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他们二人还想再打下去,他手下那些将士们也必然不想再打了。

    面对一群没有多少斗志的敌军,若是他们还不能取得胜利,那么他还是赶紧回家养老才对。

    事实上,何敬洙的估计非常准确,张志二人本来就不看好主动进攻刘存的计划,最后还是在王延均的压力下才做出的出兵决定。

    等到出兵之后,大军行军缓慢,走了一天时间才向连江方向行走了十多里,然后不管是张志和刘侃二人,还是他们的部下都不愿继续前进了。

    士气低落的福州军,在草草安下营地后,便开始原地休息,而张志和刘侃这两个领兵将领业开始商议起来。

    “老张,咱们当初都是一同参军,一同在战场上搏杀的,奋斗了这么多年才有了今日的地位,你就舍得完全放弃这一切,然后回家养老吗?”

    这天晚上,中军营帐里,昏暗的烛光不断跳跃着,使得整个营帐的气氛更加沉闷。

    二人之中,张志对于如今的局势感到心灰意冷,所以决定回家去养老。

    而刘侃虽说对当前局势同样不抱希望,但他觉得他们手中还有两万军队,若是以此为资本向吴军投降,或许在吴军中还能获得一份前程。

    “这不是舍得不舍得的问题,现在投降吴军,或许因为手中有兵的缘故,吴军不会为难你,不过你指望在吴军中出头?谈何容易!还不如现在就急流勇退,做个富家翁!”张志感慨道。

    现在的吴军,的确不是那么好混的。

    这些年有不少其他势力的将领投降吴军,最终能够得到重用加入禁军的却是不多。

    除了当初钱镠的部将中有一些降将进入了禁军,之后众多江西的将领在投降之后,基本都被编入了厢军之中。

    即便是后来禁军大量扩军,但其中大部分的军官将领都是从年轻将领中提拔,或者从军校学员中选择,真正来自厢军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换言之,若是他们现在投降吴国,很可能将被编入厢军之中。

    几年之后,若是运气好还有机会进入禁军;运气不好,那就一辈子只能留在厢军。

    对于过习惯了手握大权的日子的张志来说,让他去厢军中做个闲散的指挥使还不如直接回家养老算了,反正这些年他也捞了不少钱。

    刘侃自然也知道投降吴国后最可能得到的待遇,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所以才想最后去试一试。

    至于按照王延均的命令向刘存进攻,这一点在一开始他们就觉得行不通,所以不想去做这种送死的事情。

    “老张,你说我们如果只带着军队投降,吴国人或许还不会看重我们;但如果我等反戈一击,先将福州拿下来,然后用福州和那几位来向吴军投降,这份功劳总够了吧?”刘侃突然提议道。

    “你是说,咱们现在不去连江,直接返回福州?”张志心中一动,认真考虑起这样做的后果来。

    过了一阵子后,他还是缓缓摇头道:“只怕还是不够!”

    刘侃疑惑道:“这却是为何?”

    张志正准备为他解释,这时候外面侍卫进来汇报说:“启禀二位将军,刚刚巡逻的士兵抓住三百多个逃兵,此外还有不少人已经趁着夜色逃走了。请问二位将军,对那些抓住的逃兵该如何处置?”

    “三百多个逃兵?”张志皱了皱眉。

    他当然知道现在军中士气低落,想当逃兵的人有不少,不过一次性抓住这么多,这还是让他很吃惊。

    这么多的逃兵,即便是在平时也不会全部将他们杀掉,最多选几个带头的杀了以起到震慑作用。

    但此时连张志他们自己都有了向敌军投降或者弃官回家的想法,又哪里有心思去管那些逃兵。

    “将那些逃兵都放了吧,告诉他们,若是再敢逃跑,定斩不饶!”张志冷冷的回了一句,便摆摆手示意侍卫出去。

    等到侍卫离开之后,刘侃轻声道:“士气低落到了这个地步,那王延均居然还指望我军能击败刘存,这简直是笑话!”

    “好了,不要说王延均了,还是说之前的话题吧!本将之所以说以福州为礼物送给吴军此事不妥,就是因为咱们已经背叛过琅琊王一次,若是再背叛一次,只怕会更加让人反感!”

    仅仅率领手下军队投降,和先反噬故主,然后用故主的性命来作为晋身之阶,这其中的意味可是截然不同的。

    刘侃听了却是不以为然,这个时代各种背叛的事情难道还少了吗?也没见谁有什么反感的。

    他还想继续劝说,然而就在此时,前方营地外面却是突然传来一阵阵喊杀声。

    “降者不杀!”

    “胆敢抵抗者,格杀勿论!”

    “兄弟们,冲进去!”

    ……

    各种声音不断传来,将刘侃二人惊得脸色惨白。

    “是吴军打过来了!”

    “赶紧下决定投降吧!这个时候你就算想回家归隐也需要将现在这一关过了再说!”刘侃连忙劝说道。

    现在敌军已经打到营地前面来了,他们再投降的效果已经差了许多;若是再等待下去,投降的效果就会更差,别人不会觉得他们是主动投降,只会当他们是被迫投降之人。

    不过他们显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这处营地本来就是匆匆修筑的,根本无法抵挡吴军进攻。

    在混乱之中,面对如狼似虎的吴军,营地里的福州兵根本不敢抵抗,到处都是跪地投降的声音。

    仅仅片刻时间,吴军就攻破了半营地,无数的福州兵没有丝毫抵抗就做了吴军的俘虏。

    半个时辰之后,整个营地就彻底落入了吴军的手中,包括刘侃和张志二人在内的全部福州兵,除了少求人趁乱做了逃兵外,其他全部被俘。

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 
消灭了这支两万人的福州军后,整个福建的生力军就差不多损失殆尽了。

    接下来,张可宗命人分别去连江和古田两地传令,告诉当地守军福州已经失守和王延均等人已经被俘的消息。

    得知这两个消息后,深感大势已去的两地守军同样迅速向吴军投降。

    至此,福建最重要的福州和建州两地完全落入了吴国手中,剩下来的便是泉州、汀州和漳州三地。

    这三地中,对吴国来说又以其中的泉州最为重要,是杨渥看中的重要港口,必须彻底纳入吴国的治理之下。

    按照杨渥提前做出的指示,这三州刺史中汀州和漳州两地的刺史如果主动来降的话,可以暂时留用,其守军需要进行收编成厢军;但泉州刺史即便主动来降,也依旧要改用从吴国派来的文官,以保证对泉州的绝对掌控。

    为了保证这个过程不出意外,李承鼎继续率领自己的麾下向泉州进发,几天后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泉州。

    与此同时,在吴国大军逼近的情况下,短短几天时间之内,剩下的汀州和漳州两地刺史同样先后派遣使者向吴军投降。

    自此,从十一月中旬出兵,到现在十二月初,仅仅半个多月时间,福建五州之地就彻底落入了吴军的掌控之中。

    这种惊人的进攻速度,比之当初梁军一月之内攻取赵匡凝来也差不了多少了。

    金陵城中。

    收到福建平定的消息自然让杨渥大感满意。

    在他看来,如今的福建完全就是一片混乱,军无战心,加上他们的实力本来就远远不如吴军,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还不能迅速攻占福建,那么他就要对领兵的几个将领的能力感到怀疑了。

    平定福建之后,接下来首先一件事就是对王延均、王延禀等福州之变的发动者进行惩处。

    “琅琊郡公,那王延均和王延禀二人,一个是你的亲生儿子,一个是你的养子,这两人却一同背叛了你,你说说,该如何处置他们?”中极殿内,杨渥大声向王审知询问道。

    这次福州之变,虽说最终没有费多少力气就将其平定下去了,但却将杨渥原本的计划全部给毁了。

    杨渥当初还指望用福建的投降来为以后各势力做一个示范,但现在是完全指望不上了。

    不仅如此,那些有意于投降吴国的势力,接下来只怕也会慎重考虑一下自己的手下人的想法。

    王审知不顾手下反对坚持投降,结果他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养子就起来造反;其他势力的人自然也会想着,若是自己坚持要投降,自己的部众是不是也会起来造反呢?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这一次王延均二人实在是非杀不可的。

    而此时杨渥之所以要向王审知询问他的处置意见,这不仅是在试探他,更是为了借此机会来进一步打压王审知的声望。

    王审知不管如何都曾经统领过福建十多年,又素行节俭,勤于治理,宽以待人,在福建当地的声望是非常深厚的。

    杨渥如今虽然平定了福建,但要想保证当地安安稳稳的不出乱子,自然也要想办法打压一下王审知的威望。

    而打压一个人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是他的德行上动手。

    以前的王审知,他的个人品行在这个时代诸多藩镇之中都算非常不错的,再加上当初王潮三兄弟相互推让的故事,使得的个人名声同样很好。

    但这一次王家内乱,先是他的长子在福州的各种倒行逆施;接着又是王延钧和王延禀这两人联手起来,兄弟内讧,手足相残,这已经极大的削弱了王家的名声和在福建的影响力。

    若是能进一步逼得王审知亲口说出王延均二人其罪当斩的话,这自然能进一步打压他的名望。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不管王延钧做了多少坏事,王审知做为父亲若是主张将其杀死的话,那都会有损于他过往敦厚长者的形象的。

    自古以来,父子相残的,即便有再多的理由,都会受人诟病的。

    此时,王审知听到杨渥的问话后当即便清楚杨渥的心思,不过他心中同样痛恨这两个儿子,为了夺取权利便将身在金陵的他的性命置之不顾,更是杀死了他的长子王延翰。

    所以王审知对于将二人处死并没有任何异议。

    他站出来向杨渥下拜后,咬牙切齿的说道:“启禀大王,这二人所为,不忠不孝,非臣之子。臣已经将二人革出王家。对于这二人,臣以为应当立即处死,以儆效尤!”

    杨渥听了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么你觉得,这两人应该是凌迟处死呢?还是应该腰斩于市?”

    王审知听了不由得眼角一抽,王延均不管如何说都是他的亲生儿子,将其处死他还能接受,但要将其凌迟处死,他的心却没有那么硬。

    就在他犹豫着该怎么回答时,杨渥却突然哈哈一笑道:“罢了,却是孤有些思虑不周,你身为这两人的父亲,孤怎么能让你来作出这样的决定呢?”

    王审知听了不由得松了口气,只听杨渥接着道:“既然琅琊郡公都觉得王延钧和王延禀二人其罪当诛,那么传令下去,这两人不必押来金陵,直接在福州腰斩于市!”

    一句话定下了二人生死后,杨渥接着又下令,将跟随二人作乱的几十个叛将,一并腰斩,以震慑世人。

    刘侃、张志这两个王延钧的心腹,虽然声称自己乃是主动投降的,但并没有得到吴军的承认,他们投降的时候吴军已经攻入了他们的营地,所以这一次二人依旧被列入了腰斩的名单之中。

    此外还有一大批人,因为为虎作伥,但罪行又够不上死刑的,最终都被判处流放夷州。

    杨渥下令由福建五州,加上新设立的夷州,一同组成新的福建行省,而这个福建行省的巡抚,则由原本的苏州刺史徐温来担任。

    在原本的历史上,徐温此时早就保持了淮南的军政大权,成了江淮二十多个州的实际统治者。

    不过在这一世,因为杨渥的缘故,徐温自然不会再有历史上的那番机遇;不仅如此,他虽然在吴国资历较高,乃是杨行密的麾下老臣,当初太祖三十六英雄之一,不过因为缺少战功,再加上杨渥有意为之,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升迁,在苏州刺史的任上已经待了七年多了。

    到了此时,杨渥自然不会再去忌惮他这么一个既没有兵权,又缺少名望的地方刺史,所以这一次福建巡抚的职务就由他来担任了。

    ……

    当杨渥在朝堂之上对于福建之事做出安排时,邵州城中,楚王马殷正恭恭敬敬的跪伏在地,聆听着梁国皇帝朱温下达的圣旨。

    “……特加封为天策上将,开府仪同三司,许置百官,钦此!”

    听着朱温下达的旨意,马殷心中无喜无悲。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马殷趁着吴国的注意力完全被福建吸引的时机,迅速向西南发展势力。

    九月份的时候,马殷亲自领兵讨伐敛州蛮。

    敛州蛮的实力更在辰州蛮之上,各路蛮人部族组成联军,依托险要地势试图阻挡楚军的进攻。

    马殷于是以姚彦章为将,领兵五千人,让他绕道攻袭敛州蛮的后方,他自己则亲自率领楚军主力来吸引敌军注意。

    姚彦章出兵之后,不负重托,他一路翻山越岭,日夜兼程而行,最终成功的绕到了敛州蛮的后方,与正面的马殷相互配合,前后夹击,一举攻破他们的营寨,杀死蛮人数千,降者更是多达数万人。

    至此,马殷终于消除了对他有重大威胁的敛州蛮,在西南之地初步立足下来。

    有了新的根基之地后,马殷面临的压力顿时大大减少,终于不再满足于以楚王的身份统领部属。

    他深知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正式脱离后梁开国称王,所以他最后采用的办法就是向朱温寻求册封为天策上将。

    天策上将这个称号,最初起源于李世民的封号,地位更在一般王爵和大将军之上,并且能置百官。

    获得了这个封号后,马殷一方面依旧可以作为后梁名义上的臣子,另一方面又能够自行封官,这与正式建国已经没什么两样了。

    而朱温在与杨渥达成了默契后,这两年集中力量想要打压晋王李存勖,可惜取得的效果却是不好。

    对于马殷的请求,朱温本来就没多少能力干涉,自然是欣然从其所请,册封马殷为天策上将。

    至此,楚国才算是正式成为一个国家,而不再是之前的藩镇。

第四百二十八章择婿() 
马殷的立国对于其他势力来说影响并不大,毕竟在此之前其他势力就已经将其看作成一个独。立的王国了,现在不过是多了一个名份而已。

    不过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名份,但依旧触动了吴国某些人的心思。

    随着福建的并入,如今的吴国如果只算地盘大小的话,其实际控制的地盘已经在梁国之上了。

    虽说吴国现在的地盘很多都处于未开发状态,人口和州县的数量也还比不上朱温,但论整体实力已经完全是不输于朱温了。

    再加上岭南刘隐、虔州卢光稠以及海外的泰封国,百济国等小国纷纷来朝,奉吴国为正统,现在的吴国已经有了一点正统王朝的气象。

    在这种情况下,马殷这个素来不肯臣服的势力,如今竟然还敢开府建国,设立百官,这就使得吴国的某些以正统自居的文臣们大为不满,纷纷上书请求讨伐马殷。

    此外,还有人认为岭南刘隐虽然名义上臣服,但实际上却独领一方,乃吴国之敌。

    他们觉得如今吴军既然没有费多少力气就将福建给拿下了,那么不妨继续乘胜进兵,将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