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虽然吴国的根基越发雄厚,国内的人基本上已经忘却了当年大唐的荣耀,但在整个天下间,同情和怀念大唐的人依旧不在少数。

    所以目前杨渥还不打算放弃复兴大唐这面旗帜,至少也要等到将来北伐中原,正式称帝之后再放弃。

    而且将来他称帝之后,要想让吴国得到正统名义,不至于被人诟病,最好的办法还是等消灭“伪梁”,为大唐报仇之后。

    没看到历史上满清那群鞑子吗?他们入关之后都是打着为明朝报仇的名义来争夺天下,如今杨渥怎么能连一群鞑子都不如?

    所以他是不可能放弃“讨伐梁国,复兴大唐”这个旗号的,更不可能在明面上与其达成和谈,最多还是像当年朱温还在时那样,双方达成一个默契,然后两家暂时罢兵。

    而且这样一来将来翻脸的时候也能少一些束缚,免得还要找什么借口,自然省事得多。

    接下来几天里,杨渥继续返回金陵,与此同时,北方晋军南下的大战终于开始。

    晋王李存勖原本的打算是趁着吴、梁两家在徐州交战的时机出兵趁火打劫,不过他出手的时间还是有些晚了。

    一开始晋军刚刚结束消灭燕国的战事,大军需要休整;等大军休整完毕,做好准备出兵之时,徐州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吴军通过一场突袭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李存勖并没有因此放弃作战计划,他依旧按照原来的打算,先率领大军赶到赵州,与赵王王镕、北平王王处直,以及新任命的卢龙节度使周德威会面,在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决定共同出兵南下攻打邢州。

    与此同时,昭义节度使李嗣昭率领璐州的驻军赶来汇合。

    就兵力而言,这一次动用的兵力还是很多的,除了晋军自身的五万大军外,王镕和王处直分别提供了两万人和一万人,使得晋军总兵力达到八万之众。

    手中掌握着这么多的兵力,李存勖自然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这次一定能击败梁军,夺取邢州,甚至夺取河北的其他地盘。

    可惜他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或者说,他低估了杨师厚的能力。

    五月初,当李存勖率军抵达邢州时,杨师厚同样率部从魏州赶到邢州救援,两军隔着漳河对峙。

    虽然晋军这几年接连取胜,士气极为高昂,再加上骑兵方面的优势,使得晋军看上去要比梁军强大得多;但杨师厚在梁国之中也是战神一般的人物。

    即便是仅仅依靠杨师厚个人的威望,就足以让梁军士气同样高昂,与晋军一比也丝毫不逊色。

    再加上杨师厚个人的统兵能力,以及他的军中原本就集中了梁国最为精锐的将士,所以梁军的实力实际上并不比晋军差。

    两国军队沿着漳河对峙许久,虽然晋军多次试图渡河强攻,但每一次都被梁军轻易击退;接着,晋军又试图从其他地方绕道,结果反而中了杨师厚的埋伏,损失不小。

    五月底,晋军的一个裨将因为犯错受到上司惩罚而感到不满,于是率部投降梁国一方。

    虽然这件事并没有对晋军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不过李存勖还是意识到,现在攻打梁国的时机尚未成熟。

    “杨师厚,只要此人一日不死,我军就一日难以南下啊。”李存勖心中暗叹。

    一位名将就挡住了一个国家,历史上不乏有现在这种情况,比如当年秦国灭亡赵国之前,对于赵国名将李牧,即便是王翦等名将也难以奈何他。

    再比如当初北齐名将斛律光,同样是威震敌国,让北周诸多将领心怀恐惧。

    不过不管是李牧还是斛律光,最终都死在谗言之下;但对于杨师厚呢?这一招显然不起作用。

    如今杨师厚与梁国朝廷之间的关系甚至不需要挑拨,两家的关系就有些紧张。

    不过杨师厚与李牧斛律光等人不同的是,此人手握重兵,又掌握了魏博六州之地,完全是拥兵自重的一方独。立势力,这等势力足以让朱友贞忌惮,却又不得不倚重,甚至加封他为邺王。

    “或许只能等杨师厚死了之后,我军南下才能更加顺利吧。”

    李存勖有些无奈,同样是攻略梁国,但面临的敌军却大大不同。

    吴国每次北伐时面对的敌军不仅数量相对不多,而且领兵大将也只是寇彦卿、牛存节这种次一等的名将,却从来没有和杨师厚交手过。

    而晋军南下的话,不仅将要面对梁国最为精锐的将士,同时还要面对当世最为优秀的将领,这难度自然大了许多。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晋国和梁国之间的仇恨那么大呢?而且晋国消灭燕国之后,现在除了向南扩张,也没有别的出路。

    而梁国对晋国抱有的戒心显然要比对吴国的强,所以将梁国的精锐全部集中在北方。

    这样一来,李存勖即便是知道杨师厚不好对付,但他也不得不南下与其交锋。

    六月初,李存勖见梁军防备森严,无利可图,只好率军撤退。

    消息传来,梁国朝野上下顿时松了口气。

    开封城内,皇宫之中,击退晋军之后,朱友贞的底气重新硬了起来。

    “朕听说金陵那边和谈的进展极为不顺利,吴国人开出的条件完全就是将我国视作任人鱼肉的阶下囚一般。他所依仗的,无非就是晋军南下给我国造成的压力,如今晋军已经退去,他还有什么手段可用?以朕看,不如暂时停止和谈。”

    敬翔等人面露忧虑之色,连忙站出来道:“陛下难道忘了当初徐州兵败的消息传来时的困窘吗?如今若是停止和谈,这固然很容易,但若是哪天晋军再次南下呢?”

    “哼,难道就任由吴国人漫天要价吗?他们若是想得到更多,就让他们出兵来攻吧。”朱友贞冷声道。

    其实他也不是完全看不到将来局势,只不过他心中更看重眼下,对于长远的局势并不怎么在意。

    所以当初即便许多人都说徐州之战不能打,但他还是坚持要打;这一次晋军刚刚退去,他便好了伤疤忘了疼,想要暂时停止与吴国的和谈,甚至想要再次与吴国开战,以报徐州兵败之仇。

    这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实际上,真正能够目光长远,看得清未来局势的人又有几个呢?大部分人都不过是庸人而已。

    比如杀李牧、杀斛律光等人的昏君,明明敌军已经大兵压境了,他们却还是要做出自毁长城的事情,这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让人难以相信,但实际上他们的目光就是这么短浅。

    朱友贞虽然算得上勤政,但总体上来说,他还是有些昏聩的。

第五百九十五章刘龑入朝() 
“陛下,既然吴国人漫天要价,咱们坐地还钱就是。没必要因此就停止和谈。”敬翔连忙劝道。

    一旁张汉杰和赵岩这两个心腹也道:“陛下刚才也说了,吴国人之所以敢提出那么严苛的条件,无非是想趁着晋军南下的机会捞取好处罢了。如今晋军退去,想必他们的条件也会降低。”

    其实这次和谈,吴国人提的条件的确很严苛,许多条件甚至一看就知道梁国不可能接受,这也怪不得朱友贞这么恼火。

    比如其中的一条规定,朱友贞必须去除帝号,重新恢复梁王的称号,同时从民间寻访大唐宗室,拥戴其登上皇位,以恢复大唐的正统。

    这一条看上去还不错,一来朱友贞真的照办的话,他就有再造大唐的丰功伟绩;二来晋军和吴军就失去了讨伐梁国的绝佳借口,算得上一举两得。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这一条若是朱友贞真的照做的话,那才是昏了头。

    再造大唐?且不说梁国建立的根本就是朱温篡唐,朱友贞即便重新拥戴唐室也难以得到天下人认同,反而会让原本拥戴梁国的人感到愤怒。

    而且就算是“大唐再造”了,天下人也只会将功劳放在吴王杨渥的身上,而不是去感激朱友贞。

    至于说断绝晋军和吴军讨伐梁国的借口,这就更加可笑了。

    当初朱温尚未篡位之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吴、晋两家的军队还不是照样要讨伐梁国?

    总之,这一个条件对于梁国来说不仅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可能让梁国自身陷入混乱,所以朱友贞不可能接受。

    除了这一条外,还有一条,说是为了保证两家和约能够执行,梁国在宋州、亳州、颍州等靠近吴国的地盘上只能驻守少量军队。

    这一条就更是严苛至极,若是梁国真的接受了,到时候靠近吴国的地盘都兵力空虚,一旦吴国翻脸,岂不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这种条件朱友贞能接受才怪。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条件,什么送质子到金陵去,什么每年向吴国进纳多少岁币,什么割让沂州等地盘,等等。

    各种条件让朱友贞看了之后就忍不住怒气上涌,想要破口大骂。

    可惜局势不如人,在众臣的劝说下,朱友贞最后忍住怒火,没有再说什么停止谈判的事情,只是下令给梁国的谈判使者,让其据理力争,不能接受太严苛的条件。

    说完和谈的事情后,朱友贞怒气不消,众臣却没有将此事太放在心上。

    这时敬翔站出来道:“陛下,当初言定的是徐州战事结束后便迁都洛阳,不过前些日子陛下以晋军南下,河北战事吃紧为由,加以拒绝;如今河北的战事也宣告结束,是不是该商议迁都之事了?”

    “迁都?怎么又是迁都的提议?”朱友贞有些头痛。

    虽然当初经过张汉杰、赵岩的劝说后,他对于迁都已经不是那么反感了,但心中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要迁都;所以上次徐州之战结束后,当敬翔等人提出迁都时,他就以河北战事为理由加以拒绝。

    但现在敬翔等人再次提出迁都,朱友贞却没什么合适理由了。

    他虽然是天子,但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一言而决,许多事情也需要有足够的理由才能去做。

    此时面对众臣提出的迁都之议,他就深感无奈,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理由再去拒绝。

    这时,李振也开口道:“陛下,其实相比于晋军,臣更担心吴军。”

    “嗯?怎么说?难道你觉得吴军的威胁比晋军还要大吗?”朱友贞皱眉道。

    “陛下,晋军虽然将来还会南下,不过即便晋军南下,咱们也还有河北之地可以抵挡;即便失去了河北,咱们也还有黄河天险,可以与敌军隔河对峙。总还不至于让开封暴露在敌军兵峰之下。”

    “不过吴军若是北伐的话,情况就不怎么妙了。要知道徐州到开封,这中间只隔着宋州一地。若是吴军攻克宋州,甚至不需要将其攻克,只需要将其包围起来,然后大军绕过宋州,就能突袭开封。”

    “这……”朱友贞心中一惊,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一点,因为他潜意识里面还是将晋国当做首要敌人,而忽略了吴国的威胁,现在被提醒之后,这才意识到开封作为都城的确不怎么安全。

    别的不说,吴军北伐只要能击败宋州一线的梁军守军,就能迅速北上进攻都城;而一旦攻破都城开封,梁国就正式宣告灭亡了。

    到时候其他地方各州在见到大势已去后,吴国根本不需要派兵去讨伐,只需要一纸诏令就能让那些地区的势力乖乖投降。

    一想到这个后果,朱友贞不由得额头冷汗直冒,再加上众臣的劝导,最终他只好同意迁都洛阳。

    不过在他的心中还是存在疑问,“迁都洛阳的话,倒是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不过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梁国的根本问题,还是遭到吴、晋两国南北夹击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不管是迁都洛阳,还是与吴国和谈,都只能暂时稳住局势,至于将来该怎么办,那就不是现在所能讨论的。

    一想到自己所面临的局势竟是这么严峻,朱友贞心中顿时升起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

    梁国乾化四年,晋天佑十一年,吴武义七年。

    七月,梁国正式迁都洛阳。

    与此同时,梁国与吴国之间的议和也迅速达成。

    正如敬翔所预料的那样,吴国一开始提出那么多严苛条件都是在漫天要价,等到晋军撤退之后,虽然吴国又派兵尝试进攻沂州,以炫耀军威,向梁国施加压力,不过最终吴国的“企图”还是没有得逞。

    八月初,双方议和成功,不过这次议和最终未能获得书面上的正式文书,而只是一个口头上的协定。

    当然,在议定的条件里面,吴国也相应的做出了重大让步,最终达成的条件对梁国来说仅仅是每年付出轻微的一点代价。

    梁国一方对这样的结果自然感到满意,不过对于未能取得书面上的正式文书却感到惊疑。

    最终,为了安抚梁国,吴国一方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提议,由梁国一方的敬翔和吴国一方的功勋老臣高勖二人出面,以他们的私人名义为和约背书。

    这样的结果虽然还是不能让人感到满意,但总比之前空口白牙的口头和约要好一些。

    朱友贞又不可能接受以梁王的身份来和谈,最终只能接受吴国的提议,让敬翔和高勖两人出面。

    梁国一方不愿南北两面受敌,而吴国一方则不愿现在就北伐,希望能借梁国之手来削弱晋国的实力。

    在这种双方都有共同期望的情况下,议和的事情很快就得到落实。

    金陵城中,正式结束与梁国的战争后,进攻岭南的战争也迅速展开。

    在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准备后,驻守湖南的吕师周率先领兵攻入岭南,对发起进攻;而原本驻守两浙的李承鼎暂时还没有动兵,仅仅将大军调动至韶州、汀州、漳州一线,以对刘龑施加压力。

    清海军节度使刘龑当初在继承其兄长的位置时,虽然答应过将来若事不可为就爽快的投降吴国,以保全家族;然而如今事到临头,他反而犹豫起来。

    自他父亲一辈在封州立足,到如今成为一番藩镇,这中间三十多年时间里,刘家一直都是岭南最为显赫的家族,是岭南事实上的主人。

    即便是还有叶广略等割据势力不服号令,但刘龑相信,若是没有吴国势力干涉的话,他最多只需要三年时间就能消灭那些势力。

    到时候刘家就能成为岭南真正的主人,甚至开国立号,登基称帝都有可能。

    可惜现在这一切都成了泡影,随着吴国这个庞然大物在南方崛起,两浙、江西、福建、湖南、荆南等等,一系列的地方割据势力先后被其消灭。

    与那些已经消亡或者已经向吴国投降的势力相比,岭南的势力实在算不得什么,更无法与吴国相抗衡。

    刘龑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中原梁国能够拖住吴国的步伐,但现在看来,不过是奢望罢了。

    今年四月的时候,吴王杨渥便派人发来诏令,要求刘龑入朝觐见,这其中的意思已经极为明显了。

    虽然刘龑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着,不过到了如今,他也无法继续拖下去。

    打?打不过;拖?吴国明显已经没有耐心了。

    刘龑虽然野心大,但他并不是看不清局势的人,驻守在韶州、汀州等地的两万吴军已经开始调动,显然若是刘龑再不答应入朝,吴军就真的要动手了。

    不仅如此,据说金陵那边也有兵力在调动,显然吴军若是真动手的话,必然会动用更多的军队,不会给刘龑任何机会。

    七月底,在吴军的军威压迫下,最终刘龑决定入朝觐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