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硬耪娴淖盗耍∥羧眨勒骶褪且蕴煨垡痪蕉ü笏摹?銮遥勒骰褂兴闹葜闹葜捎谩!背鹿沼谒低炅耍鹚郏ǘǖ赝耪皂怠⒄懦值芰
“此言大善也!”张邈和张超一齐伸出了大拇指。牵涉夺嫡一事,咱哥俩儿还得小心。
大汉建安三年,八月初九,巳时,冀州,魏郡的郡治邺城,州牧府内,三堂。
吕安正在召开小规模军事会议,在座的都是他麾下天策军的直系将领。按照朝廷刚刚公布施行的新军制,天策军分为天策左卫、天策右卫为十六卫大将军之二,与吕征麾下的天雄左右卫相伯仲。名义上,天策左右卫的大将军都是吕安,实际上由宇文凯和魏延二人统率。宇文凯是吕征的妻兄,魏延是吕征的旧部,能力和中心都无可挑剔。只是他二人资历太浅,若是擢升太快的话,未免有亲贵之嫌,只好以正四品上领军将军的官衔统带全军。料想打完了这一仗,他二人就乐意扶正了。其余诸将,便是拓跋思恭、鲜于辅、鲜于银、齐周等人。
“这一次,我们攻略青州、兖州、徐州,最难对付的就是袁本初的曹孟德,至于刘玄德嘛,还好说一些。已经有司闻曹和暗影的人在暗中做工作了。温王和朝廷收降张邈、张超好陈宫,为的就是激怒曹孟德向西攻击陈留。曹孟德一起兵,袁本初定然不会闲着,如今天下十分,我军已得其六,他再不抓紧时间,就等着被砍头吧。依我之见,他一定会南攻徐州!”
“只要袁本初一动,我们立刻就会去掏他的老巢儿!这一仗,比的就是谁能沉住气儿。袁本初准备等我们去援救定陶,他才会南下。我们偏偏要和他耗到底儿!我们耗得起,他袁本初耗不起。青州、徐州、兖州大旱,袁绍的士卒食桑葚果腹,他是绝对耗不过我们的!”
吕安手中的小木杖从西南到东北,一一划过邺县、曲梁、曲周,最后,重重地点在了清河国的郡治甘陵上。“明日晚间,大军拔营,昼伏夜出,先移驻甘陵,等待青州传回来的消息!此战,还望诸将戮力向前,奋勇杀敌,以建不世之功!”“诺!”在座的众将轰然一声应诺。噫!如此说来,张邈、张超兄弟俩就要自求多福喽?袁军不动,他们俩就要困守孤城了。
“传我的命令,给张邈、张超兄弟俩发出鹰信,讲清楚我的措置,希望他们理解。另外,将陈留、定陶附近五百里内的甲仗、粮食、弓矢、物资、火油,火速运往两地。我能做得,也只有这些了!为了尽快规复青州、徐州、兖州,他兄弟俩只好受受苦了!”吕安长叹道。
第1163章:立袁谭,还是袁尚?()
自从朝廷昭告天下,接受板授兖州牧曹孟德纳土归降之后,天下的世家大族、清流名士们立刻就哗然了。“曹孟德虽然是宦官之后,上不得台面,可是,毕竟是天下有数儿的英雄。他如此措置,葫芦里究竟卖得是什么药呢?”“尊翁,曹操一向狡诈,一定是缓兵之计!”“非也!非也!此乃大势所趋也!如今温王秉政,天下十分已得其六,此时纳土归降,正是识时务之举!”“此言大谬也!常言道: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曹孟德奸狡如狐,定然暗藏祸心!”
一时之间,从中州大县到偏远州郡,得到紧急鹰信的世家大族、清流名士们纷纷开起了闭门会议,折辩良久,希望一窥全貌。可是会议开了许久,还是莫衷一是。大体而言,天下世家大族们的意见分为两种:真心实意,纳土归降,亦或是截然相反,缓兵之计,包藏祸心。
无论如何,朝廷的目的完全达到了。那就是昭告天下,以示朝廷一秉大公之意,只要是派出专使,,赶赴大汉的京师洛阳城接洽纳土归降的诸侯,接洽朝廷定当厚待,不吝封侯之赏。曹孟德是温王吕布的死对头,就连他都给了二品官儿,这还是最开始给出的价码儿。古往今来,投降之人哪一个不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若是要得狠点儿,一个公爵也是有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管是真是假,曹孟德名义上是纳土归降了。放眼天下,群雄之中,刘璋黯弱,又地处西南偏僻之地,守成尚可,绝对没有进取中原的能力。刘表老病侵寻,已经时日无多了,况且二子夺嫡,使得他身心俱疲,家事尚且拎不清楚,又哪里来的精神北上呢?刘备新得徐州,资望尚浅,袁术独步江淮,尚有一搏之力,除此之外便只有袁绍一人了。
可是,如今的袁绍,虽然袭取了青州,觊觎徐州,却遇上了大麻烦,那就是诸子夺嫡。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幼子袁尚。长子袁谭,字显思,他和乃父一样,自有便喜欢交结英雄豪杰,舞枪弄棒。读书虽然远不如习武,可是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长孙,底蕴也是极其深厚的。对于这个颇像自己的长子,袁绍心中还是很喜欢的,对他很是看重。
关东群雄结盟,西向讨吕之时,袁谭留守冀州。中牟大战,袁绍大败亏输落荒而逃之后,立刻下令,命令袁谭立刻进攻青州,以为根基。这件事儿,袁谭做得很是出色,立刻征发郡兵,南下攻略青州,一战平原,二战东平陵,三战剧县,终于打跑了刘备、孔融,尽取北海之地。等到袁绍赶到剧县之时,冀州之地已经尽数为吕安所侵夺,好在有青州可以安身立命。
大喜之下,袁绍任命袁谭为青州牧,都督青州郡兵,一时之间,袁谭风头甚盛。
次子袁熙,字显奕,比起长兄袁谭,袁熙更像一个文臣。于文治一道,袁熙颇有见地,最善笼络人心。袁绍主政冀州之时,为了挖公孙瓒的墙角儿,特意派袁熙主持其事以示郑重。没想到袁熙做得有声有色,不但幽州的异族对他很有好感,他的麾下也聚拢了一支数千人的精骑。这些人都是幽燕之地的豪侠之士,鲜卑人、乌丸人、匈奴人、汉人都有,个个武艺高强,精于骑射。虽说比不上吕布军的精锐,却远超曹操的骑兵。所以,袁熙以龙骧将军将兵。
幼子袁尚,字显甫,生得十分美貌,颇得袁绍宠爱。袁绍的妻子刘夫人也偏爱小儿子袁尚,不喜长子袁谭。究其原因,袁绍一直在外,长子袁谭及长之后,就交与清流名士们教育,如此一来,养成了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性格。反不如袁尚活波可爱,望之使人心生怜惜。
袁绍比曹操大一岁,今年已经四十有四了,对于本朝士大夫而言,是该考虑后事了。
自古以来,夺嫡一事,都是有资格继承大位之人和自己派系内的文臣武将们相互勾结的产物,袁军之中自然也不例外。长子袁谭有军功在身,又是嫡长子,兼之性如烈火、刚直不阿、嫉恶如仇,而又生性简朴,不事奢靡,故尔是大热门儿。幼子袁尚虽然年纪尚小,却得到了袁绍夫妻俩的宠爱,也是主要的竞争者。次子袁熙,因为能“怀柔远人,使之倾心来归”,故尔深得袁绍麾下的武将和异族人之心。如此一来,善于玩弄阴谋诡计的文臣们便要站队了。
袁绍帐下,称得上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可是,他的核心谋士只有八个人,这八个人,出身于三个地方儿,分别是南阳、颍川和河北。冀州军中,主要的谋士便分成了三派,南阳派、颍川派和河北派。冀州军正是日渐上升之时,百废待兴,有无数的事儿要去做,利益的分配也还算得上公平。故尔,三派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矛盾,但是,彼此的利益诉求却有不同。
许攸,字子远,南阳人,是曹操和袁绍的老友。逢纪,字元图,也是南阳人。袁绍出京赶赴渤海太守任上之时,身边的两个谋士便是许攸和逢纪。在加上后来投奔袁绍的陈琳,一这三个人便是南阳派。陈琳,字孔璋,扬州广陵郡射阳人,是大名士。投奔袁绍之后,负责的多是文字应酬之类的清闲事务,顶多算得上是御用文人,并不参与机要和军国重事。
威逼韩馥,谋夺冀州,便是出自逢纪的建议,也是南阳派立下的不世之功,从此以后,南阳派便成了主流派。为了夺取冀州,袁绍卑辞厚礼,请出了三位颍川大名士,去劝说韩馥脱袍让位,就这样,袁绍垂手而得冀州。这三位颍川人便是:郭图,字公则,辛评,字仲治,荀湛,字友若,再加上同样是颍川人的大将淳于琼,便是颍川派的班底儿。因为有威逼韩馥让位的大功,在袁绍眼中,颍川派是仅次于元老派南阳派的存在,属于中流砥柱的派系。
淳于琼是一员老将,资格极老,曾经任过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西园八校尉是先帝重现组建的中央军,袁绍、曹操等人都曾经在西园军中担任过校尉一职。淳于琼很早就投奔了袁绍,三位颍川大名士的集体投奔,便是他向袁绍力荐,居中联络,牵线搭桥的结果儿。
袁绍取得冀州之后,亲自拜访,请求河北名士田丰出山,启用大名士审配,重用韩馥旧部沮授。田丰字元皓,冀州巨鹿人,审配字正南,冀州魏郡人,沮授字字公与,冀州广平人,曾任韩馥别驾,这三个人,便是河北派的主要班底儿。自此之后,袁绍的幕府已成。
除了这三派之外,袁绍的谋臣还有辛毗、应劭二人。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是辛评的弟弟。辛毗性格刚强,有专才,因为兄长辛评的缘故,自然归于颍川一派。应劭,字仲瑗,豫州汝南郡南顿人,是本朝有名的大名士、法学家,著名学者,一向独来独往。
沮授是河北派,许攸是南阳派,郭图是颍川派,许攸贪婪,最爱黄金,郭图与沮授一向政见不合。许攸是收了钱就办事儿,收多少钱便办多大的事儿,郭图早就想着收拾沮授了。于是乎,文丑和鞠义兵戎相见之后,沮授愤而出走,辞官归乡了。如今,他是吕布的冀州牧。
除此之外,还有短暂跟随过袁绍的荀彧、郭嘉二人。究其原因,这两人认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郭嘉是这样评价的:“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当袁绍举起义旗,西向讨董之时,天下的世家大族、清流名士们无不欢欣鼓舞,视之为最有希望的政治明星。一时之间,天下的英雄豪杰无不闻鸡而起,络绎于途,前往投奔。作为颍川世家的代表人物荀彧和郭嘉也闻名来投,他两人的出走,便意味着颍川世家的分裂。
平定冀州之后,袁绍便和公孙瓒开战了,界桥、龙凑、巨龙水三场大战结束后,两家罢战言和。时光荏苒,数年之后,袁绍丢了冀州,袁谭取了青州,威望日隆。然而,袁绍的妻子刘氏明显偏爱幼子袁尚,不断地在袁绍耳边吹“枕边风”,撺掇他立袁尚为继承人。
袁绍也因为袁尚生得美丽,偏爱于他,可是又不能忽略袁谭。两难之下,袁绍无从措置,只好一直搁置了下来,如此一来,袁氏内部争夺继承人的事情就显得愈发复杂起来了。要想顺利攻略徐州,后方就必须稳如泰山,袁绍不得不做出最后的抉择了,立袁谭,还是袁尚?
第1164章:各怀心腹事却与谁人说()
袁绍毕竟是世间少有的英雄豪杰,一旦下定决心解决此事,他立刻就行动起来了。首先,他传下命令,亲自写了一篇文章,昭告麾下文武大臣。“当今之世,汉室倾颓,天下分崩,予毁家纾难,起义兵讨伐董卓,为的便是中兴汉室。”先给自己头上带上一顶大义的帽子,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此时此刻,无论天下诸侯心中存着什么样的心思,表面上还是要把汉室挂在嘴边儿的。至于孝灵皇帝的骨血只剩下了刘熙一事,都一致被诸侯们有意识地忽略了。
在自我表扬了一番之后,袁绍终于开诚布公地说出了心中的疑惑。“十余年来,予兢兢业业,未尝有一日安枕。然则,今年已经四十有四,深感精力衰竭。古人云:办大事以找替手为第一。予有三子,何人才堪大任,为予之继任,望诸将文臣有以教我。予不胜感激之至。”
此令一出,袁绍麾下的文官武将们立刻都哗然了,选谁为继承人,这是主公自个儿的私事儿,从没有号令全军,让大家举荐的。可是细细一想,就都恍然大悟了。若是寻常时节,这真的是一件私事儿,可是如今冀州方失,正当军心离乱,士气大跌之时,就不是一件私事儿了。主公如此措置,便是要昭告全军,安排后事,使得全军将士共同参与,选出继位之人。
你们看,这便是我袁本初的决心。即便是我战死了,你们还有新的主公!诸君努力吧!一石激起千层浪,袁绍麾下的文臣武将们彻底明白了主公的意图之后,立刻便三三两两开始了串联,试图选出自己中意的继承人。自然,众意是众意,最后一刻还须主公袁绍定夺。
无论如何,所有人都知道,此时此刻,主公最在乎的便是精诚团结,万一所求得遂呢?
“元图,你以为如何?”在逢纪的府邸之内,密室之中,许攸将手中的袁绍文告轻轻地放在案几上,抬眼望向逢纪。“此事其来有自,依我之见,主公心中也是颇为矛盾的。三个儿子之中,主公最爱幼子袁尚。你我二人跟随主公最久,理应深体主公之心,拥立袁尚。”
逢纪正襟危坐,好整以暇地喝着茶水儿,徐徐说道。“说句实话儿,这事儿还是要怨主公,早早定下来不就没事儿了?你看看现在,袁谭攻取青州,军功甚大,主公无奈,才不得不板授他为青州牧。如此一来,袁谭的风头一时无两,彻底压过了袁尚,你叫主公怎么下台?”
许攸虽有大才,却为人贪婪,贪婪之外,更有“毒舌”之名,在袁绍军中,他嘴巴臭是有名儿的。就因为他的口无遮拦,不分场合,不管有没有小耳朵打探消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从来都是无所顾忌。今日,当着逢纪的面儿,他又骂开了袁绍,完全不理会逢纪的眼色。
作为相交多年的老友,逢纪深知许攸的心思,他之所以同意拥立袁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袁谭自幼师从清流名士,深得儒学真谛,他一向崇尚简朴,不事奢华,满脑子想得就是重建一个太平盛世。许攸的贪婪和奢华是出了名儿的,一向为袁谭所不喜,一旦袁谭继位,等待许攸的是什么便可想而知了。为了这一点,许攸打死也不能让袁谭接班。
“你我定下了大计,料想孔璋(陈琳)那边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主公那里,多半也是会听从的。只是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如何安置袁谭?他刚刚攻下了青州,军功颇大,风头正盛。若是没有一个妥当的安置,不但他那一派人不服,还有横生枝节,影响军心。”
逢纪双眉紧皱,双眼紧紧地盯着屏风上的卧虎图案,徐徐说道。“这个嘛??????容我仔细想上一想。”许攸也皱起了双眉,闭目冥想起来了。这一闭目凝神就是小半个时辰,逢纪等得焦躁,正要开口相问。许攸蓦然睁开了双眼。“我有一计,以袁谭为袁基之后,如何?”
一听这话儿,逢纪的双眼立刻就大亮了,他一拍大腿,朗声说道:“此言大善也!”
逢纪如此言说,其中还是有些首尾的。汝南袁氏的以袁良为始祖,袁良的孙子袁安做了司空,袁安有两个儿子,袁赏和袁京。袁赏这一枝儿比较平淡,袁京这一枝儿却勃发起来了。袁京有两个儿子,袁彭和袁汤,袁彭一系以诗书传家,不求通达与诸侯。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