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盘算,前路都十分艰险啊但事已至此,也唯有见步行步了!
“李帅,是李帅也来了!”
“怪不得咱们戚帅亲自来迎,李帅当得!”
“嗯,当得,当得。”
几个蓟镇武官趴在窗子上偷偷观看下头的动静,他们今日不当值,但以武官身份到这种有乐坊妓女的酒楼中来也是犯忌的,所以形迹有点鬼祟,但当看到东路方向涌来大量的骑兵时,还是忍不住惊叫出声来。
“李帅?”杨达也为之失色,惊叫道:“难道是辽镇总兵官李帅到蓟镇来了?”
“当然是李帅!”刚刚抱拳与杨达和解的武官是穿着千户服饰,腰挂铜牌,服补熊罴,算是蓟镇的中下等武官,此时脸上一脸兴奋,指着大股涌来的铁骑道:“中间那个不是李帅是谁?”
大队的骑兵中间,有一个穿着山文铁甲的将领居于正中位置,形貌最为显眼夺目!
李成梁亦是五十上下的大将,一张国字脸,留得几缕长须,拥有上位将领的十足威严,眼神虽不如戚继光那样神光四射,却也是迥然有神,顾盼之间,威势自生。
原来此次插汉部蒙古入侵,开初动静极大,朝廷为稳妥计,飞檄调辽镇支援蓟镇边墙,以防鞑子大举入境。
此种举措是因为辽镇左侧直面插汉土蛮各部,平素打交道极多,辽镇李帅李成梁就是在插汉部身上涮出足够的战功和声望,成为镇守辽东的总兵大帅。在他之前,朝廷在十年内战死了三个总兵,此人上任后对插汉部却是屡战屡胜,此番调他入卫,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至于蓟镇武官对李成梁的敬服也是因为他的战功,动辄以几百铁骑狂飙猛击,直插敌人部落首脑所在地方,经常转战千里,以轻骑主动出击,如果说戚继光稳重如泰山,李成梁就是如下山猛虎,两人的风格来说,李成梁更得激进武官的敬服和崇拜。
当今天下,三大名帅,辽东李成梁,蓟镇戚继光,福建俞大猷,张惟功一日之内见到两大名帅,也算运气爆棚了。
辽东兵马,行止果然也是和蓟镇不同,大股大股的骑兵直涌过来,犹如奔流不停的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滚滚如雷的马蹄声令大地都颤抖起来,酒楼上的杯碟等物都不停的跳动着,这样的声势,普通人见了都是战栗起来,连杨达等人,都有点惶然变色。
所有的骑兵都是头顶樱盔,身上穿着的是棉甲镶嵌铜钉,甲以对襟铜扣合成,中间加着护心铜镜,看起来是轻便之余,防御力也并不算差。
李成梁喜欢用骑兵突袭,他的部下从装备来看也是适合长途转战,从精气神来看,蓟镇兵马稳重,而辽镇的这些骑兵都是一脸的满不在乎,那种彪悍之气,更添了几分狂野轻捷。
张惟功的眼光却始终跟着一个辽镇将领,刚刚他还有置身事外的感觉,现在眼神中却多了几分狞厉和阴冷!
陶游击!
到现在他还不知道这个陶将军的全名,不过这不要紧,将来知道是迟早的事!
他没有出声,整个人趴在窗子上,十根手指,将窗棂死死抓住,指甲已经捏的发白。
“戚帅!”
“李帅!”
戚继光比李成梁年长,成名也早的多,戚继光成总兵的时候,李成梁才刚刚袭职,戚继光名震天下时,李成梁才在辽东薄有微名,两人见面,李成梁拨马加速,到底比戚继光先行见礼,算是礼敬三分。
两人彼此拱手毕,戚继光在马上说了几句感激辽镇来援的话当然是客套,在他的经营下蓟镇稳如泰山,不发生大规模战事的话,辽镇来只是抢功罢了。
李成梁则是心知肚明,他在辽东砍首级也够多了,也不会在意眼前这一点点功劳,此次辽镇入关,只有陶游击斩首五十余级,没有白跑一趟,至于首级中是不是有假的,他可没功夫去细查,好歹有一点功劳,大家遮脸好看便是。
两位大帅客套一阵之后,便在大队人马的簇拥下,往戚继光给李成梁预备好的府邸而去。
楼下战马如龙,甲士聚集,刀矛如林,好一股威风杀气,半响过后,兵马才又重新消失,刚刚被驱散的人群才又重新聚拢起来。
“五哥儿,咱们该走了。”
杨达没有发觉张惟功的不对之处,六七岁的小童能有什么异样之处?就算脸色不对,也是被刚刚的情形吓着了山里娃么,见识少。
将张惟功叫上,春哥儿秋哥儿提起行李,再又向几个蓟镇的武官辞别,重新就道。
他们的骡子都叫店家伙计喂了精粮,算了算帐,给了一锭二两的银子,抵得饭帐和草料银子,店伙该当找几十大钱出来,杨达摆了摆手,示意不要了。
春哥儿眼里似是要喷出火来,看来这几十钱对他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临行之时,杨达看向戚继光和李成梁消失的地方,由衷道:“多咱时候,咱们国公府邸再出来掌兵,就真的神气喽。”
杨达虽不姓张,却也是国公府的家生奴才,已经效力几代,眼看这些外镇的掌兵大帅如此神气,心中不免也是有几分怅惘。
不过他自己亦知没有可能,不说现在两个老爷,就是太爷辈都舞弄不得刀剑,开不得弓,想恢复祖宗荣光,梦里都不曾有过的场景了。
当下一声叹息,带着惟功坐上骡车,一行四人,又是向着西边方向,逶迤而行。
第7章 入京()
四人组从蓟州一路西行,过通州,在张家湾附近,看到几万人拉卸漕粮入仓储时,张惟功又开了一次眼界。
但抵达通州,也意味着京城就在眼前,意味着最后翻牌的时间就快到了。
惟功左思右想,恐怕京城这一关是龙潭虎穴,仅从一点点的信息来看,此番入京肯定不是大老爷自家父亲的意思,而是人家别有用心的做法。
他有心私逃,但两个小厮得到杨达吩咐,轮班守着他,半夜时他借口起身小解,或是春哥儿,或是秋哥,反正会有一个紧紧跟随,这两人是张府的家生子奴才,在府中和武师学过武,一手好弹弓就是在国公府习得,张惟功自忖自己才七岁不到,虽然努力锻炼,上山下山如履平地,身体素质不差,但在这两个已经入得武学之门,得窥堂奥的伴当面前,还是小心藏拙好些。
逃是没机会了,只能捏着鼻子继续前行,入国公府后,见步行步罢了!
六月初六日的清晨,一行人抵达京城外的东便门外,预备从此处入城。
看着北京那巍峨高耸,一眼看不到边的城墙,张惟功也暂且放下心事,整个心灵,沉浸在一种奇妙的气氛之中。
当时的北京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修筑较早,外城是嘉靖年间添筑而成,两城相加有十几个城门,周长六十余里,是当时天下最雄伟最广阔最为浩大的城防工程。
在这座城池面前,他感觉到人力的伟大,华夏先民的智慧和勤劳这话不算是无聊的空话,心中充溢起一种自豪之感。
东便门是外城的城门,入城之前,便是有无数的百姓和行商等候从城门进入。
无数的百姓,或是推着小车,或是挑担,或是牵着骡马或是骆驼,载运着各种物品,送往这天下第一的大城之中。
由城门进入之后,放眼看去,街道笔直纵横,房舍连成一片,大道宽约五六十步,黄土垫道,灰尘土泥极多,道路两边皆是民居房舍,每隔一段路程之后,会有几处招牌幌子出现,那是做生意的商家。
城中树木较少,沟渠也是明沟,与蓟州一样,充满垃圾和恶臭。
与城外感受到的辉煌相比,城中的情形,就令张惟功有些失望了。
进入外城之后,秋哥儿得了杨达命令,骑着骡子匆忙前行,看来是先到府中报信去了。
张惟功也有点紧张,但仍然想不到办法,他在心中埋怨自己,为什么这般无用。
行不多时,又来到内城城墙之下,与外城相比,内城城墙修筑的更加用心,城门大开,有一群穿着盘领青衣,头戴吏巾的吏员正拿着各式工具,称量货物,计算价值,商人们则是排队缴纳税金,领取凭证之后,这才可以带着自己的伙计和货物入城。
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崇文门税关,外城进入内城的必经之所,来往行商极多,感觉上十分热闹繁富,比起一进东便时,强出不少。
因为排队的人众多,城外两侧有不少茶棚子,等候的人们在茶棚下喝茶闲聊,等候验看货物后入城。
这种地方,自是鱼龙混杂,张惟功看到茶棚内外,有不少形迹可疑之辈,有一些是挺胸凸肚的大汉,头戴勇巾,一副好勇斗狠的模样,还有一些油头滑脑贼眉鼠眼之辈,形迹鬼祟,一看就知道不是善类。
这等人,大约都是后世光棍无赖,城中流氓之类,但人数之多,也是叫张惟功开了眼界。
只在崇文门外,大约就有数千人之多,细细看下,居然有超过正经商人之势。
“这还是天子脚下首善之都么!”
时近正午,城门内外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今日是六月初六天祝节,按京城风俗,各家要担几缸子清水用来腌制黄瓜等各色蔬菜,茶棚这里有一眼好井,一群未成年的类似乞索儿的少年将井水团团围住,不论是姑娘媳妇,或是粗壮汉子,只要来担水的便是拦住乞钱,不给钱便缠住不放,这一伙游手无赖年纪都不大,不少都剃着光头,与张惟功装扮一样。
原来大明风俗,童子不分男女,未成年时不留发,最多留两髻抓角,谓之“总角”,或是干脆图省事,理个光头便是,要待十三四岁之后,渐渐留发,待在成年加冠之时,就是满头长发了。
看到张惟功看向自己这边,有几个少年便恶狠狠瞪眼回来。
这些市井少年,无赖游手,眼神凶狠之极,狠性十足,张惟功多次在山中射猎,见过野狼,现在看来,这群少年的眼神,竟是和群狼无异。
他自然不知道,万历年间北京的游手无赖还算少的,到崇祯年间名臣刘宗周曾经说京城无赖一眼看过去就好几万人,有人则说不下十万,崇祯二年皇太极头一次带清兵破边墙入关,京营兵马稀少,崇祯皇帝慌乱之间招募京城中的游手无赖上城头助守,有一个大流氓头子还被授给游击将军一职!
眼前这些少年无赖,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杨达一行持有兵部勘合这个大杀器,不是行商,至城门处直接便进了城,其实杨达在沿途也买了不少皮货土物,装了满满一车,那一群税关关吏突然一起失明,只当未见,由着大车昂然直入。
国公府的权势,到底不是一群税吏能直面!
崇文门就是在城东,后世北京站所在地方,由城门直接向北方而行,先是沿着一条大街直走,到后世长安街路口时,张惟功还转头西看,巍峨的两层城楼清晰可见,进崇文门不久,便可以看到皇城城墙和东安门的城楼了。
经由南熏坊,再到大时雍坊,再往北,便是达官贵人聚集最密集的小时雍坊了。
不过英国公府并没有在小时雍坊内,而是在更北一些,紧贴皇城西墙,勋戚聚集更多的安富坊中。
在这个坊中,惟功才看到一点与此前不同的东西,街道以青石板为路基,两边种植槐树,沿街住户都是五间七架的高门大户,府邸门前,摆放着仪戟等象征身份的仪仗物品,大门闭而不开,两侧小门才开着由人进出,门口或坐或立,都是戴着小帽身着青衣的门政奴仆们,挺胸凸肚,聚集在一起大声说笑着。
杨达在这里如鱼得水,不停的和人打着招呼,够资格上来和他说话的也都是些头目管家模样的人物,看模样是打听杨达这一趟出京不少天是什么差事,杨达却语焉不详,不肯细说。
大府里当差的眼力价是最高明的,一见杨达如此,大家知道不便再打听,便一个个散去了。
如此一直向前,越过一个小小庵寺,再过一道桥,银锭桥英国公新园便是到了。
秋哥儿和一群青衣奴仆已经等在侧门前,一见杨达等人过来,一群人便赶紧抢上来,请安问好不迭。
“甭问我,太爷和大老爷,二老爷都在家吧?”
“都在。”
杨达到了这里,精明强干的模样越发明显了,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便是眉开眼笑,欢喜不胜道:“如此,我的差事可以交卸了。”
“杨三爷你此番奔波千里,立下这般功劳,二老爷将来必定不会忘记的。”
“呵呵,于老弟,慎言,慎言。”
杨达是府中执事,不算二老爷私房人,说话的人有点不大慎重了。
这些豪门奴仆个个眼高于顶,根本不将张惟功这个私生子看在眼里,杨达也一反路途上的常态,对张惟功不理不睬。
如果真的是七岁不到的孩童,对这般世态炎凉一定接受不了,张惟功好歹是两世为人,这般情形倒没有什么,只是心中更是明白,此次入国公府,恐怕事情十分不妙。
从侧门进去,一行人等没有从中堂大道走的资格,一路走夹墙小巷,路途十分幽深,时不时的可以看到侧开的小门,里头是一套套的院落,有的是前三后五边厢齐全的四合院,有的是奇巧精致的小花园,更有一个很大的演武场院落,张惟功扫了一眼,里头各式兵器和锻炼的器械十分齐全,有几个武师正在其中督促一群少年习武,吆喝喝骂声不绝于耳。
英国公府是永乐年间的勋臣,永乐皇帝起兵靖难,几个大功臣中就以荣国公张玉和成国公朱能最为功大,张玉在靖难途中就战死了,其子张辅更是人中之杰,靖难之役立功无数,后来又平定安南,从征漠北,在英宗年间年近七十时死于土木之役,英国公府也由此奠定了国朝第一等勋臣的身份!
光是这座占地过百亩的宅邸,寻常人家,安能如此!
一路攒行,终抵后宅,在一座精舍面前停下脚步。
十几个穿着青绿色马面裙,盘髻交领襦服的丫鬟侍立在院落内外,看到杨达一行,有一个中年管家婆将杨达几人引领进去。
这里是后宅的中心,看来杨达这样的外宅管事也不常进来,东走西望,一脸的好奇之色。
第8章 入府()
精舍院落也是分两进,在第二进院门前,杨达也被拦住了。
他向那管家婆赔笑道:“钱大娘,我要进去回话,不然太爷和两位老爷问起来,算怎么回事?”
“太爷不问这些闲事,你得空见二老爷回说细节便是。”
“既然这么着,小人告退。”
杨达脸上有点儿讪讪的,但他是外宅的二管事,专门负责办外差,跟老爷和哥儿们出门,身份比正经的大管家差着好几层,就内宅这个管带人进出的管家婆子,他也开罪不起。
当下赔着笑,叉手为礼,转身离开。
临行之际,他突然在惟功耳边轻声道:“小心点,不要顶嘴,总不能拿哥儿你打死。”
惟功没有出声,只轻轻点了点头。
“太爷叫进去了。”
进了二门,是有廊檐和三层石阶的正房,几个小丫鬟站在门帘前,见管家婆和惟功过来,便有一个长的十分俏丽的过来,先上下打量了惟功一回,才朗声传进。
声响一起,丫鬟们便打起门帘,钱大娘在前,惟功在后亦步亦趋,进了堂房。
暮春时节有点暑热了,进了这院子就好了许多,环水流绕,修竹从生,而屋子里是大块的金砖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