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比那些两条腿的步兵要强,哪怕是马力不足,但也不是明军那在开战前也只有区区八百余骑的骑队能够如何的。

    但是这一战后,浙江明军的骑兵总数将会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得到极大的提升,甚至陈文都在考虑要不要组建起一支千人规模的骑兵营,然后再给李定国和郑成功写封书信,表示一下他对于清军在浙江这种水网纵横、道路崎岖且山林密布的地方非要使用如此多的骑兵的不解。

    经过了两天的甄别,俘虏中的各级军官也已经被拣选了出来,无论是严州绿营的那两个守备和几个千总、把总,还是汉军八旗的那几个牛录章京和一群分得拨什库,都是一群没有在陈文的记忆中留下过名字的小人物。但是这里面却只有一个例外,而这个例外也足以将前面一切的失望消散。

    看着跪在眼前穿着一身普通士卒军服的俘虏,陈文的嘴角撇过了一丝笑意。“我风闻阁下的祖上是鞑子,是到了阁下的父辈时才改了汉姓的。那我是应该叫你建州鞑子瓜尔佳廷柱呢,还是汉军镶红旗固山额真的狗汉奸石廷柱呢,嗯?!”(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 假鞑子() 
所谓汉军八旗正式出现于皇太极时代,在努尔哈赤在世时满清的汉人武装只是由诸申统领之汉兵和由汉官统领之汉兵组成的所谓“旧汉兵”,而汉官的统领中为首的便是李永芳和佟养性。

    皇太极成为大汗后,为降低八旗旗主对其决策权的干扰和扩大满清军事实力的需要,通过历次针对林丹汗的攻伐和与漠南蒙古的会盟组建起了蒙古八旗,同时随着历次的破口、大凌河降兵、三顺王和续顺公的归附以及锦州的降军逐渐将自“旧汉兵”和旗下汉人中拣选出来组建的乌真超哈黑旗扩编为汉军八旗。

    佟养性是乌真超哈的第一任的昂邦章京,而在佟养性死后,便是由陈文眼前的这位一等精奇尼哈番汉军镶红旗固山额真石廷柱接掌了乌真超哈昂邦章京的职务。此后乌真超哈逐步分化为八旗,皇太极不断的提拔和打压包括石廷柱在内的汉军八旗将领,以确保这些汉人不至作大,但是石廷柱在满清朝廷之中,尤其是在汉军八旗之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始终不低。

    初见石廷柱时,这厮穿了一身普通汉军的衣服混在俘虏之中,由他的戈什哈将几匹战马上缴给了明军企图蒙混过关。

    但是在明军的监军官和军法官的甄别中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异样,用陈文看过后的话说,这厮一个普通汉军却有一小群戈什哈在暗地里保持着护卫,而且这个普通汉军的年纪已经不小了,看上去还有些富贵荣华多年才养出来的气度。最无语的是,这些戈什哈还在不断的用眼神和手势来警告其他知情的汉军,似乎是以防着他们告密。

    气氛都怪异到了这个地步,但凡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里面有不对劲的地方存在。而现在,如此的大人物竟然穿着一身汉军八旗普通士兵的军服滚在安远侯府的大堂之中,尤其是当听到陈文的调侃时,满眼的激愤几乎有若实质一般。

    “成王败寇,今日吾兵败你手,没有什么好说的。翌日我大清满洲劲旅南下,你的下场只怕也好不到哪去!”

    “放肆!”

    一声暴喝,尹钺拍案而起,指着石廷柱就是一顿破口大骂,直到陈文干咳了一声才重新坐了回去,但是那满眼的怒火却依旧没有消散分毫。

    陈文知道,石廷柱自知必死,故意出言相激,他自是只当看笑话了。但是此番这厮迫尹钺甚急,金华也险些失守,好像尹钺有个娘舅的小儿子才刚进新兵营没多久,这回也在防御战中阵亡了。几下子加在一起,也难怪他的愤怒远胜平常。

    “不瞒你说,我这里正缺战马呢,要是那些真鞑子再跟你这个笨蛋一样来上几次,我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杀过长江了。”

    陈文的大实话登时听了石廷柱一愣,随即便见这厮面露讥讽的说道:“哼,你的兵是不弱,但此番也是趁了我顿兵城下兵锋已钝的时机,否则这胜负还在两说。况且就凭你们这些汉人,也配当满洲八旗劲旅一击,还是早早降了,免得死无葬身之地。”

    石廷柱的嘲讽听在陈文的耳中反倒是引了他扑哧一笑,这副“不是大清人,胜似大清人”的嘴脸实在把陈文逗了够呛。

    历史上,满清皇帝与蒙古人就说满蒙一体,与汉人就说满汉一体,虽然对蒙古人也有减丁的政策,但事实上满蒙八旗的待遇比汉军八旗要好上不少,其中很多方面已经不是多与少的问题了,而是有与没有之间的区别。

    三藩之乱后,康熙朝和雍正朝对汉军八旗始终保持着戒备和排挤。到了乾隆时,由于八旗人口滋生,满清强制开除了一部分旗人的旗籍,这些旗人也都是汉军八旗的,却不见奴酋弘历会除了满洲或是蒙古八旗的旗籍。

    再如这个石廷柱,有清一朝除了石家以外,还有佟养性和王国光的家族也自称是改了明朝民籍,用了汉姓的女真人。然而,即便是在清前期煊赫非常的“佟半朝”虽说是改成了满洲八旗,但在待遇上却还是汉军八旗的那一套,满清朝廷内部的很多记载中也都是将佟佳氏划分在汉军旗里面,更别说是石廷柱和王国光这种只能在汉军旗里面呆着的家族了。

    此间石廷柱的这幅嘴脸,至少在陈文看来,如果拉近抗日剧里在大街上高喊“大东亚共荣”弄不好都能给中国拿了第一个奥斯卡影帝回来。

    “看在你都把老子逗笑了的份上,我也叫你明白明白你是怎么死的,省得下了地狱不知道跟阎王爷怎么说。”

    这两天根据针对俘虏的审讯,陈文也算是把洪承畴这一次的战略战术了解了个大概。洪承畴把浙江明军因为分地而不可能放弃原有占领区的底线看了通透,利用这一点他在三路实施进逼,将明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过去,而后再以在兵种上占据优势的水军突破兰江,通过水系将全盘连成一体,同时以汉军八旗这样的精锐突袭金华府城,夺取浙江明军的根本之地,甚至就连进攻哪片城墙他都算计了进去,真可谓是老谋深算到了极致。

    不过很可惜,陈文本身也是内线作战的行家里手,突破一路以解除威胁是必然的选择,此番即便是没有率主力突袭北线清军,胜负其实也并非是一定之数。

    “前段日子,我接到了安华镇那边的报告,说是田雄在使用非常规的武器来攻击堡垒。当时我误以为那里是洪承畴破局的关键,但事实证明我确实是上当了。”

    陈文的坦言让石廷柱极其的不可思议,至少在他这些年从未遇上过如此“诚实”的对手,而且还是在浙江清军中被冠之以狡诈非常的家伙。可是反过来一想,其实陈文愿意把实话说出来,显然是不在乎他知道了的后果,那么也就只剩下了一个解释,一个让原本就有心理准备的他突然间却产生了一丝不该有的恐惧。

    “或许你会认为,如果没有田雄的画蛇添足,我回不来的话你就能够稳稳的拿下金华,那你就错了。”

    “根据我在去年年底开始扩建时就订下的规矩,一旦金华府城受到攻击,浦江营会第一时间回防,无需再考虑安华镇棱堡的安危,因为那里扩建之后足以单独面对上万鞑子的围攻,并且坚持很长一段时间。浦江营的兵力你应该知道,另外我还有一千新兵驻扎在郑家坞镇的大营,这些先后赶到金华总能再撑起几天。而你此番轻兵疾袭,弄得老子在缴获里面连一天的粮食都没看见,又能在城下撑几天?”

    听到这里,石廷柱立刻意识到了洪承畴的这个计划的漏洞到底在哪,而这个漏洞在此之前没有被任何人发现,并非是藏的过于隐秘,而是汉军八旗的威名让他们忽略掉了这一切,非常自然而然的将其忽略掉了。

    “洪承畴以为金华府城在通远门那一带的城墙修缮程度很差,扛不住汉军八旗的炮击,而城墙垮塌后我浙江王师的守军自然丧胆,也根本挡不住你们这些假鞑子。”

    “不可否认,他计算的没错,正常情况下确实会是这样的,但是你们都低估了我浙江明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或者说你们在那些汉官在这些年里的吹捧中已经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说句明白话,就凭你们这些鞑子,也配在浙江与我这支以戚帅成法练兵的大军交手,太过不自量力了吧!”

    看着已经坐倒在地上,汗出如浆的石廷柱,陈文满脸的厌弃,挥了挥手就由着那些亲兵将石廷柱重新押会到了安远侯府专门关押要犯的大牢。而他,则继续为重返衢州,为衢州府城解围的计划做着准备工作。(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五章 坐困() 
大军休整了数日,直到一切准备就绪,陈文便率领着南塘、神塘和近卫这三营启程出发了。不过这一次由于衢江水道已经不复为明军所掌控,他可不想在什么地方遭到钱塘水营的伏击导致无谓的伤亡,只得帅军渡过东阳江,而后步行西进。

    原计划返回衢州应该是五个营,可是现在东阳营已经打残了,还需要继续休整,甚至未来的几个月内都没办法恢复元气。而浦江营则还在兰溪,他们在那里还有着丝毫不逊于回援的任务,一时间也没办法与这三个营汇合。

    如此一来,来的时候是带着三个战兵营,回去的时候还是三个战兵营,而且还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还算轻微的损伤,看上去好像也没有什么战而胜之的机会可言。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必须要回返衢州。地理位置、区域影响力、龙游商帮、孔家南宗,尤其是孙钰和那一个半的战兵营,那里的重要性丝毫不次于金华府城。况且,此番他也并非全无胜算可言,正好有一些新玩具可以拿过去让那些绿营兵开开眼,只是这一路上却并不可能再行那般一夜急行军百里的事情了。

    七天,最快的话,七天就能赶回衢州,衢州可是有数的坚城,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

    距离陈文从金华启程已经过去数日了,日头越来越热,不过受到炙烤的却并非是抱着彻底打碎清军围剿,为衢州的同袍解围的浙江明军,反倒是那些每天都躲在大帐中避暑的清军大帅一个个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围困衢州已经大半个月了,清军从一开始打算修建长围,试图利用土木工事将衢州守军彻底困死在城里,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明军反击时的里应外合。

    然而,这些天下来,衢州明军几乎每隔个一两天,到了深夜时便会出城发动夜袭,有时一晚上还要换着城门来上好几次。

    明军在夜里不让人睡觉的卑劣行径引起了清军的公愤,为此他们对衢州发动了数****规模的攻势。可是这座城池实在坚固得不像话,城外三面浚濠,西临衢江不说,一共六座城门,其中四座有瓮城,另外两座则是在毗邻衢江的西城墙,而明军的守御也极为坚决,甚至就连那些协守的民夫都好像是跟明军假扮的一样坚决,使得清军的几次大规模攻势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天气炎热,攻城还不顺利,长围也仅仅修起来三分之一,每天晚上都要提心吊胆的担忧着明军会从哪个城门杀出来,而衢州的城门也确实不少,这使得围城的这两万清军开始羡慕起了衢江对岸的那几支原本还被他们嘲笑为没机会劫掠衢州府城的清军。

    这些还都只是对于普通士卒而言,而让那些清军大帅们更为无语的是,根据从那些被俘的明军口中拷打出来的只言片语里面,城外的清军才知道原来城里面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连粮价都没涨过哪怕一文钱,更别说是混乱了。

    初听到这个奇闻之时,就连驻扎在衢江对岸的经标左镇提督李本深都专门过来了一趟,结果得到的却是城内的那个金华知府孙钰严令粮商不得囤居积奇,也不得哄抬粮价,为此制定了多条临时法令,并且还专门用一个不知死活的粮商的脑袋为法令加了注解,总算是把粮价彻底压在了平日里的水准。

    而且据说,此番明军在衢州屯集了大量的粮草,这些在接下来也得到了潜伏在衢州城内的探子的确认,使得清军众将反倒是开始有些不舒服起来了。

    城里面的明军白天躲在屋子里避暑,不用担忧仓储,每天都能吃饱饭,到了晚上则出来搞些副业,帮助围城的清军养成晚上不睡觉的好习惯,这日子实在没得说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城里面的百姓很多,即便是有一些在围城前就已经逃到了明军腹地,但是百姓的数量还是不少。就算是明军没有收取去年的秋税,粮商的屯集较多,府衙也收购并从金华运来了大量的粮食,总会有吃完的一天,只要坚持围下去,迟早能将其攻陷。

    当然,这首先是在城内没有大量的良田,以及城池没有援兵才有可能让他们始终包围下去。前者不问可知,但是后者却因为一个消息的传来让衢州一线的清军众将再也无法淡定下去了。

    十来天前,留在兰溪的钱塘水营派来了信使,向南线清军的主帅李本深禀告了一个令人无法相信的消息——杭州驻防八旗和北京调来的那些援军组成的汉八旗军集团在轰塌了城墙后苦战一夜未能破城,结果被回援的明军主力一战击溃,而最可怕的还是,明军在与这支汉军八旗野战的同时,还分出了一个营绕道歼灭了把守兰溪县城后路的严州绿营,将兰溪县城掌控在了手中。

    这意味着什么,李本深觉得即便是用屁股去想都能明白,这支汉军八旗完了,而他在北京的时间比较长,深知这支清军的牛录都是在入关前建立的,战斗力和兵员完整程度远比入关之后建立的那些很多都是用来笼络降军的牛录。此番一次性被明军干掉了四分之一,这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地震,恐怕就算是尼堪被杀也未必有这一次对满清朝廷的影响要大。

    消息没有在李本深手里待哪怕一个时辰就被他送回了广信府,信使一路上打马狂奔,很快就将这个消息送到了东南经略洪承畴的手里。据信使回报,看过了这封加急文书,洪承畴半天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只是死死的盯着那份报告,似乎从那里面能看出个花出来。待到这位老经略缓过劲儿想要站起来,晃了一晃没站稳,要不是旁边的那个姓王的大内侍卫扶了一把,弄不好都得摔倒在地上。

    李本深知道,这位老经略并非没有经历过挫折,即便是被俘降清他也没有这样过,毕竟说到底那一次的失败也并非是他的责任,而是被那位天子和麾下的几个部将给坑了。可是这一次,明明稳稳当当以力压人的阳谋配上几乎算到了极致的暗算,结果却被明军硬翻了过来,这份打击实在不小,以至于洪承畴在第二天就病倒了。

    心急如焚的等了几天,李本深总算是等回来了信使,可洪承畴的命令却是让他们在衢州再坚守半个月的时间,而后退到玉山县继续坚守。

    作为亲信大将,李本深深知洪承畴的用意,但明军既然能够击溃汉军八旗,其战斗力果然还是不容小觑,为此他制定了一个节节抵抗的计划,可是当召集众将军议时却还是引发了极大的非议。

    那一双双充满了恐惧的眼睛,直到现在李本深都记忆犹新,若非是胡茂祯在大帐里拔了刀子,以及洪承畴的守不够日子就是一个死字的严令,只怕他也很难压服众将。

    数日之后的今天,探马总算是获取到了消息,大队的明军出现在了龙游县,正在沿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