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明史-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看来,朱祁钰这么明确的细分中央政府的权力,这绝对是破天荒的事情!
    当然,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的事情还有。在设立了这十五部之后,朱祁钰还再次打破了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从新设立丞相,只不过,这时候已经不叫丞相了,而改称为内阁总理大臣!而这内阁总理大臣一般只兼任某一部的部长,很多时候甚至是单独的职务,不过,其权力远超过了以往的丞相。内阁总理大臣只向皇帝本人负责(后来形式上只向皇帝负责,实际上则是向下议院负责),且各部正副部长都由其选拔,然后提交皇帝审查,如无反对,则直接任免!
    而朱祁钰选择的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就是于谦!在当时看来,于谦自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了。不过,朱祁钰另外还给于谦设置了一道障碍。这就是内阁,既然有内阁总理大臣,那就得有新的内阁吧!
    新的内阁就是由十五部正副共三十名部长,外加内阁总理大臣组成。这三十一人(有的时候不足三十一人)都可以向皇帝提交行政意见,制定国家政策,并且向朱祁钰负责!可以说,内阁本身就是一个小朝廷,规模比以往的朝廷小了很多,将各部其他官员排除在了朝廷之外,且只行使行政权,而不涉足立法与司法权!
    朱祁钰确定了这套政治制度之后,皇权并没有被削弱,反而被加强了许多!不过,只也只是对朱祁钰一人而言,对那些没有朱祁钰这种铁腕手段的皇帝而言,是没有办法控制住这台政治机器的!现在,朱祁钰完全掌握了行政大权,各部大臣都是他的心腹手下。而立法方面,虽然组建下议院的计划被推迟了(主要是选举办法无法确定),大上议院因为超过半数的都是朱祁钰封的公侯,自然也在朱祁钰的控制之中。司法方面,朱祁钰在新的检察院,大理寺都安置了忠于自己的部下,且这两个部门的官员地位都提高了很多,他们都直接向朱祁钰负责。也就是说,司法权其实也落到了朱祁钰的手里!
    就算比起明太祖朱元璋来说,朱祁钰此时掌握的权力也大大超过了他!当初,朱元璋还要受到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的制肘,且那些他设置的言官对他也很是不客气。而现在,朱祁钰已经完全掌握了大明的所有权力,没有人再能跟他作对!恐怕,朱元璋在九天之上,见到朱祁钰将他建立的大明搞成这个样子,不知道是笑,还是哭!
第十一节 新政风潮
        朱祁钰花了足足半年的时间,才终于完成了这次庞大的政治体制改革。这其中遇到的麻烦,受到的阻碍,以及朱祁钰,于谦等人付出的心血汗水,自是不用多说。当然,在朱祁钰紧握兵权,且迅速的降服了各地官员,番王之后,这架新的政治机器也终于建造完毕,并且开始运行了起来!
    任命于谦为内阁总理大臣之后,朱祁钰就将改组地方政府的事情交给了于谦去处理。大体上,出了立法这一个环节之外,地方政府的行政体系与司法体系基本上与中央政府一致,只有一点例外,即地方政府再无兵权!大明所有军队的指挥大权都统一归国防部掌握(于谦兼任国防大臣),并且统一调配。各地军队也是轮番调动(边防地区军队除外)。地方官员手中没有了兵权之后,要造反,那就更不可能了!
    这些事情,基本上是于谦按照朱祁钰的意思,并且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推广下去的。以于谦的政治能力,他足以完善朱祁钰定下的这套政治制度。可以说,于谦在这场政治变革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这证明了他不仅仅是领军打仗的能手,是一名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名治国能手,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朱祁钰只是为新的政治体制打下了基础,搭起了骨架,而于谦的作用就是为这具骨架敷上肌肉,皮肤,增添内脏,最终,让这个新的政治制度活了起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于谦的作用公不可没。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有于谦有能力做到这些。朱祁钰在政治上唯一完全信任的人就只有于谦,这就如同他在军事上只完全信任陈懋一样。而且,于谦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魄力来继续朱祁钰的政治改革!
    这仅仅是改革的开始,这也仅仅是为新政的推广打下了基础!朱祁钰不是笨蛋,他做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基础工作,他的目的是要推广新政,是要让大明快速的发展起来,以他不可想象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在改组了政府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更多的,能够帮助大明迅速发展的新政推广开来!
    这里,不得不提到朱祁钰任免的十二名重要官员。这十二人正是当初朱祁钰从第一界帝国公立大学学生中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十二人。在新的政府中,他们都担任了重要的职务,其中五人是部长,七人是副部长。而他们的作用就是为朱祁钰制定有利于发展的新政,并且将这些政策推广开来!
    朱祁钰在完成政府改组之后,推行的第一条新政就是人才选拔制度。以往,政府官员都是通过考试来任免的,只要通过三试,成绩好的,就都能当上官!而以往考试的那些四书五经,也只是检查了这些预备官员的文才,其写文章的能力,而真正能够读好四书五经,又具备治国能力的人,那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像于谦这样的人才,更是少得可遇而不可求!想必,大部分能够通过三道考试关卡,最终还能在殿试中赢得皇帝欢心的人,也都快成为书呆子了吧!让这些思想僵化,且务虚不务实的人来治理国家,他们能做什么好事吗?
    这次,朱祁钰制定的人才选拔制度,完全将这种一步登天的办法给抛弃了。在取消了吏部之后,各部门单独选拔人才,且大部分进入政府机构的人员,都必须从低层做起,通过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的提升!而要进入政府部门,只需要一道很简单的考试,即能力考试!这是对几种能力的统一考试,在通过考试之后,就能进入政府,充当最低级的行政人员(不是官员),在试用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能力出众,再提交上级主管审核,通过之后,就将得到提拔了。而每一级官员,都直接对其所选拔的人才负责。
    当然,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仍然有弊端,在朱祁钰之后,这些弊端就已经严重的暴露了出来。不过,在朱祁钰的这个时代,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先进的人才选拔机制。很多不喜欢四书五经,又有治理天下抱负的人才正是通过这种办法进入了政府,后来成为了大明历史上有名的大臣。
    其实,朱祁钰这一套人才选拔机制本身的左右就是在大明帝国这座巨大的金字塔型建筑中,打开了一条连接顶层与基层的,更为宽广的通道,让处于社会金字塔最低层的人员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到社会的顶层。这也就给了更多普通百姓希望,让他们能够参与到国家建设,国家发展中来。说白了,也就是将百姓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结合了起来!
    相比之下,当初汉武帝采用儒家学说,其本质也是这样的。只不过,儒家学说所打开的这一通道本身并不宽广,且层层受到阻碍,对人才的限制也极为严格,一切目的不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是为了协助皇帝管理国家!朱祁钰这套办法则更为彻底,他完全将皇帝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等同了起来,然后通过这套制度,让百姓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也划上了等号。同时,让百姓都为国家服务,最终,也就是在为皇帝服务了!
    确定了新的人才选拔制度之后,朱祁钰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在新成立的十五个部门中,好几个部门都是以前根本就不存在的,甚至可以说,那几个部门所管辖的范围,在以前根本就没有!比如,教育文化部,科技部,医疗卫生部。这三个部门所管辖的事情,以前的六部几乎没有涉及到!为了强化这几个部门的职权,或者是扩大其影响力,以扩大新政的影响力,朱祁钰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推出一系列的新政,以达到这一目的!
    成立帝国皇家科学工程院,其目的是要强化科技的地位,让所有人都知道,皇帝不读四书五经,皇帝读的是科学!当然,对大部分大明百姓来说,“科学”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词语,不过,没过几年,当各种给百姓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新发明问世之后,这个词语也就不再陌生了,甚至成为了百姓嘴里说得最多的一个新词汇!
    成立医疗事务管理总局(部下设局),目的是要强化对医疗的管理。在此基础上,朱祁钰取消了以前的太医院,正式成立了军医院,全权负责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并且培养战地医疗人员的事情!这对朱祁钰后来的发动的战争非常重要,同时也推动了医学的快速发展,为后来的众多医学发明打下了基础!
    扩大帝国公立大学的招生数量,以及招生范围。这是朱祁钰要培养更多人才,以充实新政府,迅速推进新政,新技术的重要举措!第一界帝国公立大学只招收了三百六十人。因为叛乱,三年之后,朱祁钰亲自主持了第二界帝国公立大学的招生工作。这次,朱祁钰从第一界毕业生中挑选出了一百二十人作为老师,其中不少还是兼职教师,而招收的学生也扩大到了一千五百人!
    设立帝国皇家文学院。这是朱祁钰为了推广白话,以及一些新的文字符号(最重要的,莫非引入了标点符号,以及阿拉伯数字),废除以往那种晦涩难懂的古文,让百姓都有能力学到文化知识,提高大明百姓的文化水平所做的一件意义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说,在朱祁钰皇朝后期,能够涌现出那么多的年轻人才,正是朱祁钰全面推广白话文,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读书识字,掌握知识的结果!同样的,朱祁钰这一举动,也引起了众多人的反对,甚至连于谦都有点不太愿意支持他!
    原因很简单,自古以来,哪朝皇帝采用的不是愚民政策?在皇帝看来,百姓越愚蠢,也就越好统治,如果百姓都有了文化,还会在乎皇权吗?另外,百姓有了文化,那当官的算什么?今后是个人都有资格当官,那不是削弱了政府的统治力量吗?朱祁钰当然不这么想,大明要想强大,就需要更多的人才,而人才来自于百姓,只有百姓掌握了知识文化,才知道新政的好处,也才会坚定的站在朱祁钰这一边!
    这些,都只是朱祁钰定下的大政策,而在小事方面,朱祁钰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他创办了第一份报纸,让百姓第一次有机会了解到帝国的重大决策,并且让百姓有了议论国策的机会,从而让更多的人对帝国的新政更为了解,也更为支持。
    他开办了帝国邮局,第一次让百姓能够方便的与远方的亲人取得联系(最初,主要是让军人与后方的亲人联系)。这给了百姓极大的好感,在他们看来,皇帝做的这件“小事”非常有价值。
    他开设了帝国中央银行,第一次以政府之外的力量来管理社会经济,并且通过贷款,向有志创建实业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也帮助不少贫民获得了新生的机会!
    朱祁钰在这个时期做的事情太多了,不过,无一例外的,这些几乎都是千古首创,以前都是闻所未闻的!不可否认,在新政全面推广的初期,朱祁钰遇到了难以想像的阻力,百姓的不理解,官员的疑惑,还有身边亲信的不解,这些都让朱祁钰伤透了脑筋。不过,当新政的效力显现出来,当数百年之后再来看朱祁钰当时的所作所为时,恐怕没有人不佩服这个伟大的皇帝吧!
第十二节 经济大臣
        新政府中,朱祁钰只留用了于谦等几个开明,且能够支持新政,维护新政的旧臣,其他的大臣都是新面孔,特别是在几个职权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要么直接安排自己的人,要么,就是用一个旧臣担任政治,而实权则落到了副职,也就是朱祁钰自己挑的人员身上!这其中,经济大臣就是丁用!
    经济部本身的职责是比较模糊的,在朱祁钰的新政府中,是一个起到中枢作用的部门,主管经济发展,与其他好几个部门都有着密切关系。显然,这是专门为丁用设置的一个部门。作为朱祁钰在经济上最得力的助手,丁用在这个位置上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也算是为了报答朱祁钰知遇之恩,丁用使出浑身数解,在半年时间之内,用行动来证明了他的能力!
    “陛下,今年政府可支配收入大概在五百五十万两左右!”
    “也就是说,比去年还多了一百万两?”朱祁钰笑了起来,不过马上就问道,“今年减免了这么多的农赋,怎么收入还增加了?”
    “陛下,你有所不知。在放开了商人经营范围之后,商税增加了很多,其中,广东,福建,浙江三省的商税是去年的三倍,另外,山西,四川,云南三省的商税也达到了去年同期两倍多,其他各省都有所增加。增加的商税,远比碱面的农业税多多了!”
    “不错,不错,看来那些商人没有辜负我的希望!”朱祁钰站了起来,“不过,这仍然还不够,朝廷一年就几百万两的收入,光是养军队就要花这么多。现在,我们手上有一笔存款,暂时可以抵用,不过这也坚持不了几年!”
    “陛下,如果要想办法再提高政府收入,那就只有发展工业,通过工业来带动商业,而且现在工业税的比重仍然很低!”丁用跟了上来。
    “对,发展工业,我也发现,已现在的情况,仅仅依靠推动商业是不足以带动经济发展的!”朱祁钰皱了下眉毛,立即转过身来,“对了,还有一个办法。丁用,你与首相大臣谈过发展水师的事情了吗?”
    “这……”丁用当然明白朱祁钰的意思,如果能够拓展海外市场,利用出口贸易增加政府税收,这也是个好办法,不过,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陛下,建造水师的耗费非常巨大。上次,我与于大人谈过了,仅初期投入就至少在一千五百万两左右,而现在我们手里还没有这么多钱。另外,臣认为,对外贸易重点是在工业,而不是商业!”
    “工业?”朱祁钰皱了下眉毛,他对这个还真是不太了解。
    “对,确实是工业!如果没有出口产品,仅仅依靠现在我们手里的这几个洋玩意,是无法打开海外市场的。要想通过海外贸易来增加税收,唯一的办法就是形成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用我们跟便宜的物品去冲击海外市场!”
    “丁用,如果我们的货物卖得太便宜的话,那还怎么赚钱呢?”
    “陛下,这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所谓的便宜,是与外国的那些货物的价格相比,而对我们来说,这仍然能够带来丰厚的利益。比如说,我们制造一把火枪的成本价就在十两银子左右,而拿到南洋的国家去贩卖,至少能卖到一百五十两,而且还供不应求!如果,我们将火枪价格提高到一千两,虽然卖一把能够赚很多的钱,不过却卖不了多少,毕竟能以这个价格购买火枪的国家是少之又少!相反,如果我们将火枪的价格降低到一百两,虽然每把少卖了五十两,可我们却能至少扩大一倍的销售,这样一来,我们反而多赚了很多!”
    “对,这就叫薄利多销,我明白这个道理!”朱祁钰点了点头。
    “问题也就在这里。以现在的火枪产量,除去供我们自己军队需要的一部分之外,剩余的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这才导致火枪价格居高不下。如果我们能够扩大火枪的产量,也就是达到陛下所说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够赚更多的钱了!”
    朱祁钰思考了一阵,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