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明白。”孙承宗也是肃然起敬,没想到这个向来执掌军法,别的事一律不过问的朴素军人,居然见事也是这般明白。
“到底是什么不足啊?”徐光启还在屋里挠头,他一时还是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地方自己没想到。
“慢慢想吧。”孙承宗抚须微笑着,这个机灵鬼小兄弟,一定能想到的。
长春城开始了修筑工程,第一拨工人已经赶到,足有三万人之多,其中也有几千俘虏,这一次俘虏近十万人,而且几乎全是青壮,解决了四处用工人手不足的难题,等年底和开春前,大半的工人会逐次返回辽阳各地过节,只有少量技术工作和管理人员估计要在塞外过年了这也是不得不有的牺牲,将士们用性命打下来的地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巩固下来,相比较之下,一点辛苦和不能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也就不算什么了。
在惟功眼前,一座方圆二十多里,临水而修筑的城池,一点点的出现了雏形在眼前。
广硕的平原地带上,城池的底基拔地而起,中间的行政区,北部的仓库区和军营,南部的居民区和学校区,还有宗教区,娱乐区,各种辅助设施,公众卫生设施,道路,排水,内河桥梁,一座城池,从无到有,从一眼看过去只有枯草黑土的枯寂到展现出勃勃生机,似乎就是一个魔法,惟功用手一指,一座城池就凭空出现了。
这是天地之间人力展现出来的奇迹,也令所有人心醉神迷。
将作司和镇军工兵营为核心,加了几万工人的努力,这就是眼前奇迹的由来。种种精良的叫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巧而实用的工具,大量的车马,充足的粮食供给,这才是短短时间就有很大成效的最实际的理由。
“大人,这里将会建一个军堡,在其外围就接近吉林乌拉,墩、台、堡,先建防御体系,沿长春城再建羊马墙和箭楼,配合军堡,在长春城的南方和东南方向,才是屯堡区域,当然,每几个屯堡中心,还是会设军事设施,放一些驻军,应该以骑兵为主,方便策马救援,平时的防御,以民兵自救自守为原则。”
“嗯。”听着陶希忠的介绍,惟功站在望杆车的高处,用望远镜居高临下的眺望着。
长春和吉林之所以分别为后来的省会城市,要紧的还是这两个城市的地利。
此时的长春西北部是吉林,都是松嫩平原,相隔的就是松花江和嫩江流域,顺流而下是福余部故地,西部是嫩江科尔沁部落,身后则是韩州到开原这几百里的地域,西北就是龙安站这个重要的驿道中心,也就是金黄龙府。
控制这些区域,往西压制蒙古,往北是野人女真各部和各部夷族,长春附近的夷人各部已经被收服,有不少已经脱了箭袍,穿着辽阳镇发给的工人服,在工地间努力的工作着。
以前他们吃的是杂粮和各种野物,现在是精粮细面,以前睡的是木屋和地窝子,现在是辽阳开工造的真正的居处,除了酋长一级的对这样的变化无所谓外,普通的夷人当然是十分欣喜,做起事来,都是格外的卖力。
第741章 来投()
整个长春到开原地域,沿着几条划定的大道,这种堡台和屯堡一体的防御和民生工程,都是在有条不紊的展开着。
只是这阵子连续下了几场雪,虽然现在是晴天,雪亦化的差不多了,但草根深处还是有明显的雪迹。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再过一阵子可能是几天几夜不停的大雪,积雪超过人深。
这个时候,鸟兽绝迹,人亦不能在自然界中任意活动,除非有必要,最好还是呆在屋子里为妥。
城市里当然要好的多,但现在毕竟还没有修成城市。
整个塞外工程,只有韩州到开原的二百多里地域修成了几个屯堡,最少是早期工程已经结束,剩下的就是诸如忠烈祠堂和屯堡学校,医院等公益设施还没有修筑出来,居民点还是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剩下的医疗卫生娱乐教育还得慢慢来。至于屯堡中自发的商铺商行,也得慢慢来。
市场是一只看不到的大手,这是惟功经常对下头宣称的话,当然,没有他做指挥大手的人亦是不行的。
“好了,我想我可以返程了。”
看到眼前的一切,惟功轻松的叹了口气,从望杆车上下来。
“大人要离开了?”一边的王辅国等人,脸上都露出惊喜的表情。
这阵子王辅国等前方将领已经没有什么事了,第二波的营官已经到位,左路和右路的将士,特别是高级军官已经是撤的差不多了,但因为惟功留在路,他们又不是各司的司官可以提前返回,这帮家伙也早就憋坏了。
在前线有战事还没有什么,没有战事的话,思乡之情确实有难以承受之感。
“你们这帮家伙!”惟功笑骂着道:“装也不装一下,我走你们就这么开心?”
“哪能呢。”王辅国正色道:“平时恨不得朝夕在大人身边才好”他话锋一转,又笑着道:“不过这会子还是巴不得大人赶紧走才是。”
众人一时俱是大笑起来。
惟功笑了几声,方又正色道:“纵是你们留我也留不住了郭守约这厮估计到京城了,献俘大典之后朝廷就会有颁给赏赐到辽阳,我这个正主不在,朝廷脸面须过不去。”
“这也是,朝廷哪知道大人经营奴儿干都司故地的决心。”
“他们不知道最好,不然大人建筑,立堡,朝廷要重立都司怎办,要设州立府怎说?”
“我想朝中大佬不会这么没眼色吧?”
“也难说的很,大佬们夹袋里人多,利欲熏心的事总是有的。”
这几年在惟功的经营之下辽阳是蒸蒸日上,想到辽阳当官的文官也多了起来,辽阳镇境内的分守和分巡道的人选已经成为热门人选,就算是佐杂文官也有不少举人在吏部活动,希望被指派到辽阳来。
谁都知道辽阳极富,就算在辽阳镇的监督下不敢捞钱,也没处捞钱,但辽阳镇给文官们的常例想必也是不少。
好在朝中有许国帮手,算是把底盘稳了下来。
近来许阁老和辽阳离心离德,已经不大能靠的住,若无此次大胜之威,估计又要有不少人活动,想来辽阳分一杯羹了。
“大人,前方有塘马急报。”
额亦都策马赶了过来,亲自将一封玄色套边的高等级塘报急件递了上来。
罗二虎已经被出去,当了第十营的副营官,在惟功身边多年,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安排,额亦都与何和礼已经跟随多年,虽是夷族,但惟功向来的章程就是不问出身,但问能力和忠诚,最少从现在看来,这两人的忠诚并无问题,能力也是上等,叫他们负责近卫司,也并无不可。
惟功展开急报,开始的表情尚算淡然,接下来,就算是以他现在的身份,经历,城府,亦是忍不住脸上变动颜色,最终,放下塘报,他微笑起来。
“大人,啥事啊?”
“就是,大人不厚道,和俺们打哑迷。”
若是最高等急件,王辅国等人当然不敢打听是什么内容,不过玄色的他们也有资格看,是以忍不住打听起来。
“福余卫当世都督,持印指挥,同知指挥以下数十人,并部民三万余人,前来请降。”
“啊?”
听着惟功的话,在场所有人,都是张大了嘴巴,脸上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他们是什么条件?”宋尧愈熟谙史事,知道本朝自立国至今,开始是残元皇帝和皇太子并王保保等人使蒙古保持一个整体,历次反攻,希望能与大明并分开下,最少要保住北方各省和大都。
后来在徐达和常遇春等大将的反击之下,王保保最终战败,后来捕鱼儿海一战,残元势力彻底消亡,蒙古草原分裂,各部酋长自行其事,甚至相当长时间内不奉黄金家族后裔为主。
到如今,草原上更是分成多少个部落,虽然漠北三部和内喀尔喀诸部都奉当世图门汗为大汗,土默特蒙古却还有受封顺义王的俺答汗,往西还有鄂尔多斯蒙古和卫拉特蒙古,各部林立,自行其事,但不管大部落还是小部落,这些部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哪怕是明初大明国势强盛时,也没有一个蒙古部落成建制的来投效!
俺答可以受封,在此之前也有蒙古大汗受封的,但从来没有哪个部落大汗带着部民内附,彻底归附到大明体系之内!
汉时匈奴内附,三十万人被汉皇安置在阴山之内,唐时突厥分裂东西两部,整个一部依附大唐,甘为羽翼!
自大明立国至今,却是没有一部蒙古选择归降内附。
朵颜三卫国初投降,从兀良哈河故地南下,但哪怕是那时也保持着相当的独立自主,而且没有几年就复反叛。
而此时的福余部又复自称福余卫,捡起了二百多年前大明赐给的都督和指挥印信,回复大明体系之内,并且三万部民全部来降,就是说,要融入大明之中,而不保持一点儿独立性了。
“既然如此,张用诚持节前往招抚吧。告诉他们,没有条件最好,内附之后,不要想保持对部民的管辖了,他们的部民全部为我辽阳镇下之民,或入屯堡,或入将作司,或入建筑司,为工人,农民,或是在我们屯堡里放牧,养殖牛羊,除了小家庭外,各鄂托克全部打散,没有千户,也没有万户,他们可以保留都督和指挥的身份,在我辽阳养老,富贵安闲,不必再多管闲事了。”
惟功淡淡吩咐,但一语之间,决定了福余部几十个贵族头人未来的命运,凌厉霸道,不给对方半点幻想空间。
在辽阳北城,原本就有不少安插的女真人,经过旧城改造后女真人都被打散了,分开了,有一些不适应的重新回到抚顺关或宽甸以外的女真部落之中,惟功也是由得他们自行离开,愿留下来的多半已经汉化了,叫他们穿汉人服饰,改为汉姓,这些人也欣然接受,他们已经和普通的辽阳城民没有区别了。
这种政策其实就是明太祖说过的,愿走则走,愿留的就得融入华夏之中,又想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繁衍生息,又不愿遵循中国习俗,而反过来要求华夏尊重他们,保留他们的民族特色和服饰惟功就一句:凭什么?
这些投效的北虏,可以给他们一点缓冲的时间,一两代后,全部改为汉姓汉名,可以入伍效力,士农工商随便他们,但要求照顾什么的,那也是别想了。
听到惟功对这些投降者的处理意见,在场的额亦都和何和礼都是身形一震,很显然,他们想到了日后的女真部落。
现在的女真部落表面上来看全部恭顺无比,但将来之事,谁能尽数知晓?
如果这位大人,在有生之年改变过往的所有大明国策,到时候又当如何?
两个侍卫千总,俱是面无表情,唯有眼神深处,有着只有对方才能看出来的隐忧。他们已经决心效力到底,但事关自己的部族,说不关切也是假的。
“将此事赶紧上报朝廷。”惟功笑说道:“就不给朝廷和皇上添堵了。”
他的话有些懒洋洋的感觉和味道,听着不甚恭谨,不过倒确实是为朝廷和皇帝着想。
趁着大典还没有正式举行,赶紧把这事也颁布天下,省得朝廷又得在知道消息后举行一次大典几万人的部落全部来归内附,不管在哪一朝哪一代都是一件大事和盛事,这边刚举行完献俘大典,再来一个大典也着实尴尬,而且可想而知,朝廷在封赏一事上还不知道怎么伤脑筋,就真的不必给朝廷和皇帝添麻烦了。
“大人,是否要接见福余部的来人?”
“不必了。”惟功继续懒洋洋的道:“叫他们到辽阳来见我吧,出来这么久了,我也想老婆儿子了。”
“哈哈,大人英雄盖世,说笑了。”
不仅王辅国插科打浑般的笑,就连宋尧愈和陶希忠等人也都是呵呵笑将起来。
“笑什么?”惟功这一次大胜之后,感觉心境愈发有了变化,以前的他就象是一张弓,绷的特别的紧,因为一直感觉头顶悬着一支宝剑,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来,虽然他已经有强悍的实力,最坏的结果也能泛舟海上,趁着大航海时代来临的最后机会,找个无人岛屿把部下和家人都带走,台湾就是不错的选择,以他的海军和海上商道的掌握实力,朝廷奈何他不得。
但那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到最后一步,不能这般行事。
现在么,悬在头顶的那柄利剑,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第742章 牌坊()
“说笑?英雄盖世?”惟功斜眼看了看眼前这群乐不可支,以为自己在说笑的家伙,直待众人又回过神色来,才正色道:“多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你们哪,真当我在说笑话呢?”
众人这才醒悟过来,大人不是在说笑,而是确确实实有了思乡之念。
这一下,王辅国也是老老实实的道:“俺家第三个儿子出征时才生下来,粉嘟嘟的甚是可爱,就抱了几回,现在着实想的慌。”
“俺是想俺娘了。”
“俺实说好了俺想媳妇了。”
“哈哈,你这厮好生厚脸皮。”
宋尧愈捋须而笑,眼前这些年轻后生,一个个坦露心扉,倒确实是比强撑着要好的多。他若有所悟,眼前这位总兵大人一言一行,俱有深意,看来辽阳教育司和军训司的人又要有的头疼了。
“好了,想家是人之常情,不过,任务在身的,再想家也要把手头的事做好,不然的话,军法可不饶你,挨了军法,就更回不得家了。”
惟功厉喝一句,把那些奉命留守者给点醒,自己不管不顾,纵马一直向前,广阔的似乎无边无际的黑色大地被他抛诸于脑后,确实,他真的想家了。
李植和江东之,羊可立三人依次走过那几十道牌坊,心中的傲气也渐渐被压下来不少。
他们也曾经是这行当里的人,知道考中进士有多不容易!
哪怕是二甲三甲,也是万中无一的机率!
一个村子比如有千余人,百余孩童,有能力叫子弟去学一些字不做眼睁瞎子的只有十几户人家,这十来个孩童在几年内陆续有补充和离开,一个村学,不会超过二十人的规模。
到十年之后,陆陆续续学习过的这些孩童渐渐长大成人,有一些开始到县城去应考。
县考由知县主持,每次考试的倒数几名或犯规的考生会被杖责,所以考童生不仅要心智上的付出,稍有不惧,屁股也会遭殃。
各村各乡各镇够资格应考的在一个县有几百人不等,能被取中秀才的当然是少数,于这少数的基础上,童生还得在更大淘汰几率上考秀才,只有考中秀才,才叫“进学”从此不在是普通人,而是一个学校中人,可以取字,穿青衫长袍,戴头巾,可以免除自己个人的赋役,可以在学校中领取补贴,当然,学习成绩得好。
再下来,是百人中才中得几人的举人试,江南这样文风昌盛的地方,一次乡试数千人参加,取中的举人只有几十个,淘汰率甚至是一百多人近两百人中取中一个举人,参加考试的全部是苦读十年以上的秀才,三年一次,几天之内蜷缩在不能伸直腿的号房中考试,吃的是冷食,天气又炎热,而取中率又低的惊人,一旦得中,仿佛鲤鱼跃龙,自然喜不待言,中了举人和此前的童生秀才不同,举人已经有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