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帝王-第7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金銮殿内,突然凝肃,群臣静可罗雀,不敢言语

    起初,他们以为林枫闯进金銮殿,仅携带少数兵卒,群臣反扑,不足为虑

    只要前线将领领兵抵挡燕骑,他们在锦官城与林枫周旋,有机会改变危险处境

    怎奈耳闻冯石虎言语,获悉前线兵将落败,阻挡燕军防线全面崩溃

    北方燕骑,好似滔滔江水,横冲直撞蜀军再无力量阻挡

    此刻,燕帝身临蜀宫,燕军控制锦官城,他们沦为困兽,笼中之鸟,生死两难,全在林枫一念之间

    林枫不曾言语,有官员挺身而出,双膝跪地,主动求饶:“皇上,微臣甘愿归降燕国,为皇上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是吗”林枫含笑询问,然内心充满鄙夷

    这类贪生怕死之徒,征战中,他见得太多了,全是些墙头草,苟且偷生之辈

    那官员连连颔首,小鸡啄米似得点头,急忙道:“微臣绝不敢欺瞒!”

    林枫微微颔首,吩咐道:“那好,把玉玺找出来”

    “这”那官员结巴,无奈望向林枫,又盯向柳武牧

    柳浦琊处理朝政,尚未得到玉玺,那官员怎会清楚

    这时,朝堂内,柳武牧君臣,对那官员嗤之以鼻

    卑鄙!

    无耻!

    叛贼!

    群臣义愤填,当场怒骂

    国将不国,君辱臣死,有何惧之

    怎奈堂堂蜀国重臣,生死面前,厚颜无耻,为苟且偷生,不惜归降燕国

    龙椅中,林枫留意殿内臣子,怒不可遏,面容狰狞模样,冷眸横扫,厉声道:“朕召集你们前来,不是询问你们意见,而是命令你们这么做

    一炷香时间内,若不归降,休怪朕大开杀戒”

    目睹举止,耳闻言行,群臣对林枫手段早有获悉,一时,心惊胆战,相互观望

    这时,林枫视线转移柳武牧身上,怒斥道:“柳武牧,当年燕蜀强强联合,彼此相安无事,你却狂妄自大,轻视燕国

    今日祸端,全因你而去,率朝臣归降燕国,朕既往不咎,令你长居蜀宫,安度晚年,若不识时务,休怪朕让你尸首分离,柳家断后,该怎样选择,你自己做主”

    柳武牧堪称一代枭雄,当初呼风唤雨,号令近百万精兵,落得当前下场,不得不叹息世事无常

    此刻,听闻林枫言语,苍白脸颊毫无惧色,轻哼一声:“燕帝,你小人得志,当初,若非燕蜀,燕楚联合,你怎会令燕国快速崛起

    若非楚蜀协助,你林枫早在诸侯争霸中被斩杀,沦为亡国之君,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笑谈,哪有今日之威风

    朕悔不当初,与燕国联合,那时,若早知你狼子野心,卑鄙无耻,早该除而快之,又怎酿成今日之祸”

    当年,燕国仅是北方微末小国,在赵宋郑三国夹缝中生存,蜀郑争锋,欲牵制郑国,才与燕国结盟

    怎奈养虎为患,燕国壮大,横扫四方

    赵宋郑早在燕军铁骑征伐中,纷纷倒下,广袤领土,沦为燕国属地

    现今,蜀地惨遭战火涂炭,国之不国,连他亦有杀身之祸

    闻言,林枫暗怒,却仍面含笑意,道:“你以为朕没有雄兵碾压蜀国,是因蜀军强大,若非念及蜀国在燕国危难时,驰援燕国,令朕实现宏图理想,燕骑早横扫蜀帝,你柳武牧早已俘虏身份,押送神都,哪有资格与朕争锋”

    柳武牧神情无奈,柳浦琊报喜不报忧,他极少清楚前线战事,与景观城危机

    若早知燕军横扫四方,岂敢静心养病,最终让林枫领铁骑踏进锦官城

    仰头盯向林枫,不卑不亢道:“林枫,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蜀国实力不济,被燕军践踏,作为对手,我佩服你的手段,然而,作为蜀国君王,我柳武牧拒不向你投降

    你早死了招降朕的念头”

    当初,永王尸体被送回锦官城,柳武牧就做好与燕军苦战到底决定

    今日落败,乃蜀国之不幸,然而,他有拒绝的投降权力

    “好,不愧为南方枭雄,你不归降,朕很高兴,你若归降,朕反而瞧不起你”林枫自龙椅起身,拍动手掌,道:“来人,带蜀帝前往神都,命令司徒,派人好生照顾,严加看管”

    瞬时,有两名护卫前行,搀扶柳武牧而去

    “林枫,你休要囚禁朕,朕会让天下人,看清楚你的嘴脸”柳武牧不服输,挣扎着,朗声嚎叫

    怎奈,林枫不曾搭理柳武牧,转身看向柳浦琊,询问道:“太子殿下,你手握兵权,控制朝廷,亲自主政,你来做出选择吧”

    “林枫,本王有眼无珠,轻信你的谗言,致前线落败,本王虽不能手刃仇敌,但本王亦绝不归顺与你!“柳浦琊怒视林枫,斩钉截铁道

    若无意外,他会继承皇位,实现理想与抱负,却遭燕军威胁,更被林枫玩弄鼓掌,心中怒火无处发泄,又怎会向仇人投降

    况且,归降燕国落得什么处境,他心似明镜

    宁可站着死,也不卑躬屈膝

    林枫怒视柳浦琊,厉声道:“你考虑清楚了,拒绝投降燕国,你将失去一切”

    “国之不存,身外之物,有何贪恋!”柳浦琊道

    顽固不化林枫厉声道

    林枫不再多言,直接吩咐道:“冯石虎,命令兵卒,囚禁柳浦琊,分别与蜀帝送回神都”

    侍卫押送柳浦琊离开,林枫虎目横扫朝臣,朗声道:“一炷香到了,你们是否考虑清楚,朕善待柳武牧,柳浦琊,决不再善待任何人”

    “我等宁死不降!”

    群臣中,不少忠臣齐喝!亦有官员跪地,归降求生!

    “可恶!”林枫暗怒,喝道:“来人,把决不投降者,押送回神都,流放北方草原!”

    “是!”护卫齐出,带着群臣离去

    旋即,林枫不曾犹豫,起身向东宫走去

    冯石虎颔首,挥手侍卫行动,疾步快步追上林枫,神情郁闷,进言道:“皇上,兼并蜀国领土,然君臣拒不归降,治理蜀地,恐与难度

    末将担心,燕骑撤离蜀地,引来百姓起义,对抗燕军”

    清楚蜀国君臣举动,林枫亦由此担心,不过,他绝不让类似事情发生影响燕军行动

    横扫北方,能安抚北方民众,难道没有方法安抚蜀国百姓吗

    不禁吩咐道:“令司徒自北方调遣政绩出众官员,分别前往蜀国各郡,平息民怨,安抚百姓,另外,传朕旨意,对蜀地轻徭薄赋,三年内,禁止征收赋税,蜀国商人,前往燕国江北经商,赋税减免过半

    另外,命令张羽坐镇锦官城,任何图谋不轨者,杀!”

    林枫对蜀地采取刚柔并济政策,他相信,纵然蜀地百姓不适应改朝换代,但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少有歹人挑唆,不会有大规模起义

    即使有,响应者,亦少之甚少

    “是,末将会派遣信使传信!”冯石虎颔首

    沉默少时,询问道:“皇上,兼并蜀国,接下来该怎么做”

    轻松夺取锦官城,夺取蜀宫,各路军队集结,蜀国战事,除东线尚在苦苦坚持外,蜀地领土,全落入燕军之手

    已经没有必要在蜀国浪费太多时间了

    林枫闻声,当即吩咐道:“派遣信使前往开封城,命令晋国公领兵,前往向长江转移,该是报仇雪恨时候了”

    “皇上,晋国公离开,宋国余孽怎么办”冯石虎询问!

    “令黄浦玄领兵前去!“林枫毫不犹豫道!“吩咐恒邦昌,韩先当,率兵渡江,与此,把兵家使者首级送回兵家,派鞠文泰领兵自长江顺流而下,带与晋国公,恒邦昌汇合,三人联合,自江北对兵家出兵,率先夺取曾经失去领土”

    “是!“冯石虎颔首

    当夜,侯铭封领兵中路军前锋,抵达锦官城北门

    翌日,冯异,赵鸿儒,赵俊,张羽领兵集结,燕骑,羌兵,梁家军,藤甲兵驻守城外,诸将抵达锦官城

    燕军秋毫无犯,锦官城百姓照样惊慌

    没有人料到,短短一宿,锦官城外,聚集数十万燕骑

    不过,林石,林虎,梁铭源等将领封锁锦官城,城内百姓根本不能逃离,冯石虎实施传出减税政策,安抚人心

    与此,蜀国君臣,被军队押送向北方而去

    林枫有心收服,为燕国效力,怎奈群臣拒不投降,这让他无可奈何

    若在蜀地,斩杀蜀帝,柳浦琊,势必引起百姓民愤,若引起民爆,不利燕军治理蜀国

    待蜀宫女眷,悉数被押送北方,林枫留宿蜀宫,召集宫素倾侍寝,夜夜宠幸

    三天,欠五更,接下来几天,会全部更新完,抱歉了

    感谢书友95201651 投了1张月票

    书友24****投了1张月票

    书友1553241525 投了2张月票

    书友1766763234 投了1张月票

    书友1884752223 投了1张月票

    书友1792795652 投了2张月票

    书友31****投了2张月票

    (本章完)

第1222章 兵家危机;阴谋诡计() 
锦官城外,燕军休整,皇宫内,温柔乡中,林枫夜夜笙歌

    蜀地战事渐渐平息,诸将商讨东征之事

    剑阁东方,墨城

    姬天命为首朝臣,兵家势力,不由自主紧张起来

    江北探子传回最新消息,陈列江北燕军异动,快速向江北集结

    众多龙船,摇曳江面,甚至江南之地,出现众多燕国暗剑,侦测兵家城邦布防

    燕军伐蜀,东方四国坐山观虎斗

    欲以最小代价,坐收渔翁之利

    怎奈燕军行动迅速,攻城略地,明暗双管齐下,不过花费两月,基本兼并蜀国

    当前,蜀地探子传回军报,燕军在锦官城集结,休养生息

    按燕军作战习惯,精力充沛时,肯定挥师东进,穿越剑阁,雄兵直扑周国

    那时,周国处境岌岌可危

    昔年,蔡宫,今朝,周国皇宫

    新皇姬天命,虎将王武安姜维扬穆孔旭,追随左右穿梭皇宫广场中

    四人不语,气氛紧张,少时,姜维扬移步前行,与姬天命保持半步距离,汇报道:“皇上,燕帝行事,手段卑鄙,雷霆之态,谋取蜀国

    信使汇报,蜀军连战连败,精锐多马革裹尸,唯有镇南王柳武威,在东线苦苦坚持

    然独木难支,蜀国已成强弩之末,迟早被燕军鲸吞兼并

    当前,燕军驻兵锦官城,按兵不动,若末将猜测不错,对方多休养生息

    待燕骑精力充沛时,燕帝肯定命令诸将,自剑阁出兵,领兵伐周

    末将提议,趁其三军未动,我朝精兵向西线集结,借助剑阁地势,逐步防御,抵挡燕军于剑阁之西“

    周国君臣,皆有丰富军事素养,精通兵法,手段百出,深谋远虑非寻常之辈

    通过前线信使传回军报,窥探出当前周国面临形势有多严重

    姬天命不语,陷入沉默,燕军在蜀地作战,把兵贵神速发挥淋漓尽致,势若脱兔,望尘追迹

    凭借快打快杀,打破蜀军防御,亦令东方四国,尚未准备妥当,就面临兵祸

    剑阁地势虽险峻,然当了燕军一时,挡不住一世,若不从根本上化解危机,周朝必败

    留意姬天命踌躇思绪,穆孔旭神情忧虑前行两三步,提醒道:“皇上,战事不像表面这么简单,燕帝领兵征战蜀国期间,江北始终陈列精兵,很显然时刻渡江

    若照维扬提议,重兵集结西线,若江北燕军直扑南下,北方防御空虚,势必令燕军犹似入无人之境,会带来前所未有隐患,稍有不慎,燕军占领沿江四城,似悬空之剑,自北方威胁墨城“

    闻声,姬天命颔首,周国复国不久,兵力有限,实力有限,无法兵分两路,两线作战

    若分兵把守,易被燕军逐个击破

    不禁厉声道:“蜀国强大,兵强马壮,燕帝明暗双线,花费极小代价,兼并蜀国我朝实力不济,精兵不足蜀军半数,若朕猜测没错,燕帝肯定精锐齐出,浩荡杀来,强势碾压我朝”

    当前,周朝最担心燕军强势碾压,依然周朝兵力,与之正面对抗,完全是以卵击石

    这时,姜维扬轻声道:“皇上,蜀国镇南王尚在东线坚持,还可拖延些许时间,另外,即使燕军全线取胜,也仅有铁骑穿越剑阁山道,蒙阔麾下机械军,面对巍峨高山,崎岖山道,唯有望而止步,欲前来煽动,必须沿长江顺流,自沿江四城上岸,才能进入周国,这样会耽搁许多时间,我们有充足准备机会时间”

    “维扬,轻敌者,死!

    江北多少帝王将相,多少英雄豪杰,皆因轻视燕帝,无视燕军,沦为燕军刀下亡魂

    况且,兵家多次与燕军作战,伤亡不少,至今不敢与燕骑正面对抗

    不可轻敌啊!”王武安善意提醒

    兵家与燕骑作战,两员名将战死,尸骨无存,十万精兵战死沙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再敢轻敌大意,在燕骑征伐中,兵家灰飞烟灭

    姜维扬闻声,没有言语,或许他当真轻敌大意,不过,王武安提议,亦没有错

    这时,只听王武安继续道:“皇上,信使汇报,羌族支持燕军,燕帝强行控制蛮族梁铭源临阵倒戈燕军伐蜀,夺取蜀国,兵力损耗有限,而投靠兵力更多

    当前,蜀国境内,燕军数量六十万有余,依托蜀国钱粮,差不多五十万步骑,有机会穿过剑阁,前来周国“

    嘶

    姬天命获悉燕军东征兵卒具体数量,忍不住长长倒吸口冷气

    燕军单单西线兵力,已经远远超过周国,若陈列江北雄兵渡江南下,当真会合计百万

    百万虎狼,雷霆之间,鲸吞周国

    不禁长长喘口气,询问道:“武安,维扬,孔旭,你们可有良策,令柳武威领帐下兵卒,跃过剑阁,前来我朝”

    柳武威麾下尚未有十余万蜀国精兵,何况,皇城被控,皇宫易主,面对燕军,柳武威孤掌难鸣

    若带兵为周国效力,双方精诚合作,周国危机稍有缓解

    “皇上,恐有难度,蜀东地势复杂,蒙阔领兵迟迟不曾攻陷,柳武威必步步为营,严防死守,绝不把蜀地拱手让于燕军”王武安朗声道

    穆孔旭亦无可奈何道:“燕军狡诈,定不会给柳武威穿越剑阁机会,不然,岂不主动给燕军埋下祸患”

    一时,姬天命与诸将沉默,这时,姬宣灵自远方走来,行礼道:“父皇,诸位叔伯,我们派遣蜀国的使者,首级被商队送回来

    燕帝特意传口信,要求父皇领兵归降,不然,燕骑而来,兵家鸡犬不宁,寸草不生”

    闻声,姬天命,王武安,姜维扬,穆孔旭神情皆泛出惊色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燕帝占领锦官城,敢杀兵家使者,送回首级,分明挑衅兵家

    旋即,王武安冷喝怒斥:“燕帝小儿嚣张,敢不把我朝放在眼里,然东方不止周国,还有吴越楚三国

    我们联合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对付皇上,末将提议,与燕帝抗争到底

    另外,迅速联合吴越楚,在我朝西陲与北方部署

    此战,关乎东方四国荣辱,吴越楚不会再坐山观虎斗”

    兵家与燕帝血海深仇,又添加一笔血账,若屈服颜面何存,死去得兵将,九泉下,怎会安息

    “没错,皇上,必须与吴越楚联合,另外,末将请求,领兵前往剑阁布防,趁燕军尚未赶来,占领剑阁险途“姜维扬主动请缨

    “维扬,武安,吴越楚多次联合,多次因互相提防,无疾而终,导致燕国不断强大,是故,抗燕之事,不能太过依靠吴越楚,尽管我们兵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