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妃一直是混混沉沉的,但是还没有完全失去意识。她听到了杨仙茅的声音,但是感觉好像是从云端飘下来似的。
第839章 又娶一个郡主()
德妃努力睁开了眼,模模糊糊地看见一个年轻的太医,坐在床边温和的看着自己。接着耳边传来儿子的声音,带着哭腔:“母亲,你不用担心。杨神医来给你看病了,他就是创出了治疗瘟疫的药方的神医。京城很多人都是吃了他的药治好病的,现在父皇已经把他请到皇宫里来,让他来给母亲看病了。吃了他的药,您不会有事的,刚才他已经向我保证过了。”
朱德妃其实已经感觉到高太后要对付她,所以宫里的很多人都不敢靠近。没有太医再来给她看病,她便知道她只怕命不久矣。没想到太医真的来了,而且还是太医院目前最风生水起的最传奇的那位小太医。
杨仙茅一张医方治好京城无数瘟疫病人的病的事情德妃也知道了,她身处瘟疫之中,对这种消息是最关注的。在她病倒之后,也曾经企盼皇上能够把这位神奇的小太医派来给自己治病。但是理智告诉她,在高太后的淫威之下,这只怕是一个奢望。而现在竟然梦想成真,她当然不知道杨仙茅在背后跟高太后之间已经达成了交易,要用她的命来换杨仙茅和药香郡主的婚事,因此高太后才允许杨仙茅来给她看病的。
杨仙茅没有多说,只是点了点头。然后走到窗前提笔写了个方子,交给了专门负责煎药的尚药局的官员。
这方子杨仙茅故意的减掉了关键的一味药,这味药减去之后就会使得药效大打折扣。不过还是可以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他可以基本保证德妃维持现状,不至于继续恶化,但也不会好转。
他叮嘱德妃娘娘身边宫女和太监,只要发现娘娘有什么情况不妙,立刻赶来向他禀报。根据皇上的要求,他会住在宫城门口值班大内侍卫的屋子里,以便有事可以随时进入皇宫抢救。
给德妃看了病之后,杨仙茅继续给其他的患病的娘娘和小王爷医治。这些人杨仙茅当然直接用的原方,并加上这些日子他临床医治进一步得到的心得,使得他的治愈力进一步提升。
经过杨仙茅医治的病人,病情都有了明显好转,除了德妃。
当然朱德妃的病情也没有进一步恶化,赵煦心中在感激的同时也很着急,他不知道为什么母亲没有像其他杨仙茅医治的病人那样病情开始好转。尽管母亲的病没有进一步恶化,但是他还是着急的想去找杨仙茅问个明白。
但是他没能找到,因为杨仙茅在给皇宫里患病的皇亲国戚开了方子之后便离开了皇宫,前往润王处去了。杨仙茅要跟润王摊牌,成败在此一举。
杨仙茅原来不打算这么快就摊牌的,他想等药香郡主怀上孩子之后再说。但是没想到药香郡主年纪太小,并不容易怀上。而且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直到现在也没真正生米煮成熟饭。而现在高太后给他做了一个新的选择,那就是依靠高太后的势力来迫使润王同意。
听说杨仙茅前来拜访,润王便在客厅接待他。
因为润王态度淡淡的,杨仙茅也就没客气,甚至没有寒暄,直接将太后抬了出来,道:“我刚刚从太后那儿回来,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向太后禀报。她已经答应了,让我直接来跟润王商量,这是太后的意思。”
润王听见杨仙茅还没说什么事呢,就直接把太后给搬出来了。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因为他感觉到这件事只怕是很棘手,而且是他明显不会答应的事情。润王缓缓道:“到底是什么事,还需要惊动太后?”
杨仙茅很诚恳的说道:“我想娶药香郡主成为我的妻子,我跟她其实早就好了。我们私下里已经有过夫妻之情,不信你可以问你女儿。之前由于两位郡主的身份特殊,不能同时娶两位郡主。但这件事现在已经没有障碍了,因为我已经取得了太后的同意,如果润王您不相信,可以去亲自问太后。”
杨仙茅的这步棋走得很好,他如果是直截了当要娶对方女儿而不把太后放在前头,润王肯定会在恼怒之下将他一通臭骂,说不定还会将他赶出去。因为这样的要求是绝对不能被皇家同意的,而现在杨仙茅先把皇族最高级别的人物的意思说出来,表示太后已经同意,这就使得润王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对杨仙茅不利。
果然,润王死死盯着杨仙茅说道:“你说什么?太后不可能这样答应了,你说谎。”
杨仙茅耸了耸肩,说道:“我怎么可能假传懿旨,我刚才说了,你可以去问一下太后,我就在你府上等着,如果你问了回来,认为我是假传懿旨,那我就有欺君之罪,你把我的头砍了都没问题。”
“我自然是要去问的,我不仅要问太后,我还要去问药香。这臭丫头,她把我的脸都丢尽了。她到底在干什么!就算太后答应,我也不会答应的。”
说罢站了起来,往外就走。走到门口对门外的侍卫说道:“把这小子给我盯着,不许他离开半步,我回来还要跟他理论。”
杨仙茅提高了声音,说道:“润王爷,你女儿已经经过太后许给我了,她马上会是我的妻子,所以希望你不要为难她,否则太后那边会不高兴的。”
杨仙茅左一个太后右一个太后,把润王弄得半点脾气都没有了。袍袖一拂,快步走了出去。
这么重大的事,他当然要问个清楚。他刚才说的要去问女儿,实际上只是一句气话。如果真的是太后许了婚,自己就算反对也没有用。因为太后就是润王的亲娘,父母之命,不能违抗。
皇室更是如此,如果是皇帝或者皇太后许的婚,他这个王爷只能听从。而假如自己女儿真的跟这杨仙茅有了夫妻之实,那更没得选。否则嫁给其他人,到时候事情穿帮,人家要退婚,他可说不出半句话来。
润王现在有一种被捉弄的感觉,尽管他对杨仙茅这个小郎中很是看好,但是以这种方式求亲是他难以接受的。
润王在太后面前小心翼翼的把这件事说出来之后,太后不禁愣了一下,她想不到杨仙茅居然直接用她的名义假传懿旨,去跟润王求亲,还将这件事直接说成是自己许配的,而自己偏偏还不能够否定。这种事越描越黑的,既然杨仙茅都这么说了,那就先顺着他。等到以后自己再来慢慢收拾他,把这口气出了。
太后是一个非常懂得抉择的人,所以她只是点了点头,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药香年纪也不小了。这次杨仙茅为治疗瘟疫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又跟药香有这样特殊的关系,就把药香许给他吧。本宫原本是叫他亲自跟你提亲的,所以本宫这边也就没有直接找你。不知你意下如何呀?”
润王不由苦笑,心想,老娘你都已经先替我答应了,我还能说什么呢。等下赔笑说道:“全凭母后做主。只是那杨仙茅已经取了白芷郡主,要是让他同时娶两个郡主的话,就担心朝中大臣会多说闲话。”
太后眉头一皱,说道:“哪条祖宗之法说了不能够两个郡主嫁给一个人?”
润王一听呆住了,的确如此,没有哪个明确这么说过,只是大家都觉得应该如此。要是追究原始依据,还真没有,不禁一时语塞。
太后不愿意再纠缠这件事,便一挥手说:“既然你不反对,那就这么定了吧,尽快成婚。”
润王一听不由得又愣了一下说:“是不是等些日子再说,现在正在闹瘟疫,城外的洪水也还没有退去。”
高太后摆摆手说:“不要再等了!你皇兄身体一直不好,用这件事来给他冲冲喜也是好的。”
润王听到这话心头一凛,低声道:“皇兄他的身体一直没有好转吗?”
太后神情黯然的摇头说:“本宫正是担心这件事,所以才让他们尽快办事。否则”
太后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但是润王已经听明白了。忙躬身说道:“皇兄吉人自有天相,母后不必太过牵挂。对了,皇兄知道这件事吗?他怎么说?”
太后并没有把这件事跟皇上说,她准备先斩后奏。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是不会答应这件事的,而这件事又必须答应。只要这婚事一成,皇帝也就无可奈何了。当下高太后说道:“官家那边我去跟他说,他不会反对的。”
润王只好答应,苦着脸出来回到了住处。
见杨仙茅还坐在那儿,当真有些气,偏偏又发不出火来,于是没好气的说道:“太后说了,让你尽快把药香娶过门。你赶紧托人说媒吧,速度越快越好。”
杨仙茅对这个结果感到非常高兴,赶紧一躬到底,说道:“小婿这就去办。”
当杨仙茅把这件事告诉妻子白芷郡主和干娘唐氏后,两人都异常兴奋。没想到这个她们认为最为棘手的事情,竟然在这场可怕的瘟疫的帮助下顺利的达成了。
第840章 黄河之水地下来()
。
唐氏立刻带着媒人前去求亲,对了八字当然没有任何问题,然后就是商量婚期。因为太后要求尽快完婚,所以也就定在了第二天。而皇宫之中正在闹瘟疫,人人都不能够随意出来走动。所以杨仙茅的婚事办的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他还是把该走的程序都走了。按照迎娶白芷郡主时的规模,在京城四周走了一圈。
这时杨仙茅的药方已经在全城得到了使用,大部分的病人都已经痊愈了,全城的百姓对杨仙茅都感激不已。听说这位小郎中竟然又娶了一位王爷的郡主,都是啧啧称奇,而且感激之下都到街道两边来欢呼,为这位救命恩人的婚事增添喜庆的味道。
药香郡主坐在花轿之中,瞧见全城百姓都出来为自己的婚事欢呼。心中是又惊又喜,同时又为自己夫君有这样的人缘感到异常高兴。
皇家来的人非常少,不仅是因为这场瘟疫使他们不能随意走动,更主要是因为他们实在无法理解这场婚事,两位郡主嫁给一个小郎中,觉得损害了皇家的尊严,所以造了种种借口不来参加。但是有一个人来了,那就是赵喣。他必须来,不仅是来表示祝贺,主要还是来找杨仙茅救他母亲。
杨仙茅已经估计到赵喣会来,所以在检查之后,把他叫到一边单独说话。
杨仙茅说道:“你母亲这病只有一个人能救他,那就是你的父皇。你必须带她去你父皇的寝宫,并对你父皇说,请求父皇留下你娘亲,否则你的母亲就会死掉。至于谁会害她,你父皇心中明白,你不必多问。你还要请你父皇让费神医来替你娘亲医治。他有我的方子,他会把你母亲治好的。你不要问我为什么,只要按照我说的做就对了。”
赵喣年纪虽小,却已经很懂事了。听到杨仙茅这么说,又知道皇家有太多的秘密,所以他郑重的点头表示记住了。
赵喣回到皇宫把杨仙茅的话跟母亲原样说了一遍,在杨仙茅的医治下,德妃的病情没有继续恶化,但是也没有好转。德妃一直心中纳闷,现在听了儿子转述的杨仙茅的话之后,她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当下挣扎着起来,写了一封书信,让儿子亲自送去皇帝寝宫面见皇帝。
自从瘟疫开始蔓延之后,皇帝见所有的人都隔得远远的,不经容许不能靠近,就连儿子赵煦来见他也是如此。宋神宗远远坐在高台子上,看完德妃的信,沉吟片刻,立刻吩咐自己的侍卫亲自到德妃的寝宫,将德妃接到自己寝宫来居住。就住在自己旁边的屋子里,同时派人去传费神医。
德妃被皇帝的侍卫接到皇帝的寝宫之后,费神医也赶到了。开了方子给德妃,很快德妃的病就有了明显好转。
高太后原本是想等杨仙茅新婚之后就叫他进皇宫来继续执行任务,把德妃给治死。没想到皇帝竟然突然默不作声的将德妃接到他的寝宫去了,而且还换了一个太医给她医治。
高太后知道无法控制这位费神医,事情发生的太突然,让高太后措手不及。她想不到是杨仙茅在后面搞鬼,还以为是皇帝看穿了她要害德妃的想法,不禁有些愤愤然。想等着皇帝将德妃放出来再说,没想到随后的日子里,德妃竟然住在了皇帝的寝宫里,没有离开。
高太后很是恼怒,便传了懿旨,叫人去把德妃叫到自己寝宫来,说要商量事情。但是太监拿着懿旨去了之后又回来了,并没有德妃带来。而是禀报说侍卫说了,不管是谁让德妃出去,都必须要经过皇帝的许可,就算他们拿出懿旨也没有用。
听到太监这么说,高太后更加确认应该是皇帝察觉了自己的阴谋,不尽更是恼怒,却一时奈何不得。气恼之下,她便到自己的后花园散心。
上一次老鼠就是从她的后花园源源不断钻出来的,等到把老鼠都灭完之后,经过检查发现,她的后花园有一个很大的窟窿,里面有脚盆大的一个地道,应该是老鼠窝。但是没人敢钻进去,只是用石头把整个窟窿填满了。
虽然后面园丁重新将地铲平,又种上了新草,但是新种的草跟原先的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每次她看到这个钻出老鼠来的地方,心情就异常烦躁。为什么老鼠不从别的寝宫冒出来,偏偏要从她这儿出来呢。
虽然没有人说,但是她总觉得别人在私下里议论,是她招来了瘟疫,这也使得她的心情异常烦闷。甚至于对德妃起的杀心,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她的这种心情。
而这个巨大的老鼠窝没有办法彻底铲除,因为她不知道下面还会不会有更多的老鼠。如果挖掘下去,把更多老鼠挖出来,那可怎么办。所以只能先暂时将就这样堵着。等到瘟疫这件事风平浪静之后,她一定要想办法来对付这可怕又可恶的老鼠,比如往里灌水,淹死这些可恶的家伙。
当太后想到往里灌水这一招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草皮是湿的。这些日子京城没有下雨了,虽然城外依旧被洪水围困,水位也没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她院子里的这些水是怎么来的,难道是早起的丫鬟太监们洒的水吗?
不过她很快否定了这种可能性,因为宫女太监们只会给园子里的花浇水,但不会给草浇水的。那是谁把水泼到这儿吗?但是这可能性也不大,这是她的后花园。平素里只有她在这里散步,别的人是不会进来的,更不会把水端到这来泼洒。
究竟这些水是怎么来的?高太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而这个问题一旦进入她的脑海之后,就变得异常强烈起来。因为地上的水只一会儿工夫就比先前多了许多,已经使草坪上泛起了一层水光。
这时跟在她身后的两个太监似乎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不由都很疑惑。那太监回头问其他的宫女:“谁把水洒到这的?”所有宫女都赶紧一起摇头。
高太后并没有回头,她盯着那摊水越来越多,而且还发现这些水并不那么清亮。这更加让她好奇,于是她上前几步,提起裙摆蹲下身仔细查看。地上的水只片刻间,这些水的范围就扩大了。已经淹到了她的脚,打湿了她的鞋。
“娘娘快后退,这水是从地下冒出来的!”
太监赶紧上来,想把太后搀扶起来离开。可是他立刻发现太后全身都在发抖。死死的盯着地面,好像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场景。于是太监也跟着仔细查看,这一瞧之下当真是把他也吓得发抖。——原来地面裂了无数道缝隙,那些水是从缝隙往外冒出来的。并且缝隙正在逐渐扩大,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