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寒门天下-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陪着蔡邕走完最后一程的人当然是蔡琰,蔡琰之母七年前就先行一步。

    郭嘉长叹一声,道:“说吧。”

    “爹说,请夫君当一个好皇帝。”

    郭嘉眼露震惊,望着墓碑难以置信。

    阅人无数历经沉浮的郭嘉这一刻必须承认,他看错了一个人,蔡邕。

    这个看上去顽固不化迂腐老头,实际上大智若愚。

    或许当年一席对话,蔡邕实际上就接受了现实。

    对他而言,最难的抉择是夹在中间,一面扶汉无门,一面又帮郭嘉在百家学堂源源不断地教导人才,这就是忠君与苍生之间的抉择。

    而蔡邕,选择了后者,百家学堂每年都会在新的一个郡兴建一所,二十多年,郭嘉受益无穷,而蔡邕这面无形大纛吸引来的文人志士数不胜数,他们不见得会在郭嘉手下当官,但当一个教书先生领取不低的薪酬,则也是对郭嘉统治有着显而易见的巨大贡献。

    凄凉一笑,郭嘉拿起酒壶自己灌了两口,对着蔡邕的墓碑道:“如此,岳父也一定知道为何当年我将天子拱手送出。”

    蔡琰泪流满面,无力地靠在郭嘉身上,缓缓点了点头。

    刘协这把双刃剑,郭嘉放弃挟天子令诸侯,最致命的原因,就是今天这个局面。

    曹丕篡汉,虽则所行是禅让,是一个开风气的举动,为此后数朝数代的开国之君竖立了一个榜样,要改朝换代,要么流血,要么禅让,看似禅让和平又顺应天道,实则披了一层冠冕堂皇的外衣,而这个外衣,是许多想要名垂青史的帝王都要的,可天下人不是傻子,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都在一念之间。

    郭嘉不要天子,就是不希望他自己,包括他的子孙后代,背上这个篡汉的骂名。

    这个名,要背负千秋万世!

    当一个好皇帝,这个要求同样沉重,是郭嘉在乱世打拼二十余年后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不是郭嘉逃避这份重担,而是他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就这么一路背负着沉重责任地走下去。

    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的权力,郭嘉在这一场灭曹战略部署之际,便已经做出了选择。

    站起身,郭嘉给身后的貂蝉投去一个眼色,貂蝉会意,走上前来接替郭嘉的位置扶住蔡琰。

    哀悼亲人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而郭嘉不能久留,他还有数之不尽的公务要忙碌。

    准备下山,路过郭瑾时,郭嘉看到他泣不成声的样子,安慰似地拍拍他的肩,而后阔步离去。

    沿山道而下,郭嘉刚走到半途,庞统捧着几卷竹简趋步来到郭嘉面前,呈给郭嘉。

    郭嘉拿过一卷边走边看。

    庞统跟在他身旁,紧随在侧。

    卷起竹简,郭嘉脚步一顿,扭头去望庞统,疑问道:“建号帝王,龚行天罚?”

    庞统认真地点了点头。

    “此事再议。”

    郭嘉把竹简丢到庞统怀中,迈步要走,但是庞统却出言劝道:“主公,曹丕称帝,汉室已亡,主公若不称帝,那今后天下人面前,主公能和曹丕相提并论吗?”

    郭嘉官职最大是州牧和军职中仅次大将军的职位,可这都是汉朝的官。

    爵位也不过是侯爵。

    枭雄对话,曹丕是帝王,郭嘉算什么?

    现在郭嘉的身份地位略显不伦不类,因此,必须也竖起自己的大旗。

    郭嘉回过头去凝视庞统,沉声道:“士元你心知肚明,曹丕这个皇帝能当多久。称帝的事,不要再提。”

    !#

    /a》

第七十章 龚行天罚() 
《三国之寒门天下》来源:

    第七十章龚行天罚

    庞统一听郭嘉的话,就知道郭嘉的潜台词。

    庞统自认自己的小聪明是瞒不过郭嘉,但这件事情,郭嘉还真是冤枉了他。

    可以问心无愧的说,庞统,法正等等一大批人才投效郭嘉,很大原因就是想要当新王朝的佐命之臣,人臣之功莫过从龙,庞统自然希望郭嘉称帝,而他能够当上开国功臣。

    现在,这个机会千载难逢。

    曹丕篡汉,骂名是曹丕的,郭嘉作为汉臣想要扶汉已经不可能了,汉朝亡了!

    郭嘉在曹丕称帝后再称帝,受到的谴责与非议将会降到最低。

    刚才,郭嘉看过的文书,便是一封劝进的表文,是益州府联名所书建议郭嘉称帝。

    郭嘉对庞统的那番话,看似是以为庞统幕后策划这件事。

    实际不然。

    “哎哎,主公,看完下面这些,主公就明白了。”

    庞统急忙叫住郭嘉,让他耐心地把剩下的竹简也看完再说。

    郭嘉轻叹一声,停下脚步从庞统怀中把下面的竹简也看了一遍,看完之后若有所思。

    庞统怀里的竹简,最上面的是益州府的劝进表,下面的都是治下各郡大小官员的上书。

    想要表达的意思大同小异。

    都是希望郭嘉称帝,然后龚行天罚,剿灭曹魏。

    郭嘉沉思一阵,发觉他还真是误会了庞统。

    “龚行天罚,龚行天罚。。。。。。”

    自言自语一阵,郭嘉很明白现在的局势。

    曹丕篡汉,等同逆天而为,所谓龚行天罚便是替天行道,剿灭曹丕这个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

    目光转回庞统无辜的脸庞,郭嘉轻笑道:“我先步曹丕后尘称帝,然后对外宣扬龚行天罚?怎么看,都像是贼喊捉贼。”

    哈哈一笑,郭嘉把竹简再一次丢回庞统怀中,迈步下山。

    “唉,主公,敢问主公究竟打算如何做呢?”

    庞统追上郭嘉,急忙问了起来。

    郭嘉头也不回,说:“我明白诸位的心思,曹魏不灭,心中忧虑。”

    为什么郭嘉治下所有官员一致恭请郭嘉称帝,同时也坚决要求郭嘉剿灭曹魏?

    众志成城真的是替天行道吗?

    未必!

    仍旧是利益!

    可想而知,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与郭嘉推行的科举取士是针锋相对。

    曹魏如果取代了郭嘉,那么现在郭嘉治下九成官员都要下野,为何?因为他们的出身!他们没有祖上荣耀的背景,没有世代为官的出身,这与才华无关,而是制度。

    政治利益对碰不可调和的情况下,那么就只有用一种手段解决:战争!

    郭嘉与曹魏,已经到了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

    而郭嘉治下百姓中,想要脱颖而出鱼跃龙门的寒门子弟,自然也是倾力支持郭嘉去覆灭曹魏,眼观近处,这是关乎许多人一生的制度,放眼未来,这也是关系子孙后代前途的。

    谁又甘愿付出了努力,拥有才华却只能屈居人下呢?

    天下格局正悄然而变,拥有官家背景不如意的人都会向着曹魏蜂拥而去,而那些出身卑微却想要出人头地的人都会投效郭嘉。

    两股政治路线迥然不同的集团会产生激烈对抗。

    郭嘉很想知道,这个时代,究竟有多少人甘愿当豪门鹰犬,又有多少人愿意用血汗却换取功名利禄!

    回到益州府,郭嘉先进内堂换掉身上的孝服,而庞统抱着竹简走进堂内,众人目光不约而同朝他望来。

    庞统无奈地微微摇头。

    这下,戏志才,秦宓,甄俨,黄权,彭羕等人全都知道了郭嘉的态度。

    既然郭嘉决定暂不称帝,那他们也没必要再劝。

    是郭嘉不想吗?

    不,是时机未到。

    当郭嘉出现在众人眼前后,郭嘉瞧见众人意兴阑珊的神色,便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现在,头等要事是灭吴,不要被其他事情分心。”

    郭嘉必须开门见山,面对他能够开诚布公的心腹大臣,他不需要惺惺作态来掩饰什么。

    或许是郭嘉说的如此直白,让众人都会心一笑。

    要龚行天罚去剿灭曹魏,首要是覆灭江东。

    早在赤壁之战前,郭嘉就有清晰的战略路线,要灭曹,先吞吴!

    因为灭曹必须有荆州,而立足荆州又与江东比邻,孙权时时刻刻也想要荆州,与其敌暗我明,不如主导局势让孙权把郭嘉兴兵伐吴的大义拱手送上。

    如果不这么做,孙权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不知道何时会给太平军致命一击,作为人主的郭嘉不喜欢局势失控,一切都要尽在他掌握之中才能让他放心。

    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郭嘉怒也好,喜也罢,都只是逢场作戏,做给曹丕看,做给孙权看。

    不远的将来,决定江东命运的一场大战将会全线爆发。

    向朗从外入内,面色凝重地双手捧上一份竹简给郭嘉。

    郭嘉打开一看,哈哈大笑道:“看来曹丕对孙权真是厚爱有加啊,他刚称帝,就封了孙权为吴王,呦,马超居然也被曹丕加封为王,关中王,呵呵。”

    放下这份情报,郭嘉支额俯首,唏嘘不已。

    想到曹操南征北战几经生死,可谓一生劳苦。

    到了曹丕这里,为了一时风光得意,把曹操打拼几十年的根基全丢掉了。

    “登基称帝,曹丕,你爬的真够高,不知摔下来时会不会粉身碎骨。”

    荆州建平郡

    江东军在秭归重重设防,但是在太平军强攻五日后还是宣告失守,江东军并不死战,第一道防线告急之后便全军撤退,沿江直下,退入宜都郡。

    江风清爽,全副武装的郭烨伫立岸边,在他的左侧,是滔滔长江,在他右侧则是绵延不绝的山林。

    此时此刻,他面露挣扎,想起父亲的计划,不能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而是完完全全的十死无生啊!

    怕死吗?郭烨从不怕。

    可这二十万大军如若有失,将动摇郭嘉统治根基。

    率领水军大破敌军水寨的张任凯旋而归,船到岸边停泊,张任兴高采烈地跑到郭烨面前,抱拳朗声道:“将军,我军大获全胜,江东的兵马全部撤走了。”

    另一边,由魏延率领的前锋部队也传来消息,他们同样攻破敌军大营,江东军溃逃。

    目视苍穹,郭烨淡淡地对张任道:“传令下去,水军全部上岸,与步卒合营。”

    张任得胜而归的兴奋劲消散无形,茫然地问道:“将军,这是为何?”

    要破江东,太平军有足够实力开辟两个战场,一面在长江,一面在陆地。

    现在放弃水路,直走地面,有种自断一臂的感觉,毕竟这就给了江东军沿江上岸偷袭太平军的机会,而且偷袭之后乘船离去,简直就是江东军最拿手的。

    郭烨目光一凝,不做解释,道:“这是军令,执行。”

    张任心中一禀,至少郭烨已有了郭嘉七分威严之势,让他不敢不从。

    号令水军全部上岸,越过山林与步卒汇合。

    萧仁虽则没有野战统兵的经历,但是跟着郭嘉这么多年,耳濡目染对兵法之道了然于心,见到郭烨这个决定,微微皱眉,诧异之中深感不妥,本想询问郭烨一二,可当他看到骑在马上那个淡然自若的贾诩后,便缄口不言。

    萧仁可是知道这个贾文和深藏不露,而贾诩被郭嘉指派参战,必定有着他的任务,如果贾诩都对郭烨这个命令没有意见,那萧仁也就该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一切。

    骑马率军前进,郭烨来回张望,这道路两旁山林密布,虽然已经到了八月中旬,但暑气未消,酷热难当。

    哒哒哒

    部队前方有人策马疾驰而来,郭烨抬头一看,是魏延。

    魏延本以为他的先锋部队战力一般,毕竟都是囚徒参军,训练才不过几个月时间,但出人意料地取得连战连捷的佳绩,魏延也说不清是这帮罪犯出身的人勇猛难挡,还是江东军不堪一击,反正得手的战果十分辉煌。

    势如破竹,气贯长虹。

    魏延匆匆从前方赶回来见郭烨,一脸焦急,他先前给郭烨的计划中是水陆并进,徐徐图进,逐步就能把江东覆灭。

    可是郭烨在攻破秭归后突然下令放弃水路,这就让魏延百思不解了,出巴东以来,太平军所向披靡,江东除了防守,没有正面进攻,也没有偷袭,显然是无法撼动太平军。

    “将军。。。。。。”

    魏延策马来到郭烨身边就抱拳要说话,但是郭烨却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

    策马来到一边,路旁树林下,郭烨策马缓行,魏延猜到郭烨有话要对他说便静静跟着,静待下文。

    郭烨赏识魏延的才能,所以这件事,他不打算隐瞒魏延。

    “文长,我也知道放弃长江水道,集中兵力在地面不妥。”

    “那为何。。。。。。”

    魏延性子急,郭烨话没说完,他就插口想要反问,结果郭烨侧目淡淡看他一眼,魏延当即闭口不再插嘴。

    郭烨收回目光,望着前方,悠悠问道:“文长,你认为我父行军打仗如何?”

    魏延一愣,不知道为什么郭烨会提起远在成都的郭嘉。

    不过他倒是真的对郭嘉有深入了解,毫不犹豫地说道:“主公一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郭烨点点头,扭过头凝视魏延,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要问了。我只能告诉你,我之所以下这道命令,是我父的命令。”

    魏延一听,顿时泄气,他想不通郭嘉为何会下这样一道毫无建树甚至可以说是自断一臂的命令给郭烨。

    也许答案,只有当这场灭吴之战尘埃落定之时才会揭晓。

    !#

    /a》

第七十一章 百里连营() 
天天不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兴兵伐吴的二十万太平军在郭烨率领下沿江推进,从秭归开始一路步步为营,江东军节节败退,连败三十余阵,尽管是一战即退,江东军也在这不断的败仗中折损近万兵马。。。。。

    八月天变幻无常,如女人的脸,说变就变。

    可当太平军从江边山林夹道的地面推进之时,天公不美,滴雨未落,酷热难当之下,郭烨下令军队可入林避暑,每进一步便令将士安营下寨,一路推进至西陵一带时,太平军首尾的军营相距已达数百里,若能从高空望去,必然是一条蜿蜒长龙匍匐山林之中。

    前方便是亭,亭虽则是弹丸之地,却是兵家必争之地,雄踞长江峡口,南北两岸群峰叠嶂,古往今来延至后世,都有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战役在此诞生。

    魏延率领先锋大军自然是三军箭头,他在帐中闷闷不乐,或者说是忧心忡忡。

    入夷道,下亭,席卷夷陵,这条路线是对的,占据长江这段路线的峡口要冲,遏制江东的水师,这一切都没错。

    可是魏延回头望去,太平军二十万沿途安营下寨,如果他再踏入亭,必然也要先扎营休整,那么太平军首尾两端连营七百里!

    这犯了兵家大忌啊!

    要取夷陵,集中兵力一战而下是最好选择,现在却连营七百里,太平军的兵力优势顿时烟消云散,反之江东军若集中兵力一路反攻过去,太平军每一段的兵力都是以寡敌众,给了对方逐个击破的机会啊。

    这,哪有连营七百里可拒敌的道理?

    魏延得到的军令是休整五日,而后率领先锋大军杀入亭。

    在帐中来回踱步,魏延剑眉凝滞,左思右想觉得不妥。

    他是先锋,先锋部队是三军的风向标胜则气势如虹,败则如山倾倒,是全军的动力与士气风向标,而魏延深刻明白他麾下的两万将士都是新军,而且是从囚牢中释放的犯人,这帮人的军纪还不够严明,打胜仗自然顺风顺水,可要是万一碰到了硬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