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匡成和就不同了,匡成和能够观看的资料少之又少,但是即使这样,匡成和还是凭借着表面的情况知道对于文国来说最好的发展道路,这可是很难做到的。如果各位想知道多难,各位可以闭上眼睛,帮自己的国家,想想自己国家今后的对策,相信一定会因为资料太少而一头雾水。没办法,就是一平民,能知道什么呢,根本就想不出自己国家到底是想怎样发展。
文叹自然也知道匡成和这样很难得,明白这匡成和确实是大才,所以文叹继续道:“不错,不错,非常的不错。孤决定了,先任命你为文国户部的侍郎,好好干,会有出头之日!”
“谢陛下!”
这么一个大才,文叹就封一个侍郎,是不是太小了?
其实这不是小不小的问题,而是文叹对文国负责,也对匡成和负责,你想,匡成和虽然猜对了文国今后发展的国策,可他毕竟没有行政经验呐。不先给他一个官当着先储备点行政经验的话,最后只能毁了这个人才。毕竟即使是天才,也不能一步登天,即使来的是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文叹的选择也是一样。你想,即使诸葛亮再聪明,可是他初出茅庐,也不过是个读书多又聪明的帅小伙子,也不会有太强的政治实力。
封了匡成和的官,基本上这次见面也结束了,基本上所有中举的人,文叹都算是认真的看了一遍,也都对这些中举的文人们放心了。
“既然,中举的文人孤也都见过了,那么这次的科举考试,也就告一段落了,孤要离去了,但在离去之前,乌爱卿请听我说。”
“陛下,有什么话,您尽管对臣说就好了。”见文叹离去时还有话对自己说,乌康时点了点头表示洗耳恭听。
“这次进行了这个科举制度,有很大的问题需要改进,归根结底是孤的错,孤把科举想的太简单了,所以科举期间我文国造成了许多的不愉快。如羿爱卿被考生丢石头,孤被名叫尚薪丙和钟基的两个混蛋的言论给激怒等等事情。这说明,参加最终科举的条件不能太过于低,要有一定的门槛,孤所说的门槛,倒不是说应该交钱之类的,而是孤要改革科举,让参加科举的人能够分级。这次具体的改革是这样的,今后科举考试,分为三等考试,第三等科举考试叫做城试,是最次的考试,是由单独一个城城内组织的一次考试,通过城试的人,可以获得秀才的称号,而只有获得秀才称号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第二等的科举考试——州试。州试,顾名思义是州内举行的科举考试,只有已经获得秀才功名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州试,如果通过了州试,可以获得举人的称号,而且如果想要当小吏,文国会优先录用,还有就是举人有资格参加第一等的科举考试——大考。大考是我文国全国举行的考试,全国内的举人,都可以参加,通过了大考,就可以正式成为文国的官员了。”
乌康时听到这里,激动了起来,说道:“陛下,您将这个制度这样改,实在是优化了太多,依臣来看,这个制度不但适用于小国,而且还适用于大国。”
“你先别说话。”文叹道:“先听孤说完。城试,每两年举行一次,城试的时间是3月15日。说完城试之后,就是州试。”
第257章 普及竹简()
文叹说道:“州试也是每两年进行一次,进行的时间是十月十五日。接下来,则是大考,大考每四年进行一次,进行的时间是每年的八月八日。这一年就不用筹备了,到了下一年开始,再筹备第一次城试吧。”
“陛下,您说的臣都明白了。”文叹说的也不难懂,乌康时很快就记住了。
交代完乌康时改革科举的事情,文叹就离开了,文叹离开回了自己的屋内。羿川见文叹离开,也跟在了文叹身后,到了屋子里,羿川说道:“陛下,竹简您已经做出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投入使用呢?”
“什么时候?就是现在!”文叹说道:“现在就把我文国所有的资料,全部改抄到竹简上,先在我朝廷内,开始投入使用。至于民间的话,就直接开始卖吧,卖的时候先定制好规格,共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十片竹片编制而成的竹简,这种容纳内容较少的竹简,主要是用于书写信或者什么之类的,反正卖就可以了,百姓想用他干什么都行。还有一种,就是二十片的标配竹简,这是标配的竹简,要主要生产这种。二十片以上的竹简呢,就是用于编书的了,这是需要定制的,若有人要编书要想要买的人自己过来定制需要几片竹子。。之前我也规定了,每片竹片都要能容纳写40字的,这大约是二尺四寸吧?也就是说,十片的竹简可以容纳四百字,普通的竹简是八百字,需要单独定制的自然是八百字以上了。若需要单独定制的人,要我们定制低于二十片以下的,咱们不定制,这犯不上。另外,为了鼓励穷人也能购买,再开放一个优惠的条件,那就是若是有人自己带着竹子来买竹简,则根据带的竹子数量来降低价钱。为了让竹简能够快速传播,咱们还得在每个城找一个房子专门贩卖竹简、毛笔、墨这种书写的东西。另外,竹简的店铺内不仅要贩卖竹简,还要贩卖已经编制好的竹简制作而成的书,这几天羿爱卿孤给你一定的铜币,你赶紧找几个书写好手,去抄写一些书籍。我们不用怕没人买,竹简的价格咱们按照我文国砍竹子还有制作的成本来看,基本上是没有费多少钱的,反正是比制作羊皮纸费的钱要少的多。既然制作费用不高,自然我们文国也不能把竹简的价钱定的太高。十片的那种容纳内容较少的竹简,就卖25铜币,虽然平均一片2。5铜币看起来很贵,但普通的家庭多带点苦还是可以买来的。二十片标配的就卖50铜币。至于二十片以上的,则在二十片以后每多一片收2铜币的价钱来贩卖。至于已经现成的用竹简编制的书籍呢,就按照每片8铜币来贩卖,贵一点没关系,毕竟咱们也付出了手工费。”(二尺四寸,大约为56厘米)
“陛下,您想要的很好,但是这书是不是卖的太便宜了,毕竟我们找书写者去编制,也要花不少钱。”羿川道。
“我给你预算,你何必要去找书法好的呢?不必找那些书法好的,只要写的字端正就行,咱们是编书,而不是教人书法。所以你不必找那些书法好的人去编写,在编书这方面,书法好的人还不如字迹端正的人写的好。你随便去街上,找几个字迹端正的文人,给他们好的待遇,就让他们每写一片竹片,就有一铜币的酬劳吧,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来的,毕竟即使是每天写二十片的话,那一个月也有600铜币的钱赚,穷文人们不会放过这个美差的。”
“陛下,是臣脑筋太过于机械了。”羿川被文叹的话给点醒了,是啊,为什么非要找那种书法大家来写呢?那样不但支出大,而且收益也小,还不如找那些字迹端正的人呢。
说干,就干,文叹决定好的事情,自然会加紧实行。文叹决定好开始普及竹简后,联系了工部的尚书沈绍琪让他投入工人生产竹简后,又让户部尚书李司停止进购羊皮纸,并且让李司准备了一件比较开阔的屋子装修起来,还起了个黄金屋的名字。
…………………………
六部工作的小吏们,今天又去领取侍郎尚书还有自己工作时应该用到的羊皮纸,可是到了户部那里,户部竟然把一片片用线连接而成的木片,给了他们。小吏们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楞楞的看着送给他们竹片的户部侍郎,不知道该说什么。有一个户部的小吏认识这名侍郎,那户部的小吏说道:“孙大人,小的也是奉了户部尚书的命令,来领取用于书写的东西的,您怎么给小的这种东西呢?”
孙侍郎道:“我之前已经跟六部的尚书都说了,你们把这些竹简给拿回去,不会挨骂的。”
胡说八道,这些木片拿回去,不会挨骂才怪?你这是要害我们吗?小吏暗骂着,奈何这孙侍郎好歹也是个侍郎,是个大官,这些小吏们只能算是临时工而已,怎么敢得罪他呢,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把那些木片给搬了回去。
等这些小吏把木片给搬回去后,发现果然如同那孙侍郎说的那样,尚书们都没有说什么,倒是那些侍郎们,一个个生气。比如,比如吏部的这位张侍郎,就比较生气,他看着抱着一堆像木片一样的东西回来的小吏,说道:“混账东西,你究竟在干什么,让你去拿羊皮纸回来,你把这些木片拿回来干嘛?”
那小吏说道:“张大人,您可可冤枉我了,这是户部的孙侍郎孙大人给的,他说要我们用这个代替羊皮纸。”
“额?孙康岑让你们拿的!?他平时也很稳重啊?而且我吏部的人也没得罪他,他怎么这样戏弄我吏部?我去找他,评评理”说着,这位张侍郎就要走出房门去找那位孙侍郎去理论几句,你不能这么整人呐,去你那取羊皮纸,你给我们一堆连好的木片。
第258章 便宜耐用()
这位张大人是越想越生气,而此时,乌康时站了起来询问道:“哎,张大人,你要去哪里啊?”
张侍郎见自己的上司乌尚书问自己话,恭敬的回答道:“尚书大人,我要去找户部的孙康岑理论理论,我们派了人去领羊皮纸,结果却给我们送过来了一堆木片!”
“哦,送来了?”乌康时不怒反喜,走上前来,问道:“这就是竹简吗?”
刚才去户部领取羊皮纸的小吏说道:“尚书大人,听孙大人说,这个好像就是叫竹简。”
“哦,原来就是这个。”说着,乌康时将一卷竹简拿了起来,双手拆开。乌康时拿的这个是标配的竹简,一共是二十片长方形竹片组成。看着这竹简,乌康时觉得挺养眼,乌康时也不是常人,看了看结构乌康时便明白该怎么用了,只听他给张侍郎解释道:“张大人,你却是不知道,这竹简的确是用于书写的材料,是陛下亲自发明的,据说能够百年千年不腐坏,故而用这个记录东西,没有问题。”
“哦?竟然有如此功效!?”张侍郎听还没有吃了一惊,张侍郎他是明白可以用木片书写的,可是木片过几个月就烂了,根本不能用于保存资料,而听乌尚书说这叫做竹简的东西竟然能够百年千年不坏,由不得张侍郎不动容。想着,张侍郎也走向前去,拆开了一卷竹简,伸手一摸,张侍郎就觉得无比的舒适。因为这些“木片”竟然一点都不扎手,也没有刺什么的,平滑无比,不必说保存百年了,就冲这做工精细的份上,就值得一试。
“张大人,实话跟你说吧,陛下说了要用竹简取代羊皮纸,所以当初我们写在羊皮纸上的内容,像官员表、功劳簿上的内容,都要照搬到这竹简上。”
“行,尚书大人,没有问题。”张侍郎摸着这竹简心情大好,非常利索欢快的应了一声后,便开始在竹简上写起字,张侍郎这是想要练练笔。旁边的小吏,这时则在一旁解释道:“张大人,听孙侍郎说,这竹简是按照陛下的规定,要从最左边的竹片开始写,写的时候从上往下写,每片要求容纳40个字。”
“哦,如此啊,好说好说,你去把官员表给我拿来。”
“是。”
拿来了官员表,张侍郎看着官员表把这上面的内容抄到了竹简之上。刚写了十个字,张侍郎就觉得身心舒适,张侍郎感觉在这种木片上写字,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愉悦感。而且呢,写字也可以随意掌控力度,想大力写就大力写,而小点力气写就小点力气写,反正无论用多少的力度,这位张大人也没有能力可以一下子就把竹片给捅破。
又写了二十几个字,张侍郎恋恋不舍的停笔,对乌康时说道:“尚书大人,在竹简上写字触感极好,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痛快的写了。”
“既然你觉得的痛快,那这官员表的抄写就交给你了,你来把官员表的内容照搬到竹简上吧!”
“好的,尚书大人。”
张侍郎说在竹简上写字非常过瘾,乌康时也想试试,所以乌康时此时拿了一卷竹简后,便转过身去,到了椅子前,就着一张桌子也开始写起字了,写了一会,乌康时也说道:“妙,哈哈,妙啊,想不到在竹片上写字,也是这般的美妙,陛下真乃经天纬地之才啊……”
类似吏部的这些事情,也发生在了其它部那里。每个部的人,第一次看到这些竹片都有一个表情,那就是觉得被孙康岑给戏弄了。然后就是稍微动了动笔,写了几个字又明白这竹简的效果之后,变得喜欢使用竹简。
当然,朝廷内部将书写材料由羊皮纸改为竹简,也是比较热闹,但和外面的世界比起来,可就远远不如了。
只见此时,一栋名叫黄金屋的店铺面前。围着大堆的人,国人们都不知道这黄金屋是什么,纷纷讨论起来这黄金屋是干什么的。
“呵!我金玲城竟然新开了一个店铺,而且还叫做黄金屋,太厉害了吧,这里面是卖什么的呢?”
“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黄金屋黄金屋,自然满屋子都是黄金,是我文国储藏黄金的地方。”
“嗯,应该如何,听说我文国灭了宇内国之后,搜索到了宇内国大量的财宝,如今看到这黄金鱼,我猜里面藏着的,一定是宇波安的那些黄金。”
说着说着话,讨论着,竟然还有谣言,说这黄金屋是藏金子的地方。
“吱~”在众人站在黄金屋外讨论的事后,大门被人打开了,走出来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只听那年轻人说道:“诸位,黄金屋从今天开始,就正式的营业了,里面卖的东西,都非常的有用也非常的有意思,你们估计很想知道这黄金屋是卖什么的吧?”
这年轻人的话说完,百姓里有人起哄,一普通男子起哄说道:“黄金屋黄金屋,自然是藏黄金的地方了,能有什么东西好卖的?”
一神情颓废,一看就是肾虚的人也起哄道:“就是就是,里面一定有许多的金子做的物品。有金子做的床,金子做的椅子,金子坐的衣服,金子做的馒头,金子做的桌子。”
听着这肾虚男子的起哄,年轻人皱起了眉头,心想这人有病吧,还说什么黄金屋里面都是金子做的东西,文国现在有多穷你自己不知道吗?为了防止更多的人误解,这位年轻人解释道:“相信诸位都觉得,这屋子里卖的都是黄金之类的奢侈品,为什么,因为它叫黄金屋啊!其实,诸位的这种观点是肤浅的,你们不知道,这黄金屋的名字,是文叹陛下亲自起的。至于为什么起黄金屋的名字呢,我们陛下说了,读书写字,就是世界上珍贵的体验,因为书里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就跟黄金一样珍贵。”
第259章 竹简,好用()
众人此时已经明白这黄金屋的含义了,黄金屋的意思其实就是说这里面都是精神世界里的黄金,可以愉悦人的追求。其实众人不知道,文叹之所以取名叫黄金屋,是取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意。颜如玉,自然是不可以叫了,如果叫颜如玉的话别人恐怕还会以为这是文叹开的妓院呢!
众人跟着这年轻人,进入黄金屋里面,顿时感觉受到了欺骗,他们发现,这里面根本就没有一张羊皮纸,只有一卷卷的木片,还有毛笔墨等东西。
“这是什么啊?”
“不会是骗我们的啊!”
“不是说黄金屋里面都是书吗?怎么一本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