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丁聚佶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只好笑着说:“一切就听大哥的吧。”
谢田增这时冥思了一会儿,小声道:“我记得我来找你,还有一件什么事儿,就在嘴边,反而想不起来了。”谢田增眉头紧缩,思索了一会儿,忽然一拍额头,笑了起来,“这脑子!我想起来了。这一段时间在堤上,你有没有发现丁聚仁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的?”
听到这里,丁聚佶的笑容敛了,“大哥不说,我也满肚子的疑问。虽说丁聚仁先前一直在外做官,可是他以前的作为和名声我们还是很清楚的,只不过没有想到,这次被罢官之后,居然像变了个人,事必躬亲,和蔼可亲,全不是平时官味十足的派头。而且听说他和王鲁让大人关系熟稔,这王鲁让大人在邺城治理漳河,很得君上赏识,听说是个正直的大臣。看起来王大人和丁聚仁关系还可以,难道丁聚仁变好了?”说完,丁聚佶侧着头看着谢田增,一脸的疑问。
“眼见都不一定为实,何况你我又都是道听途说的。看人观其行,不要被他的表面假象所迷惑了。我觉得即使变,丁聚仁也不可能变得这么彻底,我们都是一块长大的,他是什么人,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了。所以,我怀疑这其中有诈,你我以后都要注意点儿吧。”谢田增一低头,看到了案几上的雕胡饭,“哎呀!光顾着说话了,都忘了正事儿了,都凉了。赶紧叫凤英端过去热一热吧。”说着,谢田增端起了盆子,丁聚佶赶紧接了过来,“凤英!”
丁聚佶的妻子刘凤英还没有过来,院子里倒是走过来一个人,借着灯光都能看到笑嘻嘻的脸。
“聚佶兄弟在家吗?”
谢田增仔细一看,是丁聚仪笑呵呵地走了过来,圆胖的脸,看起来倒不像个农民出身,淡淡的眉毛缥缈地贴在一双肉眼泡上,鼻子不大,微微塌着,嘴也小,只是下巴下面的肥肉坠着,笑起来仿佛两个下巴一样。
“这不是聚仪哥吗?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您现在跟着丁大人高升,许久不来小弟的院子了吧?”丁聚佶冷笑地抱着拳,迎了出去。
这时,刘凤英也从旁边的屋子出来了,“哎呀!聚仪哥,你过来了?”
丁聚仪扭头看到了从一边出来的刘凤英,见她风韵不减当年,忍不住两眼放光,可是又不敢多看,“来了!”说着,三个人都进了屋。
谢田增见丁聚仪走进了屋,也站起身来,微笑着说:“聚仪哥怎么有空过来了?”
“哈哈!”丁聚仪走到谢田增旁边,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坐吧,老弟!不用见外。”丁聚仪低头一看,见案几上放着一盆雕胡饭和炒猪肉,只是已经不冒热气了,他两眼看得都直了,“哈哈!聚佶老弟如今是赵公元帅发怒——财大气粗呀!这不过年不过节的,还吃上炒猪肉了,看着都让人眼馋。”说着,丁聚仪居然还使劲咽了口唾沫,嘴角开始闪闪发光,不知道是不是口水。
丁聚佶瞥了一眼丁聚仪,心里生出厌恶来,可是,却缄默不语。
谢田增看到大家一下子僵持到了这里,赶紧站出来打圆场,尴尬地笑着:“这不是云少爷来了吗?我老谢也是为了欢迎云少爷,做了顿雕胡饭和炒猪肉,正好也给聚佶哥送来些尝尝。要不然,咱这寻常庄户人家,平时哪有钱吃雕胡饭。”
丁聚仪瞥了一眼雕胡饭,不屑道:“这鼎鼎大名的云少爷刚到,老谢就让人家吃雕胡饭,就让人家吃猪肉,也不吃点好的,想让人家赶紧走呀?人家云少爷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老谢,你这可是铲子切菜——不地道(抵刀)啊!”
丁聚佶冷笑道:“木匠做家具——心中有数。”
丁聚仪看了看丁聚佶,对谢田增道:“聚佶咋忽然拉这么长的脸?而且这嘴现在是越来越厉害了,还学会说俏皮话了。哈哈。”
谢田增忙道:“要是不嫌弃,聚仪哥吃几口雕胡饭,尝尝味道怎么样?不过都已经凉了,让凤英给您热一下吧?”
“嫌弃?”丁聚仪忽然一扭头,笑嘻嘻地看着丁聚佶,“我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嫌弃的?”
谢田增被看得实在觉得不自在,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可是,没有筷子啊?”
“你看看,你看看,真是越长越虚伪了,我就是吃个雕胡饭炒猪肉尝尝鲜,又是凉了,又是没有筷子了……”丁聚仪依然微笑着,不过摇了摇头。
刘凤英一看气氛僵持得更加严重了,赶紧走上前,“聚仪哥想多了,聚佶是什么样的人,大哥还不知道吗?本来是好心,却因为嘴笨,让别人误解。大哥吃吧,哪里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嘿嘿!”丁聚仪狡黠地笑着,“还是弟妹通情达理,不愧是读过几天书的人,说话跟百灵鸟一样,就是好听。”说着,丁聚仪抓起一块猪肉放进了嘴里,一边嚼还一边说:“不错……咸淡正好……我再尝一个。”说着,他又抓起一块放进了嘴里,脸上的肉跟着嘴的扭动也一晃一晃的,非常享受。
丁聚佶在旁边站着,看到丁聚仪的举止,恨不得上前给他一闷棍,就此将他打晕。可是,想归想,这又不是在自己家,丁聚仪又是丁聚仁的狗腿子,真是轻易不能惹的。
谢田增看着丁聚仪的动作,顿时呆住了,他还真是没有见过这么富态的人吃得这么狼狈呢,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
丁聚仪抬头看到了刘凤英尴尬的表情和谢田增惊呆的表情,笑着说:“不错……这雕胡饭比大街上卖的还好吃……吃……阿……阿……阿切!”
丁聚仪打了一个大喷嚏,脸正对着盆子,嘴里还没有嚼完的猪肉一下子都落在了盆子里。
“哎呀!舒服多了。”丁聚仪揉了揉鼻子,低头看到盆子里的雕胡饭,忙赔笑道:“实在对不住了!实在对不住了!你们看看,咋成这了!要不我掏钱买了这雕胡饭算了。”说着,丁聚仪就去摸袖子。
丁聚佶更是气得一句话也没有了,脸铁青着站在丁聚仪的一边。
谢田增哪里想到会有这么“精彩”的一幕,惊讶地看了看刘凤英。刘凤英先是一愣,然后急忙按住丁聚仪早已静止的手,笑道:“大哥说哪里话!既然这样了,这盆雕胡饭就送给大哥了,只是忙里偷闲记得把盆子还给我们就是了。”
丁聚仪一听刘凤英这样说,忙松开袖子,摆摆手,“这怎么行?这怎么行?这么大盆雕胡饭,你们一个都还没有吃,岂不是让我占了个大便宜吗?让别人知道,我岂不是成了贪小便宜的人?”
谢田增看到刘凤英已经把话说出去了,也反应了过来,笑着说道:“我们不说,别人怎么会知道?再说,大哥也太见外了,真把小弟当外人了。这雕胡饭大哥就端回去吧。”
“哈哈!”丁聚仪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要不大家怎么说你们夫妻倆是实在人呢!好吧,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着,丁聚仪端起了雕胡饭就往外走,刚走到门口,回头说道:“别送了,都在屋里呆着吧。对了!聚佶,丁大人让你去一趟,说是有修堤的大事要和你商量,让我给你捎个话,你赶紧去吧。丁大人正等着呢!”说完,丁聚仪抱着雕胡饭快步走了,胖大的身躯迅速出了院子。
谢田增、丁聚佶、刘凤英站在原地,顿时愣住了。等丁聚仪走出了院子,丁聚佶才责备刘凤英:“你真是妇人之见!大老爷们儿在这儿说话,你插什么嘴?好好的一盆雕胡饭,老子一个都还没有尝,你可倒好,让那个兔孙给端走了。”丁聚佶气呼呼地坐了下来。
谢田增劝道:“刚才丁聚仪一看雕胡饭,我就看你眼神不对,他好吃嘴,这是远近都知道的,你何必因为这跟他怄气?虽说守珉现在当了狱曹,可也不是什么大官,那丁聚仪虽然不是什么人物,但他可是丁聚仁的心腹,那丁聚仁确实不当官了,可他儿子还在外当着官呢?我们现在可是斗不过人家,你可得想清楚呀?”
刘凤英听到谢田增的话,瞥了丁聚佶一眼,不高兴地说道“你现在倒是八月八的蚊子——嘴头子厉害了,刚才干什么去了?我是妇人不假,我头发也不短,可是,我见识不见得比你少。刚才那种情形,如果不让他吃的话,还指不定做出什么让我们难堪的事儿!他这个人你又不是不了解,谢大哥好不容易做的雕胡饭,让那个狗腿子端走了,我心里能好受?就不该好面子,就该把他挡到院子里,省得死要面子活受罪!”
谢田增看到他夫妻二人居然因此拌嘴,劝道:“好了,都这么大的人了,千万不要因为外人搞内讧,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凤英说的也不错,以后可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了,得先看看是什么人,再往屋里让。像刚才那个没脸没皮的龟孙,就不该让他。事情已经这样了,说什么也没用了。聚佶,你还是先消消气,去一趟丁聚仁家,看看他有什么事,不过,要留心点儿。”
说着,谢田增拍了拍丁聚佶的肩膀,微笑着看看他。丁聚佶心有不甘地说道:“真是可惜了谢大哥的一盆雕胡饭,喂了狗都比让他端走强。”
(本章完)
第58章 聚佶起疑()
“说啥呢?我刚才就听见乱吵吵的。”
三人扭头,见丁聚佶的母亲文氏颤巍巍地走了过来。刘凤英赶紧上前扶住了文氏,“娘,您的病刚好,怎么就出来了?”
“三婶!”谢田增也往前走了几步,笑着打了招呼。
“呵呵!田增过来了。”文氏笑呵呵地说道。
丁聚佶气呼呼地没有说话。谢田增见状,赶紧偷偷拽了拽他,丁聚佶一甩袖子,依然不吭。
“咋回事?你这么气呼呼的?”文氏看到自己的儿子满脸的怒气。
“好端端的一盆……”
“啊!——娘,没事。”刘凤英赶紧给丁聚佶使了使眼色,谢田增在后面又使劲拽了拽他。丁聚佶看到文氏关心的眼神,顿时清醒了,“啊……一盆……一盆面让守琨弄撒了,这不是糟蹋粮食吗?”
文氏听了后,回头看看刘凤英的表情,又扭过头看看谢田增的微笑,“没事就行。小孩子家,哪有不淘气的。只是糟蹋粮食,罪过啊,罪过!千万要教育好他,可不能养成这个习惯,虽然小,也不能惯着。我们穷人家,吃饭还吃不饱呢!浪费粮食,真是天大的罪过。那年我们村里被清源河淹了,颗粒无收,你爹偷偷攒下了粮食给你吃,结果自己瘦得皮包骨头,结果一场大病就要了他的命。大夫说,但凡能多吃点儿东西,也不至于抵抗力那么差。每次想到这里,我……”说到这里,文氏的眼泪流了出来,声音也哽咽了,她忙用手去拭泪。刘凤英赶紧掏出手绢,帮着文氏擦泪。
丁聚佶本来还满肚子的气,这时候看到母亲的表情,酸楚的感觉顿时涌了上来,直冲上眼睛,“娘!别说了,孩儿知道了!现在不是比以前好多了吗?而且这次王鲁让大人带领我们修河堤,一定能把清源河治理好,到时候风调雨顺,旱涝保收,不愁没有好日子。”
文氏听后,忽然抬头看了看丁聚佶,虽然眼角还有泪花,却惊讶了起来,严肃地问道:“王鲁让大人?就是那个在邺城帮着西门豹治理漳河的王鲁让吗?”
丁聚佶不知道文氏什么意思,更加惊奇地点了点头,“是啊?怎么了?娘难道知道他吗?”
文氏感觉站得太累了,刘凤英扶着她慢慢坐了下来,她这时倒一脸的怒意,圆瞪着眼睛说道:“你真是马驹子怕狗惊了车——少见多怪。我虽然是个妇道人家,可毕竟活了七十多年了,也不是什么见识也没有。平日里与左邻右舍经常来往,听他们提起过王鲁让,说他在邺城居然敢把求雨的仙姑都给扔到河里了,还理直气壮地说是让仙姑去见河伯,简直就是个昏官!河伯乃是尊贵的神仙,就算仙姑有仙根,可终究只是一个凡人,一个凡人怎么能想见神仙就见神仙呢?那神仙岂不是太没有地位了吗?结果白白害了几个仙姑的性命,真是罪孽啊!罪孽。更可恨的实在是对河伯太不敬了!如今,他来咱这里治河,河伯一定也不高兴,八成也要出事。你们想想,他把神仙惹了,神仙能饶过他吗?就算神仙大人不计小人过,那几个仙姑的冤魂能饶过他吗?”
丁聚佶听到母亲这样说,忍不住笑了,“娘!您这可就错了。那巫婆仙姑是利用求雨的名义和官府勾结骗乡亲们的钱财的,王大人如果不把他们铲除,就没有办法治河。漳河现在不是已经被治理好了吗?而且就算王大人得罪了河伯,可是他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官反而越做越大了呢!而且当今君上还赏赐了大人不少东西。”
丁聚佶虽然微笑地看着文氏,可眼神中故意带了疑问,“这是为什么呢?”
“这……这……瘸子跳高——早晚有他的好看。”文氏听到儿子的话,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略微想了想,说道:“这是因为王鲁让大人可能也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河伯大人拿他没有办法,那保不住王家的后人不出事,那几个仙姑也可能上辈子没有行好。不过,如果有人帮助王大人对河伯不敬的话,那是屎壳螂跟着蝙蝠飞——早晚要碰壁。所以,佶儿,修堤是好事,但千万要敬着河伯,不要做出对河伯不敬的事。”文氏郑重其事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中是殷殷的关心。
“知道了,娘!”丁聚佶笑着握着文氏的手,抬头看着饱经风霜的母亲,抬手抹干了她眼角残余的泪水。
刘凤英这时给丁聚佶使了使眼色,丁聚佶瞪着两眼看着刘凤英。文氏见到儿子的表情,回头看看刘凤英,“怎么了?凤英,有什么事吗?”
刘凤英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然后小声说道:“刚才丁聚仁派人来喊聚佶,说是要商量修河堤的事。我怕丁大人等得久了,会怪罪聚佶。所以想提醒他,没有想到,让娘发现了。”
丁聚佶听到刘凤英这样讲,忽然想起来还有这样一件事,忙拍了一下额头,“对了!的确有这件事。”说着,丁聚佶站起身来。
谢田增这时也说话了,“三婶,家里还有事儿,我也不打搅了,这就回去了啊?”
文氏这时也站起身来,微笑着对谢田增说:“有空常来玩儿。”然后扭头对丁聚佶说道:“你去吧,速去速回,跟丁大人说话,要注意点分寸,可不能什么事儿都一根筋。”
“我知道了。”说着,丁聚佶和谢田增一起出了院子。
丁聚佶到了丁聚仁家,见领导修河堤的人都到齐了。
“聚佶老弟,大家都在等你了,赶紧进来坐吧。”丁聚佶刚进大厅,丁聚仁就笑呵呵地抱拳朗声说道。大厅中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门口丁聚佶的身上。丁聚佶忽然像被一道道火光炙烤着,顿时觉得脸有些滚烫,心好像一下子都提到了嗓子眼里,一张嘴好像都能飞出来。他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尴尬地说了一句:“不好意思!来晚了,让大家久等了。”说完,就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坐下了。
丁聚仁看到丁聚佶落了座,笑眯眯的也坐下了,“聚佶兄弟曾经跟着王鲁让大人治河,在修堤方面,是行家里手。在下不才,虽然被王大人委以修筑本村河堤的重任,实际却知之不多。所以,修堤之事,还要仰仗聚佶老弟和诸位亲朋好友。”说着,丁聚仁站起身来,抱拳向大家作揖。大家看到丁聚仁这样的动作,连忙都站了起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