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天禄却是摇摇头道:“现在还不能去投那萧毅。虽然萧毅现在势头很猛,但是他的兵力还是太少,而且还只是大明的一个国公而已,就算因为形势所迫,给咱们兄弟许下甚么,但是将来朝廷会不会认账还不好说。”
张天福挠挠头,疑惑的问道:“不投萧毅,那咱们去投谁?”
张天禄却是微微一笑道:“咱们谁都不投,先自己干。等到将来看谁的筹码大,再下注也不晚。”
张天福又问道:“那咱们什么时候动手啊,这城中的鞑子兵也就他娘的七八千了,剩下的都是和咱们一样投过来的。洪承畴那老狗已经被萧毅给列上了那什么汉奸榜,是一定要和萧毅死磕到底的,洪老狗要死守,肯定会拉着咱们这些兵马死守。若是咱们的三千兵都死光了,那咱哥俩以后就没法混了啊。”
张天禄想了想道:“先不急,容我好好想想,要干就要干的顺顺利利的。”
不仅仅是张天禄兄弟俩起了异样的心思,金声桓、李国英、杨承祖、胡尚友、韩尚量等人莫不如是。这些人名义上是官兵,但是其实都是些乱世草头王,把手下的兵将都看做是自己安身立命,荣华富贵的资本。他们投机心理都很强,就是谁强我就跟谁。跟了最强大的那方势力,他们的利益才能最大化。当初降了鞑子就是这样的心理,现在鞑子开始失势,他们当然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了,不能让洪承畴把自己的兵力耗费在这淮安城下。没了兵,他们屁都不是。
金声桓在这些明朝降将中应该说算是带兵能力最强的一个,是有些真本事的,并不像其他的那些将领要么是做土匪起家,要么是靠祖先荫庇。他原本是辽东世袭军户,隶属杨嗣昌所部。后来整个辽东都被鞑子所占,他们全家人都被鞑子纳为俘虏。只有他一个人逃到了关内。先是投奔了总兵黄龙,成为他的裨将。后来又投奔到左良玉手下。被封为总兵。后来左良玉死了,阿济格打了过来,他就跟着左良玉之子左梦庚投降了清朝。阿济格不放心左军降兵降将,就把他们打散,一部分跟着自己,一部分被打发到了多铎手下。
后来多铎被萧毅连连大败,狼狈的退回了北京。左梦庚及一帮子部将就留在了淮安洪承畴手下听调。
可以说,在如今淮安的**万人之中,除过鞑子目前的七千多人之外,其余的八万多人中倒是有五六万都是左梦庚从湖广带过来的兵。左军本来有将近二十万大军,降了阿济格之后,一大半给留在了湖广,其余的随着左梦庚到了淮安。
左梦庚自小就是个二世祖,能力平平,而且还胆小怕事,军中的很多将领都不太服气。但是因为他只是左良玉之子,左良玉暴死之后部下的将领们不降不服气,差点发生内讧。为了平息失态,就推出了左梦庚为帅,众人这才保持了一个暂时的平衡。
左梦庚当时想要降清的时候,很多部将就不太愿意,甚至有人带兵出走。但是金声桓却是见鞑子势大,极力支持降清,被左梦庚引为心腹。
左梦庚这货降了清朝之后,为了表忠心,甚至上表多尔衮请求把自己的部将分开,以免他们在外面起了异心。多尔衮看他忠心可鉴,本来都允了他的请求,卢光祖、李国英等人调往北京,其余人在多铎手下听命。只是后来定北军横空出世,这道命令才作废,他们都留在了淮安城中听命。
但是因为这件事情,部下众将对左梦庚更是失望,很多人已经不怎么买他的帐了。唯有金声桓一直以来都是对左梦庚恭恭敬敬,让左梦庚颇为感动,对他的话更为听从。
金声桓其实是一个功利心很重的人。他降清,是为了荣华富贵。原本的历史上,他反清也是觉得自己功劳大却没有封侯而起兵造反,最终兵败身亡。可以说,金声桓不论是降清还是反清,都是为了自己自己打算。而左梦庚根本就是他的一个棋子而已。
左梦庚的府邸书房中,左梦庚看起来颇有些郁郁寡欢的感觉,端起案上的一壶酒,自斟自饮着,神情似乎有些落寞。
金声桓居于下首,看着眼前的小侯爷,默然不语,心中却是有些不屑和鄙视。未完待续。
ps:第一更到!第二更十二点前到!每天都是下班以后才开始更,有些晚,请诸友多多包涵!
二百六十二章 洪承畴的决断()
左梦庚的人马虽然在淮安城中的守军中占了一大半,但是洪承畴并没有将他看的很重,反而对他多有轻视之意。
在洪承畴眼中,这种人空有二十万大军,却一箭未发就降了清朝,而且还是靠着老子余荫才当上少帅。虽然自己如今也是降将叛臣,但是自己好歹当年是跟鞑子大干一场之后兵败被擒的。当时自己也是想着做大明国的忠烈之臣的,但是后来却没有挡得住皇太极的情感牌”“。
洪承畴的这种心理就好比监狱中的犯人一样。犯人之间也有等级高下之分的。那些杀过人的在狱中最是牛,往往是狱中的老大。而那些小偷小摸,坑蒙拐骗的则往往是被看不起的。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强奸犯了。这种犯人一旦进去往往会被同舍的犯人暴打一顿,各种欺负。你丫连自己胯下的那一堆都管不住,还算个什么男人!这跟洪承畴鄙视左梦庚的原因是一个道理。
如今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洪承畴再轻视他,他也不敢带兵再次造反。当年他老子有本事造弘光小胖子的反,他却没有胆量造多尔衮的反。所以,每天就是借酒消愁,酒醉之后再去烟花柳巷眠花醉柳,这样放纵着自己。
左梦庚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扬起脖子,一饮而尽,这才醉眼朦胧的看着下面默然不语的金声桓道:“虎臣,你不在城头上巡视,来我这里做什么,是来找我喝酒么?”
金声桓微微叹了口气道:“小侯爷,现在的局势已经火烧眉毛了,末将实在没有心情喝酒。”
左梦庚一愣,哈哈笑道:“什么火烧眉毛了,这天下不是都已经是大清的了吗?虎臣,你是不是喝多啊。哈哈……”
金声桓无奈的看了一眼醉醺醺的左梦庚,凝声说道:“小侯爷,大清能不能一统天下末将不知道。末将只知道如今清国在江南连连大败。如今已经被那萧毅兵临城下。攻城多日了。若是再不做些打算,恐怕小侯爷这酒是没法继续再喝下去了。”
左梦庚隐约之间,听到自己的酒喝不下去了,不仅醉怒道:“什么人这么大胆,竟然不让我喝酒,我砍了他!是那个什么萧毅吗,把他拉下去给我砍了。来来。虎臣,我们再喝一杯!”说着又是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看着左梦庚如此醉生梦死的样子,金声桓长长一叹,知道此时自己说什么也是白搭,于是站起身来,向左梦庚抱拳一揖。转身走了出去。
看着金声桓的背影,醉眼迷蒙的左梦庚眼神忽然变得清明,眼中的神色似无奈,似悲哀,完全不复刚才的样子。
“虎臣,如今的我还有退路吗?父亲反了大明,我又降了鞑子,我还有退路吗?你们都可以退。但是我却能退到哪里去呢?”左梦庚怔怔的看着门外。举起手中的酒杯又是一饮而尽。
金声桓出了左梦庚的府邸大门,站在门外静静的待了一会。这才翻身上马向李国英的府邸方向而去。
总督府,洪承畴坐在案后,静静的听着身旁一名青衣人的报告。
“张天禄、张天福兄弟二人最近走动频繁,今日张天福又去了张天禄的府邸,待了一个多时辰才出来。”
“金声桓独自一人去了左梦庚处,但是待了不到一炷香时间久出来了。后来又骑马去了李国英处。”
“胡尚友邀请韩尚良去了醉翁楼,两个人在雅间中待了两个时辰才出来。”
“杨承祖……”
洪承畴听着这些消息,看起来面色平静,但是眼中的神色却越来越凝重。
城中的局势已经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这个萧毅不仅手下兵将骁勇无比,在这对人心的把握上更是娴熟无比。他知道,在这淮安城中一定还有着萧毅的探子在积极的活动,在不断的说服怂恿那些大明的叛将们。
不仅如此,每日飞到这城中的宣传单让这看似平静的淮安城中已经是人心浮动,暗流激涌。
这些叛将的频繁走动就是传达了一个很好的信号。这些人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忠心可言,对大明如此,对大清更是如此。
他知道,自己若是再不采取行动的话,这城破是早晚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是从内部攻破。
但是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将人心稳定下来呢?
把这些有异心的将领全部关押起来,甚至全部斩杀?
笑话!自己要是真敢这么做,那等于是将那些只是有可能造反的人逼的真反。洪承畴自己的嫡系只有杨永兵一个,但现在却在萧毅的大牢里。其他的人马,洪承畴如果离了这些降将,根本就指挥不动。
杀掉一批,警告另外一批,杀鸡骇猴?这招也不行。本来就是人心浮动,若是再自毁羽翼,更是会让局势不稳,逼的剩下的人铤而走险。
如今的局势,只能用缓和的手段凝聚人心,而不是以杀戮败坏人心。
但是局势危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凝聚人心呢?
“左梦庚现在情形如何?”洪承畴忽然想起了这个被自己从来都不曾正眼看过的二世祖。
他不是心血来潮才这么问,而是他忽然想到了这城中的大半兵力都是左梦庚带来的。
也许,自己以前对左梦庚的怠慢和轻视是不是有些错了?
“他呀,每日都是把自己喝的醉醺醺的,然后就去烟花之地眠花宿柳,把自己弄的萎靡不振,醉生梦死。”青衣人口中是淡淡的不屑。
“哦?”洪承畴倒是有些意外,这个人看来确实不是什么有志向和野心的人。
如今的局势该如何破解呢?洪承畴的思维又回到这件事上来了。
“大人,要不要向摄政王殿下清兵援助?”一向只是汇报情报的青衣人却忽然开口说道。
洪承畴瞟了他一眼,不悦道:“向殿下求助,自无不可。只是殿下将江南托付于本官。如今本官坐拥近十万大军,只是战局稍稍不利,就向朝廷求助,那置朝廷脸面于何地,致殿下颜面于何地?”
青衣人闻言便默然不语,似乎从来没有说过这话一样。
洪承畴站起身来,绕过案头,在地上走了两步,忽然停住,语气坚决道:“既然不能对内行霹雳手段,那就只有出城决死一战,也许方有一线希望。生死存亡,就在这一战而已。”未完待续。
ps:第二更到!累死了,洗洗睡了,明天还要上班。晚安,睡前顺便求票票!
二百六十三章 不得不战()
“大人,听说洪承畴派人下了战书?”大帐的帘子被人掀开,脸上略微带着焦急的尤条走了进来。
“呵呵,不错,本督正准备找你呢!”萧毅笑着将手中的战书递给了尤条。
尤条接过战书,快速的看完后,问道:“大人打算怎么办?”
萧毅不答,却反问道:“先生,你怎么看?”
尤条郑重的道:“大人,卑职以这件事有些古怪,还需谨慎一些为好”“。”
萧毅道:“说说看。”
尤条道:“洪承畴本有城池之利,城中还有**万兵力,而且也无缺粮之忧,为何偏偏放弃自己的优势,而要求与我军进行决战,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问题。”
萧毅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顿了一下,尤条继续道:“洪承畴急着与我军决战,无非两个原因:一、这就是个陷阱。但是卑职愚钝,却想不出来他会用什么陷阱。这第二,就是洪承畴被逼的不得不决战了。若是决战,还有一丝希望;若是继续据城死守,说不定很快就会军心崩溃。因此,洪承畴不管内心愿不愿意和我军决战,都必须要这么做。”
萧毅点头表示赞同尤条的分析。
“那军师觉得本督该如何回应洪承畴的战书呢?”萧毅问道。
“卑职以为,此时不宜与鞑子决战。”尤条显然是早就想好了,缓缓说道。
“洪承畴想要决战,说明城中鞑子内部已经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唯一的解释就是我军连续的猛烈攻势和总督大人的攻心之计让鞑子内部人心发生了分化。而这种分化显然是洪承畴不想看到的。但是洪承畴不论是出自于哪种考虑,都不太可能对这些人动手。思来想去,只有继续将矛头对准我们,转移内部矛盾,暂时让手下的兵将凝成一股力。若是胜了,一切的问题都不在是问题。洪承畴可以利用此战自己取得的巨大威望来行使霹雳手段整合内部。而多尔衮显然也是乐见其成,会支持他的。如果败了,那也不会比被动防守最后还是被击破的后果好到哪里去。”
看着萧毅认真在听,尤条顿了顿又道:“所以。我们不能让洪承畴的目的达成。就必须继续坚持目前的进攻方式,同时加快与城中鞑子将领的接触,争取内外呼应之下一举攻破淮安城。我们等的,但是洪承畴却等不起。”
萧毅眉头微蹙,半响没有说话,显然是在思考。
尤条也不再说话,静静的等待着萧毅的决定。
半响。萧毅说话了:“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本督却有不得不决战的理由。”
“第一、我军兵少,鞑子兵多,若是依靠目前的方式,仅以火炮攻城加上暗中策反大明叛将,耗时太久。而且变数太大。要知道,这些叛将可都是见风使舵之人。即使叛了鞑子,也不一定会来投奔本督。
第二、我军火炮数量毕竟太多稀少,而且所需炮弹辎重等物目前已经剩余不多。更关键的是,火炮中的膛线因为技术的原因,有好几门已经快被磨平了。一旦所有的膛线都被磨平,那我军火炮相对于城头火炮的优势便会当然无存。若想继续比较有效的攻击城池,那就必须前移炮位。从而又进入了城头火炮的有效射程。鞑子火炮众多。那时候对我军将会是一个灾难。
第三、若是不能尽快结束淮安战役,恐怕其他方面会有变故啊。本督刚刚接到消息。多尔衮已经在京畿及山西等地开始集结兵力,有南下的迹象。同时,在我们身侧的阿济格也好像有些蠢蠢欲动,似乎有向和州进犯的意图。还有,宁州的李自成准备攻打南昌府,何腾蛟已经向朝廷求援了。”
剩下的话,萧毅没有说,尤条自然能听的明白。若是定北军主力被粘滞在淮安城下,那么一旦等到多尔衮大军南下,阿济格侧击和州,定北军就会遭受三面受敌的境界。李自成进攻南昌府,萧毅大可以不管,但是若是任由李自成恢复壮大,那对以后定北军的发展也会是一个更大的障碍。阿济格若是进攻和州的话,驻守那里的李成栋,李本深归附未久,会不会全力抵抗,能不能当的住,可是谁都说不好的。
而且萧毅为定北军的灵魂,率领主力长期在外,造成后方空虚,如今只有刘肇基等扬州系的将领带领的四万还未形成战斗力的新兵。一旦和州有失,那么滁州很有可能救难保了。
所谓天算不如人算,萧毅即使有基地这个逆天的金手指帮助,但也并不能事事如意。这天下有太多他控制不了的人和事情了。他发现自己以前把有些事情想的太多简单了,而且对加刻了膛线的二十门火炮的期望值有些高了。这个时代的技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