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茂章和王师范的联军打得大败的那一次。
然而与那一次不同的是,朱友宁战败时死伤的将士有许多都是朱全忠的仆从魏博节度使罗绍威的军队,即便死了朱全忠也不怎么心疼;这一次损失的却是他自己麾下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兵。
更重要的是,上次战败的是他的侄儿朱友宁,对他自己的声望并无影响;而这一次,却是他亲自领兵的情况下被淮南军击败的;而击败他的,竟然是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这让他这位打了二十多年仗,正是如日中天之时的沙场老将情何以堪?
“生子当如杨渥啊!与杨渥相比,孤的几个儿子,就如同猪狗一般!”朱全忠长长的叹息着。
众将纷纷不敢言语,生怕引来朱全忠的怒火,只有颍州防御使高季昌小声劝道:“大王无需忧虑,南方多河流,又有淮南天然阻隔,我北方人不识水***战不利也是正常;若是到了北方来,失去了地利之便利,淮南军就远远不是我军的对手了。”
朱全忠叹了口气道:“你说的这些孤自然清楚,只是大军新近遭逢大败,将士们根本没有战心,需要退回汴州休整。若是杨渥趁此机会渡河北伐,该如何抵挡?”
如今的局面,随着梁军大败的消息传播出去,各方藩镇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削弱朱全忠的机会,所以接下来面对淮南的进攻梁军只能暂时采取守势,先集中兵力击败其他藩镇的挑战,将大局稳定下来再说。
高季昌心中一动,他当即站出来拜倒在地,大声慷慨陈词道:“大王,若是淮南军敢来攻打颍州,末将定当誓死奋战,只要末将一日不死,颍州就绝不会落入淮南军手中!”
朱全忠点点头,当即许诺道:“高将军若是能够力保颍州不失,孤定当提拔你为节度使!”
高季昌心中大喜,他当年不过是朱全忠的养子朱友让的家奴,后来朱全忠有一次见到他后觉得他气度不凡,所以让朱友让收他为养子。
这样算来,他实际上就是朱全忠养子的养子了。
三年前,朱全忠讨伐岐王李茂贞的时候,因为大军久久不能攻破凤翔,朱全忠当时想撤兵回去,关键时候就是高季昌出言制止了。
同时,高季昌献计帮助朱全忠大败李茂贞,为最终迫使李茂贞投降立下大功,所以朱全忠让他恢复本来的名字,并且逐渐提拔为颍州防御使。
随着官位的提升,高季昌自然是春风得意,不过人的野心都是无穷的,当初他还是一个家奴的时候,心里所想的或许只是每天能吃饱饭而已;但如今的他,心里想的就成了如何当上节度使。
此时听了朱全忠的许诺,高季昌内心无比激动,他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他强忍着心中的激动,开始向朱全忠提起自己守颍州需要的各项条件,而朱全忠也一一答应了。
打发高季昌出去后,一旁,李振小心翼翼的道:“大王,这个高季昌野心不小,若是任命他为节度使,将来只怕会尾大不掉啊……”
朱全忠摆摆手道:“那是将来的事,如今还是防守颍州要紧,淮南军的攻城手段极为犀利,尤其是他们的火药,听闻能够炸塌城墙。若是不重重许诺,激发将领们的战心,颍州只怕坚守不了多久就会失陷,所以如今孤需要他来争取时间!”
时间,这就是朱全忠目前最需要的。
当年曹操赤壁之战惨败而归,他能够迅速稳定住北方大局,最关键的就是大将曹仁镇守江陵,抵抗住了周瑜率领的吴军一年多,为他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而如今若是没有一位将领帮他挡住淮南军的进攻,让淮南军形成了席卷淮北之势,再加上北方李克用等藩镇一起发难,那时候朱全忠就真的会陷入被四面围攻的局面。
李振点头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么宿州呢?宿州地理位置比起颍州来更加重要,淮南军同样有可能进攻那里,不知大王准备派谁防守?”
朱全忠皱了皱眉,宿州的重要性更在颍州之上,这是因为宿州乃是徐州的侧翼,而徐州乃是整个江淮的核心,是真正的军事重镇。
失去了宿州,徐州就会遭到淮南军的进攻;而失去了徐州,不管是中原还是青州都会遭到淮南军的威胁。
在此之前,淮南军就曾多次出兵北上进攻宿州,其目的便是为了徐州。
若说防守宿州,此时最好的人选自然是康怀贞,此人在宿州镇守多年,能力出众,多次击败淮南军的入侵,若是有此人在,宿州可保无忧。
可惜的是,这一次南征康怀贞却未能逃出来,至于他如今是被淮南军杀了还是投降了,或者是被俘虏却未投降,这些消息一时还没有传过来。
朱全忠想了想道:“宿州就交给寇彦卿吧,希望此人不要辜负孤对他的期望!”
这时候,?外面有侍卫进来禀报:“大王,有几百名我军被俘的士兵被淮南军给遣返回来了,说是吴王的世子有一封书信要送给大王,另外……”
朱全忠脸色一沉,在这个时候杨渥派人给她送信,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另外什么?”
“另外,他们还带回来了袁象先将军的头颅!”
“什么?”朱全忠心中一震,虽说他最是无情之人,对自己的儿子都是小心防范着,不过袁象先毕竟是他的外甥,就这样被淮南军杀了,他心中还是有些悲痛的。
“那么康怀贞呢?”
“康将军…”侍卫犹豫了一下才道:“听说他被俘后拒不投降,结果也被杀了。只是淮南重其名,所以给他留了个全尸,就地掩埋了。”
朱全忠脸色一黑,心里却是松了口气,康怀贞经营宿州多年,若是他投降淮南的话,必然会影响到宿州的防守。
如今既然康怀贞已死事情反而好办多了。
他当即将杨渥的信接过来,展开一看,不由勃然大怒。
原来当初清口大战之后,杨行密得意洋洋的写了一封信给朱全忠说:庞师古、葛从周都不是我的对手,还是你亲自来与我交战吧!
而这一次,杨渥却借着这个由头取笑道:“……王家渡一战,大王帅十万之众,却被孤麾下小将朱景,以千人所破,遗尸万余,淮河为之塞流。由此可见,大王的本领与庞师古、葛从周等辈一般无二啊!”
朱全忠看得怒不可遏,抓起书桌上的一口玉杯便狠狠砸在地上,大声咆哮道:“那些废物被淮南军释放回来,定是敌军的奸细!着令立即将这些人全部斩杀!”
……
朱全忠本来还想改变之前的计划,留下来与杨渥在淮北决战一场,被李振等人一番苦劝,这才选择隐忍下来。
不久,朱全忠留下寇彦卿守宿州,高季昌守颍州,自己领兵返回汴州休整。
当朱全忠怒气冲冲的杀人的时候,杨渥却在拼命的往寿州和泗州两地囤积粮草辎重。
正如朱全忠等人所料的那样,杨渥将北伐的目标定在了宿州和颍州两地。如今的淮河防线,其核心就是寿、濠、泗这三州之地,而对面的梁军则主要防守宿州和颍州两地,若是能攻陷这两州,那么淮南军的防线就能向前推进一大步,并且与东面的海州拉平防线。
早在几天前,当朱全忠大败的消息传到后,杨师厚便撤了光州之围,率军返回襄州。
至此,这场由朱全忠南下引发的大战正式结束第一阶段,接下来就是淮南趁机北伐的时候了。
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韬的理由()
寿州城中。
郭崇韬坐在院子里静静想着心事。
杨渥对他的招揽之意他是心知肚明的,心中自然有些意动。
这段时间跟随在杨渥身边,他不仅仔细观察着杨渥,同时还在观察着整个淮南。
郭崇韬虽然在河东不受重用,但他毕竟是李克用的亲信之人,将来还是有希望得到重用的。
但若是他选择留在淮南,那就是放弃之前在河东十多年的努力,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面展开新的生活,所以他表现得慎重一些很正常,至少也要先判断一下杨渥值不值得他投效。
从整体实力上来说,如今的淮南甚至比河东还要更强一些。
在地盘上,淮南如今有三十一个州,而河东却只有十六个州。
在人口和经济实力上,淮南占领的地盘很多都是人口众多的州。在天下尚未彻底大乱之前,就有“一扬二益”的说法,也就是说淮南的繁华在那时候是天下之最。
即便是遭逢了战乱,但经过这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扬州已经恢复了许多,淮南如今能够供应起二十五万大军(包括各州州兵和水军)就是明证。
而河东本来就地处北方苦寒之地,又经过长期的战乱,民众困苦不堪;尤其是李克用不善于治理地方,加上军纪败坏,士兵们抢掠成性,以至于河东残破,远远比不上江淮。
所以在整体实力上淮南其实是超过此时的河东的。
不过在这个时代决定一方藩镇实力强弱的却更多的是军队,在这一点上淮南军队却未必比河东强。
因为地方贫苦的原因,河东的百姓除了当兵外基本没有别的出路,这些地处边境的百姓本来就民风强悍,组成军队后更是抢掠成性,所以单论战斗力的话,河东军队的战斗应该在淮南军之上的。
尤其是,河东拥有淮南所缺乏的强大骑兵!
别看这一次淮南军大败梁军,但这一战朱全忠本来就是草率兴兵,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甚至对敌情不甚明了的情况下就出兵的。
出兵之后,朱全忠又犯了几个大的错误,一个是用石像标记河水的深浅,这一点上朱全忠吃亏吃得太不值得。
第二个就是分兵濠州,这一点上就完全是个低级错误,淮南军只要用水军切断梁军退路,康怀贞就可能陷入敌军的包围,这是很明显的问题,但朱全忠却选择性的忽视了,结果导致了后来的战败。
当然。淮南军突然使出的开花弹,一举攻破李思安的营寨,这也是导致朱全忠惨败的重要原因。
但若是到了北方,缺少强力的骑兵就会成为淮南的致命弱点。
即便是淮南有开花弹,有苏州炮等先进武器,但在具有强大机动力和突击力的骑兵面前,这些都不足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从这个角度来看,淮南想要称霸南方倒是轻而易举,但想要统一全国的话,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至少在解决马匹的来源问题之前,郭崇韬并不看好淮南。
当然,即便不能统一天下,但只要能统一南方,建立一个像六朝那样的强大王朝,那便值得他郭崇韬去尽心竭力的效忠了。
更何况,根据他这些天来的观察,杨渥的确有明主之像,他不仅擅长领兵打仗,还精于政务,任用贤能,远离小人,对部下的意见能够虚心接受,又锐意进取,胸怀宽广,可以说能够遇到这样一位主上绝对是他的幸运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杨渥继承了他父亲的特点,对部下较为宽厚,这是郭崇韬最为看中的一点。
不是每个人都有巨大的野心,一心想要自己当节度使,甚至是自己来当皇帝,更多的人还是只想着遇到一位明主,然后为他效忠,最终建立功业,青史留名。
所以对这些人来说,他们更希望跟随的主上是杨渥这种既有能力,又为人宽厚的君主。
如今既然遇到了这么一位明主,而且还对自己极为赏识,那么自己还有什么要犹豫的呢?
想到这,郭崇韬终于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当杨渥再次召集众将开始讨论北伐之事时,与往常一样,杨渥依旧没有避开郭崇韬,让他作为参谋得以加入。
此时,张训、王茂章等将领都在热烈的讨论着攻打颍州或者宿州需要多少兵力,需要多少时间,打下来后又需要多少人防守等等;甚至于还有人提出要分兵进攻蔡州、申州等地,气氛十分热闹。
这时候,往常从来没有开口的郭崇韬却突然说道:“殿下,诸位将军,关于这次北伐,在下有不同意见!”
杨渥先是一愣,随即大喜,郭崇韬之前从来都是旁听的,这一次却主动开口了,是不是意味着他已经决定了要投靠淮南呢?
杨渥脸上笑容一闪而逝,接着问道:“不知郭先生有什么不同意见,不妨说出来听一听!”
“是,在下的意见是,这一次朱全忠南下大败而归,殿下当然要率军北伐,而且要尽量搞得声势浩大,让天下人都知道淮南的军威,最好是到了淮北后再打几场胜仗。”
杨渥点点头,这一点大家都能想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只听郭崇韬接着道:“不过,这次北伐在下觉得殿下要尽量多打胜仗,但最好不要攻占哪怕一座城池!”
“什么?”
“不攻占一座城池?那这还算北伐吗?”
“难道说敌军将城池让出来我军也不要吗?”
……
郭崇韬话音刚落,张训等人便纷纷反对起来。
天下哪有让人打胜仗却故意不占领敌军城池的道理,这郭崇韬看上去极为干练,又得到世子杨渥的高度重视,大家本来还以为他有什么高见,却不想他竟然是这么个意见,要不是看在杨渥的面子上,只怕早就有人起来呵斥他了。
杨渥听了之后没有理会其他人,反而目光平静的问道:“说说你的理由吧?我想郭先生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这么认为吧!”
“是!”郭崇韬颇为感激的看了杨渥一眼,他既然下定了决心要留在淮南,自然就要好好表现自己的能力,让杨渥更加重视他,也让其他淮南将领知道他不是无能之辈。
而这一次的军议就是他的一个机会,只是,他的意见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了,所以他之前还担心会不会让杨渥感到失望。
此时见了杨渥的反应,郭崇韬不由心中大定,知道杨渥并没有对他感到失望。
“在下的理由是,第一点,不管是颍州还是宿州,都是坚城,淮南军虽然以擅长攻坚闻名,不过要想攻下这两座坚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仅会造成较多的伤亡,而且会消耗大量粮草辎重,更重要的是耗时较长,容易出现变数。”
这一点张训等人也必须承认,虽然击败了朱全忠,但梁军的主力还在,并且还有相当强的实力,梁军的人心也没有崩溃,面对淮南军的进攻应该不至于出现望风而降的情况。
若是强攻城池的话,即便是进展顺利,只怕至少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才有希望攻破,而一两个月之后的局势如何很难说,说不定那时候朱全忠已经缓过劲来了。
到时候梁军只要派出一支较为强大的援军抵达,淮南军要破城就需要先击败援军才行,这就增加了变数,在没有绝对把握击败梁军的情况下,撤军就会成为唯一选择。
当然仅仅这一点理由显然无法说服众将,毕竟攻城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若真是决定了要攻城,自然就不会害怕这些难处。
“在下的第二个理由是,据在下所知,目前淮南的战略就是先迅速统一南方,解除淮南的后顾之忧,然后集中兵力发动北伐。若是此时攻破宿州或者颍州,那就意味着淮南将不得不投入重兵进行防守。更重要的是,如今朱全忠主力尚在,甚至要不了一年时间就能恢复实力;而宿州和颍州与寿州等地不同,这两州一来地处淮北,更利于梁军骑兵的发挥,同时因为它们距离中原实在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