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武帝龙颜大悦,立即下令在此建一亭舍。回宫后,汉武帝下令在此营建陵墓。汉武帝的陵墓前后修建了53年,才最终大功告成。陵墓的选址虽然具有偶然『性』,但是,也反映了汉武帝长寿的愿望,以及希望万年吉祥的意思。

    汉武帝选择了这样的风水宝地之后,部分实现了他的愿望。之所以说部分实现了他的愿望,是因为只实现了他长寿的梦想,并没有实现大汉王朝绵延子孙的愿望。他死后不久就被盗墓贼将坟盗掘,西汉王朝也很快覆亡。这块风水宝地并没有那么神奇,甚至可以说很差,此时,我们不得不怀疑东方朔判断有误。

    而事实上,这儿又有另一个传说在佐证这个事件。

    传说,东方朔看到这样的一块风水宝地之后,也想把它作为自己百年之后的安息地,但皇帝看上了,怎么办?于是,他就来了一个调包计,占尽了茂陵的风水。原来,东方朔在给刘彻看陵址时,发现这里的风水确实很好。他为了让自己的后代飞黄腾达,瞒过汉武帝,把茂陵址故意向上移了一段,而将真正的宝地留给了自己,为了日后能顺利找到这块宝地,他在这里种了一棵小树作为标记。

    这是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秘密甚至决定了整个西汉王朝的兴衰。因此,东方朔一直将这个秘密隐藏在自己的心底,直到咽气之前才将儿子叫到面前叮嘱道:“我死以后,你在茂陵下面靠塬边上的那个地方找一棵树,那棵树已经六十多年了。找到后一定要把我埋在那里,切记!切记!”说完就断了气。

    东方朔的儿子按照他的遗言找到了那棵树,并按照他的意愿,把他埋在了那里。东方朔被埋在了宝『穴』后,陵墓疯长,第二天,墓就长高了五丈,第三天,又长高了五丈。按照这种速度,很快就要高过茂陵了。天神看不过去了,拾起一块石头就扔向了他的坟,坟被压住,不再长了。后来人们把东方朔的墓称作“压石冢”,并说这儿的风水的确比茂陵好,在压石冢这儿可以“卧看长安”,而在茂陵那儿就只能“坐看长安”。

    英勇神武的汉武帝也许不会想到,他生前看好的风水宝地,竟然被他的臣子东方朔占了去,但此时,他对此事也鞭长莫及了。

    一支响箭定皇陵

    从河南巩义市出发,沿郑洛公路西南行40里,再徒步南行约七、八里,就到了一个名叫“龙洼”的地方。这里,四周台地层层,远处是簇簇青山,中间是一片平川。就在这平川上,有一座古代陵墓高高隆起,它就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中提及的“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宋祖”——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墓地——“永昌陵”。

    永昌陵统领着北宋皇帝的陵寝群——宋陵。整个宋陵区的规模不小,散落在巩义市区和下辖的芝田、西村、回郭三镇。北宋有七帝葬于此(除征、钦二帝被掳,死于北国之外),分别为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太宗赵光义永熙陵、真宗赵恒永定陵、仁宗赵祯永昭陵、英宗赵曙永厚陵、神宗赵顼永裕陵、哲宗赵煦永泰陵,加上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永安陵,统称“七帝八陵”,还有后妃、功臣如包拯、寇准墓,据考证有300多座,是一个巨大的陵墓群。

    北宋定都开封,为何要将陵寝建于远离国都的巩义呢?这还要从开国之君赵匡胤说起。

第7章 “风水宝地”选址的玄机:盗墓与风水(2)()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五代时的一位高级将领,长期驻军洛阳,所以赵匡胤出生地是在军营——洛阳夹马营。他在洛阳度过了童年,当了皇帝后,常到各地巡视。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春,他又到西就(洛阳)视察,顺便回到夹马营旧居参观,忆起儿时嬉戏情景,留恋之情溢于言表。他指着一处地方对随从人员说:“我幼时有一心爱玩具小石马,后来把它埋藏在这里,不知现在还能不能找到?”说罢命人去挖,果然找到了小石马。赵匡胤拿起来爱不释手,就带在了身边。当他返回东京的途中,行至巩县时,又亲往父母茔地——永安陵进行祭奠(赵弘殷死后,原葬于开封东南隅,赵匡胤即帝位后,于公元963年迁葬于巩县西南40里的訾乡邓封村)。祭毕,他又登上陵园神墙的西南角楼向四处遥望,当看到远处的不老青山、近处的悠悠流水时,顿时引发了今昔之思,不禁一阵唏嘘感慨。于是,赵匡胤抽出一支响箭,搭上弓向着西北方向『射』去,那箭直飞到400米以外才落下。赵匡胤长叹一声,对随从大臣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终须有归宿之地。你们记住,今日箭落处,就是我百年后长眠之所。”说完,取出石马,命人埋在箭落处为记,又亲自拟了名称——永昌。

    就在这年的十月二十日,赵匡胤独坐宫中太清湖畔,细观夜『色』,只见星光璀灿,和风微至,宁静清幽。可是不久,天『色』大变,他赶忙回到宫中,传旨召弟弟开封尹(京城长官)赵光义入寝宫相见。光义来到后,命令后妃、宫女、宦者等侍候的人,一律退往外院,两人酌酒低语,谁也听不到在说什么。只从窗外透过窗纸“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胜状”,又见皇帝手持大斧嗵嗵拄地,大声说:“好做!好做!”随后就倒卧床上,“鼻息如雷霆”。光义当晚陪宿屋内。天将黎明时,万籁俱寂,忽听有人报说:“皇帝晏驾了”。

    史学家们认为,宋太祖之死是因其弟赵光义做了某种手脚,但事隔千年,今天已难以澄清真相。而“烛影斧声”也成了历史上的一桩悬案。

    赵匡胤死后,灵柩停放于万岁殿,由皇弟、后妃、皇子、文武大臣每日致祭。第二年四月,灵柩运往皇陵——今巩义市芝田乡安葬。护送灵车的官员、卫士、仪仗队伍及皇宫妃嫔人等共3000多人,二十五日到达了这片太祖早已选好的陵地。

    宋陵有皇帝及皇后、大臣等的陵墓300余座,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现地上所存700多件精美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北宋皇陵的诸帝陵园建制统一,平面布局相同,皆坐北朝南,分别由上宫、宫城、地宫、下宫4部分组成,围绕陵艺术造诣园建筑有寺院、庙宇和行宫等,苍松翠柏,肃穆幽静。西村陵区位于西村乡北的常封村和滹沱村之间,包括宣祖赵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蔡庄陵区位于蔡庄北,有真宗赵恒的永定陵;孝义陵区位于县城西南侧,包括仁宗赵祯的永昭陵、英宗赵曙的永厚陵;八陵陵区位于八陵村南,包括神宗赵顼的永裕陵、哲宗赵煦的永泰陵。

    好风水难保稳固

    在我国,风水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话题。在古代,特别是汉唐以后,上自帝王宫室、陵墓,下至官署、寺庙和民宅,在选址和营建过程中大多都深受风水理论的影响。

    最初,风水只是古人寻找墓地时使用。它的理论大概是:葬地内有生气,生气可以带来福音。而生气在地里是流动的,遇风吹就会失散,遇水流拦挡就会停止不动。所以,古人寻找墓地,都是选择生气凝聚的地方,即风吹不到、有水流可以阻挡它流动的地方。后来,人们将风水概念扩大到城市、民居等领域。为了加以区别,人们将风水划分为阴宅风水和阳宅风水两大类。

    明代帝陵的卜选,就是在阴宅风水术的指导下进行的。卜选的方针是:四面有山,左右和前面有水;山水曲折变化;龙(陵后的山脉)、『穴』(陵墓中安放棺椁的地方)、砂(陵寝风水格局中龙以外的其他山脉)、水(河流)之间的相配关系,等等。

    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山间泉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陵前6000米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十三陵在选址时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比如天干的因素(即天时,天时考虑三、六、九)、人的因素(明代十三代皇帝陵墓都建在此)、地的因素(土质很差,以虎山为最差。也许它原来的土质是好的,到现在已经发生变化)。这个十三陵是一个聚人气、才气的风水宝地,就像故宫一样,虽然朝代变换,民族却愈加强大。

    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替,并不是以人的意志或者风水的好坏来判定的。所以,纵然十三陵是风水宝地,也无法保住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枕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明朝统治者内部已经腐朽无能,统治机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他们已经无法驾驭当时的时代,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明朝的灭亡也就是必然的了。既然这样,将明朝的灭亡完全归罪于十三陵的风水,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魂归北斗明孝陵

    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周边的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明孝陵的: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特别是明孝陵的“前朝后寝”和前后三进院落的陵寝制,反映的是礼制,但突出的是皇权和政治。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背依钟山环境优美而著名于世。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明孝陵在中国帝陵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独特的设计理念、制度格局、营造规模和艺术成就很深刻地影响了以后帝陵的修建,如今分布于北京、湖北、河北等省、市的明清皇家陵寝都是以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而建造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明孝陵不愧是一项天才的艺术杰作,是中国文化发展到高度成熟时期的一项综合『性』成果,它开创了明清帝陵的一代新制,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价值和地位。

    明孝陵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式动工,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规模巨大。当时从朝阳门(今中山门)至孝陵卫再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里,护陵驻军有5000多人。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对德碑,神道石兽狮、獬豸(xièzhi)、骆驼、麒麟、马和象六种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将各四。

    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中国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线,而是环绕建有三国时代孙权墓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形似北斗七星。由卫岗的下马坊至文武方门的神道长达2400米左右。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陵园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周长22。5公里。若从空中俯视,可以看到明孝陵竟然呈北斗状布局!有人说,这是朱元璋别出心裁,故意要打破常规,以表示自己不按常规、传统办事的帝王气概。也有人说,这是为了让神道加深延长,便于布放石人、石兽。还有人说,是朱元璋在建造孝陵时,有人建议挖平孝陵对面的孙陵岗(今梅花山),使墓道取直。朱元璋认为孙权是条好汉,认为让东吴孙权大帝为自己守陵更显气概。

    后来,有人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解释朱元璋的做法。朱元璋早在作为农民军起义将领时,写过一首气贯长虹的诗篇:“天为帐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伸长腿,恐把山河一脚穿。”这体现了朱元璋的雄心,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朱元璋既然费尽心机择址建陵,在陵墓的设计上一定会更加用心。古代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宫、天象、星宿图的情况,意在“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的效果,而朱元璋尤其对天象崇仰,因而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从平面图上看,孝陵的七星排列走向与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