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许攸的身边,文丑提枪立马,“先生可是不舍?”
“不舍?”
许攸忍不住笑道:“想那袁本初薄情寡义,只因小事而杀我家仆,削我颜面地时候,许某和他袁家就已经恩断义绝。公业莫要再试探我,我们等了许久,不就是为了今天?袁三死得好,不但死了,还给我们留下来一个好大地功劳做觐见之礼!”
文丑忍不住扭头,向山坡下的那辆大车看了一眼。
“只不知,公嗣先生会不会愿意?”
“他愿意不愿意都不重要,袁三死了,他回去也好过不了。再说,他儿子早就为玄德公效力,若说一开始是不得已,可到后来他保持沉默,只怕这心早就动了。”
“呵呵,不错,不错!”
许攸笑道:“好了,好戏我们已经看完了,如今正好出发,寻玄德公去!”
“先生所言,正合我意!”
两人带着心腹人马,赶着十几辆大车,浩浩荡荡地朝着平皋方向前进。远处,大火把天烧得也成了红色。
雍城,于河内而言,不过是一座小城。
人口不足万,城不过千顷。不过,由于它位于河内中部,早年袁绍与酸枣会盟的时候,曾经把雍城作为一个屯粮重地。即便是到了现在,它一样是极为重要。
由此,进可往阳、平皋、孟津、箕关。
退可在三日之内,抵达冀州境内。这里是河内重地,有袁绍大将吕翔吕旷兄弟镇守,又有陈琳做军师祭酒。袁尚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抵达雍城,向二吕求救。
这一路狂奔,直到傍晚时,才甩掉了追兵。
不过身边的人马,已经不足千人。七八百残兵败将,看上去那叫一个凄惨,难以用言语形容。远远的,雍城在望。甚至可以看见,那飘扬在城头的袁字帅旗。
袁尚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扭头看着身边的人,欲哭无泪。
想他当初自城出发的时候,是何等的气派,何等的壮观?真的可以说是旌旗遮天蔽日,刀剑寒光直冲斗牛。可是现在?都死了,只怕是蒋义渠他们,都死了!
“三公子,还是先叫开城门吧!”
有袁兵轻声的提醒,袁尚这才算是收拢心神,催马来到了雍城下。
“城上军卒听清,我乃三公子袁尚。快快通报二位吕将军,请他出兵救援!”
城头上,一片寂静!
突然间只听一阵铜锣声响,紧跟着一排排军卒拈弓搭箭,出现雍城的城垛口处。
袁尚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只见那帅字大旗轰隆倒下,一面修有金狮图案的黑色大旗在风中飘扬。
旗上绣着斗大的‘董’字。一个面貌奇丑的青年,在军士的簇拥下出现在城门楼。
“三公子,庞统奉大都督之名,已夺取雍城,恭候三公子多时!”
袁尚先是一怔,仍不住啊的一声惊叫。
扭头想跑,却听城头上传来悠长的号角声。
紧跟着从四面八方,杀出几员将官。左边是成蠡,右边是韩德。数千兵马呼啦一下子把袁尚等人围困起来。
只见韩德催马上前,手持鎏金双刃大斧,在空中呼的划过一道冷芒。
“三公子,我等恭候多时,还不下马投降?”
——————————
注1、蒋奇,三国志中未出现,于演义当中,曾领兵救乌巢时,为张辽所斩
第四0二章 关中桥头堡(二)
很多年以前……
唔,其实也不是很多年,大概也就是四五年前吧,那时董俷的人马都还在西域。
某次在与贾诩推演沙盘的时候,贾诩曾提到了关中。
当时,西域尚未平定,龟兹大宛乌孙三国不听汉王之命,又有北匈奴时时威胁。
但贾诩就确定,董俷必将夺取关中。
关中之地,有函谷关之险,南山为屏,黄河天堑形成了一道坚实的壁障。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适合董俷屯兵休整。不过,凡事总归是有一利必会有一弊。
关中虽然好,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守有余而进取不足。
所以,在占领了关中之后,董俷为什么不惜把五大主力之一的选锋军死死的放在河东。一方面是因为那河东曾是董卓起家的地方,有基础,于情于理都要占领;而另一方面,则是河东可以作为进军冀州的踏脚板,战略意义非常的重大。
可即便是占领河东,董俷依然面临一个问题。
河东有太行山王屋山等阻隔,想要进入冀州的话,同样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若得中原,必先得冀州!
当年强秦统一六国,也是从并幽下手,而后吞并冀州,这才能虎视中原,所向睥睨。
庞统认为,吞并幽之地,绝非一日之功。若不想一味防守,需取河内,连接两河之地。以关中为依靠,以并幽为臂助,他日夺取中原,则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对于此,陈宫徐庶都很赞成。
所以,当曹操忙于阳会盟地时候,整个长安同样也是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调兵遣将,为了夺取河内,董俷抽调出了八万人,以游奕军为主力。蓄谋吞并。在沁水大火点燃的时候,庞统与韩德等人,已秘密埋伏于雍城至野,等待时机。
想想看,百里大火,那是何等的声势?
雍城二吕又不是傻子,一看这情况,就知道肯定是袁尚出了问题。
如果袁尚是在其他地方出事,二吕也未必会有动作。可是袁尚如果在河内出事,而他二人又一点行动都没有。只怕袁绍知道了以后,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二人。
所以在沁水大火燃起之后,二吕立刻点兵马出击。准备迎接袁尚。
没想到,半路遭到了韩德的伏击,二吕武艺虽高,却被韩德一人圈住,斩于马下。
成蠡领兵,击溃了二吕兵马;而庞统则诈开雍城,拿住了陈琳。
这一连串的行动。只持续了一个时辰。庞统有足够的时间来打扫清理战场,于雍城守株待兔,等候袁尚自投罗网。庞统深信,就算袁尚不死,来到雍城下,估计也要被董俷等人扒掉几层皮。而事实上,袁尚也很配合,完全依照着庞统的计划来行动。
一场大战,持续了整整一天。
从点火开始。到袁尚被擒拿,所有的行动都可说是无比顺利。
当曹操得到通知。准备出兵救援的时候。韩德已带领兵马,占据平皋。与虎牢关隔河而望。武安国守住孟津渡口,做出随时会过河袭击阳地姿态。越兮夺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淳于导占据了武德(疑今河南焦作),做出防御态势。
黄忠则连夜夺了修武,于清水以西,屯兵虎视河内。
曹操大军抵达大河渡口的时候,却已经是无力回天,只能望河水对岸,为袁尚哀叹。
河内一战,董俷俘获袁绍军共十一万人,其中大半被迁移至河东,少数俘虏留在了河内,而后又火速命令徐庶为河内太守,令黄忠在清水以西,建清水大营。
至此,董俷兵马可在旬日之内,突入京兆,又可以奇袭冀州,骚扰州。
******
新年过后,刘辨正式在长安登基,该年号为泰平元年。
如果按照后世的公历计算,这一年正好是公元200,董俷这一年,整三十岁。
长安城中,一派喜气洋洋。
历经二百年之后,这座古老的帝都,再一次成为天下人所瞩目的焦点。
刘辨的心情非常好,一大早就起床,没有像往日那样的先去佛堂里修行一番,而是练了一趟花枪,而后有洗漱了一番,这才兴致勃勃的在众人簇拥下,登上朝堂。
这是他登基之后,第一次早朝。
薰俷不在,于是刘辨就命陈宫主持朝议,而他则心情激动的端坐在黄金龙椅上。
这感觉,好熟悉,也很奇妙!
其实在很多年以前,刘辨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只是当时他地年纪还小,而朝中还有舅父何进,虽为皇帝,但刘辨大多数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傀儡。
如今,我已经长大了!
但长大的感觉并不是很好,没有人在前面遮挡风雨,居然会是如此地难受。
刘辨已经习惯了,大小事情由董俷做主。可是薰俷如今还在河内与乱臣贼子浴血奋战,刘辨不得不去面对那些他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未央宫要修缮,需要钱粮……长安十二门要重新来,需要钱粮;旧城需要规划,新城需要建设,大大小小的事情摆在了刘辨的面前,每一件事情都要费脑子,都要有一番激烈争辩。
一场朝议下来,刘辨的头都要炸了!
“启奏圣上,臣有本奏!”
就在朝议快要结束的时候,从文臣之中走出一人,伏在丹陛之下,大声的说道。
是苏固……
苏固原本是武都太守,后来文聘等人过去,就把他架空了!
这个人该怎么说呢?大本事没有,察言观色地本领还有一点,同时也是一根墙头草。
在武都,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一方诸侯。
可是到了长安,虽然说也是九卿之一的职位,但实际的情况呢?苏固心知肚明。
没有怨气,那是假的!
但又有什么办法?要兵没兵,要将没将……苏固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总归不舒服。
刘辨快要睡着了!
这朝议未免也太无趣了些吧……
有点不耐烦的说:“苏爱卿有本早奏!”
“陛下,陛下如今初登大宝,正需建立赫赫武功,来向天下人昭告陛下的英武。”
苏固组织了一下词句,大声的说:“大都督兵锋所向,宵小莫不望风而逃,此皆为陛下之英明,乱臣贼子不敢触陛下锋芒所致。如今,阳群贼,尚霸占东都,陛下应出兵征讨,夺回阳……陛下之威名定可传告天下,汉室中兴指日可待。”
絮絮叨叨,意思其实只有一个。
皇上你如今登基了,掌权了,应该有所作为才是,别让人以为你只是靠着大都督才能打胜仗。您应该向天下人证明,您文韬武略无所不精,大都督能打胜仗,不过是靠着陛下您的威风。总之,您应该用行动证明,您是当之无愧的皇上。
这番话若是在以前,刘辨说不定理都不理。
可是现在,地位不一样了,他觉得苏固这话呢,说地好像也不是没有道理。
陈宫连忙站出来说:“陛下,万万不可!曹贼非等闲之辈,京兆也不比河内。且不说贼军兵马众多,而我大军如今都集中于两河与并幽之地,此时出兵反而不美。”
苏固说:“陈大人此言差矣,且不说兰池大营尚有兵马屯扎,凉州西域也养了许多兵马。渭南重泉,都建有行营,据固所知,这些地方的兵马足有二十万之多。这还没有算上新安行营地兵马……怎么大都督出兵就有兵马,陛下出兵就无兵马呢?”
陈宫并不是一个精于口舌之辨地人,闻听不由得一怔。
“这个……苏少卿当知,所谓行营兵马,大都是被淘汰下来的士卒,以屯田兵居多。而且,渭南重泉行营初建,新安大营地兵马多是新丁,怎么能出征打仗?”
“怕不是陈大人调不出人马,而是不愿意调出人马吧。”
“苏固,你……”
陈宫反应过来了!
若是贾诩在,或者是徐庶、庞统在,肯定不会容苏固说这么多的话语,早早的斩杀了。
陈宫于大局谋划不差,也有战略眼光。
只是机变不足,有些时候显得迟智。所谓迟智,就是说这个人的反应不够敏锐。
刘辨的脸色不禁阴沉下来。
“陈卿莫要再说了……朕已有决断。这样吧,朕命夏侯兰为东中郎将,统兵出征。你从新安调拨人马给夏侯兰将军,于十日后出征,朕就不信,赢不得那群乌合之众?”
“可是……”
陈宫还想争辩两句。
可是刘辨却不给他机会,冷冷的说了一句:“怎么,董卿说话有用,朕的话就没用吗?”
薰俷出征前,曾告诉过陈宫,不要忤逆了刘辨。
虽然这大殿上都是董俷的人,可是刘辨说的也是正理,这时候都不好站出反驳。
咬了咬牙,陈宫躬身应命!
这是要出大事啊……皇上这么一胡闹,只怕会搅乱了大都督的计划。苏固今天有胆子说这些话语,绝非是一时性起?不行,我必须要马上派人往河内,通知大都督。
——————————
注1,苏固,苏固: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兵击汉中太守苏固。(参考文献:三国志)。
第四0三章 袁绍亦踌躇
许在刘辨看来,行军打仗就是那么一回事!
事实上,虽然刘辨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却始终处于被呵护,被保护的状态之下。
一开始是母亲何太后,而后是董俷,后来又有卢植……
颠簸流离,的确是一种经历,不过有些时候,这种经历也会让人生出许多想法。
比如这一次,刘辨同意了苏固的看法,坚持让夏侯兰领兵出征。
一方面固然是受苏固的言语诱导,另一方面也未尝就没有和董俷抢一下风头的意思。
也许这种念头并不重!
也许只是单纯的想要向董俷说明:董卿,你看……其实朕也会打仗,也有大将。
不过,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吧,夏侯兰在得到将令以后,立刻兴致勃勃的带领禁中宿卫,赶赴新安大营提点兵马,准备杀出函谷关,向世人展示雄风。
薰俷得到消息的时候,夏侯兰已经到了新安。
“这那个王八羔子出的主意?”
薰俷听完之后,忍不住破口大骂,“如今京兆地区,聚集四家诸侯,麾下尽是精锐,更不要说曹操鲁肃,周瑜刘备,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智略超群的雄才?夏侯兰虽精通兵法,终归是没有真正的领军作战,如此一来,十万兵马岂不危险?”
雍城府衙中,聚集了许多人。
徐庶一蹙眉道:“苏固一向老实本份。即便是主公在西域守孝地时候,他也没什么动作。如今突然闹出这么一茬子事情来,恐怕是身后有什么人,挑唆他的吧。”
庞统等人,也都点头赞成。
薰俷抱臂,一只手轻轻的在脸上摩挲。按照汉室人的习惯,成年之后就要蓄须了。薰俷也不例外……虽然不习惯,可入乡随俗,有些事情却是不能轻易改变。
要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毁坏。
当初他刮了个光头,就累得老夫人和蔡等人把他好一阵的嘀咕,以至于再也不敢尝试。胡须虽密,却是终日的梳理剪切,还不算是特别的碍事,不过有点扎手。
徐庶所说不错,苏固绝不会无缘无故的跳出来。
“元直,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徐庶微微一笑,“主公以为那夏侯兰。有可能占到曹操一星半点的便宜吗?”
“哈,恐怕不可能!”
“不是恐怕,而是绝对不可能……所以此次夏侯兰出兵。
定然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回。”
薰俷摩挲面颊,轻声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要做妥善的安排才行。要不,我们出兵京兆,与夏侯兰呼应?虽不一定能帮助他,但至少能拖住曹操地兵马。”
这些话。说的合情合理。
其实就算是董俷愿意派人过去帮忙,夏侯兰也未必就会接受他的好意。
这是个很执拗的人,而且是一个已经钻进了牛角尖的家伙,可不是那么容易劝说。
薰俷和夏侯兰之间的矛盾,不是很大,却不可调和。
庞统冷冷一笑,“主公,只怕你是好意,人家领不领是一回事……弄不好还会吧自己也给搭进去了。以统之见。既然夏侯兰想要威风,那么就随他威风去好了。我们只要做好收拾烂摊子的准备。同时主公您最好保持住和陛下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