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董也无需担心,自己回到长安的消息传出去。
和家人一起走进了书房中坐下,小文姬溜溜达达的就跑到了董地身边,依偎着她的老子。
这丫头,都已经十八了,却和小时候一样,喜欢粘着父亲。
“西平,你偷偷摸摸的溜回来,究竟是想干什么啊。连回自己的家,都要好像做贼一样。”
蔡琰有些不满,轻声的嘀咕。
董笑道:“我能想做什么?无非是想要多陪陪你们而已……你也知道,若是让人知道我回来,怕是这家里马上就消停不住。到时候,我哪有时间陪伴你们?咦,怎么好像少了个人?”
黄月英不在这里!
按道理说,董回来了,黄月英也应该出来迎接啊。
这客厅里都是家里人,蔡琰叹了口气,轻声道:“你回来地正好,去劝劝那个丫头吧,好像入魔了一样。这两年整天地呆在她那院子里,也不出门……人神神道道,谁也劝说不住。”
董一怔,“她在干什么?”
“干什么?还不是鼓捣你那印刷机?”
“啊?”
任红昌轻声道:“其实,年初的时候,黄家妹子已经鼓捣出了那个什么印刷术!”
董闻听,惊喜地说:“不会吧,这么快就弄好了?”
“你出征打仗了两年,黄家妹子就鼓捣了两年……本来是已经弄好了,可后来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魔,总觉得有问题。前些时候,又弄了一大堆东西过去,整天在院子里。根本不出门。”
董呼的站起来,往外面走。
“我这就过去看看!”
“阿丑,你先别着急……我还有事情要和你说。”
蔡琰拉住了董,“说起黄家妹子,我觉得你这次回来。是不是应该考虑,给她一个名分了?”
“啊……”
“黄家妹子已经二十有二了,年纪老大不小的,你总是这么拖着,确不是个事情。去年,她父亲曾过来了一趟,看那意思嘛……是有点着急了。只是你当时在雒阳交锋,黄家妹子就拦着先生。不让他提此事……阿丑。那丫头是个实心眼儿,你可万万不能够辜负她啊。”
董沉默了一下。又看看董绿和任红昌。
“你们……”董绿笑道:“夫君莫要问我们。一起住了这么久,就算不是姐妹,如今也已经变成了姐妹。”
“如此的话。就请姐姐出面,代我想黄公求亲吧。恩……十一月二日,是好日子,如何?”
“恩,我看可以。既然你答应了。那我就开始着手安排。”
蔡琰说完。就不再管董了。
董走出书房,拐了两拐后。来到了黄月英住的地方。还是那个小院子,不过看上去里面的东西似乎比以前更多了。很多玩意儿,董根本叫不出名字,一时间竟呆在了院门口。
这时候,天已经亮了。
从一间厢房中,走出两个少女,一个是小鱼儿,一个是小木头,黄月英的两个丫鬟。
看到董的时候,二女吃了一惊,旋即上前行礼,却被董给拦住了。
“小姐可起了?”
“启禀老爷,小姐……还不清楚。”
“怎么,家里没有告诉她,我今天回来吗?”
小木头苦笑道:“通知了,可是昨夜小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一个人在书房中着魔似地……我是说,这两年小姐经常这样子,一俟想到了什么之后,什么事情都忘记了,甚至茶饭不思。”
小鱼儿也说:“我们昨天通知了小姐地时候,她还很高兴。可到了晚上,她就一个人在书房里想事情。我们催她早些休息,她只是答应……后来还把我们赶了出来,所以也不清楚她现在……”
“好了,我进去看看!”
说着话,董就要推门走进黄月英的书房。
小木头却拉住了他,“老爷,你小心一点。小姐思考问题的时候,脾气会非常的暴躁……有点,有点六亲不认的架势。去年老老爷来看望小姐,正好逢小姐在思考事情,结果一进去,就被小姐用东西给砸了出来,脑袋上还砸出了血……不过老老爷没生气,反而挺高兴地。”
老老爷,想必就是黄承彦吧。
和黄月英认识也有年头了,董还真没有见过小木头所说的情况。
心里不由得一咯噔,也多了一份小心。轻轻的推开书房的门,还好……没有出现不明飞行物。
牛油蜡烛已经熄灭了!
外间不见黄月英的踪迹,想必是在她的那个工作间。
董轻手轻脚的走了进去,却被屋子里乱糟糟的景象吓了一跳。
墙边,地面……摆放着一面面刻着字地模板。还有许多好像印章一样地东西,散落了一地。
黄月英趴在工作台上,似乎是睡着了。在她的手边,放着一摞纸张。董轻手轻脚地走过去,从身上解下大袍,披在了黄月英的身上。这丫头毫无反应,只是吧唧了一下嘴,发出均匀的鼾声。看样子,真地是累坏了。
纸张上,散发出淡淡的油墨香。
董眼睛不禁一亮,立刻就看出了这与普通书籍的不同之处。
是印出来的……而非是手抄或者拓片出来。任红昌之前,曾和他说过,黄月英已经弄成了印刷。董坐下来,轻轻的翻阅手中这本也许是有史以来第一本印刷出来地书籍。是《道德经》。
心中不禁感到有趣。
当年他第一部注标点地书,不就是《道德经》。
也许是觉察到了什么……黄月英突然间挣开了眼睛,顺手抄起一把裁纸用的匕首,扭身看去。
“董大哥……”
“啊,月英。你醒了?”
黄月英惊喜异常,“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那人马才抵达重泉,董大哥你……啊,我忘记了!”
董被黄月英地话,说的糊涂了。
“忘记什么了?”
“昨天蔡姐姐和我说过。你要回来……”
脸上有疲惫之色,还沾着一块油墨。董轻轻地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块自制的锦帕,想要为黄月英擦去脸上的污渍。黄月英的身子本能的一缩,脸刷地一下子,就红透了。不过,董还是坚决的为她擦去油墨,轻声道:“你这个小迷糊。天已经亮了。我自然就回家了。”
黄月英……嗯了一声。
片刻之后,她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一把抓住董的胳膊。
“董大哥,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什么成功了?”
“印刷啊。就是你说的印刷,我成功了!”
董脸上,露出少有的温和笑意。扬了扬手中的书,轻声道:“我都已经在拜读大作了呢。”
“不是,不是……”
黄月英连连摇头。看上去非常兴奋的说:“董大哥手里的书。和之前地书,不一样啊。”
“我知道。是印出来啊。”
黄月英摇头,“不一样,不一样地。”
她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向董解释,干脆站起来,拉着董在一块模板旁边,蹲了下来。
“董大哥,你看……这是我在去年时弄出来的。我请蔡姐姐抄写了一章论语,然后贴在模板之上,字体就成相反地形状,笔迹也非常清楚。然后有找人,用刻刀刻出凸出的字体,我称之为阳文,与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不一样。印刷地时候,只需在上面涂上油墨,就可以了。”
董有点发懵。
什么阳文,阴文的……他是不明白。
不过看黄月英说的高兴,他心里面也充满了喜悦。
“这不是挺好?”
“不好!”黄月英摇了摇头,“我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许多缺点。比如在刻板的时候,非常费力……还有,大批书板存放起来很麻烦。而且如果出现错字的话,更正起来也很吃力。”
古人于治学方面,是非常地严格。
不似后世地出版业,即便是有一两个错字,也能照样出版。他们对于书版的正确性,要求格外地高。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黄月英,对此也非常的注重。故而对她的作品也是很不满意。
“去年,爹爹曾来了一次,也提出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就在想,怎么解决呢?”
黄月英笑嘻嘻的说:“不过,我真的很利害,终于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董大哥,你看……我请蒲元帮忙,用胶泥做出了许多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的阳文,用火烧硬。同样的文字,我可以烧出许多,然后按照文章进行排列,套在专门制作的模板上面……”
董一开始,听得晕晕乎乎,有点听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可是随着黄月英的操作,他渐渐的看出了一些门道。心里面不由得咯噔了一下,吃惊的向黄月英看去。
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活字印刷?
第四三四章 一大步
在华夏文明的体系当中,印刷术无疑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一个部分,更被称作四大发明之
但实际上呢?
印刷术准确的出现时间,大致是在隋唐之交,而且其中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从雕版印刷至活字印刷,中间有经历了六百年,而后逐渐的发展,直至达到成熟。
黄月英在去年完成的印刷术,就是雕版印刷术的雏形。
但正如她所说的那样,雕版印刷术存在着不少严重的缺陷。除了她所说的三个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当进行大部头书籍印刷的时候,所需花费的成本无法估量。
道德经,洋洋五千字,好办……
可是论语、礼记、尚书、春秋左传等书籍,却是士子们研读的根本,印刷起来非常的麻烦。
如果换做一个普通的工匠,在研发出雕版印刷术之后,一般不会继续深究。
但是黄月英不一样。她具有这学者一般的严谨,同时又有寻常工匠所不具备的研究精神。
所以在发现了雕版印刷术的缺点之后,就立刻试图寻找新的方法,进行改善。
黄月英笑嘻嘻的说:“其实,这种方法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具有了雏形。我在查阅典籍资料的时候,发现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度量衡器的时候,曾经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
也正是这条记载,让我产生了灵感……董大哥,如果把这种方法推行。那么天下士子定会归心。”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黄月英用黑乎乎地小手抹了一下额前散发。
本已擦干净的脸上,一下子有多了几道黑色的灰痕。看得出,她很疲惫。此刻之所以还能兴致勃勃的谈论她的发明创作,完全是靠着一股子欢喜之情。董不由得。感到一阵心疼。
“好了,莫要再谈论你地印刷术了……这件事我会交给马钧来处理。你现在要做的,是休息……好好睡一觉。否则过些日子,黄公过来看你现在地模样,一定会以为我虐待你,和我拼命。”
黄月英一怔,“我爹爹要来?”
“是啊,我已让人去望北郡,向黄公求亲!”
“啊……”
黄月英的小脸刷的通红,一下子变得扭捏起来。董才不管她。一把将她给横抱在怀中。
“董大哥……”
“不许胡闹,现在给我乖乖的睡觉去,等精神恢复了,咱们再慢慢的说。”
黄月英的身形高挑,比大多数女子的个头要高。虽生于荆襄,可是却颇似北方女子的体态。
七尺八寸的身高,若按照后世地方法计算。足有179公分。
不过在董的面前,却如同一个小孩子一样。抱在怀中,董感觉不到半分的重量。
一蹙眉。轻声道:“从明日开始,你要给我锻炼身体才行。怎地如此瘦弱,实在是太不爱惜自己了!”
黄月英羞红了脸,挣扎着想要下来。
可是又如何能从董的手中逃走?挣扎了两下之后,她急急忙忙的说:“董大哥。你且让我把昨天写好的笔记整理一下嘛。我保证。整理完了以后,一定好好休息。明天保证会锻炼。”
“不行……笔记,一会儿我来整理。”
董说着话,板起脸来,“你若再不听话,可不要怪我一会儿出门打你屁股,面子需不好看。”
一个大姑娘家被打屁股,黄月英还没有那种勇气面对。
只好乖乖的被董抱出了书房,在小鱼儿和小木头地关注下,进了卧房,被放在了榻上。
董让她躺好,又给她盖好了被褥。
也真的是太累了……
如今难题解决,又见董回来。黄月英的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在董地劝哄下,很快的睡着了。
董摇头,轻叹一声。
又为她掖了一下被褥,这才转身走出了卧房。
小鱼儿和小木头,脸红扑扑的站在门口。见董出来,她二人连忙低下头,向董行礼。
“小姐的笔记,你们都知道放在何处嘛?”
小木头回答道:“老爷,我们知道。平时小姐所做的各种记录,都是由我们二人负责整理存放。”
“那一会儿把东西全送到我那里。里面地物件,整理妥当……无我地准许,不准小姐再进去书房一步。”
“喏!”
两个小丫鬟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
董府有一日三餐的习惯,卯时末早餐,午时中餐,到晚上还有一顿,可以说是非常地准时。
在这个时代,普通人家能吃一顿饱饭就很难得。
即便是许多富贵人家,也大都是一日两餐,若饥饿时,会随时让下人加餐。
但是董那来自后世的记忆,却认为一日三餐的膳食习惯最好。三餐的质量未必很好,但是很准时,而且董自己的要求也颇为严格,三餐之外,若无特殊原因,是不允许随便加餐。
对于他这个习惯,济慈认为非常的合理,蔡琰也就在家中推行开来。
早餐时,董询问了四个孩子每日的功课,饭后又把董冀单独留在书房,父子二人对面而坐。
“我拟派法正前往代郡主理事务,不过他手头的督察院,乃是极为重要的部门,需贴心人主持方可。法正向我推荐了你……你业已十六岁。对于你的才学,我是放心地。可是那督察院……我想问你,是否有兴趣出来帮爹爹的忙。当然,若你不愿意的话,我也不会勉强。”
“督察院?”
董冀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弄的一怔。
毕竟在此之前。他没有半分地准备,下意识的问道:“爹爹。可是那杜邮堡地督察院吗?”
“正是!”
“我愿意……”
“六斤你且莫急着答应。督察院并非如你想像的那么简单,而且所担当的事务,不仅于国事,更于我董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入杜邮堡,也就代表着你将不会再有如今悠闲生活。”
董冀少见自家老子如此严肃的语气。
犹豫了一下之后,起身插手道:“父亲,儿已十六。爹爹十二岁驰骋西北,十四岁已名扬天下。儿虽不敢说要效仿爹爹,但是也愿意为爹爹分忧解难。此事……儿定不会辜负爹爹厚望。”
“如此的话……你午饭后随你媛容大叔一同去杜邮堡。你的时间不多。待来年法孝直外放幽州之后,你就必须承担起督察院的所有事务。在这段时间里,你需要多向法正请教才好。”
“孩儿……遵命!”
十六岁的董冀,更像他地母亲董绿,而少似与董。身高不过七尺五寸,在同龄人当中个头算是出众,可是和董朔董宥相比。却要矮上小半个头。董忍不住,伸手揉乱了他的头发。
若非手中无人,真不愿意这小子这么早。就加入这尔虞我诈的纷争啊。
估计这一两日里,他很可能要留在那里,好生的熟悉一番。毕竟,杜邮堡的秘密。太多了!
董和蔡琰三女。在花园凉亭里说话。
一场雒阳大战,足令他一家人分别了两年之久。自然会有许多事情,许多悄悄话要说一说。
董朔和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