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万骑兵的出现,让林枫越发意识到局面的危险性,先前大军刚苦战一场,没来得休息,又遇敌袭,很明显,对方像野狗似地,咬着自己尾巴不放了。
此刻林枫不敢托大,朝着侯铭封低声道:“老侯,一会趁乱派出百名刀锋战士,昼伏夜出,把咱们在东胡消息传回幽州,通知文季师和司徒,想方设法派来骑兵,否则,咱们这五万人,可能要葬送在东胡了。”
林枫说完,握着斩马刀,拍拍侯铭封肩膀,催马上前,已经开始带兵准备冲击了。
石头城方面,张羽连日来与死囚部队作战,这支死囚部队不愧是博尔术手下精锐之一,三四天来双方互有胜负,石头城暂未失守。
也在他手上丢不掉,博尔术托大,派出三万死囚部队,就像攻破石头城,未免有点异想天开了。
三日苦战,张羽手底损失两万多人,却也挫败对方阴谋,斩杀一万多人,总体来说,石头城未破,张羽微败。
这些张羽并不担心,令他牵肠挂肚的是,五日前,忽然与皇上的大军失去了联系,几日来没有任何消息,这让张羽异常着急。
第139章 林枭救兄上()
在探子传回的消息中,张羽获悉东胡王庭做出部署,派五王子塔丰坐镇浑河三郡,大王子与卓力格率军由王庭出发,追击林枫,这两股敌人,一东一西,合计有近五十万。
张羽闻言,惊慌失色,东胡果然家底雄厚,博尔术谋反,东胡依然轻轻松松调集近五十万大军。难怪五日来与皇上断了消息,定是东胡排出大量骑兵,在草原上清除燕国探子,企图在无声无息中,歼灭林枫与侯铭封部队。
不然,依照皇上英明,侯铭封凶狠,及两万多刀锋战士,六七万不可能悄无声息消失在东胡草原上。
东胡王庭出重兵,在草原上东西围堵皇上,张羽急了,皇上安危事关国家安危不容马虎,若非山石城外有死囚部队存在,他必会在第一时间,率军进入草原,寻找皇上踪迹。
可面对作战凶悍的死囚部队,张羽亦不能奈何,唯有一面设计寻找机会歼灭死囚部队,早日摆脱对方纠缠。一面派出探子,把消息传呼幽州,希望文季师等人,把消息传到朝堂上,派出大军寻找皇上。
张羽心明似镜,倘若没有了林枫,燕国目前取得全部成就,兴许会止步不前,更有甚者,又会陷入纷争之中。
清楚林枫存在对燕国的重要性,像张羽这种草根出身的将领,尤为喜欢林枫行事风格和主政方针,没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他张羽兴许还在流民大军中,或者是个坐在街头乞食的抠脚大汉。没有林枫亲民的政策,燕国百姓兴许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商业凋零,百姓穷苦。
所以,不管外人怎么看待林枫,至少张羽,苍岩山出来的十万兄弟,无不把林枫当作燕国人的救星,对林枫忠心不二。
幽州城,文季师在得到张羽消息的第一时间,既预感到大事不妙了,林枫何许人也,狡猾的像狐狸似地,在东胡草原上,泥鳅般穿梭在各个部落中,连日来的消息,无不是大获全胜,让东胡人闻风丧胆。
这么一下,林枫带着数万大军消失在了漫漫草原上,文季师第一预感,便是东胡人出手了,以铁血手段,强行抹除了在草原上传递消息的燕国骑兵。
得不到各方面消息,林枫带着数万大军,就像迷途的羔羊,难以做出正确决断,是进是退,没有后方战事作为凭据,定会处于两难地位,稍有不慎,攻击可能变化为陷入泥潭。
况且,文季师能想到,既然东胡人抹除了燕国探子,肯定是促动了大军,企图在神不知鬼不觉,林枫没有任何救援的情况下,把林枫所带的大军,全部消灭,甚至生擒林枫。
越想越不安,文季师不敢掉以轻心,急忙差信使把消息传回京城,又令恒邦昌率两步兵,一万骑兵守住幽州城,他亲自与冯石虎,带领五万骑兵前往山石城与张羽汇合。
企图通过张羽了解更多前线信息,若实在不行,两军合并,冒险进入东胡,寻找皇上踪迹。
而今幽州方面,兵力不是很多,总计不过八万人而已,深入草原寻找林枫踪迹,需一支大军,五万人的队伍,可能在进入草原,遇到一个稍大部落,就会被阻挡前进步伐了。
救人如救火,事情紧急,可文季师也不想把林枫两年积攒下的老本,逐一被东胡人打光。尽管林枫与侯铭封进入东胡,收获颇丰,许多金银珠宝,粮食马匹被送往燕国边境,又有张羽在山石城缴获的大量物资军械,足以组建一支数十万部队的新军,可惜练兵需要时间,眼下北地风云突变的情形,根本不给燕国任何机会,否则,林枫作为一国之君,不会铤而走险,杀入东胡。
故而,在了解山石城方面情况时,文季师就定下主意,下令冯石虎带五万大军先出其不意在后面袭击死囚部队,彻底消灭对方,让山石城方面摆脱死囚部队纠缠,与张羽手底部队汇合,沿胡林郡北上,在三郡之内寻找林枫踪迹。
来自幽州的消息,在今早传回朝堂,那会刚散朝不久,吏部尚书司徒,刑部尚书柳玄远,按照规定在文渊阁执事,两人获悉消息时,亦是惊愕,不敢声张,急忙前往内宫,由安恒引荐,见到了皇后等人。
皇后,萧琳琅,苏浣晴三人看过奏章,先惊慌,接着便快速平静下来,三人心中清楚,当前时间紧急,越惊慌反而越耽搁时间,越容易令林枫陷入为难。
缓了口气,皇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半年多垂帘听政,她已有了政治素养,眼下林枫受困与东胡,消息绝对不能传出去,否则,可能引起心怀不轨之人趁机作乱。
林枫身在东胡,各路大将镇守四方,无法调离,再者各地相距燕京极远,时间跟不上。
眼下皇后能依仗的唯有铺国的定国侯林枭,禁卫军统领雷杰英,及在苍岩山练兵的白易生,无奈之下派人安恒亲自前往定国侯通知林枭,召集禁卫军统领雷杰英,镇南将军白易生整顿军马随时出征,力争把消息控制在小范围之内。
一炷香时间不到,林枭一身戎装,骑着战马闯入皇宫,这在以前绝对是要犯忌的,但眼下救人如救火,马虎不得。雷杰英亦早早到达,唯有远在苍岩山的白易生,尚未及时入京。
林枭进入暖阁,皇后,司徒,柳乘风,雷杰英俱在,向皇后行了礼,林枭开口直言问道:“司徒大人,消息是否可靠,皇兄带大军具体位置又在何方?”
两年前,林枭打心眼还瞧不起林枫,心中对林枫登上皇位耿耿于怀,尤其在林枫登上皇位,却不理朝政,任凭燕国衰败时,他甚至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推翻林枫。
但这两年,林枫一举一动,让他怪目相看,御驾亲征解决边患危机,潜心练兵,训练出十万精兵强将,带兵北上化解黑旗关危机,打残戎族,今年更是燕国的丰收年,半年时间,在林枫筹划下,燕军南征北战,令燕国新的五郡,领土面积剧增。
在经济上,实行轻徭薄役,重商政策,与大世家合作,这两年来,周边迁往燕国各州的人很多,经济上的宽松,缓解了燕国尖锐的内部矛盾,重商政策让燕国生机勃勃,商业迅速恢复。
而今,燕国正像着大家期许的一般,朝着好的方面发展,林枭自以为,当初便是自己登上皇位,一生努力,可能仅作为中兴之主,绝对不可能把燕国带领导今时今日地位,况且林枫心不在中兴,而在争霸。
经过两年来协同合作,他对林枫佩服的五体投地,期待燕国称霸的一日。
然而,在这紧要关头,林枫却陷入危境,这对蒸蒸日上的燕国来讲,简直是晴天霹雳。
司徒与林枭共事已久,对林枭性格了如指掌,这是个嫉恶如仇,素有胆略的青年,一身武艺极为厉害,至今被燕人称为小霸王,十七岁初露头角,一战击败戎族大将博尔赤四万多骑兵,是为少年英雄。
“侯爷,消息是张羽张将军,五日前从山石城传到幽州,文大人又派人速速送回朝堂。”司徒轻声回答:“只是皇上具体所处位置,仅有大概位置,根据张羽和皇上最后一份信上写,皇上准备带大军进入浑河郡,一路南下,吞并浑河三郡。”
“皇兄,疯了,八万多人,一路死战,深入东胡王庭,还敢在南下途中,准备摆对方一道。”林枭对林枫及佩服又生气,身为一国之君,不顾自身安危,深入虎穴,让人不省心。
“二弟,我准备派白易生和雷杰英,带十万,前往山石城,与张羽文季师汇合,一路北上,沿胡林郡寻找皇上踪迹。”皇后心中担心,担心林枫安危,燕京距离浑河郡有上千公里,又是东胡腹地,形势错综复杂,也不知道林枫现在究竟怎么样了。
“皇嫂,事关皇兄安危,我必须亲自前往东胡,由雷杰英带兵攻守京城,他是皇兄信任的将领。”林枭道。
“可是。”
“皇嫂,相信我!”林枭说道。
“侯爷,东胡王爷博尔术已反,东胡上下混乱,在下有一锦囊,送给侯爷,侯爷带兵在石头城与季师,张羽汇合后,把锦囊交给季师,你们根据前线情形安排。”司徒说着,写下一份手书。
“好,事不宜迟,我马上前往苍岩山调兵,与白易生进入东胡。”林枭为人爽快,没有半点拖泥带水,拿到锦囊,转身就要离开。似乎又想起什么,回头道:“皇嫂,司徒大人,赵国目前局势不稳,宋国蠢蠢欲动,一旦赵国诸王子争夺王位,宋国向燕国出兵,可调集赵鸿儒带南方十万步兵,驻进少凉郡,阻击宋军。”
“侯爷放心,此去,不过月余,我以性命担保,决不让燕国丢失半点土地。”司徒道。
“对,到了万不得已时,老夫辞去刑部尚书,亦可披挂上阵,战死沙场在所不惜。”柳乘风亦表态。
“侯爷放心离开,胆敢有宵小之辈,趁火打劫,我雷杰英誓死守国门,绝不让敌人踏入燕国土地半步。”雷杰英道。
第140章 林枭救兄中()
林枭的担心,绝不是凭空冒出。在他监国这段日子,对内对外异常劳碌,燕国内部事务自然要他解决,前线在行军打仗,后方必须筹备粮草,保证前线粮草充足,好在张羽等人,多以战养战,粮草耗费不多。
根据潜伏在各国的黑衣社成员传回的消息,燕国外面的事情,也让林枭劳心劳力。
这两个多月来,赵恒王开始卧床不起,身体越来越差,病情越来越重,早已不理朝政,趁着王权旁落,赵国李氏趁机把持军政大权,准备拥立大皇子赵旭为王。
然而,赵国文臣及中小地主,富豪商人却支持三皇子赵帆,而民间六皇子赵柯呼声最高,三位皇子为争夺皇位,在朝堂上明争暗斗,拉拢各自势力。
若仅仅这样,与林枭也没有什么关系,毕竟赵国再乱也是赵国内部的事情。
事情在林枫进入草原上,却发生惊人变化,六皇子赵柯在府中被人刺杀失败,带着一群心腹,逃去了南面陈国寻求庇护,顺便准备借兵回国,陈国上下倒也没有痛快答应,只是好吃好喝供着他。
林枭与司徒商议过,得出结论在赵国局势没有彻底明朗之前,陈国不会轻易答应支持赵柯。
问题在于,陈国不支持赵柯,按说事情也与燕国无关,但东面的宋国却不安分,声称支持赵柯,这令林枭非常恼火,赵国内部事务,关宋国屁事,你大老远瞎搅和什么。
身在陈国的赵柯借着宋国旗号,又有宋国商人支持,大张旗鼓回国了,凭借宋国财阀支持大肆招兵买马,不久前,终于与怀疑派人刺杀他的三皇子赵旭干了一架,可惜赵柯又败了,带着几名心腹逃亡北方,投靠大将军李牧。
这时,按理来说,赵国局势与宋国没有关系了,可不知为什么,大皇子赵旭又蹦达出来,声称宋国至始至终都在支持他,仗着宋国财力和世家,及南大营大将封子修,和太尉支持,仗着大皇子身份,以赵帆不顾手足之情,兄弟相残为借口,对赵帆下手。
到了这时,林枭再笨,也看清楚赵国朝堂上这场闹剧了,原来宋国最终目的是支持毫无才干的大皇子赵旭继位。
一旦赵旭继位,这个败家子只会让赵国快速衰落下去,这对早想称霸北方的宋国来说,绝对千载难逢良机。
赵国衰败,宋国崛起,北方局势改变,再无人可以牵制宋国,燕宋接壤,燕国成为赵国之后第二个受害者。
好在林枭担心赵旭继位时,一支来自北方的骑兵,控制了赵国京城九门,把赵旭从皇位拉下马,北大营骠骑将军李牧拿着赵恒王手谕,扶持六皇子赵柯登上皇位。
李牧强势做法,引起了大皇子支持者赵国门阀李氏,及南大营大将军封子修不满,封子修以擒王之名,率南大营十万军队入京,准备与李牧大干一场。
这时,戏剧性一幕发生了,早已对外宣称卧床不起的赵恒王,一夜之间痊愈,下令抓捕了大皇子,封子修,及赵国李氏大部分人及财产,又禅位与六皇子赵柯。
终于,经历一系列变故,赵国这场闹剧真相彻底浮出水面,原来赵恒王虽刚愎自用,瑕疵必报,却也清楚赵国被世家坑害不浅,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刻,希望自己临死前,肃清赵国世家,给继位者留下好环境,进行变法。
因此,趁着大病一场时,故意昏迷不醒,导致大权旁落,让大皇子及支持者暴露出真实面目,又事先给李牧手书,令他在适当时机进京。
赵柯继位,赵国三皇子之争结束了,赵恒王也没有活多久,在赵柯继位三日后,就驾鹤西去了。
李氏及大皇子被关押,奈何李氏在赵国经营上百年,党羽遍布朝野,军中掌权者亦不少,强势要求赵柯释放李氏。
赵柯登基不久,皇位维稳,不希望因为李氏之事,引起赵国动荡。因此,顺应民意大赦天下,倒也释放了大皇子赵帆,不过把赵帆贬为平民,赵国李氏,被收没一半财产,逐出了赵国,立下规矩,赵国李氏族人,百年之内不能踏入赵国半步。
李氏倒也霸气,一怒之下,带着无数钱粮,在三日前离开赵国,等李氏踏出赵国土地,李氏心腹之臣,开始对各自掌管郡州县大肆破坏,带着亲信卷走管辖钱粮全部连夜离开,追随李氏六万。
这么一闹,赵国损失惨重,十个郡数亿钱粮被卷走,南大营被三亿纹银的军费,亦全部被卷走。
新登基的赵柯,本来就与世家门阀不对付,这么一闹,被世家门阀狠狠摆了一道,一怒之下,下了通缉令,全力追杀李氏及亲信,放出豪言,北方有任何国家收留李氏,便是与赵国为敌,双方不死不休。
这么一来,北方各国纷纷驱逐李氏族人,不少李氏旁系被撵出所在国,无不带着家眷和财富,全部进入苍莽山地区,那里数百年前曾为李氏避难之地,这么多年来,李氏不曾放弃过这地方。
对于李氏,林枭不担心,燕国没有李氏成员,依着赵燕两国局面,李氏也不会来燕国避难,他在担心宋国,东面虎视眈眈的宋国。
赵国三皇子之乱,宋国投入了钱财却失败,特别在表面上支持赵柯,暗地里却支持赵旭,赵柯登记后,恩怨分明,收缴了宋国财阀在赵国的全部钱粮,亦驱逐出赵国。
眼下宋国在赵国吃了大亏,赵国又因李氏及亲信带走巨额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