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突然止步关中,就让袁绍大失所望,不管他是想坐收渔利还是坐等马超消耗曹操,都没有实现。
曹操得知后则更加明确了郭嘉要插手他与袁绍决战的意图,马超不会放下父仇,即便是给部将们一个交代,这个时候的马超都不能无动于衷,但他偏偏没有率军东进,答案只会有一个,马超在等,最有可能是与郭嘉一起等。
近日成都客似云来,外交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部分,马超要打中原,路过关中,不可能不跟郭嘉打招呼,在关中,郭嘉才是主人。
袁绍强,天下公认第一,他不像曹操那般喜欢玩阴谋诡计,所以他光明正大派了许攸来做使者,表面上只是正常的友好往来,正式场合互相彬彬有礼,寒暄问候,一点儿公事都没有谈起。
但是私下里,许攸却向郭嘉表明,只要郭嘉不支持曹操,待袁绍问鼎中原后,郭嘉就是关西王。
又是关西王。
相较袁术称帝后直接敕封,袁绍的承诺显然更加靠谱。
开出的条件如此丰厚,郭嘉需要做的也很简单,坐观上壁即可。
他不需要出动一兵一卒去帮袁绍,只要中立,袁绍胜了曹操,下一步,自然是登基九五,王爵就会封给郭嘉。
郭嘉答应了许攸。
心底里对袁绍有没有信用,王爵会不会落入囊中,郭嘉都不在意。
别人给的,又怎么比得上自己得来的呢?
许攸满面笑容地离去,他信不信郭嘉,另当别论,至少表面上,郭嘉没有和袁绍翻脸,甚至表现得非常友好。
袁绍需要郭嘉一个态度,郭嘉就给他。
而官渡之战的另一位主角,曹操料定了郭嘉会出关席卷中原,并且首当其冲就是他,他难道对郭嘉就不管不问了吗?
是不是已经撕破脸就不需要打招呼了呢?
恰恰相反。
曹操也派了一位使者来。
虽则不是荀彧那般重量级的使者,也绝不是一个默默无闻之辈,这个人,与郭嘉是老乡,也有过一些旧交。
大雪纷纷,天气骤然转凉,郭嘉在室内依旧披着大氅,看似随意,仍旧不怒自威。
“长文兄,数一数,你我应有十五年未见了吧?”
郭嘉温和如故,却语气上有着一股拒人千里的冷漠。
跪坐下首的陈群微微皱眉,他听出了郭嘉话中的清冷,只是不明白为什么。
他如今还不是曹魏集团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地位不高,官职不高,受到曹操重视程度也不如别人,比他更有权位的比比皆是,荀彧不用说,程昱,荀攸,满宠,毛玠等等。
郭嘉的温和是出了名的,对敌人甚至比对朋友还要亲切。
闻名不如见面。
上一次见到郭嘉,还要追溯到黄巾之乱颍川之战,长社一把大火,陈群见证了郭嘉扬名天下,那时他绝不会想到今时今日,作为颍川士族俊秀奇才的他会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身份对比处境之下与郭嘉重逢。
十五年的光阴,世道变了,江山变了,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们也都日渐沉稳深藏不露。
陈群想不明白,郭嘉对他的态度是不是一个风向标,是不是意味着郭嘉已经与袁绍有了秘密协议,这样,郭嘉便可以光明正大地与曹操决裂。
与曹操决裂就意味着反抗许昌朝廷,要做出这个决定,每个诸侯都要仔仔细细地想清楚利弊,要权衡在三,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刘备反曹,是他的处境所致,他不反曹,就没有了容身之处,宏图霸业将是镜花水月。
袁绍反曹,是他扩张的步伐不可避免要踏上中原,在没有走到那一步之前,袁绍也必须承认许昌朝廷的权威。
当然,承认这个朝廷要有前提,满足诸侯们的需求才行。
郭嘉要当名正言顺的益州牧,要将关中从名义上纳入势力版图,曹操就有这个权力。
给与不给,都在曹操一念之间。
给了郭嘉想要的,郭嘉就认可这个朝廷,不给的话,那就是逼我造反。
同样,袁绍也如此,他还没有拿下幽州和青州时,曹操就把属地敕封给了袁绍,孙策立足江东的名义,也是曹操给的。
诸侯们与曹操是各取所需,如果有一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么这样微妙的关系将会破裂。
陈群之所以不明白的原因,就在此处。
郭嘉统治需要的一切名义,曹操都给了郭嘉。
如果郭嘉没有汉臣的名头,他就名不正言不顺,治下的百姓会惶恐不安,郭嘉的敌人对他想打就打,郭嘉想要发展壮大,得到的支持会少之又少。
诸侯们与朝廷的关系是相互维持的,郭嘉得了益州,就要益州牧,郭嘉得了关中,就必须得到朝廷的认可,反过来,曹操如果连郭嘉最低的要求都不满足,那么郭嘉就不会认可许昌朝廷,他或许不会是第一个反曹的人,但在反曹势力崭露头角后,郭嘉绝对会义无反顾加入到那个阵营当中。
因此,曹操安抚拉拢郭嘉,不但把他到手的地盘敕封给他,同时还给郭嘉加官晋爵,这种无形的政治地位与资本,看似一点儿用都没有,实际上用处很大,百姓拥戴一个刺史,和拥戴一个州牧,心情会不一样,动力会不一样,郭嘉的官越大,百姓心里越踏实。
这就是手段,曹操把应得的给你,是示好,给了更多,就是拉拢。
八方诸侯在没有实力以一己之力抗衡天下之前,谁都不敢贸然无视许昌朝廷,尤其是在曹操没有做出令人走投无路只能造反的事情之前。
陈群想破了脑袋也没有猜出郭嘉对他一副冷漠态度的缘故。
郭嘉如果反叛朝廷,就是逆贼,不但是自损,更加助涨敌人的实力。
可想而知,从汉臣变成汉贼,他治下百姓会不会有动摇的人,而益州与关中之外的百姓面对郭嘉,又会是怎样的态度?
其实郭嘉对他没什么好感的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他属于曹魏阵营,而是因为陈群是士族坚定的支持者。
曹丕继魏王位,要拉拢士族,陈群便是在那时带领被曹操压迫地处境窘迫的士族走出困境,甚至延续在司马家后开创了一个短暂糜烂的士族王朝巅峰时代。
在郭嘉眼中,陈群比曹操可恶,不管陈群长相如何,才华如何。
你我政见有分歧,而且是彻底对立的,那么我也没必要笑脸相迎。
拥立支持士族的大有人在,只不过陈群是为数不多对魏晋南北朝士族左右国家那个时代的奠基者之一。
“我刚送走了许攸,你又来了?呵呵,曹操和袁绍要打个你死我活,管我做什么?两家只管打就是了。”
郭嘉笑意玩味,有些许盛气凌人的姿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69章 娥皇女英()
诸侯之间的战争往往是两个主角针锋相对,但作为当事人的双方,都不能忽视周边看戏的诸侯,一旦旁观者成为了搅局者,战场的变数就陡然增高,这样的局面,哪怕是弱势的一方也不愿见到。
陈群一肚子恭维郭嘉的话到了嘴边全部又咽了回去,心思玲珑的他瞧得出来:郭嘉对他没有好感。
原因他想不出来,但此时此刻,他便要小心谨慎起来,甚至有些战战兢兢。
他是使者,代表的是曹操,说错一句话,办错一件事,将会造成重大影响。
微微垂首,甚至没有直视郭嘉,陈群摆出一副逆来顺受的姿态对郭嘉诚恳道:“使君言重了,在下此来是受曹将军所托,使君龙骧虎视,折冲四海,曹将军一直久仰将军神威,虽使君在锦城,曹将军久居许都,但却对使君神交已久,这些年使君与曹将军偶有往来,曹将军希望与使君亲上加亲。”
亲上加亲?
郭嘉心里暗笑:我跟曹操就没有亲过,何来亲上加亲?
表情没什么意动之色,郭嘉淡淡道:“我虽不如曹将军那般妻妾成群,但我也有五位妻妾,我要是再纳妾,恐怕会误了对方终身,曹将军的美意,在下心领了。”
反正曹操不可能亲自跑到成都来和郭嘉拜把子,那么亲上加亲只可能是联姻。
在座的还有张松,彭羕,费诗,甄尧等益州官员,他们听到的陈群的话,都微微摇头,轻笑之间颇有讽意。
如果曹操只有这样的手段来对付郭嘉,那么曹操也就没什么可怕的。
陈群急忙对郭嘉说道:“使君,曹将军的意思,是希望他的女儿与使君您的儿子共结连理,这门亲事,还望使君成全。”
在座的人全都露出一副怪异之色。
郭嘉还不到三十岁,按理说,联姻也应该对准郭嘉,曹操不按常理出牌,下一代联姻有什么好处?
唯独坐在主位上的郭嘉拉了拉大氅的边幅,心里痛骂曹操。
之前发生过一件事,益州有豪族希望和郭嘉定下娃娃亲,是希望十几年后郭嘉的女儿能嫁给当地豪族的后代,这件事郭嘉反应很激烈,不但拒绝,而且公开宣称不要打他女儿的主意。
儿子是娶,女儿是嫁,意义不同。
曹操想要和郭嘉联姻,瞧准了郭嘉不会因政治而牺牲女儿,但是曹操能牺牲。
撇开男女双方的感情因素,曹操的女儿,郭嘉的儿子能娶吗?可以,但是日后会是一个麻烦,假如郭嘉的儿子没有能力妥善处置这个麻烦,那就不光是家事扰人,恐怕还有意想不到的祸端。
“哦?曹将军的女儿?是哪一位啊?”
郭嘉不咸不淡地问陈群。
陈群赶紧介绍道:“一位名宪,一位名节,两位千金今年六岁,现正待在城中驿站。”
从情感上,在座的其他人都没什么太多波动,重男轻女是主流思想,曹操又是一个嗜杀残忍屠城的枭雄,舍弃两个女儿换取政治利益,很正常,从本质上而言,曹操的行为,也至少要比卖儿卖女易子相食的事情要更让人能够接受。
郭嘉感到意外,曹操做事真是雷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联姻的事情只挑了个话头,他就让陈群把女儿送来了,而且一送就是俩。
想了想,郭嘉又问:“这两位千金是准备嫁给我哪个儿子?”
常理度之,应该是郭烨,因为郭烨年长,现年已经十二岁,过个两三年就能成婚,纵然男子冠礼一般是二十岁举行,但是豪门权贵往往没有这个限定,豪门子弟十五岁左右成家的是司空见惯。
突然没了下文的陈群垂下头,似乎在思考,又像是怕说出来的话会激怒郭嘉。
郭嘉现在只有两个儿子,郭烨与郭瑾,一个是庶子,一个是嫡子,嫁给谁的区别很大。
全场聚焦,陈群硬着头皮抬起头底气不足地说道:“临行前,曹将军嘱托在下,若是使君不弃,不妨这两女各嫁使君一子,这样,如何?”
严肃的气氛在郭嘉一声嗤笑中变得轻松了些。
“我有两个儿子,曹操就送两个女儿过来各嫁一子,我要是有三个,四个,五个儿子呢?曹操是不是就送更多的女儿过来?长文啊,我也想亲上加亲,可你也要明白,我的儿子都娶了曹操的女儿,要是袁绍也来和我结亲,他如果也是嫁女,那我到时候难道让袁绍的女儿做小吗?”
联姻是有着心照不宣的规则,袁术拉拢吕布,开出的条件是吕布女儿做太子妃,郭嘉要是和曹操联姻,曹操女儿的地位首先就不能低,假如郭嘉的儿子都娶了曹操的女儿,郭家的后院,等同成了曹家的内府,这样的局面,郭嘉希望看到吗?
至于儿子们怎么想,那是另外一回事,他们与生俱来的地位与身份,往往也就失去了部分的自由,这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很平常,豪门权贵有几桩政治婚姻再平常不过,这一点,郭嘉也不能免俗,否则他当初就不会接受糜芳的投靠。
陈群满面冷汗,抬起胳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他也知道刚才他的提议很过分,甚至可以被理解为居心叵测,差点儿弄巧成拙。
这个乱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曹操在老去,郭嘉现在正值壮年,但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
终有一天,如今站在巅峰舞台的诸侯们都要将霸业交给下一代。
郭嘉的儿子现在娶曹操的女儿或许没什么影响,但二十年后呢?
枭雄往往不会只顾眼前,所谋所思时常远过常人数倍,你想到了一年后,我也许已经想到了十年后。
退而求其次。
陈群生怕自己又一次的提议会惹怒郭嘉,口气弱了几分。
“宪节两位千金可效法娥皇女英,论年纪,二人与瑾公子相仿,待瑾公子长大后,将两位千金一同迎娶,使君意下如何?”
姐妹共事一夫的事情,自古就有,出了名的便是娥皇女英,大小乔如今也是作为姐妹共事一夫,这种事情,道德上没什么可责难的。
低头陷入沉思,郭嘉现在算是明白了,曹操从一开始恐怕就是想让两个女儿嫁给郭瑾。
曹操有年长未嫁的女儿不送来,偏偏送了两个和郭瑾年纪差不多的女儿,目的十分明显。
郭瑾是郭嘉的嫡子,又是蔡邕的徒弟,同时自己也很聪明,益州内早已传遍了他的薄名。
有了这个背景,相比较不温不火又是庶子的郭烨,曹操恐怕想当然地认为郭瑾将来必定是郭嘉的继承人。
在堂外随时听候差遣的张任被郭嘉叫了进来。
“劳烦去将瑾儿带来。”
不多时,郭瑾被张任领入大堂,郭瑾跨入堂中后,先恭恭敬敬地给左右在座的大人行了礼,这个举动让益州官员都频频点头。
“父亲,找孩儿何事?”
郭瑾是一个开朗的孩子,哪怕是在这种场合,也不退怯,张口就直接问郭嘉,声音底气十足,带着几分孩童应有的天真。
郭嘉对他招招手,待他走到主位一旁后,郭嘉拉着他的手然后望向陈群,笑道:“这位是陈群陈长文,你爹当年在老家就和他有些交情,现在,他是许都的官员,这一次来拜访成都,是想给曹操的女儿做媒,你想不想娶媳妇?”
郭瑾双眼一亮,又给陈群行了一次礼,陈群拱手还礼后,也微笑道:“瑾公子年少识体,风采过人,深有使君当年的英姿,日后必成大器。”
郭嘉听得牙根都酸了。
不过他不在意,陈群只是当着他的面说说漂亮话,变相地拍郭嘉马屁而已。
论儿子的话,曹操的儿子才各个出类拔萃,能文者有曹植,能武者有曹昂曹彰,早夭的曹冲更是罕见的神童,而擅长权术的则还有曹丕。
“瑾儿,你知道为什么曹操想把女儿嫁给你吗?”
郭嘉半抱着郭瑾的腰,淡笑着问道。
郭瑾扭过头来对郭嘉朗声道:“因为曹操怕父亲,他怕父亲去打他,所以才要用嫁女的方式拉拢父亲。”
呵呵呵
堂中不少人都忍俊不禁。
七岁的孩子都能看穿曹操的用意。
陈群尴尬不已,勉强赔笑几声。
郭瑾说的是事实,如果曹操不怕郭嘉,就没必要来进行两家联姻。
郭嘉再问:“瑾儿,既然你知道曹操嫁女儿给你是有目的,那你还要这两个小媳妇吗?”
听郭嘉这么一问,郭瑾反而疑惑地反问道:“要,为什么不要?父亲不是说过有便宜不占……嗯,反正我要,多少都要,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