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寒门天下-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过战报后看了一眼,张燕此前看过,一眼就认出来,摇头道:“主公之策,难以效仿。修堤引水所需时日甚长,难道我去开口向主公要这工匠与劳力吗?汉平县城墙虽并不高厚,但仅凭水力,难以冲破。”

    邓芝闻言摇头,直言道:“不,将军可反其道而行,主公是修高堤,将军可挖深渠。”

    张燕闻言,眼前一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翌日清晨。

    张白骑站在汉平县城头望着城外后撤半里的张燕大军,完全不知道对方在搞什么鬼。

    三军将士都在挖坑。

    汉平县没有护城河,也没有陷马坑,平坦的土地在张燕大军的挖掘下,数日之内就挖出了一条环城沟渠。

    张燕还嫌不够,将沟渠的平面扩大,足有三十米长。

    汉平县北面是江河,张燕掘开河道,引水入渠,汉平县外一夜之间多了一条护城河。

    只是这河面太广,看上去,汉平县就像是一座孤岛一般。

    张燕和邓芝在这条河的外面轻松地望着汉平县。

    这样,就不怕张白骑偷袭,迟早困死张白骑。

    他们的军队驻扎在汉平县四面,因郭嘉推行屯田有分军屯与民屯,所以军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张燕安排好军队事务,该耕田的耕田,该操练的操练,该在河边哨塔上探查敌情的就按部就班。

    张燕若攻城,损伤大的一方是他,处境不利的也是他。

    现在张白骑只是坐以待毙,如果要逃生,只能渡河来攻,不利的反而是张白骑,损伤大的自然也变成了张白骑。

    张燕与邓芝相视一笑,他们逆转了局面,能够给郭嘉一个满意交代了。

    马不停蹄逃回许昌的曹操一面命人着手准备夏侯惇的丧事,一面迅速地拟写一份圣旨,准备发往河北。

    曹操虽然是逃,但也在路上不断派出斥候骑兵打探关中决战的消息。

    袁绍全军覆没是意料之中,袁绍被俘虏也不算太出人意料。

    夏侯惇断后战死,曹操心痛如绞,但他此刻更应该珍惜夏侯惇用生命为他换来的生机。

    荀彧截住了曹操发去河北的圣旨,带着这份圣旨直接来面见曹操。

    圣旨中,曹操将袁绍的爵位属地都敕封给了袁绍的二儿子袁熙。

    如今在河北盛传的谣言中,也是袁熙承继世子大位,这是郭嘉的手笔,曹操就顺水推舟,将这世子大位,不,诸侯的地位送给袁熙。

    目的,自然不言而喻,是要挑起袁绍三个儿子的内讧。

    只要三兄弟不和,河北就不攻自破,曹操要取河北,易如反掌。

    曹操一身苍白的素服,坐在夏侯惇的灵堂中。

    荀彧同样身披素服,来到堂中先给夏侯惇的灵位上柱香。

    “荀彧,没有你,我就会死在关中。”

    曹操闭着眼睛,一脸肃容。

    荀彧居中持重,他有权力调动兵马,足见曹操对他的重视与器重。

    可能指挥兵马不代表就能救曹操。

    荀彧功不可没,对曹操简直有着救命之恩。

    荀彧不会居功自傲,天大的功劳在他心里也微不足道,撇开关中的战事不谈,荀彧将那份圣旨递到了曹操面前。

    曹操睁开眼,见到圣旨,疑惑地望向荀彧,问:“难道有何不妥之处?”

    荀彧表情平静地摇了摇头。

    挑拨离间,激起袁家三子的内讧,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不论是郭嘉散布谣言,还是曹操要敕封袁熙,都是切中河北形势的要害。

    只是,荀彧眼中,曹操有些操之过急了。

    时机不对。

    “主公,还是再等一等吧,等到袁绍的噩耗传到河北后再传旨,也不迟。”

    荀彧意简言骇。

    曹操面露惊容,反问道:“难道,袁绍会活下来?”

    如果荀彧不是有着这样的担忧,他是不会阻止圣旨发去河北的。

    荀彧表情沉重地点点头。

    “我料八成,袁绍不会死。如果袁绍不死,而这份圣旨却到了冀州,袁绍恐怕会立刻与主公反目成仇。”

    曹操凝视着荀彧的眼睛,一字一字逼问道:“郭嘉真有这份魄力?放袁绍回河北?”

    嘴角泛起苦笑,荀彧轻叹:“主公,如果郭嘉没有这份魄力,今天袁绍已经攻下关中了。”

    曹操问的是眼下,荀彧答的是全局。

    魄力,决定了人主的眼界和气度。

    郭嘉攻益州,伐关中,分化马腾韩遂,奇袭荆州,甚至他在益州一系列改革,科举,屯田,商会,还包括一些小规模战役,放归吕布等等,如果今天曹操还认为郭嘉看到袁绍第一个动作是拔剑相向,那他就小看了郭嘉,小看了这一次在关中会战中将袁绍二十万兵马葬在关中的枭雄!

    曹操从荀彧手中夺过圣旨,面不改色地丢进了火盆中。

    “荀彧,你又立了一功。”

    曹操先前急功近利,一半是被袁绍溃败的喜悦导致,一半是夏侯惇战死的复仇怒火导致。

    他要向郭嘉复仇,第一步,绝对不是挥军关中,而是吞下河北。

    现在的天下,还有谁不怕郭嘉?

    刘表苟延残喘在求和!

    韩遂马腾连伺机而动的勇气都没有!

    袁绍二十万兵马全军覆没,连本人都已沦落到了阶下囚的地步!

    曹操自己也险些葬身关中!

    关中一战,郭嘉威震天下!

    何人还敢触其锋芒?!

    关中会战的结果一出现,荆州刘表松了口气,他不关心大战的过程,只在乎结果,荆州之危,总算有了缓解的空间。

    而另一个得到消息的枭雄,卧病在床许久的袁术闻听袁绍在关中大败,曹操落荒而逃,久病不起的他突然精神焕发,立即着手建号称帝。

    就在关中会战刚刚落下帷幕。

    淮南袁术在寿春。

    称帝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38章 化敌为友() 
纵观此时割据自立的八方诸侯,一西一东有两位是天下瞩目的少年雄主。

    不论是袁绍,曹操,袁术,刘表,又或韩遂马腾,吕布刘备,他们的年纪,不是年近半百,也是四旬上下。

    在平均寿命不到六十岁的时代里,一个能活到五十的人,其实便已经距离寿终正寝不远了。

    益州的郭嘉,江东的孙策,一个才是二十七,一个才二十二。

    这两个人的横空出世绝对是在诸侯林立的年代里令人刮目相看的,他们有的是璀璨的未来,哪怕是用命去熬,袁绍,曹操,刘表等人也是熬不过他二人,加上他们打下属地,广受爱戴,兵强马壮,未来的天下,自然会有他们二人的席位。

    孙策名义上不是君主,十八岁时丧父,孙策在袁术面前没有翻脸的资本,他也不能当着袁术的面讨要孙坚旧部,因为袁术不惧怕孙策,孙策要闹,袁术这种小人,玩死孙策是信手捏来,但孙策从丹阳募兵后再来孙策这里讨要孙坚旧部,袁术也不得不妥协,因为孙策有了兵马,孙策要与他翻脸,恐怕寿春会鸡犬不宁,外加孙坚旧部见到孙策有了实力,难保不会里应外合,袁术放任孙策,关键之处,还是孙策的态度,孙策摆出一副为袁术效命的姿态,袁术不信不义,却没想过孙策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孙策讨陆康,扫刘繇,败笮融,横扫江东,孙策威名远播,因他仪表俊郎,待人亲和,又喜欢广结英豪,百姓便以孙郎唤之。

    郭嘉在二十岁的时候,在攻打益州,在投身生死系于一线的造反事业中。

    孙策在二十岁的时候,已经是汉朝的将军,尽管这个将军是袁术加封。

    两年之后的今天。

    孙策二十二岁。

    郭嘉在今天还只是一个益州牧。

    而孙策,已经有朝廷封侯拜将!

    讨逆将军!吴侯!

    秣陵(南京前身,后来孙权在此处兴建大都市名为建业,地名更替太繁琐,因此以后只用建业。)

    孙策一人跪在父亲孙坚的灵位前,他的身前摆着香案,上面有黄祖的脑袋。

    郭嘉派人把黄祖的脑袋送给孙策,孙策从内心而言是对郭嘉这个举动表示感激。

    曾经,郭嘉给过他一个耳光。

    那时,孙策年轻气盛,用不好听的话就是不懂事。

    现在,孙策并不记恨郭嘉,他只是不服郭嘉而已,如果郭嘉可以开创如今一方霸主的基业,孙策要强,他也要与郭嘉争锋,他自认不输郭嘉,为何他就不能成为一方霸主?

    这是事业竞争,而非意气之争。

    孙策今时今日的气度,已有几分帝王威严。

    “父亲,袁术称帝了。孩儿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孙家再也不用寄人篱下,曹操封了孩儿为讨逆将军,又敕封了孩儿为吴侯。从今天起,孙家,不会仰人鼻息,天下诸侯,将有我孙家一席。”

    这一天,对孙策而言,对整个孙家而言,是具有难以忽视的意义。

    袁术称帝,孙策反戈,天下人不会斥骂孙策忘恩背主。

    道义上,袁术才是千夫所指,孙策脱离袁术,是不助纣为虐,是深明大义的明智决定。

    立足中原的曹操,对四面八方的形势都在关注,袁术一称帝,曹操立马就给孙策封侯拜将,挟天子令诸侯,就是这么便利,政治优势在曹操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孙策知道曹操的用意,是想借刀杀人,但是这也是孙策希望得到的政治地位。

    在这一刻,孙策与曹操是一拍即合。

    从前,孙家依附袁术,是臣。

    如今,孙家自立门户,是主。

    尽管从实力上军政权力上,孙策早已摆脱袁术的钳制,可名义上,孙策始终是袁术的麾下,孙策在之前的官职,不论文武,都是袁术给的,而现在,孙策的官爵,是许都朝廷直接敕封,意义决然不同,臣与主的地位,也从名义上发生了变化。

    袁术称帝,曹操是做梦都能笑醒。

    他立足中原,百战之地,强敌环峙,曹操最希望的就是周边的诸侯能少则少,能剿灭一个就剿灭一个。

    倾巢而出去剿灭袁术,不论袁术称不称帝,曹操都有把握,可他不能这么做,因为会有后顾之忧。

    袁术称帝后,天下唾弃,是人人得而诛之的逆贼,此时曹操打袁术,就连吕布都不敢暗中作梗,因为会被误认与袁术同流合污。

    袁术以为曹操在关中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实际上曹操的实力一丝一毫都未消损,只待厉兵秣马便会举起王旗前去剿灭袁术。

    逃回许都后的曹操已经开始将战略目标转移向与袁绍的决战,他要顾虑的地方太多,周边诸侯,吕布,袁术,刘表,孙策,张绣,以及关中会战威震四海的郭嘉。

    幸好他有挟天子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孙策想要的,曹操给他,这是安抚拉拢。

    袁术称帝,等同送给了曹操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去剿灭他。

    刘表如今自身难保,哪怕荆州危局解除,曹操料想刘表也难以插手他与袁绍将来的决战。

    张绣和吕布,曹操不打算拉拢,远交近攻,吕布反复无常,张绣也态度不明,曹操下一步战略就是先剿灭袁术,而后扫清周边的吕布和张绣。

    但是,关西的郭嘉会不会在未来干预他与袁绍的决战?绝对会!

    这一点曹操毋庸置疑,郭嘉捕捉战机的能力已经让他叹为观止,如果不早作防备,肯定会吃大亏。

    但曹操刚刚与袁绍一同挥军关中,曹操怎么能让郭嘉保持中立或者支持他?

    在袁绍回到河北的消息传来前,曹操就先下了一道圣旨去凉州。

    函谷关

    昏迷数日后的袁绍终于悠悠转醒,迷糊地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雅致的房间,器具摆设,布置布局,袁绍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这与他在冀州的家中布局,简直如出一辙。

    光线射入房中,有人推门而入。

    袁绍举目望去。

    谁敢这么贸然地进入他的房间?

    思维还有些混乱的袁绍心中升起一股怒意。

    但是当他看到来人后,脸色顷刻变得煞白。

    郭嘉!

    衣着平凡,不温不火的郭嘉缓步朝袁绍走去。

    袁绍下意识地去摸他会藏在床边的剑,可他右手一动,痛叫一声,险些跌落床下,他扭头一看,右臂上缠着纱布,隐约可见内里的血红色。

    此时此刻,袁绍也幡然醒悟。

    他在战场上中箭落马!

    他的军队一溃千里!

    这么说,他已经被郭嘉俘虏了!

    “本初兄,先听我几句。曹操逃回了许都,曹操带来关中的兵马都是老弱残兵,他在许都仍旧有十万雄兵。你我此次关中会战,我料想是曹操从中挑拨,而他这个始作俑者,却毫发未损,我损兵数万,本初兄也兵马折损重大,本初兄,你应该明白,我不想与你为敌,关中一战,皆形势所迫。你我两家,不如就此言和,你看怎样?”

    郭嘉既不盛气凌人,也不卑躬屈膝,他淡定地就似不食人间烟火,几乎就差立地成佛了。

    袁绍目瞪口呆地望着神色淡淡的郭嘉,根本弄不清楚郭嘉所言虚实。

    如果,郭嘉成了他的阶下囚,他第一时间会斩了郭嘉,没有缓和余地。

    可是,现在转念一想,如果郭嘉所言不虚,那么这一次,他是真的被曹操算计的体无完肤。

    “此是何处?”

    袁绍惊疑不定,他不能轻易相信郭嘉。

    “函谷关。”

    郭嘉轻声道。

    这就是郭嘉的诚意。

    郭嘉要做人情就一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他可以把袁绍带去长安,可袁绍会不安。

    把袁绍带来函谷关,则是给袁绍一个信号,你随时可以走,走出函谷关,也就不是郭嘉的属地。

    同时,袁绍投降的数千兵马,郭嘉根本不收留,都交给颜良去管制。

    袁绍麾下的文武,郭嘉也不软禁他们,在函谷关内,他们来去自由,想要抛下袁绍自己回河北的,郭嘉也不管,哪怕回河北的人有可能搬救兵来讨要袁绍。

    在袁绍昏迷时,郭嘉可以让郭图许攸等人带着袁绍回河北,但是郭嘉更希望当着袁绍的面,化敌为友。

    袁绍怔怔地望着郭嘉。

    “若本初兄伤无大碍,便可自行离去,麾下文武与士兵,我皆已安排妥当,马车粮草三日前就备齐。”

    郭嘉淡淡地又添了一句话。

    诚意,不是嘴上说出来的,也不是表情做出来的,而是真切实际的行动传递给对方的。

    郭嘉不屑流于表面的行事风格,他既然要袁绍活着回河北,就会让袁绍以一个最放心最舒适的状态回去。

    意气风发带着二十万兵马来关中,落得几乎全军覆没的惨败,袁绍还能期望获得怎样的待遇呢?郭嘉对他,简直是仁至义尽,没有痛下杀手,还以礼相待。

    给他最舒适的房间,袁绍喜欢的古玩器物都送还给他,还给他准备马车和粮食,袁绍想要八面威风风光体面地回冀州,那不可能,但至少也不会是狼狈不堪地逃窜回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39章 威震天下() 
张辽在函谷关的住处不大,院中有一处凉亭,周边一片绿荫,十分写意。

    脱去铠甲,换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