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素质教育在美国-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美国学习,我总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学少悟多。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外在的东西不多,但是内心里却不断地“悟”出不少东西,而且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的,并不是老师“教”我的,更不是老师“交”给我的。
  11年前,我就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呼吁取消“高考”,改革招生制度和分配制度,当时我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学的也不是教育学,笔记本上是找不到的,也没有哪个教授和我讨论过中国的教育问题,全都是自己“悟”出来的东西。而且“悟”的东西源源不断……
  不少美国人都向我赞美一个中国的哲理性非常深刻的古谚:“Gvemeafishandlwilleattoday.Teachmetofishandlwilleatforalifetime。”翻译成中文是“给我一条鱼,我今天将会吃掉它;教我钓鱼,我将受益终生。”
  我想来想去,它大概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吧?只不过翻译成英文时,没翻好罢了。译没译好,倒是次要。关键是我们这么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被人“中”为“洋”用了。我是到了美国才“悟”到“授人以渔”的精要的。
  “授人以鱼”讲的是灌输书本知识,读“死书”。
  “授人以渔”讲的是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
  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就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而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做学问的相互脱节的两阶段战略。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初等教育是很棒的,那是世界上有目共睹的,现在的问题是高级阶段的研究没做好,要加强的只是高级阶段的研究工作的创造性问题……
  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我们说,人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是“培养”出来的。既然要培养,就要从小开始培养。这种培养,不但要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还要有外在培养环境的持续性。同时,创造力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分不开的,而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又必须始于幼年。
  如果我们在初级阶段只搞适应“应试教育”的智力开发,到高级阶段才培养人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我们将难以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培养创造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是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这两个阶段必须贯穿一致的核心。 
七、教育要不要平等?
  平等的困惑
  我们将教育的使命概括为:起点是人,归宿也是人。但“人”是否生而平等,就一直困惑着人类本身。
  据说,国内有一位演反面人物的演员,对历年来的“百花奖”、“金鸡奖”只颁发“最佳配角奖”给反派演员而愤愤不平:既然演员包括了正面演员和反面演员,那么“最佳演员”就应该也包括了演反派的最佳演员。凭什么反派演员就只配拿.配角奖?于是,此君便义愤填膺地上了美容店。谁知道,整容医生比比划划,沉吟琢磨了半晌,不得不告诉他:“对不起,先生。爱莫能助,您的脸只能演反派人物!”
  平等是美丽诱人的,但它总是像海市蜃楼那样,给追求它的人留下一片荒漠。历史用其艰辛的步履向全人类宣告:人人应该生而平等,但实际上人人生而不平等!于是,“起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教育,不得不面对平等的困惑。不平等的三个永恒前提
  第一,造物主先天造就的不平等。
  芸芸众生中有高有矮、有俊有丑、有壮有弱、有全有残。来到这个尘世的人,一睁开眼睛就会发现造物主造物的不平等,以及由这种先天不平等延续的一个后天的不平等:有人生在百万富翁家里,有人产在露宿街头的母亲怀里,有人的父亲是农民,有人的父亲是将军,有人的母亲是文盲,有人的母亲是教授……这种先天的不平等和后天的不平等虽然没有作百分之百的固定化循环,但这两种不平等在相互强化。
  由于这个永恒的前提——即人的差异的存在使得任何平等都变为不平等。就像单数加上双数永远得单数一样。当我们把两杯均等的牛奶分给两个孩子,由于孩子的需要、状况、背景等等的不同,这种平等的分配将产生不平等的结果。比如,一个是百万富翁的女儿,一个是乞丐的儿子——背景不同;一个是少年,一个是婴儿——需要不同;一个善于吸收,一个消化不良——状况不同……由于人的差异是绝对的,因此两杯均等的牛奶在他们身上的结果必然不平等。
  第二,人类无法避免社会分工。
  人是社会高级动物,人类必须组成社会,人类不组成社会,就无法生存。有社会就有等级、有分工;有等级、有分工就有不平等。学生做作业,老师判分;学生几十人一间教室,老师一人一个办公室。就是教师中也分等级,教授亦分正副,其工资、住房都不同。这是分工,也是等级。除非人类改变性质,不做社会高级动物,不组成社会。这样一来,社会分工虽可避免,但家庭也随之消失,人类也会不复存在。
  第三,竞争行为的客观存在。
  竞争是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竞争”,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竞”赛来“争”夺一定的东西。“竞”是手段,“争”是目的。其规律是有人得,有人失。得与失就是一种不平等的结果。
  从上述三个不平等的前提,我们是否应该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也应该拥有更先进的观念。三个概念:平等、公平、公正
  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承认人的差异,要么是“鸵鸟”,知道有差异,但不愿去面对差异、承认差异;要么是“皇帝的新衣”的围观者,知道差异的存在,但违心地否认现实。
  其实,承认差异并不太难,最难的是去确定什么才是最恰当的处理人的差异的方式。
  在国内读书时,曾听到一个怎样评判环校跑的争论。争论是由如下三个选择引起的:
  一是不分男女老少,不管到达终点的先后,参与者(包括“走”到终点者),人人一条毛巾。
  二是不论男女老少,只按到达终点的先后名次颁奖。
  三是让60岁的女性先跑一定时间,然后60岁的男性再跑……依此类推,男青年最后跑,然后按照到达终点的先后名次发奖。
  这三种评判环校跑的办法着眼点各有侧重:
  第一种办法不计较人先天的条件以及后天的努力,只侧重结果的平等。
  第二种办法不计较人客观的条件,只强调人的主观努力。
  第三种办法不但重视人先天条件的不同,而且正视人的主观努力,最后还强调一个公平合理的结果。
  简而言之,第一种评判的办法侧重终点线上的结果平等;第二种办法强调起跑线上的公平;第三种办法是兼顾两头。
  从这些不同的着眼点,我们可以概括出三个相应的概念:
  平等——更确切地说是中国人传统概念中的“均等”。它强调的是两个以上的平均结果的横向比较。
  公平——是一种自身的付出与得到,努力与结果之间的纵向和横向比较。更似西方文化中的“机会均等”。
  公正——正视人的不同客观条件的横向比较,再强调人自身主观努力的纵向比较。
  “机会均等”将导致结果不平等,要结果平等就得忽略主观努力。因此,平等的不一定公平,公平的极可能不平等。
  “千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中的“一个样”,看似平等,实则不公平,因为那些“干少”和“干坏”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劳而获”,是剥削了他人的劳动成果。但是,仅仅强调主观努力也是不公正的,一个残疾人与一个运动健将可以“平等”地站在起跑线上,但无法进行一场“公正”的比赛。
  人的差异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待人的差异,可以有几种办法:
  玉.压抑强者,然后推助弱者去弥合差异。
  2.解放强者,但同时推助弱者去缩小差异。
  3.封顶不保底(设上限,不设下限)。
  4.保底不封顶(不设上限,设下限)。
  5.不保底不封顶(不控制差异)。
  6.既保底又封顶(允许差异,但控制差异)。平等概念对教育的迷惑
  “平等”曾经像海市蜃楼那样迷惑过我们,但是,如果我们将平等、公平、公正三者加以比较和取舍,结论是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的:平等似不可取。
  “结果均等”、“均产相安”等实为小农经济的观念。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其意是不惜以“寡”为代价来换取“均等”及“和谐”。
  鼓励个人的主观努力以及一个与这种努力相应的结果,必然会破坏“均等”和“相安”的局面。
  因此,欲保持“均等”和“相安”的局面,要么压抑竞争,要么允许个人的努力但排除与这种努力相应的结果。或者换句话说,你可以“干多”、“干好”,但是你不能有一个相应的“多”和“好”的结果,而必须与他人“一个样”的“均等”。
  在这种“平等”观念制约下的教育,竞争机制发育不全。个人的主观努力虽然允许,但是由于不允许得到与之相应的结果,致使因果循环不正常,衍生旁门左道式的畸形竞争,诸如“走后门”、拉关系,等等。
  在这种“平等”观念制约下的教育,在处理人的差异时,往往会采取“压抑强者,然后推助弱者去弥合差异”。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强行把知识分子下放农村,将“工农兵”送上大学,等等等等。
  相信读者对这些情况已很熟悉,在此不必费太多笔墨。公平概念对教育的困惑
  美国教育讲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极其强调个人的主观努力。这是它在诸多方面领先于世界,以及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得以发展,甚至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
  我们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需要借助“公平”概念否定“均等”观念。
  如果说“平等”观念的落后在于压制强者,那么“公平”观念的先进则在于解放强者。我们常常只注意到扶助弱者的人道,而忽略了压抑强者的不人道。
  矿矿在美国的幼儿园和学前班读书时,因为是刚到美国,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主要是跟班适应,尚无受抑制的感觉。但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他就感觉美国的学校太平淡、太无聊、太没有意思!甚至觉得学校是牢宠,产生不想上学的念头。从四年级开始,学校为孩子设立了“天赋教育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人道”地解放了一批受抑制的孩子。
  下面介绍一些美国学校“天赋教育计划”的情况,估计不少教育工作者会感兴趣,所以这里介绍得稍微详细一些:矿矿经历的“天天教育计划”ABC
  在美国的天赋、天才教育中,有两个词被用得最多。一个是“gifted”,其直译是:“给予的”,可翻成“天赋”、“天赐”。另一个词是“仿应的”,这个词含有“聪明”、“智慧”、“天生的才能”等意思。这两个词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自然所赋予的、先天的才能。
  美国的天赋教育同中国教育主张的“开发智力”中的发掘潜能不一样。美国的天赋教育主张创造一种适当的环境,让孩子的才能自然流露,自长自成,完全不同于中国那种加压负重式的开发智力的教育。它的宗旨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教育,就像为伤残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一样,那些具有天赋才能的孩子也应该得到适合于他们能力的特殊教育,以满足他们的智力发展需要。
  美国人一般都承认天才。几年前,电视台曾播放过一个连续剧(杜济·豪舍》。在这个高收视率的片子中,主人公是一个智商高达180的男孩,名叫杜济·豪舍。他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个很有教养的家庭主妇。杜济九岁时就以高分通过了美国大学的SAT考试,进入医学院学习。15岁时他就成了一名实习医生。在美国,医生和律师被看作是最高尚的两个职业。15岁当医生,很像一个童话。这个故事主要讲述这个孩子医生在一家大医院中,同那群资深医生们交往时所发生的种种趣事。
  片头出现的是一群老年的、中年的医生正通过医院的走廊向病房走来。镜头拉到他们的脚下,只见在一片快速移动的皮鞋群中,夹着一双刺眼的旅游鞋。镜头往上抬,是医生们笔挺的裤子,又见一条牛仔裤夹杂在其中。然后,镜头定格在医生们的上半身。年轻的杜济走在一群衣冠楚楚的医生中间,但他的衬衣领口是敞开的,领带又不经意地歪在一边。尽管杜济外表还保留着少年人的纯洁率真,但他却是一个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生。影片描写了这位少年医生在成年人社会中的困惑,但更大篇幅是表现少年天才傲视群“雄”的成功经历。
  在美国学校里,IQ崇拜还是颇有些市场的。美国的公立中、小学大多都没有独立于其他课程的天赋教育体系。在不同的学校,这个体系的名称、叫法不同,做法也有所不同。比如矿矿上小学时,从一到三年级,学校没有设置天赋教育班。他的学校的天赋教育班是从四年级开始的,简称为ETC,全称是ExtendedTotalCurriculum,意思是“超越所有课程”。矿矿上六年级时,因我们搬到西金库市,换了一个学校,天赋儿童教育班称作SCOPE,意为“发挥能力的机会”。上初中,虽然换了个学校,由于同属一个学区,所以还是沿用SCOPE这个名字,但实际上,这两个学校的SCOPE(天赋教育班)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却大不一样。
  孩子千千万万,怎样分辨出准具有特殊天赋呢?
  “天赋”有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美国俄亥俄州AGM组织是一个非盈利性成的民间天赋教育研究机构。在这个机构散发的资料中,有该组织对“天赋儿童”的精彩描述:
  具有天赋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他们经常并不是课堂里展聪明、最听话的孩子。有时,他们会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取笑老师,哗众取宠。有时,他。们又会坐在教室的角落一声不吭。
  与那些只具一般智商的孩子一样,天赋儿童也有着千变万化的个性和爱好。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他们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他们可能一能很快地解决难题;
  喜欢有计划,有条理;
  有着非凡的记忆力;
  喜欢同成年人或年纪比自己大的孩子交朋友;
  喜欢质疑权威;
  喜欢开开轻松的玩笑;
  经常“白日做梦”;
  想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容易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看得到事物之间的关系;
  具有幽默感;
  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早熟;
  投入比别人少的努力,但得到比别人多的成功;
  智商在130以上;
  天赋儿童会有不同一般的好奇心;
  尽管这个描述很具体,但要确定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哪一个家长不希望人家说自己的孩子天赋高呢?一般来说,学校要鉴别具有天赋,并需要施以特殊教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