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前面第一卷的改了,柴璐娘的身份改了。
柴璐娘的身份设定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因为小卒不善于写感情戏,也没想写那个,所以就最简单化的处理了女主角的身份。
这些天来看得出大家反对的较多,可小卒实在懒得改了,本想混过去得了。
昨天,同几个朋友聊到了这件事情。其中一个朋友的话出动了我。
他说:“你看的时候,看到在古代背景下,主角或配角喊父母“爸、妈”的时候,不也是想摔书吗?人家读者是同样的感受”
这句话让我很受触动,想起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很理解大家的感受。决定改了。
对于很多读者而言,这算是憋在胸头一根刺!
现在拔了。大家可以回去看一下。
李勾到了不久,三人屁股坐下还没暖热,文坛、秦宜达就联袂前来。让两人进了大厅,五人依次坐下,马上就进入了正题。
周青竹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意见,不支持大规模扩军,国库没钱了,要军部拿出一个适合的章程。
李勾作为陆军总长自然推脱不了,嘿嘿一笑道:“周相,国库短缺,这是你的难处,我们军部的同僚很理解嘛!可是你也要体谅一下我们军部的难处不是?”
李勾没做出正面回答,“你也知道,王爷宏图高远,志在中原万里河山,可我们陆军五六万人马,撒进去能干个啥?”
“这扩军是事在必行的,你看看今年暹罗那一战,芝麻大的小国竟拉出了二十万人马。”李勾表情有点夸张,“二十万人马啊!要是放在满清,乾隆老儿拉个百万大军还不是一声令下的事?”
稳了下情绪,李勾很严肃的说道:“我中华建国以来,陆军编制由营级到团级,再到现在的旅一级,一个整编旅,四千人马。无论是镇压地方,还是迎击洋夷都不在话下。”几年来逢战必胜,纵横南洋,中华军已经养出了一种强军特有的傲气,身为军中主将的李勾等人也有了睥睨四方豪杰的底气。
话音一转,李勾高昂的声调陡然间落到了谷底,“不过那是在人数相差不大的时候,以一敌十,没那个能耐,一打三,一打五还是颇有把握的。”他讲起了自己征暹罗的事,“那一战看似简单,可兵力相差太悬殊了,我一共带了两万人马,人家二十万,还有不少的象兵,好在是刚发生政变,士气不高,我手头也有四千骑兵压阵,不然的话就是血拼一场。”
“咱们中华军历次演习,最大编制的就是旅对旅,没有过大兵团配合作战的经历。”李勾也不顾周青竹听得懂,听不懂,好似倒苦水似的一篓子全下来了,“吞武里会战,说是三个整编旅,两个骑兵旅对敌(一旅在别处),实际上各旅之间配合差到了天边,炮都打不到一块去。”
“咱们以后面对的是清兵,兵力只会多不会少,旅一级的编制压不住阵脚,几个旅排在正面一起进攻,没有长时间的磨合是不可能的,师级编制已经是火烧眉毛的事了。”李勾很严肃的说道:“大兵团作战,几个独立编制的合同配合是今后的头等大事,李某在回来之后就曾向王爷禀告过此事”
李勾的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至少心有他意的周青竹已经放弃了在这一点上压缩陆军扩编的打算,李勾的理由很充分。
“至于,此次扩编数目”,李勾自嘲的笑了下,“还是秦总监来解说吧!李某这个陆军总长实在不称职。”
秦宜达在文坛升任军部总监后,就结了他的班成了陆军总监,平日里负责的就是全国各地军队的战力调查、集训和编制,在这上面他最有发言权。
“尊大王圣意,24个整编团外加20个守备团按战力划分出三个等级。”秦宜达想都不用想,就将各地的驻军报了出来,“新编整编第十旅、整编第十一旅、整编第十二旅、守备十六团——二十团是众旅团中逐渐最晚的,虽然在每次扩军的时候都从老部队中抽掉了大量的基层骨干填充,但战斗力还是赶不上老部队。”
“整编第一旅——第九旅可以划为上等,新编整编第十旅、第十一旅、第十二旅连同守备一团——六团可化为中等,余者为下。”
“我中华军团级以上为二二制,是以十二个整编旅可编为六个整编师,按军制师级直属部队为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团,都是两营编制;外加骑兵一营,满编;医护营、辎重营,共计三千人。”秦宜达思量的很对路子,这是他早先制定的师级编制,梁明已经定下了。
“也就是说一个整编师要一万一千人,陆军也就是要增加需要增编十二个满员步兵营,十二个三连制炮兵营,六个满员骑兵营,和医护营、辎重营各六个。”周青竹脸色都点难堪,“那就是说军部准备增编两万人马了。”
柳风是支持陆军增编的,可是听到新增的这两万人马都是高资金投入部队时,也禁不止嘀咕起来,心中默默一算差点没叫起来,这样的两万人马单装备就不会少于500万银元。
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华军的火炮更新后,炮兵营的配置配置也发生了更变,以整编旅的炮营来说,三个炮兵连,一个装备了十六门元五一式青铜炮,一个装备了十二门元五二式青铜炮,最后一个装备了十二门元五三式青铜炮。
所谓元五式青铜炮,是指在建阳五年铸就的一系列的火炮改进版。元五一式青铜炮可击发重3。6华斤(500克,中华国使用)的炮弹,是三斤炮的改进版;元五二式青铜炮可进发重6华斤的炮弹,是五斤炮的改进版;元五三式青铜炮可击发10华斤的炮弹,是八斤炮的改进版。
虽然青铜较之铸铁轻了不少,但炮架的改进和数量的增多使得炮营的配属马匹不减反增,这无疑又是一笔账。而欧洲传来的四轮马车,也首先在医护营和辎重营处得到了应用,为了更好的运用四轮马车的高载量,梁明还特意引进了英国的希尔挽马,为的就是改进军队的运输能力。
种种改进使得炮兵营、医护营和辎重营经费大涨,况且还有六个满员的骑兵营,三千骑兵啊!
周青竹脸色很不好看,在他估算中中华军最多就是招募士兵,可大规模的师部直属部队的建设不仅使得开销大增,而且成熟时间漫长,时间漫长就意味着大批资金的持续注入。
医护营、辎重营和炮营的装备是昂贵的,训练也要花大笔的资金,他心中的亏空已经从五百万银元,增长到了七百万了。“看来只有全面取消海军建造了。”转瞬间周青竹就下了个可以震动朝野的决定。
不过他的震惊还没结束,一直没开口的文坛说话了,“周相,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守备一团——六团是要招进整编师里的。新招募的新军训练就不说了,那卫戍旅估计也会扩编成整编师,禁军”
看到一脸惊色的周青竹,文坛不由的瞄了秦宜达一眼,两人四目相对嘴角都露出了一丝微笑。在接到周青竹的请函后两人心中都有了三分明白,加之二人宅院相接自然是先通了底气再来。他们知道周青竹必然会因财政问题来反对大规模扩军,但此次扩军意义重大两人是打定主意要顶下的,现在陆军扩充是势在必行。有了梁明的支持,周青竹的反对,呵呵
“三万人”,李勾等人走后,周青竹一人呆坐在大厅上,喃喃自语:“三万人,三万人亏空1000万”
第164章 海军三将()
ps:前面第一卷的改了,柴璐娘的身份改了。
“景哲,老夫所说之话可是入理?”周青竹端起茶盏,右手黏着盏盖虚撇了几下,抿了一口清茶,眼睛不时的瞄向沉着脸的柴坤,“呵呵,老夫知道,此事关系重大,贤侄还是仔细思量一二。”
柴坤看着一连清意的周青竹,心中暗骂老奸巨猾,可看他这架势今天不给个说法是打发不走的,心念翻转之间柴坤蓦然想到了个主意,“伯父稍安,待景哲遣人招王副总长和黄都督前来一商,在做决断不迟。”看到有点意外的周青竹,柴坤安慰道:“海军耗资巨大,八年来却未曾断绝,如今对于周边各国而言确实拥有了绝对优势,假如明年朝廷削减海军资金景哲定当奉从。”
这也算是隐晦的表态了,柴坤知道陆军扩充会给不宽裕的财政带来极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削减一下海军的投入也未尝不可,但要是完全削减就太欺负人了。而周青竹不但要全部削去明年的,后年的、大后年的也要消减五成,柴坤从心底是反对的,可是周青竹的身份不同寻常啊?他也只能表面上意思过去。
海军如今分为三支舰队,柴坤、王权是老人了,而黄勋是新人,他原本是莱州水师的中军守备,入朝之后就担当者海军部的总参议,算是海军在朝堂上不得代言人吧!他的入职军中使得海军部彻底丧失了朝廷的说话权,海军部成了彻头彻尾的军方势力。
周青竹在之前并没有去找黄勋,因为他知道找了也没用,得到梁明信任的黄勋如今就是一个闷葫芦一头扎在军中,是绝对不会参与这事的。而且其主导的西洋舰队是三大舰队中实力最弱的,压力最强的,要黄勋同意削减海军经费简直是匪夷所思。
至于王权,更是不可能。建阳四年同英军的那一战是他心头的一道疤,在海军中他是最坚强的扩张派。
不多时,王权和黄勋就先后前来,屏退了左右,三人就在大厅中絮叨起了这件事。而周青竹已经躲到了厅后。
柴坤也没兜圈子,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两位兄长说说看,这事情?”端着茶水,柴坤严肃的表情下眼睛一直盯着黄勋,不过黄勋的表情不像是“做”出来的,吃惊、疑惑还有一丝愤怒。柴坤松下了一口气,黄勋只要不起幺蛾子,这事情上三人就是一条心了。
话音刚落,王权已经暴起,吼道:“削减经费,他要是敢干,老子就敢砸了内阁。”王权很火,原因也很明了,败给英国驻印度舰队就一道抹不去的伤痕。
几年的发展下来,积累了大量经验的造船厂工作效率向上提了不少,每年的输出量正在逐步提升,眼看南洋、西洋两大舰队吨位就赶上英国驻印度舰队了,这个关键的时候说什么他都不会同意削减经费的。
从柴坤口中知道这是周青竹的主意后,黄勋沉默了少许,但很快就下了决定,支持王权,反对削减经费。
王权的意见得到了黄勋的全力支持,西洋舰队势力尤逊色南洋少许,可直面的就是强大的英国印度洋舰队,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特别是今年打下马来半岛北部后,西洋舰队的防区进一步延伸至安达曼海,海上要道十度海峡已经处于西洋舰队的控制范围,压力也随之剧增。因为英国印度洋舰队的足迹已经涉及到了南安达曼岛。
在黄勋看来,周青竹不管用意如何,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难处。或许他根本就不认为英国印度洋舰队是一个问题,北美败局已定的英国人似乎气焰收略了不少,而且固若金汤的马六甲防线也是一个有力的依靠。可他并不想龟缩在马六甲之后,既然有了执掌一面的机会,那纵横四海的豪情也不单是王权一人独有的,他黄勋也未尝不可一试。
黄勋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也可以说是整个西洋舰队的观点。在这一点上西洋、南洋两大舰队的都督已经在几句话之间达成了共识。
柴坤心底很高兴,可表面上还是不显痕迹的进行了劝阻,说了一些感叹之词,如:中华海军实力强劲,远胜周边各国;或是朝中财政紧缺,陆军明年将有大规模扩张,如此
这样的效果自然是不明显的,这样的劝阻与其说是劝阻,还不如直接说财政紧张,国库没钱了呢?
王权一句话就塞住了嘴,“咱海军要过国库里几个钱,那是王爷特意拨下的,是内帑的钱,管它财政屁事。”
这话就没理了,海军组建时的资金八成都是梁明拨下的内帑,可在建阳五年之后,大部分的资金还是出自国库的嘛!
柴坤也没接话,岔开了话题谈论了几句安达曼海的近情,就送走了二人。待回到大厅时,周青竹已经坐在厅堂了,不过样子看得出是很气馁的。略是安慰了几句,周青竹也没心情坐下去了,神色戚然的回府了。
今天的遭遇让他有了不祥的预感,明年的日子大概很难过,可他还是没放弃,明天,就在明天,他要直谏梁明。
周青竹在这一点上很固执,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泰安宫,拉着梁明絮叨个不止。
梁明并不反感这一点,称王以来他自己犯的错不少,被臣子上书劝谏更是常有的事,先是抚慰了几句好歹劝退了回去。自己拿着周青竹递上的折子半天无语,最终同意了他的建议,但也没全盘接下,海军经费削减五成,持续三年,而所造战舰五成拨给西洋舰队,余者南、北洋平分。
一千万的亏空,数目不小可问题并不大,梁明的内帑中拿出个两三千万还是有的。而且明年过后,陆军装备更换完毕,军费自然会减下来,一千万的亏空也就是一年而已。
打动梁明的一句话是周青竹的无心之言:征战中原,江山万里,所耗何其之巨。现在还是积攒一些的好!省的到时候,发愁!
第165章 过渡()
建阳九年,二月。中华国再次掀起了募兵热潮,近四万人被招入了新兵训练营,在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初步训练后,按照惯例淘汰掉三成,余下的两万八千余人将被分送到各地的守备团和整编师中。
梁明的打算就是秦宜达的编制报表,二十四个整编团打乱后,以强带弱重新组建起了十二个整编旅,二旅为一师组建起了六个整编师的班底,又招入了守备一团——六团为各师直属步兵团。从炮兵第一旅里抽调了半数的骨干,搭建起了各师的直属炮兵团,骑兵营、辎重营、医护营则是最新组建的。
又抽调了守备七团——九团,在卫戍旅的基础上组建了卫戍师,至于禁军则是完全招进的是新兵。比起已经被塑形的守备团士兵,新兵的可塑性明显更高一些,作为只进不出的禁军而言,他们有只够的力量来训练这最新增编的三营新兵。
整编师,下辖两步兵旅,附属炮兵、步兵各一团,各下辖两营,骑兵一营,辖五连,每连辖四排,每排领两班,另设医护营、辎重营。
直属炮团下辖炮兵两营,各炮营下属三连,一连装备十六门元五一式青铜炮,分两炮排,后一排为护兵;二连装备十二门元五二式青铜炮,分两炮排,后一排为护兵;三连装备十二门元五三式青铜炮,分两炮排,后一排为护兵。工辎重营设三连,每连四排,每排领两班。
步兵旅每旅下辖步兵两团,炮兵、辎重各一营,医护兵一连。每步兵团又辖步兵三营,炮兵一连。步兵营辖四连,一连为火力连,余下每连辖三排,每排领三班。炮兵连下辖两排,每排配四门元五一式青铜炮,二门元五二式青铜炮,另有一班护军。
附属的炮营设三连,一连装备十六门元五一式青铜炮,分两炮排,后一排为护兵;二连装备十二门元五二式青铜炮,分两炮排,后一排为护兵;三连装备十二门元五三式青铜炮,分两炮排,后一排为护兵。工辎重营设三连,每连四排,每排领两班。
全师人员11000——11500人。
整编第一师,全员11330人,师长李勾,副师长杨垒,参谋长曹古进(兼任军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