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弹丸小国-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建成办公的地方,像朝堂,还有七部办公的地方。为什么是七部不是六部呢,因为孤马上就要增加一个刑部了,所以是七部办公的地方。而这个老的朝堂就拆了建成民房吧。”

    “陛下,这……您的这个想法是不错,只是不知道您这皇宫的大小要求究竟是怎样的呢?”

    “怎样呢?至少是这个朝堂的五倍吧。”

    “陛下。”沈绍琪提醒道:“这么大,不会有人说您奢侈吗?”

    “谁愿意说谁就去说吧,反正这皇宫是办公的地方,而不是像那些人想的那样是我休息享福的地方,群臣到了皇宫办公之后,也会明白这不是为了我享乐而建的这么大的。另外,记得把御林军住宿的地方也建在皇宫之中,因为如果像我说的那样建造的话,皇宫的面积定然也是不小,需要派些御林军定期去巡逻守门了。”

    “陛下,臣明白了,皇宫臣自然会建,臣现在就想问问,陛下还要再建什么吗?”

    文叹摇了摇头说道:“暂时想不起来了,先建着吧。对了这次建造的时间应该会很长,因为孤还打算再修一个渠,这也是孤答应维生爱卿的事情,所以沈爱卿,这半年你可要受点苦了啊。”

    沈绍琪听后摇了摇头说道:“臣愿意受这苦,能为陛下效劳,就是最好的了。”这沈绍琪马屁不怎么会拍,只能说一句为文叹效劳就是最好的,非常的丢格调,惹得一旁的羿川浑身不得劲。拍完马屁,沈绍琪又说道:“陛下,您说的这些工程,太大了,我工部现在的人手可揽不下这种的大活。”其实沈绍琪的工部,对于文国这次扩建的活,也可以拿下,只是因为人手不够,所以进度会非常的缓慢,如果是工部单独去建这个,摆弄一年完成那还是少的,至少得一年以上,沈绍琪知道这文叹自然是等不了这么久,所以直接跟文叹说自己工部拿不下这活,文叹自然也明白工部拿不下,这都是在文叹的预料之中的事情。

    “好了,事情也都交代给你了,工人的事情,孤会想办法解决的,等孤把工人的数量招够了之后,你就领着那些人开工就行了,现在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

    “是。”见文叹把招工人的事情都拦,沈绍琪顿时觉得一身轻松,刚才的那些烦恼已经都不见了。什么烦恼呢,自然是文叹说的这个扩建计划,沈绍琪就害怕文叹让整个工部单独去做这件事,那样的话工部可就乱了套了。所以现在沈绍琪听了文叹要全权负责招工人,自己只需要领着人干活就行,顿时感到轻松。

    感觉轻松的沈绍琪给文叹行了个礼之后便走出了房门,沈绍琪走后,羿川正想要说话,突然门口又有脚步声传来,羿川和文叹同时向门口看去,原来是乌康时拿着一张羊皮纸走了过来。

    文叹见乌康时来了,说道:“乌爱卿,怎么了,是中举的人选出来了?”

    乌康时点了点头,走到文叹身前将羊皮纸递了上去说道:“陛下,这次一共选了二十人,他们都算是可用之才,于我文国也有用处,其中,有五人非常适合打下手,他们整理资料,计算账目速度都是极快。还有三人,他们略有文武,适合在军中当个小官,帮忙训练。还有两个人,诗文写的不错,字迹也好看,非常适合让他们去做用于书写的职务。至于剩下的十个人,都中规中矩,但也还算可用,陛下,可要见他们一面吗?”

    “见,当然要见!”文叹心想这二十人中举也就意味着以后要封他们官了,自己若是见都没见过这些人,那自己怎么可能安心封官呢?

    要见这二十个中举的人,自然不能在文叹休息的这个小屋子里,所以文叹领着人走到了朝堂的大厅中,在那里等着。

第323章 战乱起(六)() 
“这位考生,不知你叫什么呢?”文叹看着匡成和问道。

    匡成和回答道:“启禀陛下,我叫匡成和。”

    “哦,匡成和,孤问你,你觉得我文国今后应该何去何从呢?有人说是继续发动战争,成为更大的国家,有人说是和平发展,你认为应该如何呢?”

    “启禀陛下,如今文国百废待兴,确实正是需要平稳发展的时候,然而,这却不是主要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文国最近已经不能再战了。如今我文国,若进攻小国,自然可以无往不利,然而,东方的彰国却在时刻注视着我文国。听闻彰国皇帝武子道,素来以为人和善著称。这对于定江邦的和平来说,当然是好事,可对于我文国,未尝不是一件坏事。由于武子道太过于喜欢多管闲事,故而我文国如果稍微有一点吞并其他小国的动作,那么彰国一定会介入。而且,西方抚青州的怔国也一直蠢蠢在欲动,如果我文国军队出发进攻他国,那么怔国肯定会第一时间偷袭我文国的。故而,我文国即使是没有彰国的监视,也不能贸然行动。但是,也有一个有利的点,那就是虽然彰国在监视我文国,不让我文国去吞并小国,但却同样也在监视着西面的怔国,不让怔国轻举妄动。现在定江邦的形势,已经僵持成这样了,短时间也不过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故而,我文国今后的道路,我认为应该这样走。在彰国还依旧强大的时候,我文国努力的提升自己的国力,然后找机会再与怔国打一仗,胜利后吞并几个怔国的城池,只要到时候把握好尺度,彰国不会对我文国有太大的动作,彰国应该不会去管我们文国和怔国之间的战争。我认为,这是我们文国近期内能打的唯一一仗了,打败了怔国之后,文国,便只能等待彰国有什么大变动后,再有动作了。所以臣认为陛下这段时间内,应该迅速提升国力,筹备与怔国战斗的资本,这就是我们最好的对策了。”

    说实话,文叹所想的文国今后发展的道路规划,和匡成和说的也是差不多。可不要以为匡成和说的只是和文叹差不多而已,没什么了不起。要知道,文叹之所以做出这种决定,是因为这是在许多选择中对文国最有帮助的选择,也是文叹对比了其他国家和文国的实力,还有国情等情况才下的决定。总的来说,文叹能够参考的资料,有很多。

    而匡成和就不同了,匡成和能够观看的资料少之又少,但是即使这样,匡成和还是凭借着表面的情况知道对于文国来说最好的发展道路,这可是很难做到的。如果各位想知道多难,各位可以闭上眼睛,帮自己的国家,想想自己国家今后的对策,相信一定会因为资料太少而一头雾水。没办法,就是一平民,能知道什么呢,根本就想不出自己国家到底是想怎样发展。

    文叹自然也知道匡成和这样很难得,明白这匡成和确实是大才,所以文叹继续道:“不错,不错,非常的不错。孤决定了,先任命你为文国户部的侍郎,好好干,会有出头之日!”

    “谢陛下!”

    这么一个大才,文叹就封一个侍郎,是不是太小了?

    其实这不是小不小的问题,而是文叹对文国负责,也对匡成和负责,你想,匡成和虽然猜对了文国今后发展的国策,可他毕竟没有行政经验呐。不先给他一个官当着先储备点行政经验的话,最后只能毁了这个人才。毕竟即使是天才,也不能一步登天,即使来的是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文叹的选择也是一样。你想,即使诸葛亮再聪明,可是他初出茅庐,也不过是个读书多又聪明的帅小伙子,也不会有太强的政治实力。

    封了匡成和的官,基本上这次见面也结束了,基本上所有中举的人,文叹都算是认真的看了一遍,也都对这些中举的文人们放心了。

    “既然,中举的文人孤也都见过了,那么这次的科举考试,也就告一段落了,孤要离去了,但在离去之前,乌爱卿请听我说。”

    “陛下,有什么话,您尽管对臣说就好了。”见文叹离去时还有话对自己说,乌康时点了点头表示洗耳恭听。

    “这次进行了这个科举制度,有很大的问题需要改进,归根结底是孤的错,孤把科举想的太简单了,所以科举期间我文国造成了许多的不愉快。如羿爱卿被考生丢石头,孤被名叫尚薪丙和钟基的两个混蛋的言论给激怒等等事情。这说明,参加最终科举的条件不能太过于低,要有一定的门槛,孤所说的门槛,倒不是说应该交钱之类的,而是孤要改革科举,让参加科举的人能够分级。这次具体的改革是这样的,今后科举考试,分为三等考试,第三等科举考试叫做城试,是最次的考试,是由单独一个城城内组织的一次考试,通过城试的人,可以获得秀才的称号,而只有获得秀才称号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第二等的科举考试——州试。州试,顾名思义是州内举行的科举考试,只有已经获得秀才功名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州试,如果通过了州试,可以获得举人的称号,而且如果想要当小吏,文国会优先录用,还有就是举人有资格参加第一等的科举考试——大考。大考是我文国全国举行的考试,全国内的举人,都可以参加,通过了大考,就可以正式成为文国的官员了。”

    乌康时听到这里,激动了起来,说道:“陛下,您将这个制度这样改,实在是优化了太多,依臣来看,这个制度不但适用于小国,而且还适用于大国。”

    “你先别说话。”文叹道:“先听孤说完。城试,每两年举行一次,城试的时间是3月15日。说完城试之后,就是州试。”

第324章 战乱起(七)() 
寇钮城皇宫内,武子道坐在椅子上沉思着,而他的谋士,陈修远则在一旁。只见陈修远,轻轻摇摆着他那红色的扇子说道:“陛下,臣纵观定江邦全境,发现根本没有一个国家有阻挡我彰国的能力。所以,请您听从臣的安排,即可昭告整个定江邦所有的皇帝,前去一个地方会面,您当众宣布以后您就是定江邦的霸主,如何呢?”

    “嗯……”武子道沉思起来,说实话,彰国修炼内功多年,等的,不就是称霸的这一天吗?可是呢,武子道也有武子道的顾虑,诚然,陈修远说的很对,可是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样简单。

    沉默了一会后,武子道将自己心中的顾虑,告诉了陈修远。“陈爱卿,没有什么能让孤感到惧怕,可是你难道不知道,淮国吗?定江邦也有淮国的势力范围,淮国,五州霸主也,我可无法轻松的打败淮国呀。”

    “陛下,没有关系,听说淮国的附庸国们挺反感皇帝淮有凌的,陛下,大国交战,主要就是看附庸国是否与宗主团结一致。我彰国的附庸国们,与我彰国如今已经可以算是亲如姐妹合为一体了,关系好的简直不能再好了。可是呢,陛下,您再想想那淮国的附庸呢?听传言,淮国附庸国们,已经听调不听宣了,甚至有的都想造反了,这说明淮国虽然看起来强大,但其实就像一个受了内伤的壮汉,只剩下一个强壮的外表,其实体内的五脏六腑,已经毁于一旦,这正是陛下称霸的最好时机。”

    武子道想了想,觉得还是不妥,他道:“你这消息,准不准确,是什么渠道获得的?”

    “十之八九是准确的。”

    “什么渠道呢?”

    “这……启禀陛下,乃是听传闻而得知的。”

    “怎么能听信传言来断定呢?”武子道批评道:“陈爱卿,此乃国家之大事,事关我彰国今后国运能否昌盛,若是真的以传言来断定的话,那不是太过于鲁莽了吗?”

    “可是陛下……陛下您听我说,现在大家都是这样说的,而且凭借推断也可以推断的出来淮国如今之基本情况,消息一定是准确的。”

    “眼见都不一定为实,何况是听闻呢?孤已经想好了办法了,莫不如就派几个人去淮国探探虚实吧,看看那淮国如今,究竟是不是真的受了内容,若是情况有假,我们称霸定江邦的事也就不急于一时了。”

    “陛下,怎么说呢,这太过耽误战机了,臣不理解为何要怎么做。”

    “不理解,也要理解。之所以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妥当。欲速则不达,对于淮国的事莫再提了。”

    武子道告诉了陈修远,别再说什么淮国了,那玩意根本不是可以随便对抗的。

    陈修远呢,看武子道不想再继续谈论淮国的事,便不再提了,又说起了其他的事。陈修远说道:“陛下,既然您不想听那淮国的事情,那臣就不提了,咱们还是说说定江邦内部的事吧,虽然淮国有定江邦的领地,但终究首都在外邦,不算是属于我们定江邦的国家,但是有两个国家,那一定算是啊。”

    “哦,不知道,是那两个国家?”

    “文国还有怔国。”陈修远道。

    “哦,这两个国家啊?它们当然是定江邦的国家,我也知道,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陛下,关系可大了,您是不知道,现在文国还有怔国,都不老实。怔国呢,现在一直在筹备粮草,而且还加紧了士兵的训练,这不用多说,咱们一猜就能猜到,彰国这是想要发动战争的意思,这对我们称霸定江邦是不利的,咱们需要的不是杀红了眼的定江邦,而是一个和平的定江邦,有助于彰国增长国力的定江邦,这种光想着发动战争的国家,是最可耻的,简直不配当古真人……”

    武子道点了点头说道:“嗯,情况我都明白了,那陈爱卿你以为该当如何呢?”

    “陛下,您先听我说完,接下来咱们再谈谈文国,文国这个国家,如今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听说连人才招募制度都给改了。这简直是瞎折腾,还有很多胡闹的地方,比如竟然干涉国人们种田,发布什么开垦令,诱惑文国的国人们开垦。”

    “且慢。”武子道打断了陈修远的话,道:“听你这么说,这文国不但不是瞎折腾,反而是想要恢复文国生产的一次改革啊,爱卿怎么能说是瞎折腾呢?”

    “臣就是觉得,文国太可恶了,一帆风顺,没有受到过什么大的困难,就占领了整个天明州。而且,文国的皇帝,还不给我们这些士人一点活路,把我们的推举制,也给整没了。整没了就整没了吧,竟然还又弄了一个一个什来着,科举制,对,科举制。科举制是什么,是迫害我们士人的制度。在这个新制度下,任何人都有当官的机会,这不是胡闹吗?没有人去推荐,怎么能发现是不是人才呢?总之,文国令我感到恶心。”

    没有无缘无故的怨恨,陈修远怨恨文国,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其中的原因,也真就像陈修远他自己说的那样,文国的一系列的政策,说白了,就是在削弱那些远古世家、大家族们的影响力还有权利,大大的损害了士族们的利益。陈修远,作为寇钮城大族陈家的族长候选,自然非常怨恨文国。

    陈修远怨恨文国的事情,武子道不想管,也懒得管,反正就是一句话,无论你再怎么恨文国,我武子道是不会出兵帮你打文国的。

    无视陈修远那乞求自己攻打文国的眼神,武子道说道:“文国和宇内国,蠢蠢欲动,我们该怎么办,除了战争。”

    “陛下,可以这么办,既然他们这两个国家喜欢折腾,就让他们折腾去吧,我们对文国彰国采用绝对无视的态度,让他们两个国家打起来,这样最好了。”

    “这样……也不错……”

第325章 战乱起(八)() 
在陈修远给武子道诉说阴谋的同时,李司站在金岭城中人流密集的地方,说道:“诸位,诸位都听好了,陛下说了,要收购粮食了,你们谁想要卖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