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村户听了核儿老爹的话,也频频点头,程野却只有轻叹一声,暗言道:“糊涂啊,核儿老爹。”
程野明白核儿老爹的意思,不过作为纵观历史长河的见证者,他却不敢苟同这样的观点,尤其是封建王朝的礼法,难免有些教化的意思。
娶亲时“六礼”这样的繁文缛节暂且不提,“七去三不出”的礼数程野却是略知一二。
所谓“七去”是指,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这些便是“礼”和“法”为男子休妻规定的七种理由。
当然,前朝时为了巩固夫妻关系,又有了“三不出”的礼法,即为有所取无所归不出,与更三年丧不出,前贫贱后富贵不出。
这些礼法便是古时夫妻相处之道,之于绝婚与不可绝婚都有明确的礼数讲究,不可谓不细致。只是仔细想想,终究是封建王朝的礼法,所有礼制皆是以男子为主导,相对于女子“七去三不出”的严苛要求,对男子几乎是无所顾忌。
从现代社会关系来看,在这样的制度下女子到底是婚姻关系的牺牲品,丈夫为了表现自己的气节,弃之;为了兄弟情义,弃之;为了示孝于父母,弃之;为了登堂入室,弃之。
总之一句话,绝婚之事到底还是由男子说了算。
程野对这样的礼数自然心知肚明,虽然他并不喜欢,甚至有些鄙夷这样的伪君子,不过就目前的大环境而言,他并没有打算改变什么,当然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对于绝婚之事如此决绝,他无外乎只有一个理由,便是田喜柱的行事触犯了程野的底线。
程野自认不是一个恶人,但也绝不是一个滥好人,他救下里正便是因为里正还有用处,而他如此针对田喜柱,便是因为对方打了他的人,这就是代价。
“小子多谢核儿老爹指点。”程野拱拱手,笑了笑,“不过礼法之事,无外乎人情,既然我们都是外人,便让徐娘自己说说。”
说着话,徐娘已低着头,缓缓从侧方走了出来,田喜柱瞧见徐娘,立时吼道:“臭婆娘,跟某回家去,这样妻不妻妾不妾的赖在人家,像什么样子。”
徐娘这些年时常遭到田喜柱打骂,已经习惯了,她只是担心因为自己而连累其他人,像田喜柱这样的泼皮,谁惹了都别想安生。
她有些犹豫,当她看向程野的时候,对方也只是淡淡的点点头,不过她依然记得对方说与自己的话,逃避只会让事情更糟。
徐娘走近了,她抬起头,看看周围的村民,看看核儿老爹,再看看田喜柱——这是她第一次正视田喜柱,然后坚定的道:“二柱子,我要和你绝婚。”
她说完这句话后感觉松了一口气,整个人都轻松许多,多少年了,这句话一直藏在心底,现在能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她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
田喜柱皱着眉头愣了下,他没想到这个向来软弱的女人竟然会这样与自己说话,这让他愈加恼火,于是梗着脖子喝道:“臭婆娘,你敢!”
第82章 耻辱柱上留其名(下)()
田喜柱径直走向徐娘,二话不说,抓起她的手臂就往回走,“臭婆娘,跟某回去,好死不死的出来现眼,看某回去怎么收拾你。”
“二柱子,你放手,放开手”徐娘拼命反抗,奈何自己气力太小,她只好将身子后仰,只是这样也失去了重心,田喜柱不由分说,抬手就是一巴掌,然后将东倒西歪的徐娘拖着往前走。
核儿老爹看田喜柱又乱来了,赶紧上前,架住他的臂膀,这才让徐娘跌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
“二柱子,别犯浑,你说你好好对人家徐娘,人能乱跑么?你这么大一男人,整天动手动脚,不是打就是骂,谁能好好和你过。”
田喜柱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别人的话,平日里谁要在自己耳边如此唠叨,早就破口大骂了,不过核儿老爹毕竟是他请来垫场子的,有再多的不快也只有先忍着,于是他狠狠的一甩臂膀,冷冷瞪了徐娘一眼。
核儿老爹赶紧去搀扶地上的徐娘,他看到了徐娘脸上的青肿,不由得摇头叹气,心里也是嘀咕着,“唉,作孽啊。”
徐娘是个老实人,核儿老爹对她有些印象,大多数时候她都低着头,除了下地很少出门,平日里也难得说几句话,便是邻里间也只道她的贤惠。
核儿老爹夹在徐娘与田喜柱之间,帮徐娘拍拍身上的土,却是诚心劝道:“娃啊,二柱子他再不是个东西也是你男人,听老爹一句话,别使性子,有什么事与二柱子回去说,老爹给你做主,别在这里胡闹,当着外人的面实在不成体统。”
徐娘呆呆的站在那里,双手时不时地在衣角蹭一蹭,她有些犹豫,或许也是担心自己的话会不会有悖于礼数,尤其自己面前站着的是村里的长辈,她顿了顿才道:“核儿老爹,我不想不想和二柱子过了。”
“说什么胡话。”核儿老爹立马断了徐娘的话,他摇摇头,叹息时整个身子显得更加佝偻了,不过眉眼间却是老人才有的慈祥,他缓缓安慰道:“娃啊,老爹知道你过得苦,这些年二狗子对你如何老爹也瞧在眼里,不过你们终究是一家人,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怎能说不过了就不过了,老爹是过来人,娃啊,听老爹一声劝,妇道人家就该有妇道人家的样子,你先带着小圆回去,我也跟二狗子说了,让他好好待你,听话,娃,不要闹了。”
说着核儿老爹瞅了田喜柱一眼,哼了声,“还不和徐娘说说好话,臭小子。”
田喜柱憋了一肚子的气,看谁都没有好脸色,不过此时话已说到此处,他还是板着脸喝了声:“徐娘,跟某回家。”
这下徐娘更加犹豫了,要知道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有机会离开脚下这片土地百丈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这个时代庶民的生活常态,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往往是取决于周围长辈的言传身教,对于一个村妇而言,上不知天理,下不知人文,一生也识不得几个字,听的最多的却是规矩。
见徐娘不说话,核儿老爹还在好言相劝,“娃啊,自古有言,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墮阙,此为人伦之大节,我们瓦窑村虽小,但人伦纲常不敢有失,这是为人的本分,娃啊,你是明是非,懂礼仪的人,听老爹的劝,跟二柱子回家。”
核儿老爹一番话循循善诱,可谓是敦敦教导,便是周围的村户也窃窃私语起来,许多人即使明知徐娘有苦衷,却还是希望她能够先与田喜柱回去,这样的发声越来越多,他们中许多人不识字,无藏书,不过是因为一个长辈的话,便觉得有道理。
程野立在一旁,也是许久没有发声,核儿老爹的话实在让他有些无奈,他一味地劝和不劝分,不过是心中的固有观念在作祟,这样一个受害于封建礼数却又维护着封建礼数的老人,反倒让人有些敬畏。
此时律法有云:妻悍而夫殴笞之,非以兵刃也,虽伤之,毋罪。
也就是说,丈夫如果因为妻子悍妒而殴打她,只要不使用武器,即使受伤了也无大罪。换句话说,多数情况下,只要男子找个理由,便是打了也白打。
程野静静地瞧着一切,却并不打算多做干涉,他知道如果徐娘不做决定,自己说再多也没用,他更知道,一个女人或许不会为自己争取什么,观念也好,义理也罢,她都不懂,不过一旦有了孩子,她们总会做出一些超乎想象的事。
徐娘抬头看了眼核儿老爹,眼中满是歉意,她往旁边撤了一步,再抬头时却是满眼的坚定,她看着田喜柱,缓慢而淡然的说道:“田喜柱,我要和你绝婚。”
田喜柱一惊,他本以为由核儿老爹出面,架空了程野,徐娘就会乖乖跟自己回家,没想到徐娘却说得如此决然,甚至还直呼了自己的名字。
真是反了天了!
田喜柱勃然大怒,他指着徐娘咬牙切齿的喝道:“臭婆娘,别不识好歹,某家是你的男人,便是打死了也比留在外面丢人现眼强。”
说着人已经冲将上来,便是要动手。
徐娘却是忽的喊道:“打吧,打吧,这些年你打我打的还少么?”她终是冲着田喜柱吼出来,眼里满是泪花,“家里没米的时候,你在外面花天酒地,我只能与旁人去借,回来说两句你便不高兴,几句话就是一顿毒打,小圆生病了,你也不管,只顾着自己吃喝,一个不乐意了,又是一顿打,现在好了,只要遇了烦心事,便拿我出气,打骂也是常有的事,我都忍了,我命苦,我也认了,可是你这个畜生连小圆也要动手,我决不答应。”
徐娘几乎是吼出这番话,她的脸涨得通红,一时间所有人都愣住了,她却缓缓挽起自己的衣袖和裤腿,露出满是青肿与疤痕的肌肤,与跋扈的田喜柱相比,此时的徐娘却是格外端庄。
此时久久没有动作的程野走了过来,他帮徐娘将衣袖挽下来,语气很是平淡的说道:“好了,这件事便这样定了。”
他的话很平常,看似闲庭信步,却没人反驳。
核儿老爹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些什么,程野使人将他搀扶下去,这才转身看着田喜柱,毫无味道的问了句:“昨日阿姊姑娘身上的伤,是不是你打的。”
这是明知故问,程野却说得掷地有声,语气淡漠到周身似也生了寒气,田喜柱不由得退了两步,周围的村户也跟着吸了口气。
“阿角,记下来。”程野不再理会田喜柱,去吩咐张角取了笔墨,“中平四年,瓦窑村村户田喜柱,蛮横跋扈,无故殴打程氏门下护工学徒阿姊,态度强横,不知悔改,遂录入黑册,余以此立誓,有生之年,不医此人。”
第83章 太平医馆()
金秋风景如画,十月天高云淡,暑热渐渐褪去,赶着怡人的凉风,瓦窑村迎来一件大事,程野的医馆终于正式挂牌了。
一大早,许多村户就放下手头的劳作,跑来斋室与程医师道喜,村里人朴实,来时都带一把粟米,进门时随手放在门口架着的一个木桶里,不为别的,就是祈愿一年里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几个带着七彩面具的村民自发的在斋室门前跳起傩戏,他们打扮成趋吉避凶的神物,随着木棍敲击的节点,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斋室的院子不大,所以大多数村户都站在外面,逢人便是拱手道贺,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此时程野正站在院中,指挥着爬在木梯上的张角,将医馆的匾额挂在斋室的檐上,马钧在下面扶着梯子,冬梅与阿姊在一旁掩嘴轻笑,也不知在笑些什么。
程野为了烘托气氛,制造神秘感,特意扯了一块红布,像是新娘子的盖头一样盖在匾额上面,几位上了年岁的老人也站在院里瞧着热闹,虽然许多人并没有见过程野行医,但是程医师妙手回春的本事已然在村里传开了。
尽管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程野是如何治病的,甚至对他的行医方式将信将疑,不过但凡被他救治过的病患无不感恩戴德,这其中有两件事传的神乎其神,其一便是冬梅的夫君田娃子,当时陶员吏无能为力,刘婆子以为狐妖作祟,却也无疾而终,唯有程医师出手,也不知使了什么手段,竟降住了这怪病,如今田娃子已经恢复如初,当真奇哉。
另一事便是里正的腿脚,尽管知情人不多,不过程医师帮里正锯了一条腿的事还是传的沸沸扬扬,这件事对大伙的震撼不比之前天雷地火喝退山匪的事轻多少,许多人起初还不相信,只是私下里与作为护工的冬梅一询问,便不由自主的瞪大眼睛,惊得下巴半天合不拢。
冬梅是程野安排给里正家的护工,隔三才五就要过去帮忙,所以对里正的症状最是了解,她亲眼瞧着奄奄一息的里正一日日变好,到后来已经面色红润。
不光村里人想不明白,目睹一切的冬梅也想不明白,一个锯了一条腿的人是如何活下来的,在他们的观念中,伤寒引起的身体溃烂几天就能要了一个人的命,缘何少了一条腿的里正能好端端活着。
这种事怕是也只有程医师能做到吧。
不管怎么说,程医师在村里开了一间医馆,这预示着他打算在村里常住下来,对于村民来说,这是难得的好事。
为了行医方便,程野将斋室进行了改建,移除了里面多余的装饰,人为将斋室隔断成两部分,前面是外斋,是一般坐堂问诊的地方,后面是内斋,主要是手术室。
除此之外,程野还打算日后在斋室后方再盖一排屋子,是为住院部,也就是病患暂时休养的病床。
午时刚过,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程野乐呵呵的站在匾额下面,旁边立着张角、马钧、阿姊、冬梅、甚至葛青也出现在其中。
如今的葛青已经大抵戒掉了寿春膏的毒性,面目便不似从前一般白皙,此时恭敬的态度更加给人好感,再换了一身行头,倒像是个拜入山门的小药童。
不过说起来,孤苦无依的葛青确实拜在程野门下,与阿姊一行一同学习护理知识,如果顺利,日后便是程野门下第一位男护工,不过此时还仅仅是一个学徒,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随着一声清澈的呼喊声,周围立时安静下来,在众人的注视下,程野大大方方的拉下贴着木梁的一根红绳,挂在牌匾上的红布也应声落下,大伙举头望去。
太平医馆。
识字的几个村民念了出来,周围的村户也跟在念叨,一时间全村人都知道了这个名字。
程野记得一日在与张角进行学术讨论的时候,对方曾大谈自己的理念,其言曰:治得天心意,使此九气合和,九人共心,故能致上皇太平也。所谓九人,即其无形委气之神人,职在理元气;大神人职在理天;真人职在理地;仙人职在理四时;大道人职在理五行;圣人职在理阴阳;贤人职在理文书,皆授语;凡民职在理草木五谷;奴婢职在理财货
程野便取“太平”二字做了医馆的名。
医馆的匾额是马钧一刀一刀刻出来的,材质是普通的柳木,漆了色,瞧着倒也十分精致。
程野大手一挥,乐呵呵道:“小生感谢各位邻里叔伯的莅临,今日太平医馆开业,小生一定秉持谦虚的态度,不敢忘本”
程野一番慷慨激昂的开场白深得民心,不时引来几声叫好,离得近的几个老者更是不由得捋着自己的胡须,连连点头。
半晌,程野继续说道:“今日还有一事要说,那便是即日起,冬梅嫂子将正式在医馆做活,成为一名护工,月钱一百,月谷一斛。”
话音刚落,周围的村户立时响起一片呼声,大家虽然对“护工”这个词还很陌生,但也大抵知道是干什么的,在他们看来,护工就是做着奴婢与药童的活,却不想竟有这么高的收入。
许多人羡慕的瞧着冬梅,巴不得自己儿女也跟在程医师身边做个护工。
两个时辰后,斋室恢复正常,村民们也都散去了。
这时程野才让张角几人将两块儿石碑立在院子外面,一左一右,瞧着十分气派。
左边石碑较大,上面的字也有半个拳头大小,字数不多,只有五六行的样子。
一、寻衅滋事者,不治。
二、讳疾忌医者,不治。
三、薄情寡义者,不治。
四、强人所难者,不治。
五、不守规矩者,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