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任何的力气。
显然,这样的自上而下的力量,正是那四条政令。夏正平这个汉王,就是他们的后盾,也是这样的事情背后主使。
夏正平很明白,与其让民众自下而上的进行一番改革,使得自己丢掉汉王之位,不如自上而下的助推老百姓,到头来自己也好博一个好名声。
“就是啊,我家老杨,那么好的才学,当年要是能够做官,肯定能够协助郡守大人,把这个建宁郡治理的井井有条。”
有妇女反驳,在他眼里,自己丈夫的才识,完全高于那些当官的士族之人。可惜,生来为贱民,难以踏入士族的门槛,也就不能够做官了。即便是察举,每年的那些名额,也早已经被士族之人瓜分了。
想要做官,平民老百姓,几乎没有任何的途径。
“他娘的,你家的那个苦力,能当官?我们薛家士族,不知道培养了多少子弟,各个比他强。”
“建宁郡要是没有我们薛家士族的支撑,早就他么崩溃了!”
“历朝历代,建宁郡、永昌郡乃至彰徳郡这一代,我们薛家士族为官的人,近乎占据了三郡官员的一半。你要是不服,可以死翻看历史,我们薛家士族为了三郡的人,做了多大的贡献?正因为如此,凭什么他夏正平一句话,一道政令就要把士族的世代为官特权废除了?”
“我们反了!”
很多士族之人,附和着薛家之人,一同登上了广场高台,高声呼喊道:“汉王不仁,就别怪我们薛家不义了。我薛家新任家主,以申朝征南大将军的名义,召集军队,募集病院,反抗夏正平!”
“我霍家顺从,召集家丁,共同举事。”
“我丁家愿意相助一臂之力,绝不能够让汉王废除我们的特权,要不然前人享乐,反倒是让子孙后代饿死!”
“你们这些贱民给我听着,顺者昌逆者亡,若是有谁敢反抗士族的统治,我定叫他满门不留。”
他们的言语之中,充斥着嚣张的其言,似是无人可挡一般。甚至是,他们率领的家丁,已经做好准备了。只要等着自己家主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奔向郡守府衙,进行一番攻占。
“他娘的,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不是好惹的。多少年了,我们等来了这样清明的汉王,怎么能让他的统治无法继续下去呢?有没有跟我老严的,一起打杀这些士族之人,也好为我们多年被欺压的苦楚,出出气!”
“就是,我们百姓也不是好欺负的。你们士族之人吃穿不用愁,还天天骑在我们老百姓的脖子上,我们早就受够了。如今汉王还给我们公道,我们岂能够辜负于他?他娘的,老子的锄头还在手中,你们这些鸟士族之人,要是敢攻占建宁郡的话,可就别怪你小爷我手中的锄头不认识人!”
士族之人放出狠话,老百姓们同样放出狠话。实在是他们对于这几条政令太欣喜了。姑且不说免除了一成的赋税,单说能够科举做官这一条,就为很多民众打开了一条路子,那就是终身也不用为吃喝发愁了。
“你们这些家丁,还愣着什么?赶紧把这些贱民,给我轰走!”
有些家主很是不耐烦,他们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什么事情都能够做的出来。
“将他们一个个,给我打杀了,后果我来负!”
民众中有人带起了头,拿着棒槌指着欲欲向前的家丁,那意思显然是同归于尽。
建宁郡的这一处广场之中,旋即就陷入了一种奇妙的对峙之中。与其说是对峙,倒不如说是千百年,普通百姓和士族之间的矛盾,集中爆发的一次。
二者谁也不让睡,以至于大打出手起来,有多人受伤。建宁郡之中的很多士族之人,都是当官的,那些政令早已经侵害了他们所谓的权益,他们自然乐得见到眼前场景,也就没有派出人员去协助。
建宁郡郡城之中也没有郡守,事情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不出半天的功夫,就传遍了整个郡城的各处角落。至少有九成九的老百姓,都很乐于这一件事情。
晚间的时候,士族之人的活动也在加剧着,他们自然不愿意见到特权被废的局面出现,那样子他们所谓的利益,就会遭受到损害。
或者说,在整个士族体系之中,他们的想法是,不愿意和那些贱民同朝为官,那样子的话,会有损于他们的面子。
圆月当空,星辰闪烁,似乎在预示着什么。
建宁郡之中,一道轰然的爆炸之声,传遍了整个建宁郡郡城。
“着火了!”
人们惊呼,登上高处,就见到建宁郡郡守府衙的位置地方,火光冲天。
“薛家士族奉申朝诏令,总领巴州十一郡,为士族伸冤!”
须臾之间,整个建宁郡城,四处火起,不断有人摇旗呐喊。这显然是士族之人在捣乱。实际上,他们这是在借助申朝的名义,要对夏正平的巴州,进行一番破坏。
民众们并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一时之间,城中奔走呼号,竟是不绝于耳。而很多士族之人,早已经是全副武装,聚集在了城中心,正等着他们的领头之人,新任薛家士族的家主——薛运的训话:“今日,诸多士族之人,推举我为盟主,那么我就要说两句。我薛家和汉王夏正平,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今日,他又是下达了废除士族世代为官的权力,是可忍孰不可忍的道理,谁都知道。正因为如此,我薛运才会起兵,决不能让他夏正平剥夺了我们士族之人的权力!”
“给我杀啊,攻占城楼,固守待援,我已经遣使通知了蜀王!”
很多人听到了最后一句话,在他们眼中,既然要起兵举事,就必须有后备支援,显然这个蜀王就是他们支援。但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恐怕只有薛运清楚。
“谨遵大将军令!”
很多士族之人披盔戴甲,发出了雄壮的怒吼声音,那声音似乎是对夏正平的许多政策的不满。
一行队列,快速行进着,然而当他们抵达城楼的时候,想要攀爬上去,控制建宁郡郡城要道的那一刹那,整个城楼霎时间变得灯火通明起来。
“汉王骑兵大将军马孟起在此!”
一声如雷鸣一般的暴喝,自城楼上传来,惊得众多士族之人尽皆胆裂。
“奉汉王诏,武力镇压士族反抗之人,若是有谋反者,若是有起兵闹事者,尽皆斩立决,杀无赦!”
第143章 水师()
这是夏正平的认知,更是一种规律性的总结。哪怕是在这个世界上,历史之上,也是有着诸多类似的例子。很多自上而下的改革,都经历过流血事件。其中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触犯了改革之中某一方面的利益。
比如说,夏正平的这一次改革,就已经是触碰到了士族之人的根本利益。这怎么了得?那些士族自然会反抗,所以也就有了建宁郡之中的流血事件,这一点也不奇怪。
自上而下的改革,其终极的目的,自然是要维护统治者的地位。然而,夏正平的这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却是在毁坏统治根基。
众所周知,无论是曾经的大夏神朝,还是现在的各个诸侯国,其统治基础,便是由士族支持的。这么一说的话,夏正平如今废除了世代为官的特权,实际上就相当于在将自己的统治基础连根拔起。
然而,这并不能阻碍夏正平的决心,因为他这样的改革已经赢得了民心。
从各个郡城传递过来的军文,可以看得出来,积压在民众心理对于士族的不满,已经逐步释放开来。换句话说,因为夏正平颁发的那几道政令之后,各个郡城之中的民众,已经拿起了属于自己的武器,反抗了起来,以维护夏正平。
夏正平明白,从自己的那些政令发布出去以后,从此大汉的统治基础,将不再依赖于士族,而是依赖于民众了。顺从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的意愿,才是大汉将来的发展方向。否则的话,正应了那句话,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自今以后,大汉所管辖的巴州,已经是民为上,士族为下的局面。数十倍于士族百姓的力量,终将会支持夏正平,治理好整个巴州。
“三四千士族的尸体,已经被马孟起处理的一干二净了。可惜了,这些冤魂,竟然为了我的计划,做了刀下之鬼。”夏正平到底心地善良,有些不忍,但也是有些无奈,“传令下去,将这些士族之人,以士族之礼埋葬了吧。公布他们的罪状,抄送天下各个诸侯。”
何士元闻言,便是点了点头道:‘是,臣下明白,待会就去办。只是,主公啊,还有一个情况,需要说明一下。“
他顿了顿,偷眼看向夏正平,发现夏正平的脸色丝毫没有变化,便是继续说道:“军文呈递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说隐藏在建宁郡的薛家新任家主薛运,是奉了申朝皇帝申不易的命令。其目的,究竟是为何,却不得而知。“
“如今,他已经被杀,这一件事情,又是该如何处理?“
“再者,这个薛运提到了一件事情,说是蜀王会前往建宁郡协助薛运的,不知道到底这件事存不存在。若是存在的话,恐怕蜀王大军,已经兵临天断山脉;若是不存在,那也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情。曾经的三步走,如今该执行第二步了,不知道主公有什么意思?”
何士元说的这一番话,其最终的目的,是要提醒夏正平还有蜀王这么个对手。尽管,这几年以来,蜀王一直都很安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蜀王没有觊觎巴州的心。
更何况,当今天下,大夏神朝已经灭亡,申朝又是没有得到各个诸侯王的承认。这就造成了一个态势,各个诸侯王必然会暗中联手,进行一些试探,甚至是大规模的开战。
一旦这样子的话,天下大乱便是注定了的结局,谁也无法挽回。
夏正平将何士元的这一番话,停在了耳朵里。他明白,何士元指的三步走的策略,究竟是什么。
当年,落凤坡之下,夏正平和雏凤何士元,共同制定了一条策略。第一步,取巴州为家,这夏正平已经做到了;第二步则是取蜀州和雍凉两州。暂且不谈雍凉两州,雍王已经和夏正平结成联盟了,这等于夏正平已经坐拥了雍凉之地。
至于蜀州,那便是夏正平必须要在和雍王同盟期间解决掉的。否则的话,一旦雍王过世,谁也说不准雍凉两州会不会向巴州用兵,到时候一旦蜀王也来攻打,那么夏正平可以说是处于一种极其被动的状态。这是夏正平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那样子只会让他疲于奔命。
而第三步,则是取天下。这只是一种目标,摆在那里激励着夏正平。最为关键的,还是要进行第二步。
“要不,今年秋后,整军备战,攻打蜀王封地?”夏正平有些试探性的问道,“拿下了蜀州,便能够面对楚王了。”
“不对,我倒是忘记了一件事情。”夏正平突然拍了自己的脑袋一下,恍然大悟一般,“我已经叫巴江上下,提防了蜀王。想必,他们必然拿出了具体的举措。”
“巴江?”何士元也是一愣,“主公,若是我们想要北上的话,沿海北上是最为方便的一条途径。”
“您的意思是”夏正平似乎醒悟了过来,盯着何士元的鹅毛羽扇,“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吗?”
“的确如此!”何士元摇了摇自己的鹅毛羽扇,略微有所沉思,“主公,北上攻取济州,才是您的最终目标。而北上的最佳途径,又是海上,如此一来,便需要足够强大的水师。”
“主公可以在巴江之中,建立起造船之地,然后在那里打造水师战船,训练水师。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顺流而下,进攻蜀郡,岂不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夏正平闻言,不住点了点头。何士元说的没错,水师这一块,的确是夏正平这个汉王的短向。亦或者说,夏正平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水师的事情。顺江而下,远远要比翻山越岭,陆地行军快得多。而且,能够给敌人以一种意料之外的攻击,让他们来不及还手。这就是出其不意,能够将胜利做到最大。
“想要建立强大的水师,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夏正平再细细想下去,便是觉得这一件事情有些难了,“姑且不谈造船的时间,只说说这人的方面,该如何选拔?”
夏正平担心的一件事情,便是人的方面。这个人,有两种意思。一种,便是士兵。巴州军队人虽然多,但是多是铁骑步战,丝毫没有从事水师的士兵。而且,水师士兵的要求,也比普通士兵高得多。
首先,既然跟水有关,那肯定水性好的人,才能够被招募进水师军队之中的。其次,水师注定了要和水打交道,这就表明了招募的士兵,对于各个江流河道的水文条件有一定影响。最为关键的,那就是不能晕船。
也许,晕船只是一个现代词,但并不代表这个怪毛病,在古代就没有。
满足了这三个条件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水师士兵。既然要求高,那也就意味着水师规模并不是十分强大。
强大的水师,其中之一,便是要有数量庞大的水师战船和水师士兵。如果没有这些,你把就相当于白扯。
整个巴州,民众符合上述条件,能够当上水师士兵的人极少。可能是一万人,也可能是两万人,但无论怎么说,这都算是规模比较小的了。至少,和三十万军队比起来,的确如此。
常言道,量变引起质变,没有量的积累,就无法得到质的改变。就算是水师士兵不咋地,成百上千艘的水师战船,和几十艘相比起来秒,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
当然,也可以用质量上来补上去。显然,夏正平身为一个现代人,脑海之中自然有着一些飞机大炮军舰的构想,但显然在这个世界上,无法实现。不是没有办法,而是因为太过于惊世骇俗。
“虽然有些难了,但只要选对水师统帅,想必再多的困难,也会被克服的。”何士元点了点头,他承认,夏正平担心是有道理的。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夏正平有些头疼了,“可是,巴州的将领,没有一个水性好的。这水师统帅,恐怕没有人能胜任啊。”
夏正平说的没错,如果真的让巴州军队将领,来担当水师统帅一职的话,那就纯粹属于赶鸭子上架。最后的结果,恐怕水师就得流产了。
“建立水师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造船也同样如此。主公攻打蜀州的计划,也不一定要现在实行。毕竟,巴州刚刚经历过一场骚乱和战乱,现在需要的是恢复安定。”何士元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于水师将领,也没有合适的选择,“不如,去往沿海州郡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沿海的州郡,因为要和外来的敌人进行战斗,所以他们是有着水师的。这其中自然包括,临近大海的蜀州。只不过,蜀州的水师战船,都不置于海上,且战斗力并不强悍。
“咦?先生,你说到沿海州郡,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人!”夏正平蓦地变得兴奋起来,“这个人,恐怕很少人知道!”
第144章 微服私访()
“嗯哼?主公所说的那个人,是谁?”何士元开口问道,“说不定臣下知道这个人呢!”
“有海霹雳之称的施琢公。”夏正平点了点头,“他在越州,不过却是楚王的人。”
楚王的封地靠海,常年和外来者进行海战,其最终的结果,便是造就了一大批的水师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