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闹出兄弟阅墙手足相残的祸事。”
“大王会答应?”张唐担心地问道。
“我说过。大王绝不会干手足相残的事,但在咸阳,很多人居心叵测,在背后推波助澜,试图挑起大王和武烈侯之间的矛盾,置武烈侯于死地,更想损毁大王的声誉。”公子豹大义凛然地说道,“老夫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张唐笑笑,唇角处露出一丝轻蔑,“为什么是章邯?”
“章邯如何?”公子豹反问道。
“文武全才,德才兼备。”张唐夸奖道,“在我的属吏中我最器重的就是他。”
“既然如此,为何一直把他放在身边?”公子豹嘲讽道,“你回家了,他怎么办?”
“我当然会给他一个好前程。”张唐苦笑道,“但你应该知道。假若我去年让他去河北战场,他恐怕连现在的爵位都保不住。”
“在中尉府,你可以提携他。”
“过去主爵中尉是公子襄,他和我是死对头,我的人一个也提拔不起来。”张唐说到这事就生气,“公子襄死了,主爵中尉的大权又被昌平君抢去了,武烈侯有职无权,我的人还是提拔不起来。你不要笑话我,你还不是和我一样,这几年你提携了几个后辈?”
“所以这次你我联手保举章邯,实在不行就把公子腾也拉上,我就不信,以我三人之力,还扶不起来一个章邯。”公子豹怒声…立”大王要是不茶妄,我尖找老大后六”※※
张唐愈发吃惊,追问道,“为什么是章邯?。
“你一定要知道?”公子豹瞪着眼睛叫道。
张唐把嘴巴闭上了。这里面肯定有秘密,但公子豹既然不愿说,自己也没必要穷究,知道的秘密越少越好。再说不耸怎么样,章邯是自己的部下,从小夫到司马,整整跟了自己十一年,战功显赫,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至今没有给他一个好前程。如今好不容易从天下掉下一个机会,自己当然不愿意错过,但南阳是个死地,章邯此去,到底是祸还是福?
脑车庶长、卫尉卿公子豹和中尉卿张唐联名上奏,以南阳地处四国交界之处,地理个置极其重要为理由,建议在南阳同时设守、相两府,并举荐中尉府司马章邯出任南阳郡郡守一职。
一石激起千层浪,秦王政和公卿大臣们谁都没有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宗室大臣竟然跳了出来,奋不顾身地保护公子宝鼎,尤其让他们意外的是,中尉卿张唐突然倒向了宗室,这导致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
蒙氏紧急约见张唐。国尉承蒙嘉是蒙骜的次子,与张唐是儿女亲家,见到张唐后,他直接质问,为何不事先与蒙氏通个气,让蒙氏有个准备。
张唐冷笑,“你们在南阳设局的时侯,为什么不先和我通个气?你要知道,我是老秦人出身,这些年我遵从诺言,竭尽全力帮助你们蒙氏,为此我把老秦人几乎得罪光了。武烈侯是武安君的外甥,是公子弘的儿子,他的背后是老秦人,如今白氏和司马氏解禁,当年武安君帐下的一帮悍将全部复出了,你们这时候要杀武烈侯,你知道后果是什么?我张唐遵从诺言,无怨无悔地帮助你们,但我有我的底线,我不会拿我的整个家族。拿那些追随我几十年与我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为你蒙氏陪葬“谁说我们要杀死武烈侯?。蒙嘉矢口否认,“大王怎么可能会手足相残?”
“既然如此,你担心什么?”张唐笑道,“脑车庶长找到我,说南阳局势可能动荡不安,建议禀奏大王,派个人去南阳坐镇,我乘机推荐了章邯,很简单的一件事而已
老秦人东山再起,咸阳的政局正在变化,宗室大臣和一些摇摆在各势力之间的老秦人也随之做出了反应,无论是驰车庶长公子豹还是中尉卿张唐,此举都是在向老秦人示好,以便在将来激烈冲突的时侯,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无可厚非的一件事。
蒙嘉悻悻而去。张唐却急告公子豹,要联系更多的宗室大臣请奏,否则此事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无疾而终。
三天后的朝会上,内史公子腾联合几位宗室臣僚再奏,强烈要求在南阳同时设置守、相两府。
这三天里,原本籍籍无名的章邯突然横空跃出,成了咸阳权贵公卿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各种各样的猜测不胫而走。这种猜测在今天的朝会上达到了顶峰,因为右承相昌平君熊启、宗正卿熊布、少府卿熊混先后请奏,不但同意在南阳设置守、相两府的建议,还对章邯此人大加赞赏,极力保举章邯为南阳的新郡守。
章邯到底何许人也?为何宗室、楚系同时保奏一个有关着系背景的中下级军官?
这里面迷雾重重,扑朔迷离,咸阳不知内情的公卿大臣们愈发兴趣浓厚,甚至连秦王政和他的近侍大臣们都想知道这个章邯的背后到底是谁,但章邯的背景太简单了,简单得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破绽。
秦王政下令,召见中尉卿张唐及其属吏章邯。
就在秦王政和他的一帮近侍大臣们在咸阳宫里第一次认识章邯的时侯,在咸阳城外一座大庄园里,几个权贵也在兴致盎然地议论着章邯其人。
这是一间雅致的木屋,位于某个不知名的山岗上,被刚刚露出新芽的几千棵大树遮掩得严严实实。
武烈侯公子宝鼎、御史大夫昌文君熊炽、右更南部军副率王贲、魄氏家主院藏和墨家矩子蒲溪子围坐于木屋中的案几四周,轻松交谈。气氛融洽。
章邯是什么人,为什么突然被咸阳所瞩目,熊炽比较清楚,但他无法理解的是,公子宝鼎为什么如此器重此人?仅仅就是为了熊闰?
“你为什么如此看重他?。熊炽直截了当地问道。
这个问题也是众人心头最大的疑惑之处,所以当熊炽问出来之后,大家都望着宝鼎,等待他的答案。
“如果我们都不在了。”宝鼎指指众人,又手指咸阳宫方向。“如果大王也不在了,谁可以独自支撑大秦?谁可以力挽狂澜于即倒?”
“章邯?”熊炽吃惊地问道。
“章邯。”宝鼎郑重其事地点头,神情异常严肃。
众人面面相觑,目光中无不露出匪夷所思之色,章邯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突然加重。这个评价太高了,尤其这个评价是从武烈侯的嘴里说出来,那无疑有一定的可信度。武烈侯自己就是个传奇。看看这座小木屋里的五个人,这五个人代表着当前咸阳六大势力中的五个。几十年来,在没有公子宝鼎的时侯,他们绝无可能坐在一起。
说实话,当他们刚刚走进这间小木屋的时侯,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们竟然会坐在一起秘商国事。决安大秦王国的命运。决定天下的命运,然而,当公子宝鼎把他的全部想法,把他对未来的整体谋划,详细说出来之后,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现在竟然是这个天下的主宰。
“你确信可以控制章邯?。王贲担心地问道。
“我为什么要控制章邯?。宝鼎笑道,“我们为什么能坐在一起?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所以我们坐在了一起。我们今天坐在一起笑谈甚欢,是不是说从此以后我们之间就再也没有矛盾,没有血腥残杀?当然不是,我们的矛盾会越来越大,我们的斗争会越不,但这并不会阻碍我们下,次继续坐在起高谈阔联,测为矛盾也罢,斗争也罢,都是我们整体策略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控制朝政,控制国策的走向,让国策为我们服务,从而谋取利益的最大化,并且一代代延续下去。”
“我控制章邯有什么意义吗?”宝鼎继续说道,“就如我刚才说的,做大王有什么意义吗?大王也罢,朝堂上的公卿大臣也罢,说到底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治理王国的最终目标是强国安民,让国稀世代延续,从而保证君王和公卿大臣们的利益永远不受损失,但现在呢?现在大王借着强国的名义,正在一步步蚕食我们的利益,所以我们必须联合起来,想方设法控制朝政,控制国策,让君王和公卿大臣们按照我们设计的策略去治理王国,这样就等同于我们控制了王国,控制了王国权力和财富的分配权,然后我们就可以利益最大化,并且保证这个最大利益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所以南阳的事就和这天下事一样,只耍找出封君、郡守和相国的共同利益所在,那么南阳这盘死棋就活了。”宝鼎笑道,“甘罗也罢,章邯也罢,都是我大秦杰出的才俊,将来都是我大秦的鼎柱,这样的人理所当然要让他们发挥出全部的才能,为我们谋取利益最大化贡献出他们全部的力量。”
“未来,当我们吞并了六国,统一了天下,权力和财富都将急骤膨胀,所以,大一统,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是大秦未来所有国策的基础
“从现在开始,大秦所有的国策都要围绕着大一统来制定,并且要为大一统之后国策的调整预先铺好路,做好充足的准备。”
“权力和财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手上握有多大的权力,直接决定了我们在未来能获取多大的财富,因此,中央高度集权对我们的策略是个致命的打击,为了阻止咸阳宫毫无节制地集中权力,我们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宝鼎最终的目的就是阻止秦王政过度集权,而阻止秦王政过度集权的办法就是在政治上确保军功贵族的权势,这通过外戚士卿贵族和军功贵族的联合来实现,在财经上却是以与民休养为原则来采取放任自由的经济策略,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在建立在两大贵族团体的联合上。如果两大贵族团体先后被赶出中枢,在朝堂上失去了话语权,那宝鼎的策略就彻底失败,他试图改变历史轨迹的努力也就全部白费了。
目前老秦人虽然东山再起了,但他们需要时间巩固和发展权势,当老秦人的权势再度恢复到像武安君时代一样的强大,那老秦人的目标就基本上实现了,所以他们现在迫切需要楚系外戚在朝堂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
楚系外戚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老太后还没有升天,不过病入膏盲而已,秦王政就迫不及待地动手了,这预示着老太后一旦死了,楚系外戚必定重蹈当年被赶出咸阳的覆辙,所以他们急需军方的力量,急需得到老秦人的援助。
公子宝鼎成了他们之间的桥梁。虽然过往的恩怨短期内无法消失,不可能重建当年宣太后、壤侯和武安君那等密切的联盟,但最起码在公子宝鼎的努力下,双方可以默契配合,互为援手。
巴蜀人是楚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楚系外戚遭到打击,巴蜀人在适当的时侯可以成为楚系的主导力量,从而确保楚系继续存在。楚系还是楚系,不过它的领导者由楚系外戚变成了巴蜀人而已。
早在晋阳的时侯,宝鼎就推测帝国的朝政长期控制在以魄状为首的楚系手中,这可能是导致始皇帝不立后不立储君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宝鼎更加确信这种推测,因为他正在做这件事,他正在让巴蜀人在必要的时侯代替楚系外戚继续控制庞大的楚系力量。
今天宝鼎就把他的这种想法直接说明白了。因为谁也不知道老太后能支撑到哪一天,假如她在整个布局没有完成之前就倒下了,公子宝鼎还没有返回咸阳,老秦人也还没有指挥大军攻克赵国,宗室贵族和军功贵族都没有恢复到一定的势力,无法给予楚系外戚以足够的支援,那楚系外戚肯定要被赶出咸阳,到了那个时候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楚系被秦王政和关东人彻底摧毁吧?所以只能以退为进了,楚系外戚主动退让,然后把楚系的领导力量逐渐转移到巴蜀人手里,这样楚系不但保住了,楚系外戚也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熊启、熊炽等人都已经得到了老太后的暗示,当时他们还有些抗拒心里,认为老太后过份相信了公子宝鼎,高估了他的能力,但今天熊炽不得不承认,还是老太后手段高绝,果断支持公子宝鼎,在关键时刻给楚系外戚找到了一条进退自如的生存之路,而这条路,也只有公子宝鼎才能创造出来。
楚系毕竟太过庞大,秦王政肯定要打击,而出手的时机就在老太后升天之后,所以熊氏以退为进,由台前转到幕后,让巴蜀人在前面顶着。自己在背后指挥小心蛰伏,耐心等待时机,将来的路还长着呢。
墨家则是老秦人的老朋友,墨家的衰落与老秦人的衰落同步,现在老秦人东山再起了,墨家崛起的步伐也快了。今日的墨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术派系,西墨更多时侯表现为一个拥有强悍力量的武装团体,但在宝鼻这个大策略里,墨家要尽快拿出全新的符合本利益集团的墨家学术,从而在学术理论上给法家学术制造阻力,尤其是要坚持“百家争鸣。的学术策略。坚决阻止法家一统学术。如果中土只剩下法家学术,那不但是墨家的灾难,是中土诸子百家的灾难,也是中土学术文化的灾难,更是本利益集团整体策略上的灾难。
大秦国策的根基是“法治。”统一后的帝国国策肯定也要以“法治。为原则,那国策的走向必然背离本利益集团的目标。国策离不开学术理论的支持,法家的学术理;汉有错误,尤其韩非,“法术势”二合的理论很多方制湖雅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坏就坏在法家士卿导上,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他们说服始皇帝罢黜诸子百家,这一策略成为导致帝国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公子宝鼎为首的利益集团的国策当然也是以“法治”为核心,但在理论上却不仅仅局限于法家的学术,还包括墨家、儒家、黄老学派等等,只要是有利于本利益集团的学术,那就拿来用,这也有助于坚持学术文化上的百家争鸣,所以,墨家的兴衰,在公子宝鼎的整体策略中至关重要。
墨家矩子蒲溪子走进这间小木屋的时侯,不知道墨家将在这场权力博弈中扮演什么角色,熊炽、王贲和院藏三人更是不甚了了,不知道墨家为什么会被宝鼎邀请而来,直到听完宝鼎的全盘谋划之后,他们才知道墨家竟然承担了如此重任。
学术文化、舆论宣传,由此决定了人心向背,尤其是士人的人心向背,这直接关系到了王国的兴衰存亡,而王国的兴衰存亡则直接关系到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墨家在整个策略中的位置举足轻重,甚至直接决定了整个策略的成败。
因为整体策略太过庞大,从统一中土到中土统一后,从有利于本利益集团最大程度地楼取权力和财富的国策的初步成形到正式确立。到实施推行,再到代代延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它的基础建设是重中之重。
这间小屋里的某些人年纪大了,可能连统一都看不到,那么首先就有个接班人问题。
公子宝鼎最年轻,他也是理所当然的领导者,他必须尽快返回咸阳主持大局,所以他要以最快速度解决南阳的事情。统一进程肯定要继续,但为了阻止秦王政和关东人进行财经制度的变革,未来两年楚系外戚和老秦人不但要联手阻止国策的修改,还要竭尽全力为大秦蓄积财富,而办法就是掳掠韩魏两国,同时尽可能避免与秦王政和关东人爆发直接冲突,这样本利益集团就能以最小代价赢取最大利益。
至于墨家,任务繁重,不但自身要进行学术创新,还要在学宫建设上有所建树,另外还要想方设法从关东六国延请各家名士到咸阳讲学,力求在学术上开始重新打造一个活力四射的新学派。
这场讨论直到第二天的黎明时分才结束。
回城的轻车上,公子宝鼎和魄藏同行。
院藏很兴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