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究其原因,袁绍军力虽众,但武将不给力,手下除了徐晃之外,其它武将都是半吊子货,不但没有一个高级兵法,而且兵法熟练度又低,两军hún战之际很难施放出来。
这是导致袁绍军如此被动的最直接原因……
第173节 袁绍大病、转职突骑兵
第173节袁绍大病、转职突骑兵
(感谢同学们的订阅、打赏、月票、推荐票。说心里话,重甲这本游戏背景的三国小说,能得到大家这样的支持,心里真的很欣慰。最近几天重甲肚子有点不舒服,码字有些艰难,不过一想到有这么多兄弟在支持着重甲,等着看重甲的书,重甲就好似被军乐台的声bō范围覆盖了一样,变得无比振奋,嗷嗷直叫大家尽管放心,虽然重甲很少说什么(无奈,脸皮比较薄),但心里有数,自会用稳定的更新和细心的构思来回报大家的支持。拜谢)
处在中军后方的袁绍,由数百名先登死士簇拥,眼看着自己的二十万大军被曹军疯狂砍杀,麦浪一般成片地倒下;没等新军乐台加持的十分钟特效消失,就已死伤过半,存者不足五万人。
袁绍哭的心都有了,痛苦地摇着头,自知自己这次是彻底地败了。
“天不佑我,天不佑我袁氏名门啊”
袁绍仰天长啸。
实际上,袁绍从一开始就命令中军最精锐部队猛攻吴凡所率领的三万名青州斗士,因为他很清楚,这三万青州斗士不仅是曹军的中坚力量,更有军乐台一座,只要能迅速把这个部队摧垮,令其无法组装起军乐台,再击溃其它曹军部队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不过,当他看到自己派出去的三队重步兵和二队重骑兵,竟是不能攻入青州斗士阵列时,就已经预见到此时失败的结局。只是,他一直还报着一份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凭借绝对的兵力优势还有胜机。然而,眼下的现状却是将他的侥幸心理彻底击得粉碎。
“主公,我军大势已去,主公还是快快撤兵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平原太守陈琳,胡子和眉毛都被烈焰烧焦了。率一部分残兵从前线退回来后,焦急地向袁绍建言。
袁绍现在已经没有主意了,木然地点了点头,一屁股坐回车上。随后,陈琳就代袁绍下达了退军的命令。
袁绍军早就无心再战,一听退兵的金钲,如méng大赦一般,轰地一下作鸟兽散,争相恐后地向着平原方向逃了下去,丢下无数军资器械。
吴凡也不率兵追赶,以免中了敌军埋伏是其一,其二,曹军这次虽是大胜袁军,但自己也付出了很大伤亡。按照提示信息显示:己军伤亡达四万余人,其中除去大部分伤兵外,战死一万人左右。
这样的伤亡,对于本来就人数不多的邺城守军来讲,自然不算小数目,需要适当地休整一下。
另外,袁绍军丢下的军资器械数量实在庞大,加上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尸体,至少得收拾三四天。
于是,出于多方考虑,吴凡下达了停止追击袁绍军的命令。
而袁绍军在狼狈不堪地逃离邺城战场后,返回平原的途中又有大量伤兵死在路上,加之士气低到谷底,军心摇摆不定,又有近一半士兵逃走。等到袁绍终于逃回平原城,清点人马的时候,就已经仅剩不到二万人了。
当陈琳将一消息报知袁绍后,后者闭上眼身体摇晃了几下,最终昏倒是正殿之上。
袁绍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全军上下人心惶惶。长子袁谭暂代袁绍行使君主命令,但他的眼光和威信与袁绍根本无法相比,袁军恢复十分缓慢。而对于危机总是有着先天xìng预见本能的刘备,见袁绍这棵大树已经靠不住了,自然不能再继续于此地停留,便在一天夜里与张飞、赵云、孙乾三人,携自己的两位夫人及百余名士兵,悄悄地溜走了。
……
一晃,距离邺城决战已经过了半个月时间。
邺城驻军经过充分的休整,不但伤兵全部复原,而且又通过召募新兵对部队进行了补充。目前邺城驻军已经达到十万人规模,训练全部达到满值状态。
青州斗士经过半个月前的邺城决战,经验又上升了不少,吴凡甚至注意到有几名士兵的经验已经超过了一千,最高的为1027这几人的身体素质明显与其他青州斗士不同:筋肉更加强健,面容更加冷峻,不愧是从尸山骨海里冲出来的,目光中甚至还隐约带了点微弱精光
竟是与袁绍千中选一精编而成的先登死士有些相仿
由此看来,这一千经验界限就是一个分水岭;越过这道分水岭,就犹如蛹化之蝶一般,令士兵从内到外都发生质的转变。
不过,先登死士仅有区区数百人,而且是把目前袁绍军中的精锐全部搜刮了一遍好不容易才编成的。想要补充,一年能补充三十个士兵就已经是极限。可吴凡手下这些青州斗士就完全不同了。
以他现在三品官的带兵上限,就已经达到五万别看眼下一场三十万人的战斗仅仅有几个人达到一千经验以上,这是因为青州斗士整体经验还不是很高所致。随着单兵经验不断提升,很快一场战斗就会有三十人,五十人,一百人,甚至数百人达到一千经验以上
可以预见,这支青州斗士部队绝对会成长为和吴凡一样的妖孽级存在
这种感觉真的很嗨皮。
让吴凡感到嗨皮的又不止如此,早在邺城决战结束的当天,吴凡查看几支参战部队的经验,发现突骑兵部队的平均经验已经达到第二的部队。
这支突骑兵还是吴凡身为许昌太守时,与曹操东征徐州,荀彧在许昌发现游历到此的丘力居,并将之登录成功后,所获得的一千名sī兵,即突骑兵。
后来随着不断召募新兵补充,在原有一千人的基础上持续壮大,直到现在的一万一千余人(战前为1500人)。
这支突骑兵部队也算是功臣部队了,跟随吴凡东征西讨,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下邳之战前,由于吴凡手下只有夏侯渊弓骑兵法娴熟,这支突骑兵部队就一直交给夏侯渊率领。下邳之战后,吕布与吕玲绮相继归降,这父女二人弓骑兵法同样十分精湛,突骑兵就交给一直跟在吴凡身边的吕玲绮率领。
由此,看到这支突骑兵部队如今也渐渐成长起来,成为中坚力量之一,吴凡心中自然是十分欣慰。
无意中,吴凡想起下邳之战时,自己曾经把一直认为不能转职的青州兵转成了青州斗士。当时由于自己拿的是高级“转职兵符”,以至于青州兵仅仅197的平均经验就达到了转职要求。那么,眼下自己手里这个低级“转职兵符”,在平均经验已经达到547的突骑兵面前,是否也能发挥转职作用呢?
这样的想法一经出现,吴凡就按捺不住了,连忙伸手入怀取出这个低级“转职兵符”,面对着正在打扫战场的突骑兵们展开……
提示:突骑兵平均经验为547,已经达到转职要求,是否为其转职?
吴凡的脑袋又一次轰地一声……震精了
我擦突骑兵也可以转职?这是不是说所有《三国志10》中的特殊兵种都是可以转职的?若是那样,转职兵符可就是太珍贵的宝贝了,日后得努力收集转职兵符才是王道
吴凡不知道,这个转职兵符其实是异常稀少的物品,可遇不可求。别看它连宝物都算不上,但其稀有程度却比价值高达30的属xìng玉还要高
当然了,再怎么稀少,也得物尽其职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青州兵和突骑兵都无法通过兵种训练所转职,用“转职兵符”进行转职是再恰当不过的。如果用转职兵符转职普通步兵、弓兵、骑兵,那可就是暴殄天物了。
这种低级错误自然不会发生在吴凡身上。
再说吴凡,脑袋里轰地一声震精了一下后,很快醒过神来,立即选择确定。于是,眼前的突骑兵们立即被七彩光芒所笼罩,浑身上下变得好似七彩晶体一般斑澜。须臾,光芒散去,突骑兵们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吴凡面前——
吴凡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们外罩的盔甲,由原来的皮甲与铁甲相组合的形式,变成纯粹的铁甲。由于突骑兵不似青州斗士那样为了短兵相接,而需要保证身体关节的灵活xìng,因此,突骑兵的护甲可以保护得更全面一些;比如青州兵没有防护的小臂、小tuǐ,在突骑兵这里却是被铁甲严密地罩在里面。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他们的武器,由原来的普通硬木弓,变成铁脊弓,射程比原来增加三分之一左右,攻击力却增加了整整一倍而且每人还增加了一把用来近战的单手短戟,威力虽然比不上骑兵的长枪,但突骑兵的优势毕竟在于远程,近战只是附加能力。况且,拥有了近战能力后,突骑兵就不必像以前那样,在短兵相接之际就只有挨宰的份儿;另一方面,更是意味着突骑兵从此不但可以施展弓骑兵法,而且还能够施展骑兵兵法。
一个兵种可以兼备两个兵种的兵法,光是这一点,转职后的突骑兵就已足够逆天
好在,自夏侯渊之后,一直率领突骑兵的吕玲绮,弓骑和骑兵兵法都很擅长(吕玲绮拥有的弓骑和骑兵兵法:奔射,飞射。突进,突击),因此,转职后的突骑兵虽然兼备了施展骑兵兵法的能力,交给吕玲绮率领,却是仍然可以发挥出这个兵种的最大威力。
转职后的突骑兵,除上述几个最明显的变化之外,另一个最明显的变化自然就是他们的名字:由原来的突骑兵,变为迅骑兵。并且在兵种介绍上也发生了改变——
迅骑兵:突骑兵的一次转职兵种,攻击力,防御力变得更加强大;并且在保留弓骑兵兵法的同时,又兼备了骑兵兵法。另外,发动弓骑兵法时,有百分之三十的几率对敌军主将造成狙击效果。
看到这里,吴凡心中欣喜异常:青州斗士,迅骑兵,两个本来以为不能转职的兵种,眼下全部在自己手中进行了转职,战力明显提升了一大截,逆天感尤为强烈。这种嗨皮的感觉是巨大的,空前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只有身在其中才能切身体会得到的。
……
回过头来,书接前文:邺城决战十五天后。
吴凡掐着日子计算,曹仁军应该已经接近北海了。
如此一来,自己正好率主力出战攻打平原。一方面,夺下这个河北一地唯一拥有攻城武器制作所的城市;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目的:令平原驻军无法分兵,这样,孤军作战的北海就可以被曹仁军轻易拿下。
可以说,这次出兵,不论战果如何,吴凡治下必添北海。如果打得顺利,再将平原拿下,一举两城,那就是皆大欢喜了。
第174节 曹操得子,吴凡得女
第174节曹操得子,吴凡得女
(昨天做梦都在码字,这算神马水平?)
建安三年,公元192年4月,下旬。
曹军第二军团都督吴凡,亲率吕布、张辽、颜良、文丑、周泰、吕玲绮、郭嘉七名僚将,及徒弟李湛,起八万马步军,进军袁绍治下城市:平原。
邺城方面,留大哥华雄率二万兵马驻守。由于袁绍军经过三次惨败,已是元气大伤,根本没有力量主动出击,于此,邺城方面虽然只留华雄一人,却是并无忧虑。
八万马步军在距离平原二十里处安营下寨,却是并不急于攻城。袁绍手下文官武将对此正在困huò,北海方面传来急报:曹仁率三万五千人马正在加紧攻城,北海城危在旦夕
众人至此才算明白吴凡的意图:就是拖着平原的守军,不敢去救北海。否则,平原守军一旦分兵,吴凡必率全军攻城。
袁谭急得团团转,问遍手下文武官员,对此都无良策,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北海方向哀声叹气。
八天后,吴凡在军中收到从北海传来的捷报:曹仁已经将北海攻陷,太守王修和僚将高柔被俘,不过此二人都不肯归降,被曹仁释放。
吴凡看过战报后,点了点头,当即提笔亲自写下任命:任曹仁为北海太守,荀彧、皇甫嵩、朱儁为其僚将,都市方针为军备。同时,命曹仁留守五千人守城,荀彧代行太守之职;曹仁本人亲率皇甫嵩、朱儁二员僚将并其余兵马,于十天后赶来平原,汇合吴凡主力攻打平原城。
目前献帝手下的原班大臣们,如杨彪、王允、卢植、皇甫嵩、朱儁这些人,都已经渐渐接受了献帝被架空这个现实。本来除了王允和董承之外,其他人都只是背地里发些牢sāo,并没有什么付诸实际行动的想法。现在王允连环计被识破后,曹操和吴凡没要了他的老命就已经是大感意外了,哪还敢再折腾?而另一个活跃分子董承又被满门抄斩。剩下的这几个大臣,眼见大势已是如此,况且献帝又是锦衣玉食,十分快乐,自然也就不再做无谓的抗争。
也正因为如此,吴凡才陆续开始重用这些大臣,如杨彪被吴凡任命为上党太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吴凡故意让其他大臣看到自己重用他们的决心。
上党人口不多,只有二十来万,城市规模又小,还是后方城市。有这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吴凡也不怕杨彪有一天会不识时务地起来造反。相反,杨彪治政能力十分出sè,让他治理这类后方城市却是十分地适合。
至于没有提到的荀攸,他本来就是保曹派,现在身为夏侯渊手下僚将,活跃在晋阳。
回过头来再说平原与北海这边,两城距离约五天路程,之所以吴凡给曹仁十天时限,是为了让曹仁利用多余的五天稍事休整。毕竟曹仁这支部队长途行军,又新破北海,实属劳累。
北海南北纵向分别与下邳和平原两城为邻,西线与濮阳遥望,东临大海。
濮阳为夏侯惇治下城市,目前十分安稳,自然不会对北海构成任何危协。下邳同样为曹军第一军团城市,也是曹操与孙坚jī战的主战场,因此也不用担心孙坚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分兵来袭。而平原方面,正被吴凡大军压得透不过气,前面连分兵救援都不敢,现在自然是更不敢派兵来攻打北海。
于此,北海留守五千兵力守城,看似单薄,实则安稳得很。
十天后,也就是五月上旬,曹仁率皇甫嵩、朱儁两员僚将,并一万九千人马,赶来平原。吴凡当天汇合两军后,立即对平原发起攻城
这一次的攻城战,曹军损失又是相当惨重。究其原因,平原已是袁绍军最后的一座坚城,由于城内有攻城武器制造所,袁绍军自然不能轻易放弃。否则,一旦让曹军第二军团得到这个特殊设施,当真如虎添翼剩下的袁绍治下城市,再无险可守
出于这种决绝,城内守军集合了蓟、南皮、北海(未被曹仁攻陷时就把大部分部队派到这里)、平原四城兵力,总共七万余人,又新造四架井阑架在城墙之上,对攻城部队疯狂散射箭矢。
不过,经历三次惨败的袁绍军,已是军无斗士,士气极为低落,面对曹军,尤其是青州斗士,普遍产生畏惧心理;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一堆臃肿的数字罢了。在吕布和吕玲绮父女二人所率领的迅骑兵完成一次漂亮的飞射后,攻击力达到两倍的弓骑兵法立即让城上守军死伤五千余人趁着城上守军空虚之际,吴凡手下青州斗士在新军乐台的特效加持下,再一次如飞般登上城墙。
接下来的战斗就变成一边倒了。十分钟的军乐台特效,让青州斗士在巷战中杀敌二万余人平原守军仅存的一点抵抗意志也被彻底瓦解,纷纷跪地乞降。袁绍在徐晃及众位武将和先登死士的奋死护卫下,于城破之前总算脱出平原,往南皮逃去。
而陈琳等跑得慢的文武官员,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