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真真正正的崛起了,我替陛下感到高兴啊。”
而文叹此时听了这李司的话,点点头说道:“哦,150万铜币的话,就和孤预料的差不多了,我倒是忘了还有一些免税的城池了,哈哈哈。不过若是一年150万铜币的话,倒也够了,今后几年内,可能会没有战事,在全力扩大国力的时候,这些赋税可是能帮上大忙的啊。”
文叹话一说完,所有的大臣们都开心的祝贺道:“我等祝贺陛下实现了文国的中兴,愿文国在陛下的带领下,越来越强大,乃至于成为土国级皇帝,成为天国。。。”
第170章 军心涣散()
听着这些官吏们的话,文叹突然感到汗颜,心说这群人还真敢说,我这才刚统一天明州,正筹备人国级皇帝的登基大典呢,这群人可到好,都开始祝愿我能早日成为天国级皇帝了,还真是什么马屁都敢拍啊。
安祝兴成功的说服了武子道前来参加文国的登基大典,再加上本月又有100万的铜币入库,不用多说,文叹自然是非常高兴,而文国的那些文臣们也都非常高兴,毕竟这代表着文国以后能动用的人力物力会增长许多,当然这都是因为财力的增长。
可是,此时文国的军营,却有些死气沉沉的样子,已经失去了之前的活力了。记得当时文国刚把这些士兵召集到一起时,士兵们可谓是士气高涨,热血沸腾。连那些俘虏强盗们,也都被这环境所感染透露着一些狠劲,然而如今的文国军营之中,却满是颓废的样子。
此时在某个军帐中,躺着休息的四五个士兵,正在闲谈着。一名看起来已经有些年老的士兵,躺在铺上说道:“哎。老五死了,六子腿也残了,我不知道这打仗图的是什么,便宜的是那些当官的吧?”
“哎,吴叔,你咋能这么说呢?”
“怎么,你吴叔我说的不对吗?我们这都是图的什么,你问问这军营里的其他人,你吴叔我的军功,难道不显著吗?不敢说最多,但是前五十我还是有把握的,结果呢?哼,还不是一个大头兵?狗屁的人人有份,我看吧,这文国太吝啬了,根本就不想给我们官当。”
“是啊是啊,四子,你吴叔说的对,从最开始你吴叔就开始参军了,文国的每一场仗,他呀,都打过,可是结果呢,还不是跟咱们这些参军不久的人一样吗?”
“可是。。。”这名叫四子的人明显还不服气,可是在别人的言语影响下,他心里也不禁的觉得,文叹这件事做的不地道,口口声声喊着口号,说什么当官只要努力了人人有份,可是却没有一点实际行动,官位还是那些有权有势的,或者是强盗头子们把持着,他们这些质朴的天明州普通的小兵,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
这些类似的事情,基本上除了那些俸禄非常高的弓箭手和亲兵的营帐之外,那些普通的士兵军帐里或多或少都有人闲下来发这种牢骚,这发的多了,很快就落入了赵布的耳朵里。
赵布心想这样不行,必须要防范于未燃,如果在这样下去,如果有有心之人煽动的话,肯定会爆发哗变的,到时候可就不好说了。这样想着,赵布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径直就出了军营朝着文叹的皇宫走去,结果到了那里还白跑了一趟,怎么的,感情文叹没在这。赵布向在门口站岗的那几个亲兵一问,知道了文叹在朝堂处理公务后,就赶紧朝着那里走去。
到了朝堂那里,几个亲兵对他行礼道:“赵元帅好。”赵布点了点头就进了院里,这些亲兵们也不敢拦他,就这么让赵布给进去了。
而文叹此时正和这些官员们在那高兴的谈笑风生呢,突然见赵布竟然来了朝堂,不禁有些疑惑的说道:“赵爱卿,您来这里干什么?”文叹为什么疑惑呢,因为这赵布平常都不会主动来找文叹的,除非有事情赵布才会主动来找文叹,如今赵布来到这里,文叹自然感觉有些疑惑,莫非是土匪作孽吗?
赵布到了文叹面前,行完礼后直接说道:“陛下呀,士兵们最近一直在发着牢骚,都在说什么不公平之类的,斗志全无,陛下请您赶紧想想办法吧。”
“啊,这个。。。”文叹不禁有些犹豫,其实他早就知道这个问题了,不过一直没有想着去解决,因为文叹觉得,如今的大事是自己的登基大典。这些士兵们发牢骚,肯定是因为立了功没奖励呗,所以这文国的军制,还是需要改改,这次是彻底的大改。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升职系统,还有一个完善的指挥链。一个军队就应该有许多的大小将军,像食物链一样有大有小,而不是像打群架一样几百人由一个统领。
改是肯定要改的,但不是现在,文叹想等着自己成为人国级皇帝的时候再改,所以文叹犹豫了一会便道:“赵元帅,这件事孤已经知道了,请你让士兵们再坚持一个月,就一个月,一个月之后,孤敢保证,没有一个士兵会再发牢骚说文国不公平。即使有,也是一些不求上进的人。”
赵布听了文叹的话,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陛下请您尽快想办法解决吧,那个军营还有公务我就不再耽搁了,告辞了。”
赵布就是这样,跑来这一趟,也不知道图的什么,就是过来提醒文叹一句得注意注意士兵们的军心,完成这件事后,赵布一刻也没有停留,直接就走了,也没有想着再和文叹亲近亲近,他就是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赵布这么一闹,弄的这些个文臣们都觉得有些尴尬,他们还没有见过这么我行我素的人。不过很快这些文臣们就又恢复了正常,因为他们这些人也都知道这赵布的性格。
虽然古真862年发生了许多令文叹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但到了一月一日过年的这一天,一切的不开心或者不愉快的事情,就都要忘记了,因为新的一年总要有新的开始,若是在新年的第一天就非常开心的话,也许整整一年都会开心呢?因为有了个好的开始就能有更好的明天,这些都是文国的古老的谚语习俗,文叹自然不会相信这些没有用的东西。
可毕竟一月一日这一天是过年嘛,而且整个金岭城的人,都一副非常开心的样子,文叹自然不会摆出一副臭脸扫别人的兴说这是封建迷信,不是真的。这也算是入乡随俗吧,这古真世界的新年,不会持续太久,在七天的狂欢过后,所有的人就又会回到以前的样子。
第171章 一个都不封()
金岭城一月一日过年的时候,自然十分热闹,然而一月十五日这天,热闹的程度,却不亚于过年之时,难道这一天是什么节日吗?并不是,这是因为这一天,所有在外的将军,都来到了金岭城,并且把所有能带的士兵们,都带了过来。
二月一日举报登基大典的事,文国境内的所有城主将军们,自然都已经知道了,按照惯例在登基大典前15天,就应该确立分封的对象,还有所分封出去的土地。
而此时的文叹,正和乌康时还有羿川待在一个屋子里,商量着事情。
在这有些昏暗的房间里,只听文叹说道:“羿先生,有件事情,我觉得我不得不跟你说一下。”
羿川自然不知道文叹到底要说什么,不过既然把自己叫在这种隐秘的地方,所说的自然就是秘密之类的了,所以羿川他道:“陛下,不知您要对臣说什么事呢?”
只听文叹说道:“羿爱卿,是这样的,这次登基大典举办时,按照惯例孤是不是应该要分封土地给我的某些武将大臣们,让他们做我附庸国的皇帝。”
羿川点点头说道:“是啊,陛下,这有什么问题吗?自古以来所有的皇帝,都要来这么一次,不然的话国家不稳呐。怎么,难道陛下您想要少分一些吗?这可得考虑一下手下们的情绪啊。”
旁边的乌康时此时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哈哈哈,羿大人呐,若只是少分封一些封国,那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
“只是?”
“只是我已经与陛下商量过了,要把所有的权利集于陛下一身,所以这次分封,取消了,我们文国不会分出去一粒土地给别人。”
“什么!?这难道是真的吗?陛下。”羿川看着文叹询问道。
文叹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是这样的,古真国自从分裂之后,经历了800余年的历史,仍旧没有统一国,孤认为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这分封的制度。因为这分封制度的存在,无论那个国家崛起,都要进行一次像切自己肉一样的分封,这样一来古真三十六邦,永远没有一天能够处于和平,永远是无止境的战乱。只有统一了整个古真三十六邦,才能把这战乱给终止,孤所想实现的,就是只有一个皇帝的世界,凡是其他自称皇帝的人,都是伪帝。”
“陛下,您说的可真是简单漂亮,可陛下您知道实现这个有多难吗?手下的人,真的会跟从您吗?”
文叹笑道:“哈哈哈,不跟从的都是一些固化的人,天下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不接受变化的人,最终都会腐朽,他们不跟随孤,孤反而高兴,因为孤相信,只有一个帝王的制度,总要比群雄并起的制度要好很多。”
身为现代人的文叹知道,分封制最终还是要消失的,只有大一统,才能真正的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进步。当然,这是文叹胡乱说的,其实文叹真正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只有这样文国才能强大,自己的权利也才能更大。说白了,在文叹眼里,那些所谓的分封,其实就是分离文国的力量。虽然分封出去那些国家仍然会听文叹的,但是日后如何,又怎么知道呢?一个国家的大将,尚且会背叛自己的国家,更何况是所谓的附庸国呢?
“陛下,您太让我生气了!”羿川愤愤不平的说道。
文叹道:“我懂我懂,羿先生您是不愿意让孤实现这个目标,是这样吗?但是孤真的,真的是想要完成这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陛下,你错了,臣生气的原因,是因为陛下您把臣当外人,当俗人呐。陛下,臣羿川,又怎能是那些庸俗的人,一心只想着当个附庸国皇帝的人呢?陛下,这件事您早就应该告诉孤了,陛下,臣前日里回国后,也听同僚们说了,听说我文国今年的赋税就高达100万铜币。臣相信,若是将天明州的一些土地分封出去,肯定是没有这么多的,那一刻我就觉得若是天明州只有我们文国一个国家的话,那文国岂不是会越来越强吗?臣本以为这个只是臣胡乱猜想,可是今日听了陛下您说的话才发现,臣所想的事情,与陛下不谋而合啊。陛下,请莫要放弃,臣一定会追随陛下左右,与陛下共同完成,这一宏大的目标!”
羿川支持文叹,除了如他所说的那样,自然还有一些私心。因为若是文叹今后真的实现了这个目标,那他这个文叹身边的谋士,可就不是水涨船高那么简单了,那可就真的算是千古名人了,肯定就会名留青史啊。这个世界上有数不清的小国皇帝,小国的大臣,可是真正能名留青史的,又有几个呢?真正能死后让后人记住的,又有几个呢?羿川作为一个文人,自然有许多文人共有的目标,那就是名留青史。
别说这是贪慕名利,很多说着不贪慕名利的人,其实最贪慕名利了,他们只是在竞争中失败了,或者在文人的圈子里根本就混不下去的人,基本上所有文官都想着若是名留青史该有多好。
乌康时见羿川竟然与自己和陛下的理念相同,非常开心。文叹也非常开心与乌康时相视一笑说道:“乌爱卿,看看,孤说的对吧,羿爱卿可不是那些循规蹈矩的俗人。”
“恭喜陛下,有了羿大人的辅佐,相信实现您心中的霸业,会更加的顺利呀。”
虽然文叹和乌康时嘴上这么说着,可是他们其实现在紧张的不得了,尤其是文叹。但是由于屋内太过昏暗,羿川并没有发现这一点,但羿川也并没有如文叹和乌康时那样说着乐观的话,而是严肃的说道:“陛下,今天我文国各个将军大臣城主们,可都要来参加特别的朝会了,要听陛下您宣布分封的人选了,可是您若是到了那里说一个都不分封的话,那些大臣们难道不会心有芥蒂吗?”
第172章 冲突一触即发()
羿川所说的这些话,文叹自然也想到了,但是没办法,总要触碰一些人的利益的,不然的话,这制度就别想着推翻了。
“陛下。”此时门外的小五叫道:“陛下,将军大臣们已经都到齐了,外面等着呢。”
乌康时听后说道:“陛下,终于到了这一天了,陛下,从您在这些大臣们面前说出自己打算的那一刻开始,我们文国将开始变得与众不同!”
文叹点了点头道:“乌爱卿,这一刻,我也等了很久了。”说完,文叹又对乌康时和羿川说道:“乌爱卿,羿爱卿,请你们火速从小门出去然后融入大臣之中吧。”
今天对于大臣们来说,可谓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如果乌康时和羿川这俩人突然从大院内走出来,估计能把在文叹皇宫门前等着的诸位将军大臣们给气晕过去。为啥,他们肯定会认为已经内定好了是羿川和乌康时这两个人呗。
羿川和乌康时自然也知道文叹考虑的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对文叹行完了礼后,出了门就从后门中出来了。
而此时在文叹大门前等着的大臣将军们,看起来人还真是不少。基本上,只要有点官位的人都来了,这里面文的有安庆明、安祝兴、乾石、马淮、乾峻还有未到的羿川、李司、乌康时等人。武的有赵布、陈布衣、黄勇彦、刘恩布、叹发、仓修杰、卞高、马胜、邢英华、应经武等人。这些人加起来,还真不少,堵在文叹的门口,还真有那么点气势,不过说起来,这些人此时也都很开心,毕竟马上就要开庆功会了吗?
此时最蹦最跳的自然还是陈布衣、黄勇彦这俩人,只听黄勇彦此时说道:“哎,你们这群人,鞍前马后为陛下干了这么久,今天就是得到回报的时候了,要我说,你们估计都能当皇帝了。”
陈布衣道:“黄将军,您可真会算计,让我们去当小皇帝,那您呢?”
“我?自然还是当我们文国的将军咯。”
“好打算好打算,你当将军,我们当小国皇帝?才不呢,我觉得,当这将军才来劲呢?”陈布衣打趣道。说完,他对着身后的那些人说道:“你们说是不是,当将军,可比当小国皇帝过瘾,不是吗?”
“这个。。。”
陈布衣并没有听到呼应自己的声音,除了黄勇彦呵呵笑道:“那是那是,自然是将军过瘾。”其他的人,都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安祝兴和安庆明等文人不说话,陈布衣还能理解,毕竟他跟这些人也不熟,可是这些军中的大将们竟然也一个个不来应援自己,陈布衣可就不开心了,只听陈布衣先对那卞高说道:“嘿,卞高你怎么不说话,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若是以前的卞高,此时肯定会说:“是是是,陈将军,您说的对,还是当将军得劲,什么都不用管,只想着带兵打仗就可以,也不用担心粮草什么的,真痛快,哈哈,真痛快。”可是如今的卞高,当了几天护卫长后,可就大不相同了。首先,卞高真可谓是体验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抱歉,说错了,是独自一人高高在上。因为在乐征城,他平常见不到文叹,他又掌握着兵权,没有一个人敢顶撞他,还真有那么一点土皇帝的意思。
这种感觉,让卞高有些上瘾,所以卞高此时只是陪笑道:“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