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逆之吕布新传-第4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字子文,年纪不到三十岁,出身于关东世家,他的父亲早年做过陈太丘的学生,按照他的门第,应该算是颍川陈家一脉。在座之人,都是和世家大族有极深渊源的。

    “诸君,我等都出身于世家大族,可谓是同气连枝。今日我李翰做东,请诸君在这醉蓬莱一叙,一来是为了一洗素日苦读的疲惫,二来是为了和诸君商议一番,在此次政潮之中,我等小世家该当如何应对?我等只是清谈,请诸君各抒已见好了。来来来!饮酒!”

    话一说完,李翰便举起手中的酒盏,以大袖遮脸,首先饮了一杯,这才放下大袖,将手中的空杯向众人一照。“饮酒!饮酒!”“我等为子文兄寿!”几个士子一起举杯,同时以大袖遮脸,共饮一盏。在本朝的士林之中,高冠博带,宽衣大袖,以大袖遮脸饮酒,都是最起码儿的礼节。国子监作为培养未来官员的潜邸,自然是要依足了官场的礼节,方显郑重之意。

    开场酒之后,众人便箸落如雨,一边吃菜一边饮酒了。待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的兴致便来了,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赋税新政来了。“自从光武中兴以来,本朝的祖制便是与世家大族共天下,如今大司马改弦更张,偏要与小民百姓共天下,窃以为是极大的失策!”

    一个名叫吴珂的儒生朗声说道,他的脸上充满了坚毅和自信,好似古大臣一般。

第786章:为名纪纲常,虽九死而不悔() 
吴珂,字仲临,在家中排行第二,出身于寒门。他三岁之时,父母便相继去世了,便由大他一轮的兄长和长嫂将他抚养成人。就因为出身贫寒,吴珂吃了很多苦,他素性坚毅,孜孜不倦地苦读,寒暑不缀,终于得到了郡县大姓的注意,因缘附会之下,得以入国子监就读。

    老子曾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吴珂进入国子监不久,他的兄嫂就死在了流寇之手,仅仅剩下一个小侄子,躲在茅厕之中才幸免于难。得信之后,吴珂放声大哭,星夜赶回故乡颍川郡阳翟,料理兄嫂的后事。按照族中规矩,安葬了兄嫂之后,吴珂便带着小侄子返回京师洛阳城了。经此变故之后,吴珂性情大变,开始变得有些执拗了,颇有些泥古不化的味道儿。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卢植的耳中,卢植特地派人找吴珂过来,与他长谈一番。

    “仲临,你的遭遇,都已经尽皆知晓了。如今,令兄嫂的后事已经处理完了,你身边儿又带着幼侄。看你的才情气质,讲究纲常伦理,守信义,重然诺。再过几年,定然会是一个名士。可是,名士之所以被称为名士,还要有一点,那就是旷达潇洒,能为人所亲。”

    说到这里,卢植手捻须髯,脸上带着微笑,静静地望着吴珂。卢植是名闻天下的大名士,又是侍中、国子监的祭酒,他能对自己如此开诚布公,吴珂心中充满了感激。然而,性格决定命运,吴珂一生的惨痛经历,使得他颇有些愤世嫉俗了,总觉得贼老天待他不公。

    卢植的话说得很正确,在官场中,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一个人如果性情倨傲,为同僚所不喜,基本上就断绝了上进之路。便是大司马吕布,也不得不采取诸般方法,逢迎育阳侯曹节,以为大树。其余,如盖勋、傅燮,都是跌足了跟头儿。

    “恩师的话说得极是!学生定当铭记在心,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莫要孤傲不群。”吴珂先是深施一礼,表示接受。然后,他缓缓抬起头来,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儿。“方今之世,汉室倾颓,天子蒙尘,以学生之见,都是纲常沦丧,风纪不彰的缘故。学生卑鄙,起于陇亩之间,因缘附会之下,才得以入国子监就读。一旦有事,学生当以身当之!虽九死而不悔!”

    “一旦有事,学生当以身当之!虽九死而不悔!”吴珂离开之后,卢植将这一句话一连念了三遍,这才长叹一声,缓缓说道。“吴仲临此人,虽然倨傲不群,却是一个正气在身之人!日后,必定是一个慷慨赴死的烈士!只是不知道,他会为何而死,死得到底值不值。”

    卢子干是天下有名的大儒,他的话立刻便传遍了整个洛阳城。“慷慨赴死吴仲临”便成了对吴珂的品评,一时之间,吴珂便名重一时了。可是,他并不以为不祥,反而欣然接受了。这事儿终于传到了郑玄的耳中,他长叹一声说道:“纲常沦丧,汉室倾颓,这是诸侯的过错儿。吴仲临竟然要以死抗争,这件事儿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呢?唯苍天可知也!”

    在座的众人,都知道吴珂颇有些痰气,议论之时,经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虽然都是发自内心的议论,可是在诸生眼中,不免有些不合时宜。故尔,每当吴珂大发议论之时,诸生都不自觉地岔开话题,议论一些书法、典籍之类大家都能参与的风雅之事儿。若是让吴仲临继续发挥下去,那便是诸生向隅,举座不欢了。这个措置,一向是国子监的不传之秘。

    今日也是如此,一见吴珂又要大发议论了,诸生便重施旧计,将话题引开了。“哎呀呀!据说天雄将军吕征在西域打了一个打胜仗!诸君,可曾听说了?”一个黑胖的儒生故作惊讶地说道。“噫!张兄,你这都是老黄历了!最新的消息,是大司马率军东征。”一个身材清癯的士子笑着说道。“诸君,莫谈国事,莫谈国事呀!我们还是议论一下风花雪月好了。”

    在诸生的欢声笑语之间,吴珂端起一盏赵酒,一饮而尽了。赵酒清冽,酷烈异常,顺喉而下,便如同一团烈火,直入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满腹的块垒,顿时便被倾盆之下的烈酒冲散了。噫!纲常不彰,风纪沦丧,天下分崩,不光是诸侯的事儿,还是每一个读书人的事儿!若是天下的读书人都像在座的儒生一般,不谈国事,大汉的天下还要我等作甚?

    在座的诸生之中,还有一个人,此人姓卫名允,是卫陶的族人,在族中排行十三,也是国子监的学生,人称卫十三,或是十三兄,十三郎。卫十三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人情熟透,城府甚深,在国子监中,向来以为人宽厚,仗义施财而闻名。作为卫陶家中的股肱之一,卫家联合其它世家的反吕经济战计划,他自然是知道的。他便是卫家的国子监中的主事人。

    今日一见吴珂的样子,卫十三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了。“仲临,你是最重纲常名教之人,可是我等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呀!所以嘛,诸君说得也是,既然无力回天,那便莫谈国事,只谈风月,在一边儿看热闹好了!来来来。我们满饮一盏!”

    一听这话儿,吴珂立刻便勃然大怒了,他站起身来,双目中闪烁着熊熊烈火,大声吼道。“非也!非也!十三兄此言大谬!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我辈身为儒生,便当如孔孟所言,舍生取义,慷慨赴死,以一身带动天下!我吴仲临不才,愿意以身当之!大司马的赋税新政,对小民百姓而言,是真正的德政。可是对世家大族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暴政!”

    “光武帝优礼世家大族,是因为他们祖先的功绩。自从宣明之治以后,横暴不法的世家大族早已被连根铲除了,剩下的世家大族都是诗书传家的明理之家,大半儿还是好的。便是我辈众人,都曾经得到过他们的恩惠。受人滴水之恩,便当涌泉相报,此乃人之为人也!”

    “如今,大司马推行赋税新政,便是对世家大族敲骨吸髓,此等行径,与董卓何异?不同之处在于,董仲颖是用硬刀子杀人,吕奉先是用软刀子杀人。没了世家大族的支持,钱粮从何而来?兵员又从何而来?这是典型的自毁江山,自寻死路!吴珂不才,明日便上疏朝廷,言明我的志向,即便是以身就戮,我吴珂也会慷慨赴死,为了纲常名教,虽九死而不悔!”

    话一说完,吴珂便抱起酒坛,对着坛口儿一阵狂饮,清冽的赵酒顺喉而下,顷刻间便打湿了他的胸襟。在诸生惊诧的目光之中,他缓缓地放下酒坛,舒服地打了一个酒嗝儿,然后,他醉眼朦胧地看着诸生,用手指指他们,大笑着说道:“你们??????你们??????都不知道我的心!放眼大汉天下,一十三州,四百郡国,亿万苍生,竟然无人可知我心!呜呼哀哉!”

    说到这里,吴珂猛地拔出了腰间的的宝剑,踉踉跄跄地舞了起来,边舞边歌,边歌边舞,舞的是汉舞中的“踏歌”,歌却是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歌声苍凉悲壮,荡气回肠,一曲千回百转,哀怨至极的离骚,竟然被吴珂硬生生地唱成了一曲离歌。离歌,便是唱给唱给死人的歌儿。

    一曲离骚终于唱完了,吴珂仗剑而立,微闭双眼,斜睨着在座的诸生,自作“踏歌”道:“琴瑟哀婉凄凉兮,映我心声,名教纲常沦丧兮,无问西东。贪狼侵日万里兮,慨以当慷,儒生一怒拔剑兮,狐死首丘。”一曲首丘歌完,吴珂以剑拄地,仰天大笑而去。

    “十三兄,你这是何苦?仲临一声颠沛流离,遭逢大难,以至于有了痰气。他本来就是一腔怨气无处发泄,愤懑于中不得发久矣,你这一刺激,他如何能受得了?”李翰颓然坐下,手里握着一盏酒,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儿说道。“诸君,都是我的错!我的错!我这就出去,护送仲临兄回家!”卫十三满脸懊恼,连连向众人拱手,片刻之后,便消失在正门外了。

    “诸君,今日仲临兄说的都是酒话儿,大家不必当真,谁没有喝醉过呢?明日等仲临兄酒醒了,让他摆酒向诸君赔罪!来来来,饮酒!”李翰手举酒盏,以大袖遮脸,一饮而尽了。“子文兄说得是!大家都是同窗,酒话嘛,谁还放在心上?”“就是嘛,我等为子文兄寿!”

    不合时宜的人终于离去了,宴会的气氛才刚刚进入了高潮,众人觥筹交错欢喜异常。

第787章:洛阳的太学和京师大学堂() 
本朝的国家最高学府,称之为太学,大司马入据洛阳之后,改称国子监。顾名思义,太学,只是一所学校,是本朝的最高学府,并不是管理天下世子的机构。国子监,其名为监,便被朝廷赋予了管理天下士人的职责。从此以后,国子监便从太常属下的博士祭酒中独立出来了,分设左右监,秩比两千石。国子监左监、右监品秩的提高,便意味着士人地位的提高。

    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董仲舒注云:“五帝名大学曰成均”,郑玄注云:“上庠为大学,在王城西郊。”在夏商周时期,太学其名各异,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

    “太学”一词,源于西周。大戴记中曾言:“帝入太学,承师问道。”西周太学又名大学,天子和诸侯均设之,“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大体而言,辟雍和泮宫并不是纯粹的大学,更像一处象征国家社稷的场所,不过素日里用于讲习经典罢了。

    除了讲习经典之外,周天子和诸侯、贵族们经常在辟雍和泮宫中举行祭祀、举办宴会、选拔武士、甚至在这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打赢了之后,也要到辟雍和泮宫“献俘”和“告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古代,建造一处宫室是非常不容易的,时常要耗费举国之力。“古人宫室无多,凡祭礼、军礼、学礼,及望气、治历、养老、习射、遵贤之典,咸行于明堂。而明堂、太庙、太学、灵台咸为一地。”这便是史籍中所记载的太学。

    高帝一统天下之后,黄老之学盛行,讲究与民休息。在将近百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重建宫室,宫室尚且无力建造,何况是太学呢?故尔,从高帝一直到景帝,本朝并无官学,儒生士子们若是想要拜师读书,只好进入大大小小的私学,私学之风,遂大行于天下。

    既然是私学,便没有太多的顾忌,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唯上,不唯书,只唯真理,如此一来,本朝的文风便蔚然大盛了。前汉两百年的江山,一半儿时间都在施行黄老政治,大大小小的私学培养出了一大批风骨铮铮的儒生士子和循吏良吏,他们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唯其如此,前汉的两百年历史,史书上处处都记载着不畏强暴,干乳舍生取义的士人。

    时间的长河在急速流逝,一转眼就到了武帝元狩五年,武帝雄才大略,是五百年一出的雄主。他的目光远大,一眼就看出的私学盛行对朝廷的威胁。私学盛行,话语权便掌握在乡野之间,朝廷无法施加影响,只好坐视舆论横行而不得制。这自然是武帝所无法容忍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在京师长安城内设立太学,这便是本朝太学的由来。自此之后,太学便成为了本朝的中央官学,是天下的最高学府。既然是官学,学生学成之后,自然是要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这一条正好儿打中了私学的要害,本朝的士人,入仕之路本来就极窄,如今太学一开,便又多了一条入仕之路,天下的儒生士子,岂能不欢呼雀跃?久而久之,此消彼长之下,私学逐渐式微,官学从此便大盛了。

    草创之初,太学之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由于有了“量才授官”这一个超级大杀器的存在,太学的规模便也来越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了,最后竟然多达数万人。

    武帝元狩五年,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当政时又增至三十人。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太学初建时为五十人,昭帝时增至一百人,王莽时增至一万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入了太学,便等于是踏出了入仕的第一只脚。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光武帝削平群雄之后,于建武五年,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后来,明帝刘庄还到太学行礼讲经。顺帝永建元年,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费一年时间,用工徒十一万二千人,建成两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其后,太学生人数多至三万人。灵帝熹平四年,为了刊正经书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经,树立于太学门外,全国各地来观看和抄录经文者,络绎于途。方此之时,太学便进入了最鼎盛的时代。

    学生向来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这种理想和报复在一定的环境下,就会转化城一种政治诉求。随着太学的不断壮大,太学生们也逐渐卷入了政治斗争之中,并在其中充当了先锋的作用。哀帝之时,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学生千余,以图解救执法不阿的司隶校尉鲍宣。

    本朝的两次党锢,陈蕃、李膺谋诛宦官,便得到了太学生的大力支持。当时,太学生所崇拜的“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人,都是著名的党人。党锢之祸之后,一贯支持党人的太学生们也遭到了血腥的镇压,被逮捕和囚禁的超过千人。

    大司马进入洛阳以后,本朝的最高学府便有了两所。一所是原来就有的太学,以侍中卢植为祭酒。一所是新设的京师大学堂,以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