种着魔般的感觉。这种阅读经验是从未有过的、全新的。从这本书,我了解到古典作品与现代作品的区别。由于它“每一页都是惊奇和快乐的源泉”,这本书真的无愧于“小说史上罕见的奇迹”这一评价。
也正是由于李银河有这样的才智,她才能把握王小波作品在文坛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才能理解王小波的行为,支持王小波的行为。
()好看的txt电子书
2,王小波的重要研究者
在王小波尚未被人认可的时候,李银河就“叫嚣”道,王小波是当今中国小说第一人,是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潜力的。李银河这样说,并不是因为她是王小波的老婆,而是真正鉴赏出他作品的水准。
小波死后,他的声名远播,已经接近家喻户晓的地步。现在,无论是谁,都不得不承认,王小波是20世纪中国一位重要且独特的作家。研究20世纪的中国文坛,越过王小波是令人不能容忍的。
其实,研究小波生平和作品的人已经出现了不少。这里面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人。她就是小波的妻子李银河。她有这样的能力,也有一些便利条件。身为小波的妻子,李氏对小波的人生经历了解得很多,其中有不少还是二人的共同经历。另外,她本人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也使她对小波作品的把握到位、得当。因此,许多专业文学评论家都以李氏的话为标准,考察小波的作品。简言之,李银河在王小波作品上所做的种种评论,使她在文学评论界时隐时现,甚至成为其中的一员。
喜欢小波的人,相信有不少。每个人看了他的作品,可能各有各的感受,还会十分想相互交流。这里笔者努力收集了李银河对王小波作品的种种评价。看了它们,你也许会找到共鸣的感觉;也许会觉得受到了启发。因为这两种感觉,笔者就曾经有过。
王小波的文学观
小波是个完全彻底的异教徒,他喜欢所有有趣的、飞扬的东西,他的文学就是想超越平淡乏味的现实生活。他特别反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真即是美”的文学理论,并且持完全相反的看法。他认为真实的不可能是美的,只有创造出来的东西和想像力的世界才可能是美的。
王小波的文字特色
小波的文字极有特色。就像帕瓦罗蒂一张嘴,不用报名,你就知道这是帕瓦罗蒂,胡里奥一唱你就知道是胡里奥一样,小波的文字也是这样,你一看就知道出自他的手笔。他的语言犀利幽默、妙趣横生。
王小波的杂文思路
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中,只出理论家、权威理论的阐释者和意识形态专家,不出思想家。而在我看来,小波是一个例外,他是一位自由思想家。自由人文主义的立场贯穿在他的整个人格和思想之中。读过他文章的人可能会发现,他特别爱引证罗素,这就是所谓气味相投吧。他特别崇尚宽容、理性和人的良知,反对一切霸道的、不讲理的、教条主义的东西。我对他的思想老有一种意外惊喜的感觉。这就是因为我们长这么大,满耳听的不是些陈词滥调,就是些蠢话傻话,而小波的思路却总是那么清新。这是一个他最让人感到神秘的地方。我分析这和儿时他的家庭受过挫折有关。这一遭遇使他从很小就学着用自己的判断力来找寻真理,他就找到了自由人文主义,并终身保持着对自由和理性的信念。不少人可能看过他写的《沉默的大多数》,里面写到文革武斗的双方有一方的人咬下了另一方人的耳朵,但是他最终也没有把那耳朵咽下去,而是吐了出来。小波由此所得出的结论极为深刻: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即使是在那么疯狂的年代也是难以违背的,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