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军中同袍得到消息,纷纷赶来致哀,甚至包括姚平仲。徐彰这几年可以说是国家柱石,军中领袖,以老迈之身数掌兵权,从陕西打到中原,从河北打到山东,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西军第一虎将的名号并不因其年老而有丝毫褪色。这,足以为行伍中人楷模。

    当日,何灌得到消息后,也深感震惊,当面向徐家兄弟致以哀悼。按朝廷制度,父母去世,文武官员都需要“丁忧”“守丧”,可现在徐四徐九都是统军大将,而且出兵河东在即。何灌斟酌之下,将徐胜“夺情”,许徐卫“丁忧”,命其速回大名操办徐少保身后事。

    身为武臣,自然唯军令是从,徐胜纵然悲痛万分,也只能嘱咐弟弟好生料理丧事。徐卫简略安排军中事务之后,当天就起身,直接走河东,在孟阳渡河,经京畿路赶赴大名府。

    六月初二,徐卫经魏县李固渡过河至大名,未到城,便见百姓家家服孝,有人望东拜泣。入城之时,只见士无斗志,满城悲戚,甚至有人望天号哭。

    原北京留守司衙署,白幡林立,门外卫士皆服素。徐卫徐荣一行直奔到府门前停下,一徐府老仆望见徐九,大哭而号道:“九官人回来了!”

    徐卫紧咬着牙大步往里闯去,刚入府门,便冲出徐洪,士卒蜂拥而上,替徐卫穿上素服,系上白布,可他一步也没有停,见到五哥也仅仅是微微点头。

    徐彰的灵堂庙在衙门的大堂之上,当徐卫闯进之时,只看到一块牌位,“故少保徐公讳彰之灵位”。徐卫一见,扭头问道:“我父何在?”

    跟在他后面的徐洪叹了口气,声音嘶哑道:“叔父遗体权厝于城中白马寺,朝廷已下恩诏,准叔父暂葬京师,待天下太平再回葬桑梓。”徐卫听罢,扭头就走,当场众人都知他厉害,无人敢拦。

    徐彰是朝廷要员,即便去世,也不能随便安葬,要等到皇帝亲自下旨。因此,徐洪身为侄儿,在徐胜徐卫不在的情况下代办丧事,暂时将叔父遗体停放在寺庙石室之中,称为“权厝”。徐卫戴着孝,领着兵,匆匆走在大名城中。百姓见状,纷纷侧目,待得知是徐少保季子徐九归来时,都感念万分。

    入了白马寺,徐卫留下卫士,独自一人在僧人引领之下,入寺后塔林。于西壁有石室一座,徐彰的灵柩就暂时安放在此处。当时,石门已封,外设香案,香灰纸烬堆积如山,不难想像权厝之礼时的隆重。

    徐卫摒退了所有人,缓步走到香案之前,取过三柱清香焚上,置于头顶,俯首道:“爹,儿回来了。”从听闻噩耗那一刻时,就连杨彦马泰都哭得稀里哗啦,可徐卫没掉过一滴泪,他也一直认为自己忍得住。没想到,如今在父亲权厝之地前,刚叫了一声“爹”,眼泪竟已流了下来

    其实,他本不是徐彰的儿子,不过是借了这具皮囊还魂而已。可如今,他似乎不记得这些,在距离“父亲”十几步外,长跪不起。

    往日与徐彰相处的点点滴滴,一齐涌上心头。房门外的那一声长叹,小桥上的那一声悲鸣,就如同一把利锥,绞动着他的心。如今长眠的这个老头,确实又倔又固执,可是谁当初一丝不苟地替自己穿上铠甲?是谁反复叮咛自己刀枪无眼?就是他,那个极少露出慈爱一面的严父。

    跪在地上,徐卫任由汗水洗刷着自己的仆仆风尘。他这种人,前世在跑江湖混饭吃,这一世带兵作战,见惯生死,其实已经很难被感动了。可此时,他不再是那个威震两河的紫金虎,他就是一个丧父的儿子。

    背后响起轻微的脚步声,大概在两三步外停住。徐洪看着悲伤的堂弟,本想安慰几句,却不知说什么好。思之再三,小声道:“为兄预先得知高孝恭掘我徐氏祖坟,因担心答叔父身体抱恙,不敢直言。没想到,纸终究包不住火,追击高军到夏津时,叔父还是得知了情况。厉喝一声坠下马来,众将抢回时,已经气若游丝。三军无帅,不可复战,撤回大名城后,叔父已在弥留之际。”

    “我心知不保,询问有何遣言,叔父当时口不能言,只是一直念着‘酒’‘酒’,诸将都不明就里,我便问,叔父可是盼九弟归来?我话音刚落,叔父便气绝而逝”

    徐卫似乎没有听到这些话,端端正正地跪在香案之前,却是泪如雨下。

    日头渐西,夕阳余辉洒入这古刹塔林之中,徐卫仍旧跪着,阳光将他的身影拖得极长,这位被两河豪杰推为“小枢相”的人,以这种方式,表达着对那个不是父亲的父亲的悲痛

    徐彰的去世,被认为是继种师道以后,军中乃至朝廷最大的损失。赵桓表示了极大的悲痛,亲笔下诏,高度评价徐彰在重新出山以后的丰功伟绩。“少保之逝,国家失一长城,如断朕臂,痛彻心胸。”这位国家柱石,军中元老,死也死在了追击敌人的路途之上,他理应受到世人尊敬。河北山东兵民闻听噩耗,“军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道路”。

    赵桓在诏书中,除了表达哀悼之外,还追赠徐彰为“赵国公”“开府仪同三司”,所有丧葬费用,均由朝廷支付。因大名府临近高逆地盘,徐家祖坟又被高军盗掘,因此特许徐彰遗体运往京师安葬,待将来四海平定,再归葬故里。又下令,将徐彰的坟墓加高,以示恩宠。

    按制度,徐卫要守丧三年,从回到大名府的第二天起,他就于白马寺中替父守孝,闭门谢客,谁也不见。可此时,一股暴风骤雨正在河东大地上卷起。

    就在徐卫离开前线的次日,何灌考虑到虎捷乡军是徐卫一手创立,别人恐怕指挥不动,遂将兵权交到徐胜手上,由他暂代“都指挥使”一职。起陕华兵为先锋,杀奔河东。曲端这次是铁了心要打出威风来,因此,并没有让跟李军金军多次交手的虎捷乡军作为先头部队,而是自己领着华州军冲在最前头。

    看到西军冷不防出现在眼前,河东义军无不愕然。五月底,曲端轻而易举拿下了威胜军,他的部队伤亡连一百都不到。在发现李军防备空虚之后,很快,他命张中孚张中彦兄弟分兵取辽汾二州,又是一鼓而定。以至于急着要建功的姚平仲连口汤都没喝上。

    不过没关系,机会马上就来了,陕华军到达太原南大门榆次县之后。留守太原府的李植长子李单起马步军一万,前来迎敌。李单这人,全无父弟的勇猛,可人家打到跟前来了,总不能不管。当两军对阵,李单看到曲端的华州军,军容严整,铠甲鲜明之后,居然置万余将士不管,打马就逃!

    他一跑,曲端就领着几千人一冲,李军是师溃如山,惨不忍睹。回到太原之后,李单坚守不出,任由曲端所部在城外叫骂,就算把他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狗血淋头也绝不出战。

    此时,李植正加紧攻打真定,他知道要不了多久女真人就会出兵干涉。可当得知西军出陕西,正在围攻他的老巢太原后,这乱世枭雄大骇!他怎么也没有料到,南朝竟然敢主动背弃靖康和议进攻他。当下,两难的选择摆在面前。如果不回师,凭自己长子那块料,绝守不住太原。如果回师迎敌,这祸事已经闯下了,女真人会怎么对付他?思前想后,李植还是决定回兵太原。

    他对于女真人的价值,就在于“守土开疆”,开疆暂时别想,至少得把地盘守住。高世由连败于南军,如果自己回去能击退西军,大金国或许会重新考虑“更立异姓”之事。六月初,李军数万之众,仓皇回援太原。可刚到太原府治下孟县方山这个地方,就被奉曲端令在此设伏的姚平仲一顿痛揍,死伤以数千计。好不容易击退姚平仲,艰难向太原挺进之时,又在杀熊岭遭遇曲端阻击。

    此时的李植,心知大势已去,在军中拔刀欲自刎,其次子李猛强行夺下佩刀,自告奋勇率军出战曲端。李猛率七千李军精锐,与曲端的华州军大战于杀熊岭,这个李二也确实有些手段,危难之时,挺刀大呼,斩西军都头以上统兵官数员。可曲端也不是泛泛之辈,见李猛骁勇异常,冲突于乱军之中,无人敢挡。遂以铁弩射之,箭贯其左臂,李军由是败退。

    李植上天无门,下地无路,只得引军退到太原真定边境之间的白马山,结寨三十余以自保。曲端倒也没撵他,因为顾不上。

    在李植进攻真定府,高世由紧急报告金国之后。女真人颇为震惊,其时,金帝完颜吴乞买在听取了受高世由贿赂的官员意见之后,已经决定要立高氏为帝。现在李植突然杀出来,于是命粘罕自云中发兵平乱。

    粘罕刚要派兵,惊闻西军进兵河东,大怒!南朝居然敢主动挑衅,撕毁靖康和议,这让他很是恼火。遂以完颜娄宿为帅,统骑兵四千余,步军一万三千人,兵临太原。娄宿,就是在潼关之前,以七千骑大败范致虚五路西军那位,受命之后,派遣自己的儿子完颜活女为先锋,将精骑两千先行一步。

    完颜活女自代州南下,经忻州出赤塘关,直逼太原。曲端见女真人来得如此迅速,倒也不惧,集合姚平仲的部队,在三交口与活女战。完颜活女见其步伍整肃,不敢轻敌,虚晃一枪后退避三舍,等待主力。

    不久,完颜娄宿率大军赶到。曲端见女真人来势汹汹,下令退往汾州。此时,李植闻听女真人来援,遂寨而起,与金军会师于太原,准备大战。

    此次西军兵出河东,陕华军只是前锋,何灌还命令环庆和鄜延两路大军跟进。可这两路大帅,左拖右拖,一直拖到李金合兵一处之后,才姗姗而来。

    六月中旬,曲端集合下属所有兵力,又在张深和王似两军的配合之下,在汾州与敌决战。初时,完颜娄宿见至南军中有虎捷军旗,以为徐卫在,于是铁了心不惜一切代价要将眼前之敌击溃。战端一开,就祭出了“铁浮屠”。宋军的三路人马中,除了虎捷乡军,其他部队都没有跟“铁浮屠”交手的经验。

    可他们在西北跟党项人作战的时候,打过夏军的“铁鹞子”,于是以为凭借神臂弓的威力,足以射溃这些人马俱被重甲的铁疙瘩。可“铁浮屠”无论马力,人力,都在“铁鹞子”之上,虽然受到神臂弓创伤,但程度并不严重。

    当“铁浮屠”以雷霆万均之势压来时,强悍如西军也抵挡不住。要知道,当初徐卫在小西山跟李金联军过招,靠的可不全是强弓硬弩,还有其精锐的重步兵。曲端恰恰忽视了这一点。阵形被冲散,完颜活女在“铁浮屠”冲击之后,待宋军重缓阵形之前,又以轻敌贯穿阵中,导致宋军三路兵马自相践踏,死伤无算。恰在此时,鄜延兵马副都总管刘光世率先逃跑,这直接导致了三路西军的大溃败。完颜活女挥军掩杀,宋军伏尸十数里

    何灌听闻汾州大战失利,心急如焚。这是他上任之后第一次作战,岂能甘心失败?于是又想调泾源的徐原前来助战,可就在这个时候,战前十分支持他的李纲喊了停。陕西六路是他苦心经营,被视为“最后防线”。现在何灌弄出去三路人马均遭大败,如今再把泾原的徐原调出去,要是再失败,大宋还能依靠什么?,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45章 宣制之争() 
毒日高照,万里无云,脚下踩着半枯的草皮,发出阵阵声响。荒野之中,难以计数的士兵争相向南奔逃。有的已经脱了铠甲,扔了兵器,搀扶着受伤的同袍,忍受着烈日的煎熬。他们甚至能闻到自己身上散发出一股焦味。这还只是个开始,不多时,本就不大一块开阔地上,无数乱军如蝗虫般涌了过来。当官的打马狂奔,也顾不上手下弟兄,没奈何,后头女真人追得正紧。

    一个受伤的士兵不慎,一脚踹翻在地上,连带着搀扶他的同袍也摔了个人仰马翻。触动了创口,这个陕西汉子忍不住哀号起来。两名同袍伸手又想将他架起,这士兵却一把推开,忍痛喝道:“走!女真人六个蹄子,再晚没命!”

    一个锅里吃饭的弟兄,怎能眼睁睁看着他送死?同袍扶了一半,突然后头呼喝声四起,回头望去,只见黑压压一片人潮涌来,七嘴八舌的叫喊着。那受伤的还在挣扎,被同伴一扯,顺势背在背上,没命似的往南窜走。汾州一战,西军出动了三路,合计马步军四万多人,打李军简直不在话下。可实在没有料到,女真人这么快就出动大军南下驰援。还有那该死遭瘟的“铁浮屠”,神臂弓居然躲它不倒,中了三五箭还他娘的横冲直撞。夏军的“铁鹞子”咱也打过,没见这般难缠。

    曲端在部将护卫之前疾速奔进,他头盔已掉,身上铠甲也是残破不堪,左臂,后背,都有折断的箭杆,显然是受创不轻。脸色黑得吓人,嘴唇已经开裂,看着满野逃命的士卒,心里不禁越发恨了。

    他恨谁?刘光世!作为全军的护卫,负责防备左翼,这厮居然率先逃跑,硬是让完颜活女的轻骑直接贯穿整个大军方阵。那一幕,实在是惨不忍睹!我军自相践踏,哀声四起,四万人的部队,一溃数百里

    “大帅,歇一阵吧,此地已快到山区,想来女真人不会那么快追上来。”张中彦提着把卷了口刀,吞着唾沫说道。

    曲端勒停缰绳,张目四望,片刻之后问道:“这是哪处?”

    “看这模样,快到郭栅镇了。方圆百十里,只有这一处草市镇。”张中彦回答道。

    曲端吃力地跳下马去,张中彦赶紧来扶,却被他推开,嘶声道:“传令部队,就地歇息。”不歇息也没法子,将士们实在跑不动了,从昨夜窜到现在,粒米未进,滴水未沾,该死的老天又这般毒辣

    军令一下,早就支撑不住的士兵或席地而坐,或仰面栽倒,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舔着干燥的嘴唇。还要不时注意后头,指不定哪一阵金军就追来了。正这么想着,后头又传来鼎沸之声,慌得惊弓之鸟般的士兵一跃而起。定睛一看才松了口气,原来是虎捷乡军。

    吴阶提口刀,满身的血污,奔到曲端面前下了马,抱拳道:“大帅!金狗追过来了,徐知州正率虎捷杨彦马泰二将阻截,恐怕是支撑不了多久。”

    “这群猪狗!还追?大帅,你一声令,我率部堵上去!”一将大步而来,吼声如雷。其人极壮硕,使条狼牙棒,带着一阵风卷过来,一张黝黑的面皮上满是愤色,不是姚平仲是谁?

    曲端心里暗叹一声,此次出兵河东,自己是信心满满。可女真人怎么就来得这么快?如此短的时间内集结几万兵马?西军虽说出动三路四万余人,可那是早有预谋,女真人上番南侵铩羽而归,按说元气未复,怎肯为一个李植动用这许多兵力?而且还是在北军最难忍受的炎夏之季!

    如今想这些已经没多大意义,非但太原没有拿下来,三路大军还遭受如此大败。眼下鄜延张深,环庆王似都跑得没影了,无论如何得把剩下的弟兄带回去才是,否则有何面目回陕西?一念至此,咬牙道:“你们速往南撤,本帅引军殿后。”

    姚平仲一听,你殿后?你华州亲军还剩几个?恐怕不够女真人塞牙缝的,遂劝道:“大帅,我部受损较轻,还是平仲殿后吧。”

    吴阶颇为诧异地看了姚平仲一眼,也道:“姚副帅所言有理。”曲端还要坚持,张家兄弟一齐苦劝之下,方才应允。当下,留虎捷乡军和姚平仲所部断后,自领残军火速撤退。未几,徐胜引杨彦马泰二将并数千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