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布道:“陛下,赵布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想要说您要在竹子上写字吗?”
“对,就是这样,来人,砍几小节竹子来!”
文叹一声令下,来了一名小兵,拿着一根竹子出来,然后从身上抽出大刀对着那跟竹子就要砍下去,看他这架势,是想要一下子砍成两节。当然,最后这名小兵失败了,不得已只能用刀慢慢的在竹子上前前后后摩擦,想把竹子给磨断。。
“这小兵不行啊,砍个竹子都砍不了,太丢我们朝廷军的脸面了,要是让地方军知道这个还不得笑死。”
“对啊对啊,这个小兵实在是太丢人了。”
“哎,那不是六子吗?哎呀,他这力气也太小,他这是肾虚吧,砍个竹子都砍不断,依我看六子这辈子基本上也就这样了,一辈子的前途就是小兵。”
第246章 腐坏()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名叫六子的小兵也真是可怜,不过因为自己一下子没有把竹子砍成两段,就要被一旁围观的人耻笑,甚至于有的人还说他肾虚。
很快,这小兵就把一根大粗竹子砍成了一节一节的了。
“嗯,砍的不错,不过稍加训练就更好了。”文叹并没耻笑那小兵力气小肾虚之类的,只是稍微的鼓励安慰了一下。然后文叹就把视线转移到那一根根竹子上了,文叹拿起了一节竹子,又拿起了一把比较锋利的短刀跟匕首差不多吧。
众人看着文叹这个样子都觉得文叹莫名其妙,心想陛下这是怎么了,拿个竹子拿个小刀干啥?
在诸人惊意的目光里,文叹拿着刀对着那竹子砍了起来。只见文叹砍了几刀后,砍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形状。拿着那木片,文叹说道:“看到这个了吗,孤就是要在这上面写字,记录我文国发生的一切,亦或者是用于其他的地方,总之,只要诸位知道我手中拿着的方片很重要就是了。”
“啊,陛下,您这……”诸人一听可都懵了,丝毫不明白这文叹为什么大白天的说胡话。那些围着的士兵,有的已经转过去笑了,因为文叹说的这句话也太可笑了,竟然说要在竹子上写东西,竹子这么光滑先不提了,虽然文叹是说要在一个竹子制成的小木片上写字,但也仍旧让诸人觉得可笑。
看到没人兴高采烈的接自己的话,文叹疑问道:“嗯,孤说的不对吗?难道在竹子上写字,不好吗?”
“额,陛下,好是好……”羿川犹豫了一会,说道:“虽然想法不错,但是陛下您却是不知道,这竹子外一层非常的滑,想要在这上面写字,实在是太难了,而且即使是写了,也可能被人不小心擦掉,毕竟太过光滑了,碰一下字迹就花了。”
“哦?是这样吗?”文叹说着,命人取来了笔,在光滑的竹子面上写了几个字,果然,非常的难写。难写也不要紧,关键是不小心碰一下写的字就会擦掉,这个就麻烦了。
其实文叹也不知道竹简究竟应该怎么做,文叹也是在想,在研究当中。文叹之前还以为,竹简就是把竹子给切成一片一片的然后再用线给穿起来就可以直接用了,可如今试了试,文叹知道,和自己想的根本不一样。根本就不行,一直在那冥思苦想,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文叹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表面光滑,那就刮掉呗。
想到这里,文叹一脸自信的说道:“诸位诸位,你们以为这样就能让孤止步吗?不可能的,孤想到了一点,只要把表面给刮了,不就能用了吗?”
诸人此时听了文叹的话,如梦初醒,也明白了这个道理,纷纷赞赏道:“陛下,英明。”
“是啊,陛下英明,刮了竹子皮不就不滑了,不就可以写字了?”
见诸人也都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文叹拿着刀开始刮起皮来,方片也不大,不到一分钟就刮好了,文叹再次用笔写到上面字,等墨水有些干了之后,便不会轻易被擦掉了。嗯,这下子算是把竹简给做出来了。想着,文叹就要宣布自己伟大的发明,可在这时,一直不说话的赵布此时开口了。
“陛下,您原来要用竹子当羊皮纸用啊,陛下您的想法确实是好,不过可惜的是,不行啊,无论怎样这竹子也当不得羊皮纸。”
“哦,为何?”文叹不明白赵布为什么这样说,字不都写上面了吗?
赵布这么说,自然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只见此时赵布解释道:“陛下,羊皮纸之所以好用,不但是因为它易于写字,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具有其他书写材料所没有的特质——不会腐化。陛下,臣就怎么跟你说吧,您如果真要在竹子上写东西,记录东西,最后一定会后悔的。陛下你想想吧,臣给陛下举个例子,就譬如说把我文国户部的账写在竹子上,臣相信过不了几天,陛下就会发现,这竹子竟然腐坏了,竹子上的字竟然也变的不清晰了!所以说陛下,这竹子始终是当不了羊皮纸的。”
对啊!这竹子会坏啊,但羊皮纸不会腐坏,竹子坏的速度也不慢,若是某个竹子上写着重要的东西。它却突然坏了的话,那不就遭了?赵布的话,可以说是一下子就把文叹给打醒了,他让文叹明白,竹简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制成了,还是需要考虑很多的问题。
而文叹,对于竹简的制作其实也不是很明白,按理说,进行到现在就应该放弃了,可文叹不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文叹对于竹简还是非常自信的,甚至是前世的那些现代纸,保存字迹的时间,都比不上竹简。
但是有什么办法,能够让竹简不腐坏呢?前世的古代人,一定是用了什么方法,才让竹简不腐坏,方法一定不会太难,只是文叹暂时没有想到罢了。
而旁边围观的小兵们,此时听了赵布的话,也明白过来,这竹子会坏,在这个上面写东西不靠谱,所以一个个又开始嘟囔起来。“唉,陛下的想法惊天动地每次都能成功,可惜这次却失败了。”
“是啊,人算不如天算,算透了一切,却忘记竹子会慢慢的腐坏。”
“不过也不错了,陛下能够想到改进书写材料,就说明陛下是个关注民生的好皇帝,我等当尽力拥护文叹陛下!”这位可倒好,最后来了个反转,说着话就怕起文叹马屁来。
虽然小兵们说话乱吵吵的,但是文叹也是听在心里,说实话那些小兵虽然看到了自己失败,但却没有一个人嘲讽或者笑话自己,这也许就是皇帝的好处吧?想到这里,文叹笑了笑。
当然,也有人开玩笑。“话说如果竹子真能写字,那以后我也可以买书看了,再不济我抄书也行啊。”
“对啊,只是可惜竹子会腐坏。”
第247章 脱水()
“没有什么办法阻止它腐坏吗?”
“呵呵,估计是没有了,就像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竹子也是一样,这是人能阻止的?”
“额,也对,不过好像熏肉腊肉之类的,腐坏速度会慢很多,但这是竹子,不一样吧应该?”
嗯!熏肉?
几个小兵在旁边说笑的内容,被文叹捕捉,文叹听到熏肉后,突然灵光一现。当然,这个灵光一现指的不是文叹饿了想吃熏肉,而是文叹以熏肉联想到了竹简。
怎么说呢?熏肉为什么能够长期不坏呢?那是因为什么,因为它被火熏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吧,主要的原因是之后还要风干,据说称熏肉被放入植物油后然后风干,可以保证一年不坏。放入植物油风干熏肉都是为了什么?都是为了把熏肉弄脱水啊。同理可得出一个结论,脱水的东西,是最好保存的。
当然,这不是说文叹要把竹子放在太阳下风干,那样是神经病的做法。文叹是想着,自己也想办法把竹子给弄的脱水不就行了,弄成类似风干肉的那种状态,得了,想明白这件事,就去干吧!
想到这里,文叹说道:“给我马上准备一口大锅,然后在大锅里放水烧开,赶快,我有急事!”
刚才还摆弄着竹子,这会就突然要锅了,不要说那些小兵们了,就是羿川赵布等人此时也是云里雾里的感觉,不知道文叹又是要演那一出。
羿川和赵布两人都不明白文叹的用意,小兵们对于文叹的话,自然更不明白了,可明白又能怎样,不明白又能怎样,文叹下了命令了,该做的还是得做,想这么多干嘛,拿锅拿柴火吧!
很快,几个士兵就抬着大锅还有柴火过来,文叹命人将竹子都切成片形,每片的大小都一样,然后是每天都可以写40个字,按照这个标准,很快竹子就都被削成了标准的片形。不要以为很简单,文叹的要求可是比较严格的,文叹要求把刺都给去除,这非常考验操刀者的技艺。
刚开始,士兵们做的很慢,毕竟第一次弄,比较生疏,所以会有刺之类的东西。不过弄了一会后,士兵也找到了感觉,所以做的快了很多。
当做了一定数量的小竹片之后,文叹命人点火,然后放些水在锅里。
“陛下,您这是要煮什么吗?”羿川问道。
“是的,孤想要煮竹子。”
“啊???”羿川突然愣住了,心想陛下煮竹子干什么,要吃吗?
士兵们也都一个个睁大了眼睛,他们可没有见过有人煮竹子,这竹子有什么好煮的,难道竹子可以吃?别逗了,这玩意要是可以吃,天明州还可能会有这么多的竹子吗?早被人当粮食吃了。
文叹丝毫不注意别人看自己时那怪异的眼神,他只是命人放水之后点过,然后便一直关注着大锅。不到一会,水就沸腾了,文叹道:“把这些竹片都给我扔进去吧。”
“是。”
虽然不清楚文叹做什么,但是只要听命令就对了,几个士兵稀里哗啦的把弄了半天的竹片放进锅里,当然,并没有全都放进去,因为地方不够了,锅就这么大,你这么多竹片要是都放进去水还不得都溢出啊?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赵布看了一会后,因为有事情便离开了。
火依旧在烧着,时间还早着呢,文叹也不想一直在这等着,因为摆弄到现在已经中午了,从早上开始文叹就没有吃过一口饭,所以他道:“你们给孤看着,在四柱香烧完之后,就把这些竹片都给捞出来,孤先去进食。”说完,文叹又对羿川说道:“羿爱卿,你随我去共进午餐吧?”
“额,陛下,臣不敢不从命。”
文叹领着羿川来到了一家饭馆,现在文国金玲城的饭馆也是多了起来,毕竟人流量多了嘛,因为金岭城成了首都,所以周围的人也都喜欢来金岭城这里。天明州的经济中心,也慢慢开始向金岭城这里转移,当然,虽然经济中心开始向金岭城转移,但比起平滨城来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平滨城底蕴深厚,而且地形好,四周都是平原,商队也喜欢从那里经过。
再说文叹二人,他们到了饭馆后,就随意的点了些东西,这次文叹可没有小气,一口气点了最贵的几样菜,共花了140铜币……
可不要说文叹吝啬,文叹也想要和羿川吃点好东西,可奈何这里最贵的菜也就是那个爆炒猪肉,多少钱呢,70铜币,然后第二个贵的就变成了30铜币。没办法,这饭馆给自己的客户定位就是文国的普通百姓。文国的普通百姓大都是穷人,所以饭馆里自然也都比较便宜,不然的话你哼的一下子把价钱涨那么高,谁还会来吃呢?谁又能吃的起呢?
文叹坐在桌上苦笑道:“哈哈哈,孤真是失败,弄的天明州太穷了,物价都比较便宜,孤有钱也没有地方花。”
在一旁等着上菜的羿川,听了文叹的话后,说道:“陛下,您可不要这么说,天明州穷是因为之前宇内国的几个皇帝们不会治理,所以才会这么穷。陛下您想,您控制整个天明州也才多少天,百姓自然还会和以前一样贫穷。可虽然如此,但臣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天明州的百姓日子会过的越来越好的!”
“你这话说的,好像孤有什么大能耐一样,能将天明州给治理好。”
“陛下,一定可以找到办法的。”
办法?文叹心想自己还真就没有什么办法,虽然是占领了天明州,但是真正难的却是治理,文叹对于如何使天明州富裕起来这件事一窍不通,根本理不出一丝头绪来,只能尽力的想一些自认为可以的办法了。“羿爱卿,你说,咱们天明州有什么特产呢?”
“特产?”羿川说道:“陛下,说实话咱们天明州,还真就没啥特产,真要说有,也不过就是粮食多点,可咱们周围的国家城池都不缺粮食,咱们粮食再多也没人买,只能留着救急或者是留着坏掉”
第248章 第二次扩建()
“嗯?这可不好办了啊,只有粮食,那该如何是好?如果百姓们手里的粮食卖不出去,那他们的粮食也不过只是百姓们自己的口粮而已,但多余的口粮又没有办法消化,只能最后低价出售,又或者慢慢积压下去直到坏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想明白这个,文叹有点烦恼了,而羿川听了文叹的话,也深有感触的赞同道:“陛下,臣也是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陛下应该赶紧解决这个问题了,相信让文国的百姓富裕,就得靠这个来解决了。”
“……我又何尝不知,然而此时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吗?”
“办法?陛下,臣如今有一个还算行的办法吧。”羿川道。
文叹听后眼前一亮,说道:“哦?羿爱卿,快快讲讲,让臣听听你的办法。”
“陛下,是这样的,我们北方的水安州如今不正处于三足鼎立的状态吗?水安州的源化国,气势昂扬的处于水安州北方,领1500士兵,乃水安州三国之中第一强国。”
“等等等等……”没等羿川说下去,文叹就直接喊停了。
羿川见文叹喊停,疑惑的说道:“陛下,怎么了吗?”
“还问怎么了,你这数据不对吧,源化国,怎么可能这么强,孤之前可是以为它只是一个小国而已。再说了,源化国再厉害,充其量只是水安州的一个国家,它连水安州都没有统一,为什么就能佣兵上千呢?”
“陛下,你的意思臣明白,陛下您却是不知道水安州比我天明州,要好不少,水安州地势平缓,没有基本没有高山峻岭,非常适合居住,所以水安州的人口总体也是不少,据说有6万人,不过听人说,那是虚报,但怎么也得有5万人左右吧。而源化国的人口,听说是有两万五千人,又或者是三万人,总之不太清楚,但它的军队数量肯定是1500人左右。”
“这……”文叹现在感觉很失败,是的,一个源化国,连水安州都没有统一,国力就和自己文国的差不多了。由于文国比较穷,所以一般和别的国家比国力,比的就是人口和军队数量,而源化国的人口数量,怎么看也比文国的多吧?至于军队数量,估计只是源化国不想招兵太多的缘故,反正也少不了。
羿川继续介绍道:“源化国处于水安州北方,国力是三国之中最强,其余两个国家,咸邢国和义通国则分别分割了西方和东方,这就是水安州的三足鼎立。对于这个三足鼎立的形势,臣认为原因不单单只是因为三方的国力,而且也是因为地形的原因吧。陛下翻看地图就可以知道,这三个国家的边界,都是一条河流,它们是依靠着天险来维持局势的,虽然三国一直嚷嚷着要统一水安州,但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成功。源化国倒是有统一的实力,奈何水安州南方的两个小国咸邢和义通两国竟然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