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火刚停,北洋军的散兵线就黑呼呼的压了上来。

    协防东光县的神姬今天早上已经和军团的骑兵团一道突围,所以北洋军并没有派出配属给他们的神姬——这几天双方的神姬一直打得不相上下,北洋军应该是打算让神姬们多休息一下,为今后的战斗做准备。

    反正,这个时候神姬上不上来,对战局都没有什么影响了,还不如让姑娘们抓紧时间回复。

    担任主攻的是北洋三杰之首王士珍的部队,这只部队是袁世凯军中唯一一支由原来淮军部队改编扩充而来的部队,基干军官和士官大多是参加过甲午战争的老兵。王士珍部的兵员也大多是山东人,都是当年淮军进入山洞围剿捻军的老兵在山东安家后的子嗣,而革命党起事后,这帮人基本都和家里断了音讯,早就担心得不得了,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家去看看情况,作战的时候也就格外的卖力勇猛。

    这几个月里,北洋军的王士珍部可算是打出了名头。去年十月,王士珍的部下曹锟率部驻防沧州。曹锟和北洋军其他将领不太一样,他出身市井,是个卖布郎,在大沽人称“曹三傻”。但这个三傻子面对革命军优势兵力的进攻,在沧州城外采用阶梯设防、以广域但是低烈度的抵抗拖延革命军脚步的方针,愣是在后续的北洋军抵达前把沧州守住了——自己的损失还不大。

    曹锟得到的第一批增援,是同是王士珍名下的吴佩孚率领的加强骑兵团。王士珍把自己部队中所有的骑兵都凑了出来,交给官阶并不高的吴佩孚,于是这名后来的北洋军悍将领着这批骑兵在华北的平原上玩了一次大迂回大包抄,风一样的席卷了革命军的补给线,彻底打乱了革命军的部署。。

    等到革命军终于开始围攻沧州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已经不是曹锟一部,而是王士珍的主力,和由孙传芳、孙馨远姐妹率领的神姬平叛军右大营。

    在王士珍部坚守沧州的同时,段祺瑞率领的左路军从廊坊出发,经任丘、河间,向革命军侧翼出击,同时作为预备队的冯国璋部也离开天津,开始沿着铁路次第开拔。

    于此同时,为了防止功劳都被汉人抢光,荣禄控制下的甘军也从保定和石家庄两个方向向着拱卫着整个革命军北进集团侧翼的衡水进攻。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革命军就从进攻的一方,变成了防御的一方,导致这个转变的头功,非王士珍部莫属。

    现在这支让革命军恨得牙酸酸的凶悍部队,又向着革命军最精锐的第一军团最后的阵地——东光县城——气势汹汹的压了上来。

    东光县卡着沧州到德州的铁路线,从天津南下的运河也流过它附近,不拿下这个县城,北洋军就无法进攻德州。正是因为这样,北洋军在瓦解了革命军设置在东光县附近的防御线之后,并没有选择绕过县城追击正在撤退的革命军部队,而是选择把县城团团围住,轮番猛攻。

    而今天,北洋军显然准备彻底结束这场战斗,拔掉这颗钉子,扫清向德州进军的道路。

    缺乏弹药的革命军直到北洋军推进到50米才开火,那稀疏的机枪火力根本就无法阻止北洋军的前进。蓝灰色军装的士兵们发出呐喊,开始疾奔,城墙上的革命军握紧早已打空的步枪,刺刀平端严阵以待。协防东光县的神姬今天早上已经和军团的骑兵团一道突围,所以北洋军并没有派出配属给他们的神姬——这几天双方的神姬一直打得不相上下,北洋军应该是打算让神姬们多休息一下,为今后的战斗做准备。

    蓝灰色的浪潮终于撞上了残破不堪的东光县县城,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革命军的将士们目瞪口呆:气势汹汹冲上来的巨浪竟然又退了回去,丢下稀稀落落的尸体和几面黄龙军旗。

    北洋军看起来声势浩大的总攻,竟然就这样结束了。

    **

    “老佛爷啊!”袁世凯一进仁寿殿,就噗通一下跪在慈禧太后面前,“叛党战力卓绝,我军在东光县城下苦战多日,损失惨重,却仍未拿下坚城,微臣督师不力,罪该万死!”

    慈禧右眼皮跳个不停,戴着金色长指套的手颤抖个不停,而坐在慈禧周围的铁帽子王们的脸色也都相当难看,满族的公卿权贵们之中确实蠢货不少,但此时在仁寿殿里大多是在宫廷斗争中打滚几十年历练出来的老妖怪。谁不知道袁世凯这个时候回来在太后面前跪地请罪的用意啊,真要打得很惨,袁世凯就会拼上老命打赢,然后带着捷报回来邀功,现在他带着坏消息回来,那意思就是前线一切顺利,是进是退全在北洋军的掌握之中,于是这家伙回来跟朝廷谈条件来了。

    慈禧盯着低着头一副等候发落的模样的袁世凯看了一会儿,转向在大殿左侧,和铁帽子王们相对而坐的李鸿章。

    “李大人有什么看法啊?”

    李鸿章不慌不忙的答道:“老佛爷,臣刚从广东赶回,并不清楚前线的战况,还望老佛爷见谅。”

    意思就是别问他,您自己斟酌。

    说完李鸿章端起茶碗,当着慈禧的面悠然自得的开始品茶。。

    慈禧的手抖得更厉害了。

    此时北京的局势虽然和上个时空大不相同,但有一点确是一样的:统治国家的权利实际上落到了慈禧为首的后党手中。当慈禧宣布支持立宪的时候,大部分新兴的资产阶级就倒向了实力更强的后党,而预备立宪时期的内阁中,有实权的位置都被朝野的实力派占据:有兵权的两个大臣,一个是袁世凯的一个是林有德的,财务大臣由慈禧的亲信荣禄担任,其他像是铁路大臣,工矿大臣等,基本都是洋务派的旧臣,内阁总理李鸿章更是洋务派元老。

    康梁这一票维新党,只分到了诸如教育大臣这样无关酸痛的位置。

    正因为这样,仁寿殿取代了紫禁城里面的金銮宝殿,成为中国实际上的政治中枢,光绪只是一个象征——架空了皇帝的权利这点,倒是有那么些“君主立宪制”的味道了。

    但是现在,中国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却发现她有些指挥不动这些汉族的官僚们了。

    老太婆压抑着满腔的怒火,转向坐在汉族官僚最末席的那位年轻人。

    “陈大人,”慈禧犹豫了一下,还是给这个叫陈洪达的年轻人加了个“大人”的头衔,“你看,这战事胶着,袁大人独臂难支,你们南洋军是不是可以助袁大人一臂之力啊?”

    “太后,”陈洪达并没有向其他人那样叫慈禧老佛爷,这让慈禧眉头一皱,可接下来他的话直接让慈禧微皱的眉头拧成了麻花,“我军官兵多为东南沿海与南洋诸岛居民,不习惯北方的干燥与寒冷,抵达大沽这几日,许多士兵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

    慈禧闻言,看了看仁寿殿正门外纷飞的蒙蒙细雨,又瞅了眼大殿上重臣们那远比冬装轻薄的春季朝服,最后目光落在陈洪达那身军装上。

    陈洪达面不改色,迎着慈禧的目光继续禀报:“况且从南洋到大沽,路途遥远,海运时间漫长,我军士兵尚在晕陆,不便出战。”

    慈禧整个人都在发抖,满族的权贵们面面相觑,而汉族的官僚们则显得气定神闲,只有袁世凯还非常可怜的跪在仁寿殿那冰冷的地板上。

    其实,这个时候,在这间大殿里的人,基本都明白大清的气数差不多了,只是有些人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还想着负隅顽抗罢了,而另一些识时务者们,在盘算的则是如何切分大清死去之后留下的尸体。

    几分钟后,负隅顽抗派的代表慈禧太后用力拍一下椅子的扶手,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够了,袁世凯!你就在那个东光县继续耗着。荣禄!”

    “臣在。”

    “命令你的甘军,加快进攻步伐!我再加强一个营的神姬给你们,一个月内给我拿下济南!”

    “嗻!”

    。。

第76章 庚子风云(6)() 
“晕陆!”袁世凯大笑三声,继续对唐绍仪说,“这南洋王想这借口也真绝了。你真应该看看那老佛爷听到这词时的表情,哈哈。”

    “这么说,这军费是要出来了?”唐绍仪一面陪笑一面猜测道。

    “还没有,老太婆让荣禄从西线进攻,我们就等着看戏。他们打得顺利,我们就南下抢功,打得不顺利我们就赖着不走,直到国库给钱。”袁世凯说这话的时候那叫一个春风得意,“我看,荣禄顺利不了。之前那是我们这边给了革命军压力,现在革命军缓过劲来,黄兴和他妹妹还是很能干的,西线那边只怕偷鸡不成还要蚀把米啊。”

    看袁世凯心情好,唐绍仪脸上也一派轻松,他用拉家常一般的轻描淡写的口吻对袁世凯说道:“刚刚对南洋军驻大沽特遣队的战力评估已经送到。”

    “喔,如何啊?”

    “呃”唐绍仪有些踌躇,他再次确认袁世凯的神色表情,才下定决心禀报道,“我看完整份报告后,认为南洋军的战斗力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战意高昂,纪律严明。”

    一听唐绍仪对南洋军的评价这么高,袁世凯脸上的喜色开始淡了下来。他看了眼唐绍仪,抬手摸着他那油光发亮的前额说道:“好个‘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战意高昂,纪律严明’,依你看,这南洋军,和我操练的北洋军比起来,哪个更加善战啊?”

    “这个问题,只有等两支军队实际打上一仗,才能见分晓了。”唐绍仪何等精明,果断打起太极。

    袁世凯撇了撇嘴,轻轻的哼了一声,但显然今天的巨大收获带来的愉悦心情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影响,所以他也很快恢复了最初的好兴致:“看来,这个林有德不是个徒有虚名之辈啊,慰婷那丫头看人还挺准的。那么,绍仪啊,你觉得这个林有德现在到底在盘算些什么啊?”

    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已经快半年,林有德得到海军大臣署理两广总督的头衔也有三月余,但南洋派系除了把一支6000人的特遣队派到天津负责防御北洋军后方之外,基本没有其他动作。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动作,谁都看得出来林记在抓紧时间猛发战争财,倒卖各种战时物资倒卖得格外勤快,南洋票也借着这个机会继续扩大影响力。

    但在袁世凯这种封建地主阶级出身的政治家看来,这种商业扩张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占地盘然后刮地皮赚钱这种传统套路上,对资本的力量还没有概念。实际上,晚晴在外交上吃的那些哑巴亏,至少有一半的原因,都在于晚晴的大臣完全没有资本主义的那一套观念。

    所以袁世凯无法理解南洋势力按兵不动的举动,如果是他统领南洋军,恐怕早就靠美国人和法国人的帮助,在烟台和青岛之类的地方登陆,开始抢功了。

    面对袁世凯的疑问,唐绍仪悄悄摇了摇头——当然这个举动并没有被背对唐绍仪的袁世凯看见。唐绍仪广东出身,他出生的时候广州开埠通商都二十年了,封建经济体系已经崩溃得差不多了,资本主义氛围较之全国其他地方自然要浓厚上许多。1874年,唐绍仪更是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了整整六年多,所以他对资本主义的了解远非袁世凯能比的。。

    唐绍仪很清楚资本的威力,却不好对袁世凯挑明,就只能装傻了。

    好在这时候他手里刚好有一条从南洋传回来的情报,可以用来应付袁世凯的提问。

    “大帅,”唐绍仪道,“从南洋送回来的英吉利报纸在头条刊登了和林有德有关的新闻,似乎他建成了一台全世界唯一的机器,名叫‘神算’。”

    “嗯?”袁世凯转身,看着唐绍仪,似乎对这个消息很感兴趣,“神算?那是个什么机器?难不成那是个铁皮诸葛亮,能看破我们的一切动向?”

    “不,大帅,那是个用来进行数**算的机器。”

    “数学?”袁世凯蹙眉,“就是小九九那些?”

    袁世凯上学的时候,洋务派对教育的改革已经开始,他也接受过一定程度的“算学”教育。但他毕竟和手下那些正规西式军事院校出身的军官不同,所谓的“赛先生”在这位未来的军阀头子脑海里没什么地位。

    唐绍仪面对袁世凯那明显不以为意的态度,也只能附和:“对,差不多,但是要更复杂一点。”

    袁世凯盯着唐绍仪看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道:“绍仪啊,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有什么话,就跟我直说。我们是朋友,不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对?所以,告诉我,那个神算,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有什么就说什么。”

    唐绍仪点头连说三声“是”,方正色道:“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就听闻工科的同学抱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运算的东西太多,做实验的时间都用来摆弄对数尺了。”

    “这对数尺是”

    “是一种西洋的运算工具。”

    “像我们的算盘一样?”

    “差不多”唐绍仪只能在心里苦笑了,“而英吉利的报纸中的报道,林有德这台机器,就算是非常复杂的运算,也能一眨眼完成。所以,这台机器,应该会极大的加快林有德的科学家们做研究的速度。”

    “原来如此。”说完袁世凯脸上显现出露骨的轻蔑,“哼,这个林有德,学洋人的东西都没学完全,就想着自己做研究?不过就是从洋人那里挖了一个大学究,得着点甜头,就打算靠这种旁门左道飞黄腾达,他难道不知道守株待兔的典故吗?”

    “也许,他有他的考量。”唐绍仪答道。

    袁世凯对唐绍仪这个含糊其辞的答案不置可否,他抬起头,看着院子里那棵杏花树那仍然萧索的枝桠,那零星绽放的百花虽然在寒风中显得势单力薄,但春天的脚步毫无疑问的到来了。

    这是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

第77章 庚子风云(7)() 
北边打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林有德这边却一派和平。

    1900年开春的时候,根据海军大臣林有德的命令,原先北洋水师学堂和福州船政学堂全体师生都搬迁到了荷浪牙波。然后林有德自己掏钱,以训练舰的名义,买下了美国亚洲舰队的大半舰只,同时把舰上的美国军官全都聘做教官。加上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残存的军舰,中国再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海军。

    海军的军衔沿用南洋陆军的传说神兽的制式,海军旗在陆军旗的基础上在底部增加海纹而成,靠旗杆的一侧有一条白条幅,里面写着“勿忘甲午”四个大字。

    1900年2月开始,苏比克湾附近几个小岛上开辟的海军靶场就炮声不断,林有德亲自批示,炮弹不限量,练到百发百中为止。

    同时,林有德在苏比克湾开建全世界最大的干船坞,这座巨大船坞开工的时候,英国人的星岛日报这样写道:这座庞然大物,显示了这位新任海军大臣的雄心,当他的舰队成型的时候,可以预见,远东地区又将掀起一股血雨腥风。

    1900年3月1日,林有德发布命令,宣布这一天是海军节。那一天中午,他把新生海军舰队的一万名官兵集结在正在建设中的巨型干船坞前方的校场上,然后亲自登台祭天。

    在林有德看来,迷信并非一无是处,对神魔的敬畏与依赖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寄托。从心理学上讲,拥有这种寄托的人会更加自信,也更容易发挥实力。

    像那些上过战场的老兵,很多都会有些迷信,着名的红男爵曼弗雷德里希特霍芬的战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