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体制迷墙-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丙奇根据你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了解,我们用多少时间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杨福家这个很难说。建一流大学与国家的经济形势有密切关系,即使经济条件许可,如果没有大的改革举措,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也很困难。
熊丙奇我很反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一个时间表的做法,尤其是有的学校领导向外宣布,到多少多少年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这会导致急功近利的行为。而且,决定你是不是一流,要由社会来评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是目的,培养一流的人才,做一流的科学研究,则是我们时刻应该做的。当你培养的人才达到一流水准为社会做出一流的贡献,你的教师做出众多国际一流的研究,你的一流地位自然就确立了。
原因8:躲不开的历史
大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早已习惯了整个体制在他们生命中的作用,他们已经有一种……我不知是抗体还是接受体的生理机能。总之,他们的身体里充满“体制”这贴药剂。
在大学里,有三种人,因为他们不同的说话态度,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轨迹。
第一种人,约占40%,有点地位,有点权力,有选择地说话。领导面前,口吐莲花;布置工作,口若悬河;讨论问题,东拉西扯;面对矛盾,无可奉告。这种人,可以自嘲自己说的是马屁话,闲话,无关紧要、娱乐大众的话,可在他们心里,这才是最管用的话。
第二种人,约占60%,没有地位,没有权力,不说话。别人希望他说的,他认为是假话不喜欢说;别人不想听到的,他认为是真话说了也没有用还可能惹事。这种人,看透了人生,明白了很多道理,坚持少说话,少写字。因为写错字,说错话,就麻烦了。
第三种人,剩下的不到1%,游离在主流圈子之外,可能有那么一点本事,乱说话。看不惯什么就说什么,不顾对象,不顾场合,乱开炮。这种人,在很多人眼里,基本上就是个“傻蛋”,大家知道不说的真话、实话,却以为自己聪明抢着说。
在问题面前,第一种人没话说,第二种人不说话,只有1%的第三种人在乱说话。
对话观点:
经济出错,立即见效,立即付代价;教育出错,则不易觉察,它的代价,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
我相信会有一些海归在想:你这样说是不对的,你这样做是错误的……真的,我一点不希望情况像我说的那么糟糕。
这五十多年的历史成功地教会大家选择沉默……明天取决于今天,今天是被昨天决定的。我们很难绕开历史,但是我们又很难谈论历史。历史造成今天的问题,然后历史躲开了。
对话人:陈丹青
熊丙奇能不能这样说,因为我们今天身处教育,所以看到的教育问题会比较多,事实上,在经济领域、外交领域,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国有企业改革,也牵涉到行政管理问题。
陈丹青不一样。一方面,意识形态问题在经济领域没有像在教育领域这么敏感。另一方面,经济出错,立即见效,立即付代价;教育出错,则不易觉察,它的代价,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
第23节:大学的问题
熊丙奇提出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一直在想,大学的问题,有没有办法解决?
陈丹青我看不到解决的办法。
熊丙奇既然改变不了现实,那么在当前的体制中,老师该怎么办?有人说,陈丹青先生你可以选择辞职,你可以逃离,因为你有本事,但很多老师是不能逃离的,他们甚至想方设法积极维护这样的体制,希望可以成为这个体制中的红人,希望把这碗饭吃得更好。对学生来说,学生也不能逃离,哪怕教育质量很差,除非有留学的机会,他只能在这里读书,拿一张文凭,每年的高考热和考研热就是一个例子。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和老师在这样的体制下该怎么办?
陈丹青我无法告诉大家该怎么办。对继续教书的老师们,我只能说,好好混下去,不要把饭碗砸了,千万别学我。
熊丙奇为什么跟他们这样建议呢?
陈丹青我从小就记住毛主席青年时代的名言:“世界上什么事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我们除了是“教师”,还是“人”,人要活下去。我对学生能说的就是,好好上学。我一直说,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今天能够考进大学的大学生,比千千万万没机会受教育的孩子,幸运太多了。你去看看那些在餐馆工作的女孩,看看在大楼里做保安的小伙子,要不是家里穷,他们的年龄都该上学呀。所以不管怎样,大学生要珍惜眼前的条件。如果你真的热爱学问,真的珍惜自己的前途,不管教育状况怎么样,都要自爱。
熊丙奇就是说我们不能因为体制的问题影响到我们学习的激情。
陈丹青不能,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你想啊,抗战时期西南联大,那真是炮火连天,国难当头,所有同学都在发奋学习。多少抗战时期的中国中学生、小学生,都在发奋学习。我在海外读到很多台湾老人回忆抗战时期辗转求学的文章,非常感动人,老师、校长带着几百个孩子逃难,边逃难边读书,有些校长为了保护孩子,被日本人杀害……杨振宁、李政道这代人,中国现在八九十岁这代学人,有成就的,不少是在西南联大最艰苦时期学出道的。
熊丙奇很多学生还是很希望到国外接受先进的教育,他们希望接受教育以后,回国为国家做出贡献。实际上,有一些留学生类似于你这样的,回来后对国内环境感到很失望,不但教育领域如此,在产业领域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也选择了撤退,几年后又到国外去了。我们现在都在说国际化人才,要真正使我们的留学生回到国内,为国家奉献他们的才华,你认为我们要从哪些方面改变这种局面?
陈丹青我只能就我看到的海归整体群落来谈论。很多人不适应,然后退出,但也有很多人回国后发展得很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是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出去的人,绝大部分是爱国的。我要是不爱国,何必出来胡说八道?这个问题不用担忧。
邓小平当年说得对,他的意思是说:一万个人出去,有一百个人回来就很好;这一百个人里有二三十个人发挥出作用来,我们就不能说出国是失败的。现在我们国家比二十年前富强得太多了,国家对留学生的吸引力比任何时候都强,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回来的。
熊丙奇有一些海归回来感到不适应,另外一些感到不错……可不可以这样讲,在同一个体制下,因为个性不一样,要求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陈丹青我不敢说我是唯一一个提出辞职的。我记得几年前受聘回国担任国家交响乐团指挥的汤沐海,就“挥泪辞职”,登在报纸上。我相信有不少人做过这样的决定,只是我浪得虚名,被媒体渲染了。清华就有很多海归,我看他们融合得蛮好。但我不能代替他们说话,我不确定他们究竟觉得怎样。我相信会有一些海归在想:你这样说是不对的,你这样做是错误的……真的,我一点不希望情况像我说的那么糟糕。
熊丙奇可惜,我们看不到他们出来说话,有可能是他们默认你的说法,也有可能他们不想说话。
陈丹青在这个空间,人必须现实。我理解这种世故。我看见,不论在我工作室的学生,还是其他大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早已习惯了整个体制在他们生命中的作用。他们已经有一种……我不知是抗体还是接受体的生理机能,总之,他们的身体里充满“体制”这贴药剂。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正常状况。
熊丙奇一些人在议论,你是从国外回来的,很另类,有自己的个性,才敢提这样的问题,说话才这么大胆。
陈丹青我暂时没有遇见像我这样傻的海归。我相信有,但我不认识。
熊丙奇不少人是知道有问题,或一笑了之,或沉默不说。在这样的环境中,虽然大家有不同的想法,可是他不敢或者不愿面对。也正因为不敢面对,环境由此更加不堪。如果大家都有知识分子的风骨,有更多像你这样的人,我们的教育环境是不是有可能得到改变?
第24节:特权的民主逻辑
陈丹青这就又要谈到历史。这五十多年的历史成功地教会大家选择沉默……明天取决于今天,今天是被昨天决定的。我们很难绕开历史,但是我们又很难谈论历史。历史造成今天的问题,然后历史躲开了。在教育领域,在很多领域,我们只能沉默。
我也在沉默。我说的话其实很有限。在媒体上披露的都是我回国三年内说的话,这两年我不说了,只是这次媒体又给翻出来炒。我沉默两年了。让我这样一个没有资格谈教育的人来大谈教育,我感到很沮丧。
熊丙奇有一个同事对我说,大学没有问题才奇怪,有问题是很正常的。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的,用不着你去操心,也轮不到你去操心。
陈丹青这就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地方!中国人永远是“船到桥头自会直”。
第二章行政导向,一个等级森严的学术环境
在一个行政化、等级化、权力至上的生存环境里,只适用丛林法则。政绩思维抹杀学术思维,所谓自由和兼容的学术精神被扼杀。
原因9:特权的民主逻辑
在当今的大学里,谈学术自由是奢侈的。
观点错误,零分。
从小,我们就被老师叮嘱,写作文,回答题目,首先要观点正确,如果观点不正确,文章写得再好,也只能得零蛋。
于是,我们大段大段地背,大段大段地抄。我们甚至不用去理解这一段究竟是什么意思,看到相应的题目、话题,不用思考,就条件反射般,说出这段文字。
这样的学习方式,一直延续到博士。做研究论文,老师首先也要告诉你,你不能在观点上出问题。“你不能有新的观点。这个观点,如果有某个教授认为错误,哪怕你的论据充分,论证很有力,你的论文照样通不过”。
这是多么可怕的学术研究。你有自己的想法,你有充足的理由来论证自己的想法,你能完美地自圆其说,可是,你的观点是错误的。专家、教授可用自己的观点标尺来判你的观点死刑。
对话观点:
与“五四”时期相比较,大学的人文精神环境大大地倒退。
我们现在只有传播知识的大学,没有创造知识的大学。
与市场结合紧密的教授,赚了钱;而安心学术、安心教学的,却很穷。
对话人:茅于轼
熊丙奇对现在的大学人文环境、学术环境,你怎么看?
茅于轼大学分两种,一种传播知识,一种创造知识。仅仅传播知识的大学,是三流大学,只有创造知识的大学,才是一流大学。我们现在只有传播知识的大学,没有创造知识的大学。没有自由,会有创造性吗?没有创造性,就没有知识的创造。
熊丙奇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茅于轼首先是大环境的改变,要讲民主与法制。现在的社会,处处是特权。大学里,也有很强的特权,教师、教授是不平等的,知名教授,担任人大代表的教授,就有一定的特权;一般的教授,却连基本的权利也得不到保障,他想出书,也出不了。大学校长,也经常用手中的特权,用行政命令来干扰别人的思想。他可以命令教授做什么,甚至怎么做。
熊丙奇对大学的一些“特权”人物,比如校长、知名教授,你有什么看法?
茅于轼我听说有的博导带的学生超过了100人,连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大学要制订这方面的制度,规定教授招收学生的人数,不能无限制地膨胀。这个问题,与校长的权力,也有关系。有的教授可能并不愿意招收这么多学生,但学校让他们招这么多。
熊丙奇有人说,现在有不少知名教授,包括经济学家,都在忙着挣钱,根本没用心做学问,指导学生。
茅于轼不仅仅是经济学家,所有的教授都忙着挣钱,各行各业的都在找自己的出路。以前教授的待遇,是很高的。鲁迅一个月可以拿到500个大洋,那时普通人的收入一个月只有9个大洋、10个大洋,鲁迅的收入是普通人的50倍。这个差距大了点。现在美国的教授,一般年薪为10多万美金,普通人,以超市营业员为例,收入为两三万美金,差距大约为5倍左右。不过美国是发达国家,整体生活水平很高。
熊丙奇我国大学教授的收入这几年已经有很大的提高,甚至大学里已经出现了富翁教授,但这并没有让他们安心于学术。
茅于轼以前有一句口号,叫“党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现在这句口号不喊了,市场在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一些教授通过市场,体现了自身的经济价值,却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角色。与市场结合紧密的教授,赚了钱;而安心学术、安心教学的,却很穷。
第25节:滥用的学术标准
熊丙奇有的教授并不完全是通过市场来赚钱,而是利用国家的课题、科研项目来牟利。
茅于轼是的。一部分是从市场获得的,另一部分是利用权力和关系得到的。钻营权力和关系,现在更盛行。通过市场方式获得的,值得肯定,而通过权力和关系获得的,则是学术腐败。但市场也有市场的问题,它可能扭曲人的价值观念,只追求经济利益、眼前利益。
熊丙奇与你曾经经历过的教育相比,你觉得今天的大学教育如何?
茅于轼有几点差别。我读大学的时候,学生们对时事很关心,有一种报国之志。学生代表时代的方向,但从今天的大学生身上,我看不到他们对社会的热情。不仅仅是大学生,从小学生就开始了,一开口就是八股,就是“假大空”。这是第一点差别。第二个差别是,我当时在上海交大读书时,八百个学生是从两万名报考学生中挑选出来的,有很多很好的老师。现在的好老师不多,而且教师的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的扩招太快,房子几个月可以盖起来,但一个教师几个月是不可能培养出来的。这些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再去教学生,这样一代影响一代,会是什么后果?还有一点差别,我们那时的学习条件很艰苦,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图书资料,但大家学习的劲头很高,记得当时是三十人住一个大房间,大部分学生都是穷孩子,夏天连蚊帐也买不起,宿舍周围是一块草地,蚊子很多,我们经常与同学开玩笑:看你脸上有多少个包,就能计算出昨天宿舍里有多少个蚊子。现在的学生,要讲享受,四个人一间宿舍还不满意,还要单间。而贫困学生这个群体,则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我曾经听到一个学校一年有三十几个学生自杀,具体的原因不是特别清楚,但有关媒体在报道贫困生的困境时,用了这个背景资料。我做过这方面的一些工作,接触过一些贫困学生。大学里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很穷,他们学习基础本来就比较差,学习条件又不如别人,有的还要打工挣钱解决生活困难,很自卑,心理上有很大的压力。
原因10:滥用的学术标准
我们提拔干部,其他的可以看得很轻,却把学历看得很重,只要是有博士学位的就如何如何,这实际上是一种不科学、不理性的导向。
周星驰能不能当教授?
张铁林能不能当院长?
刘翔够不够格免试硕博连读?
在周星驰被中国人民大学聘为教授(《周星驰历经“周星星同学”到“人大兼职教授”》,曾进,《外滩画报》,2005年1月4日)后,在张铁林当上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铁林任高校院长引争议》,刘玮、雷丹,《新京报》,2005年1月21日。)后,在刘翔被华东师范大学免试硕博连读(《特殊人才特殊对待?透视刘翔“硕博连读”事件》,张嫣,《外滩画报》,2004年11月6日。)后,社会无一例外地给予了质疑或者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