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袁绍压低了声音说道:“沮授、田丰,你二人立刻去查一查,冀州有哪些不法豪强,找上百余家民怨沸腾的,尽数杀了!如此一来,既解决了钱粮问题,又树立了为民除害的名声儿,岂不是一举两得吗?”“主公说得极是!”沮授田丰二人都伸出了大拇指。
“主公,那些逃荒的饥民怎么办?”田丰转过身来问道。“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随他们去吧!小民百姓眼皮子浅,故土难离。灾年一过,他们还会拖家带口回来的!”袁绍不耐烦地挥挥手,就像会走了几只苍蝇一般。此时此刻,他正琢磨着下一步该当如何,
兖州,山阳国的郡治昌邑县,曹操正在为钱粮之事着急,可是他急在心中,面上却还是云淡风轻,仿佛无事人一般。“主公,今年是一龙治水,天下大旱之兆已现,百姓活不下去,只有投入黄巾,或者携家带口逃荒去了。趁此机会,黄巾渠帅于毒招兵买马声势又大振了,他的部下已经有了三十万人,兖州北部又遍地黄巾了。”荀彧看着手中的文书轻声说道。
“志才,计从何来呀?”曹操照例望了一眼戏志才,他才是曹操最欣赏最重视的谋士。“主公,只有一计,粮食在那里,我们就攻哪里好喽。”戏志才用手轻抚了一下髭须,微笑着说道。曹操的双眼立刻就亮了,他沉默了半晌儿,这才徐徐说道:“志才,依你之见,是要东击于毒了?”“然也!”戏志才朗声说道:“于毒聚众三十万,百姓都是携家带口,扶老携幼而去,加上打家劫舍,他手中的粮食甚多。只要打败了他,渡灾年是不成问题的。”
“此言大善!只是黄巾三十万,我军只有一万,如何击败黄巾,志才何以教我呀?”曹操满脸含笑,看着戏志才说道。“依我之见,主公定然早已有了主意,只不过是要和志才验证一下罢了。我的计策只有十六字:分化瓦解,虚张声势,效仿并州,军屯民屯。”
“然也!知我者志才也!”曹操笑了,笑得是那样舒畅、那样开心,多日以来的郁闷,终于被戏志才的十六字给吹跑了,他焉能不笑?这个戏志才是个人才呀!有他在我的身边,我曹操定然能够芟夷大难,削平诸侯,定鼎中原,然后奋三世之余烈,一统天下!
“传令,明日我便率军出发,攻破于毒!”曹操朗声说道。
第708章:救济灾民还是直取幽冀()
四月十八日,辰时,大汉的京师洛阳城,大司马府内,三堂。
大司马吕布高坐于上,三公九卿和相关的两千石官员团团坐在下首儿,每个人都在听大司马户曹篆王隗讲话,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凝重。这是一次常朝,并不是大朝,所议论的不过是平常的事儿,并不是军国大事。本朝的则例,军国大事是要廷议的,是有严格程序的。
自从监国体制确立以来,军国大事更是要在唐太后和世子刘熙的面前做出决断的,至少唐太后不能表示反对。为了避免大司马和唐太后之间出现意见相左的尴尬场面,通常都是在三公九卿范围内确定基本方针,然后由大司马入宫觐见太后,说服太后,取得太后的支持。一般来说,唐太后都是点头同意的,如此一来,洛阳朝廷的政令便取得了法理上的依据。
这次会议的主角儿是河南尹、大司马户曹篆王隗、少府荀攸、将作大匠、工曹篆鲁墨三个人,会议的议题有三个,那就是洛阳朝廷目前所面临的粮食问题、歉收问题以及接收饥民问题。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三个问起其实是一个问题,朝廷能够养活多少人!
“我先来说一说粮食歉收问题。刚才将作大匠鲁墨详细地讲了工曹篆采取的措施,以及通过何种方式来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在工曹篆的所有措施都得到了良好执行的情况下,今年户曹篆预判,并州的粮食产量是去年的八成儿,司隶是七成儿,凉州是去年的三倍。这并不是说凉州的粮食产量极高,而是因为去年凉州一直在打仗的缘故,根本就没有几个人种地。通扯下来,凉州的粮食产量只恢复到全盛时期的三成儿,粮食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
户曹篆王隗手里没有拿任何文书,所有的数据都是熟极而流,这些数据他早已烂熟于胸了。他和将作大匠鲁墨、少府荀攸三个人历时数日,才终于推算出了这些来之不易的数据,对于用数目字来管理朝廷和运转,还是一件新鲜事儿,三公九卿都在熟悉和适应当中。
“经过十四年的建设,并州的良田有三十万顷,都是实打实的上田,这里的亩指的是武帝以来推行的大亩,并不是小亩。每亩产粟六斛到十斛,豆的产量还能高上四五成儿,通扯下来就算亩产十斛好了,一年的粮食产量便是四千五百万斛,这个产量是大汉天下第一了。”
“可是,并州有五百万人,要是全吃粮食的话,一年需要十二斛,五百万人就是六千万斛。可是并州的畜牧业和养殖业发达,肉蛋和蔬菜的供应量非常好,每年每个人的粮食耗费便下降到了六斛,这里还算上了畜牧业和养殖业的消耗。按照这个算法儿,并州每年能结余一千五百万斛粮食。按照八成儿计算,今年便结余六百万斛粮食了,还有一些禽蛋。”
说到这里,王隗的手点在了司隶上:“司隶的良田也有三十万顷,经过工曹篆的改造之后,平均亩产从四斛提高到了七斛,这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了。按照七成儿计算,便是两千二百万斛。可是司隶有四百万人口,养殖业刚刚建起来,畜牧业根本就没有,加上从并州调过来的禽蛋肉食,每个人每年的粮食耗费是七斛。这样算下来,便是两千八百万斛,若是加上杂七杂八的耗费,往宽处打上一些,加上并州的六百万斛,司隶的粮食仅仅算是勉强够用。”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凉州,凉州的良田只有十万顷,今年又是大旱之年,也只能种上八万亩,平均亩产四斛,这还是用尽了各种招数儿的结果儿。八万亩,每年的粮食产量只是四百八十万斛。可是凉州有一百万人,即便是算上养殖业和畜牧业的支援,每人每年的耗费也得有九斛,这就是九百万斛。整个凉州每年的粮食缺口便是四百万斛,是最麻烦的。”
“还有西域,西域今年的雨水极好,但是粮食依然不能自给,六万人的驻军,再加上即将来临的与贵霜国的大战,再加上千里转运的损耗,预计要耗费一百万斛粮食。好在去年大司马早就把这一百万石粮食准备出来了,从长安往西、在汉阳、姑臧、张掖、酒泉、敦煌沿途设立粮仓,层层转运,既减少了耗费,又提升了运力。从长远看,这一百万斛粮食是绝对必须的。大司马曾经有言:用一百万斛粮食换取大汉西陲二十年的和平,值得!”
“从上面的这些数字来看,我们今年的粮食缺口是四百万斛,若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畜牧业的话,还能在再省出一百五十万斛的粮食。这些数字都是按照一个满劳力来算的,老人和小孩可是减到六成儿,按照这个法子算下来,今年的粮食产量和消耗是基本持平的。”
“并州历年积谷九百万斛,扣除西域所用的一百万斛,还有两百万斛的剩余。早在去年年中,大司马就派出数十路人马赶赴各地购粮,用的便是偃师之战后从诸侯们手中搜刮来的钱财。陆陆续续抵达京师洛阳城的已经有四百万斛了,还有一百万斛正在陆陆续续运回洛阳城。诸君,这一百万斛粮食还存在着危险,有被其他诸侯扣留的危险,今年毕竟是大灾年。”
说到这里,在座的人都听明白了。太尉皇甫嵩首先开口了:“王曹篆,如此看来,我们手中有六百万到七百万斛的粮食,这便是我们现在最大的本钱喽!这七百万斛粮食,能让我们一举拿下整个幽州和冀州,或者是用这些粮食来救济络绎赶来的数百万饥民?老夫想问一句,若是救济灾民,能够救济多少人?现在救济了多少?朝廷目前有什么举措?”
救济饥民一事,目前有少府荀攸分管,一听太尉皇甫嵩发问,他立刻便出班拱手作答了。“皇甫太尉,救济救济饥民,是不能按照满劳力来算的,大抵是一家六口,老父老母、青年夫妻再加上两个娃儿,要算三个人的满劳力。少府的办法儿,是四口人出去做工,所得半粮半钱,通扯就算两个满劳力,也就是每人每年八斛粮食,一家六口儿便是十六斛。”
“一家六口儿十六斛,六十万人便是一百六十万斛,现在幽州、冀州、司隶已经接收了四十万饥民,按照现在这个局面儿,我们最多能消化两百万饥民,耗费粮食五百万斛。再多就会有人饿死了。即便是这样,我建议朝廷即刻下令严禁奢靡,厉行节约,未雨绸缪。”
一听这话儿,在座的众人脸立刻就黑了,原本以为手中有了六百万斛粮食,可以好生做一番事业了。可是各地的饥民络绎而来,就像一群蝗虫一样,硬生生儿地把粮食都吃光了。这可如何是好?救济吧,粮食不够用,不救济吧,就要看着数十万数百万人生生儿饿死。
“依老夫之意,朝廷要颁布诏书,布告天下,言明救济饥民的数目,劝说饥民们去荆州、扬州等地就食。获准进入幽州、并州、司隶的饥民,都必须同意前往凉州开垦荒田,否则不予救济。他们在我们的地盘儿上赚了钱粮,明年春暖花开之时,拍拍屁股就走了,这不是等于我们替诸侯们养了百姓吗?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儿?”司徒王允大声说道。
“此言甚善!”“对!理当如此!”“早就该这样做了!”文武百官们纷纷出言支持了。一阵纷乱之后,大家的眼光都盯在了大司马吕布的脸上,等待着他做出最后的决断。此时此刻,吕布的心中万分纠结,拿下幽州、冀州,还是救济饥民,他一直在举棋不定。当前的局势他心知肚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是此时不用兵,日后定然会比这难上数十倍!
终于,他还是想明白了,人命关天,一定要救济饥民。迟上三五年收拾诸侯无所谓,总不能看着数百万饥民活活饿死。“诸君,我决定救济饥民,总不能看着数百万人活活饿死。但是有一条儿,救济归救济,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用劳动换钱!少府那边儿要拿出则例来,如何挑选有一技之长的人,如何军屯民屯,违犯之人该如何处置,这是重点。”
“能工巧匠、士人儒生这些人列为第一等,由有司甄别,按才能录用。愿意去凉州、西域屯田的优先安置,按照老办法施行。至于那些好吃懒做,不服管束,只知道惹是生非的害群之马,要严加缉拿,送到鲜卑草原的矿场上去服苦役。诸君,如此措置,可行否?”
“可行!”“吾等并无异议!”文武百官们齐声答道。所有人都明白,大司马下了决心,断断不能让灾民们饿死,能救济多少便是多少。“唉!中兴汉室的大业,可是被无限期推迟喽!若是想缓过劲儿来,至少要三五年。”司空种拂长叹了一声儿,低声说道。“种司空此言极是!争霸天下是何等艰难?岂是嘴巴一张就能办得到的?”皇甫嵩慨然长叹道。
第709章:曹操取得兖州()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旱,和接踵而来无家可归的流民,大司马吕布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放弃转瞬即逝、成就霸业的机会,用所有的存粮来救济饥民,能救多少就救多少。袁本初、曹孟德、白马将军公孙伯圭在几乎在同时作出了自己的抉择,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存!无论如何,也要生存下去,保住自己的军队和地盘儿,哪怕要饿死数百万人也在所不惜!
兖州,济阴郡的郡治定陶县,兖州牧府内,兖州牧刘岱也面临着生死抉择。
刘岱,字公山,青州东莱牟平人,刘岱的这一枝儿,是齐悼惠王刘肥的后裔,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刘肥是高帝刘邦的庶长子,惠帝刘盈的异母兄,其母曹氏是汉高祖情妇。高帝立国后,刘肥受封齐王,建立齐国,定都临淄,统辖七十三城,是前汉最大的诸侯国。
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受封为牟平侯,他的子孙就成了牟平县人,他便是刘岱这一枝的始祖。刘岱的父亲刘舆做过一任山阳太守,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岱和次子刘繇,刘岱的伯父刘宠闻名天下的大人物儿,他年轻时被举孝廉,辗转各地担任太守,最后两任司空、一任司徒,一任太尉,是实打实的一世四公。有刘宠的余荫庇佑,刘岱兄弟的仕途就很顺畅了。
刘岱的弟弟刘繇,字正礼,今年三十七岁,他的底子是儒生,算是典型的清流。十九岁时因为堂叔刘韪被盗匪所劫持为人质,刘繇为搭救其堂叔,召集十多人混进贼窝,趁隙将盗匪头目斩首成功救出堂叔后而出名。由于其表现深受乡民爱戴,因而推举其为孝廉,拜郎中。后来迁任下邑长,因为拒绝权贵的请托而弃职逃离。迅即又被州里征辟,巡行至济南,济南相是中常侍之子,刘繇发现他贪赃枉法,于是立即将其奏免。
平原人陶丘洪想要让刺史举其为茂才,刺史说:“去年已经举荐了公山(刘繇兄刘岱),怎么现在又要举荐正礼(刘繇表字)呢?”陶丘洪说道:“如果使君您举荐公山在前,提拔正礼于后,这正是所谓的在长途中驾驭二龙,使千里马驰骋,这难道不可以吗!”不久,刘繇被司空府征辟为掾属,除任侍御史,刘繇都未到任,继而在淮浦躲避战乱,以待时机。
刘岱也是通过举孝廉,累官至侍中,然后外放为兖州牧,以镇兖州。当时黄巾风起,朝廷不得已,以宗室外放,分镇诸州,刘虞为幽州牧、刘焉为益州牧,刘表为荆州牧,刘岱为兖州牧。朝廷的本意,天下一十三州,宗室已占三分之一,大汉的天下便可以安稳了、
关东群雄起兵讨董之时,刘岱也是诸侯之一,讨董还没有结果,刘岱就杀了东郡太守乔瑁。此时天下已经大乱,群雄并起,看着刘焉、刘表自享威福的样子,刘岱也不觉有些羡慕了。可是刘岱志大才疏,没有才能,不像刘焉、刘表那样心狠手辣,故尔镇不住兖州。
无奈之下,刘岱为求自保,只得与袁绍、公孙瓒和亲,袁绍让自己的家眷居住在刘岱的居所,公孙瓒也派部下的从事范方率军协助刘岱。等到袁本初和公孙伯珪一打起来,刘岱便成了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儿受气了。两个亲家打架,都是实在亲家,你说刘岱该帮谁?
白马将军公孙瓒是一代枭雄,对刘岱这等懦弱之人,说话自然是不会客气的。他亲自写了一封信,让刘岱和袁绍断绝关系,又命令范方说:“假如刘岱不把袁绍的家眷赶走的话,你就率军回来。临行之前告诉刘岱,等我灭了袁绍,就要亲率大军,去寻他的晦气!”
刘岱胆小懦弱,被公孙瓒吓蒙了,连日不能决断。他的别驾王彧看主公如此,便开口建议道:“主公何不去问一问程仲德(程昱)?程仲德足智多谋。想必是能够为主公解惑的。”此时程昱还没有被曹操征辟。刘岱一听,这话很有道理,于是便派人请来了程昱问计。
程昱说:“舍弃冀州袁绍这个近援,而想得到幽州公孙瓒的远助,就好像到遥远的越地去请游泳能手来解救这里已快淹死的人一样,是毫无用处的。而且公孙瓒不是袁绍的对手,如今公孙瓒虽然打败了袁绍的军队,然而他紧终将被袁绍擒获。”刘岱听从了他的意见。礼送范方离开,范方率骑兵离开兖州,返回公孙瓒的大营,还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