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世有句话,说是一个人需要有梦想,万一它实现了呢?

    可是在陈文看来,梦想的实现最重要的便是为了达成目标而努力奋斗,机会总是会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们的。从获得了游击将军的官职到现在只在和黄中道、毛明山畅谈时休息过半日的陈文很清楚,对于战争仅仅只有影视剧和文学作品所表达过的概念的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今日的成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远比其他人付出的更多,而吴登科也同样适用于这个道理。

    只不过,感动归感动,鸳鸯阵的改良工作还是要进行,因为这不仅事关明年与清军的战事,更重要的是当清军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试图复制他的成功经验的时候,他必须设法加以克制,只有这样才能在没有战略纵深,且兵力必然处于劣势情况下以最少的损失消灭更多的清军,完成驱除鞑虏、光复华夏旧疆的使命。

    眼见于此,陈文便再度拿出了摆事实讲道理的那一套手法。当年做销售时他凭借着这套手段获得了高于同侪的成交率,来到这个时代后,靠着这套手法也说服过很多人。如王翊、王江那样的文官,亦或是俞国望那样的武人都曾经被他的三寸不烂说服过,而今天他便需要再度给这几个部下洗洗脑,以便于他们能够更快的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未完待续。)

第五章 新桃(二)() 
改良鸳鸯阵,在明朝,至少在陈文军中的这些祖上曾经作为戚家军一员存在的军官眼里基本上是连想都不敢去想象的天方夜谭。

    究其原因,不仅仅是戚继光和鸳鸯阵的赫赫威名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陈文麾下这支明军自成军以来凭借着微调过的南方抗倭和北方戍边的鸳鸯阵在肉搏战上几乎鲜有败绩,哪怕是在侧面战场上以新兵面对优势清军也可以勉力坚持一定时间,为发起进攻的部队争取击溃当面对手的时间。

    鸳鸯阵攻守兼备的特点使得陈文麾下这支明军在肉搏战中获益良多,但是清军既然已经开始试图找出克制鸳鸯阵的办法,而且已经注意到了狼筅的作用,那么他就需要为此提前做出准备。

    “吴兄弟、楼兄弟,你们二人的族里甚至是祖上都有过追随戚少保的先人,而且还坐到过不低的职务,那么戚少保为什么会发明鸳鸯阵想必也很清楚吧?”

    当年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面对的敌手是使用双手倭刀、竹枪、鸟铳的倭寇,倭寇之中多是海盗和浪人,单兵作战能力极强。而明军却由于卫所制败坏,兵不能战,面对倭寇往往一触即溃。

    鸳鸯阵攻守兼备,同时形成了在单位区域长短兵相交、互相配合的作战体系,而倭寇中赖以摧坚陷阵的勇士长于单兵作战,需要空间来挥舞兵器,这样一来在战场上就会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而单兵作战的倭寇就算再武勇,以一敌二、五、甚至是十二人,也势必会死于乱刃之下。

    陈文麾下的这支明军之所以能够在肉搏战中即便面对经验更加丰富的清军也能够实现压制,说到底还是因为清军现在的战阵中和倭寇一样,靠着那些所谓的勇士以个人武勇来破阵,其结果就是每兵之间必须存留间隔,以方便挥舞兵器,而鸳鸯阵相对密集的战阵正是此等对手的克星。

    听到陈文的问话,吴登科和楼继业很自然的点了点头,却没有开口说什么,而是等待着陈文接下来想要说的事情。因为他们很清楚,陈文对于那支传奇军队和那位盖世名将的了解甚至比他们还要深刻,只是不知道陈文的那些知识来源于何处罢了。

    “戚少保在南方抗倭时,针对倭寇擅长单兵作战的特点发明了鸳鸯阵,以众力凌寡敌,是故无往不利。等到了前往北方戍边时,由于蒙古鞑子的作战方式与倭寇截然不同,所以戚少保决定改用步兵营、马营、车炮营和辎重营组成多兵种联合作战体系,而且鸳鸯阵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是故依旧无往不利。”

    明朝中后期,蒙古人的作战方式依旧保持着元帝国时代的样子,轻重骑兵互相配合,只是远没有他们的祖先玩得那么明白。这样的情况下,戚继光在蓟镇面对的蒙古人往往是以骑射破坏阵型,随后以大规模的骑兵冲锋彻底将阵型撕扯开来,从而实现胜利。

    对手作战方式改变,应对方式也势必将发生变化,这在古今中外的兵家中都是极为正常的,戚继光也同样做出了应对。戚继光的车炮营和辎重营以偏厢车保护车后的步兵,以弗朗机、虎蹲炮、鸟铳之类的火器实现杀伤,再以同样大规模使用火器的骑兵发起进攻,从而击溃对手。

    即便是偏厢车的车阵被破,阵后的步兵也可以列改良后的鸳鸯阵,靠着火器队的火器以及鸳鸯阵杀手队所使用的弓箭、标枪、枪棍、大棒之类的兵器抵御蒙古骑兵的攻击,再由骑兵反推,所以戚继光在蓟镇往往靠着几千人就能将数万蒙古骑兵击溃,甚至是消灭。

    “在四明山殿后战,以及此后的连番作战中,我们所面对的鞑子虽然结阵进攻防御,但是想要摧坚陷阵还是要靠那些持着刀盾的锐士。由于兵器挥舞需要空间,所以每兵必须间隔距离,而这也就给了鸳鸯阵以多打少的机会,就像当年的那支戚家军面对倭寇时那般。”

    “可是到了一个月前的那场孝顺镇之战,鞑子已经意识到了鸳鸯阵的威力,开始试图以长矛来遏制狼筅的压阵效果和阵中各兵进攻的势头,最后靠消耗战来击溃王师。虽然那一战我们胜了,但是鸳鸯阵已经不再如此前那般无往不利,若非南塘营以火炮抵近轰击加速了四府绿营的瓦解,义乌营恐怕未必能够坚持到南塘营纯以步兵破阵吧。”

    听到这话,吴登科立刻起身下跪,口称死罪。而陈文其实也并非是要追究责任,便连忙将他扶了起来,继续向在座的众人将他的话语说下去。

    “如果隆庆年间,戚少保上书要求全国各地卫所前往蓟镇轮训的计划得以实行,面对我皇明上百万人计的鸳鸯阵,只有数万男丁的建奴本不足持。可是这世上并没有如果二字。”

    “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复制戚少保成功的经验来取得成功,但是戚少保已经不在了,当鞑子发现了并试图复制或是克制戚帅成法,那么我们就必须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进行更为深化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走向最终的胜利。”

    陈文的演讲或是辩论一向会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同时以着更为激动人心的话语来加强煽动和说服的效果,后世的很多演讲都存在着类似的模式,对陈文而言只是听得多了所以习惯了而已。

    只是陈文所讲述的事实和道理也确确实实的引起在座众人的一些思考和共鸣,以至于在接下来反对就再没有之前的那么坚决了。而陈文对于鸳鸯阵的改良也并不是彻底的,至少在改良版得出成绩前原版的鸳鸯阵还是需要有所保留的。

    “此次改良鸳鸯阵,暂时仅限于战兵三营,各个守备部队鸳鸯阵杀手队保持不变。而且每个哨的四个步兵队中也要保留一到两个老版的鸳鸯阵杀手队,”

    陈文的各个守备部队很多都需要驻扎在城市或是险隘之处用以,以便于实现军事上的实际控制。这些并非以平坦地形野战为目的建立的军队使用老版的鸳鸯阵效果应该会比改良版的更好,毕竟改良版的从本质上也是用以加强战阵的厚重和密集,以便在对抗优势清军的消耗战中取得取得优势,而不是像老版本的鸳鸯阵那样追求全能。

    “大帅,那火兵的尖头扁担?”

    “继续保留。”

    听到这话,楼继业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仿佛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一般,而吴登科则只是点了点头,看样子则是已经在等待下一个议题了。

    “鸳鸯阵杀手队的问题已经不存在异议了,那么本帅便继续说下去,下一个便是火器队。”

    陈文最初的计划中,从属于各步兵队的火器队全部装备鸟铳,但是鸟铳本身的口径比较小,还属于那种轻型火绳枪的范畴之中,对于身披布面甲的清军杀伤效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所以陈文打算折腾出些别的东西,但是距离装备部队还有些遥远,只能暂时这样讲究着。

    火器队的事情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毕竟新装备听起来杀伤效果更好,而且他们对于鸟铳也没有如鸳鸯阵那样的情节在,所以很快就被顾守礼记录在案。而接下来的炮兵和水营还需要相关的军官前来继续探讨,所以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唯有骑兵还是引发了一些问题。

    回师援救义乌县城的过程中,陈文一度率领骑兵队与抚标营的骑兵亲身肉搏,虽说是付出了一定的伤亡,甚至就连他的胳膊也被打伤,但是总体伤亡却远远小于清军。

    这与陈文此前的作战计划有关,同样也少不了李瑞鑫长久以来的训练,至少据陈文所知,李瑞鑫在训练骑兵上可谓是不遗余力,尤其是在四明山殿后战之后更是如此,甚至一些家传技法也毫不吝啬的进行传授,只有那个用脚射箭的神技没有外传。

    陈文很清楚李瑞鑫为什么会如此积极,也可以理解他的心情。只是经过了上一次的骑战,陈文觉得以五人或是十人为一组与数量不等的清军骑兵交锋,对于明军更为有利,那么还不如干脆根据戚继光的马营来组编骑兵,从思路上也是保持鸳鸯阵那一套以多打少的原则。只是……

    “大帅,以戚帅成法组建营属骑兵队的办法末将没有异议,只是我部火铳数量不足,还要就着火器队使用,戚少保的铳骑编制很难完成。”

    李瑞鑫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而陈文也想好了解决的办法。“铳骑中的鸟铳骑兵取消,骑兵队按照马营左右两部马队编制,只是具体使用三眼铳还是骑弓,这些东西待定。”

    之所以待定,除了陈文不太清楚装备在新编制中的实际效果外,更重要的是物资和军需的严重不足暂时还无法得到缓解,至少如果陈文什么也不做的话,手中的物资最多也就能够撑到三月,而这却是远远不够的。

    “军需的问题本帅会和孙知府进行商议,尔等无须多虑。不过在新装备实现量产前,军队继续使用老装备进行训练和作战,新装备的列装也是优先战兵营,各个守备部队其次。”

    “下官遵命。”

    战事完结后,孙钰彻底投入到金华知府的工作之中,而军需官则暂时由顾守礼代掌。听到陈文的吩咐,顾守礼连忙起身应是。

    待顾守礼重新坐下后,陈文便继续说道:“今日叫你们一同前来,除了组编的问题外,还有一件大事。我部已收复金华府全境,本帅以为,金华镇和金华卫的设立已经势在必行。”(未完待续。)

第六章 新桃(三)() 
卫所制,源于西魏、北周、隋、唐时代的府兵制,乃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顾名思义,卫所有守备和屯田两项职能,其中的军户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屯田。是故,明太祖朱元璋曾言:“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明朝的卫所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其下由都指挥使司、卫指挥使司、千户所、百户所等军事行政单位组成。这些军事行政单位并不仅仅是军营,而是由五军都督府负责管理的如府县式的行政单位。比如天津三卫,在明朝辖地九千两百余顷,与州县无异;再如后世的厦门,在此时此刻则被称之为永宁卫中左守御千户所,是为郑成功的大本营。

    而浙江的卫所自建立之初,最主要任务便是备倭。是故,浙江的卫所设置于沿海府县居多,位于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台州、温州等沿海六府的卫所多达十卫三十所,占据浙江卫所总数的六成以上。相对的,内地的卫所则偏少,其中金华府境内更是只有直辖于浙江都指挥使司的金华守御千户所。

    金华守御千户所设立于洪武三年,编制有正千户一、副千户二、百户十,其听讼设镇抚一,以上皆世袭军职,其卫所衙门就在府城酒坊巷的巡按御史行台左近。

    太平天国时期,忠王李秀成的堂弟侍王李世贤攻下金华后,将已经改为试士院的巡按御史行台与金华守御千户所原址统一修建为侍王府,乃是后世中国留存的太平天国建筑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壁画等艺术品最多的一处。

    而军镇这个单位则属于镇戍制,在明朝则始于永乐年间起逐步建立的用以防备蒙古人的九边十三镇。随后,尤其是在募兵制盛行后,开始逐渐在全国范围蔓延开来。

    在明初的卫所军制下,卫所武官平日在卫管军,遇征行,“则率其属,听所命主帅调度”。战事结束,兵还卫,将归朝,将领与兵士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永乐以后,常备兵制———镇戍制产生,总兵等将领长期镇戍边镇,统率营兵,将领与兵士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家丁制兴起后也逐渐的紧密起来。

    陈文口中的金华镇源于自天台山出发前王江授予的金华总兵的名义,只是南明时期制度已彻底败坏,他此前还有鲁监国任命的大兰山总兵的职务,可那时他和王江则早已被迫南下天台山,更不要说是在大兰山上驻军了。

    至于金华卫在理论上则属于是原本的金华守御千户所的延伸,不过陈文并不打算按照明朝的卫所制度来建设金华卫,所以原本的金华守御千户所则势必会进行裁并。

    听到陈文提出要建立金华镇和金华卫这两个军事行政单位,在座的数人尽皆瞪大了眼睛看着陈文,一个个如饿狼见了肉的目光让陈文鸡皮疙瘩直跳,就连那两个文职幕僚也只是稍微含蓄了一些而已。

    对于他们的反应,陈文很能够理解。无论是军镇,还是卫所,新的军事、行政机构的建立都意味着权利的授予,而他们这些追随陈文有年,屡立功勋的高级军官和幕僚势必将分到最大的一块蛋糕。

    “金华镇下设南塘、义乌、东阳三个战兵营,镇直属部队以及若干编制不一的守备部队,负责王师在这片新近光复的土地上的进攻、守御等军事任务。其中金华镇以镇守总兵官为主帅,三个战兵营的指挥为协守副总兵,镇直属部队主将为参将衔,各守备部队负责军官按照配置兵力和镇戍地点分授游击将军、守备和千总等军职。”

    金华镇作为镇戍军镇,自然是总体负责本地的进攻和防御事宜,战兵营不提,镇直属部队和守备部队在明朝也有先例,只是名称略有不同罢了。不过无论怎么叫,其职能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理解上也并不困难。

    “自天台山出发前,王巡抚已经任命本帅为镇守金华总兵官。南塘营指挥一职由李副将接任,义乌营指挥和东阳营指挥不变,继续由吴副将和尹副将负责。至于镇直属部队,则由陈国宝参将负责。”

    镇守金华总兵官一职的归属可谓毋庸置疑,甚至包括义乌营和东阳营的指挥也没有出乎意料,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李瑞鑫却接手了南塘营指挥一职,而在孝顺镇之战前就负责南塘营的楼继业身为参将反倒连镇直属部队的主将都没有捞到。一时间,众人尽皆愕然,就连楼继业也没有例外。

    “守备部队的主官,本帅以为原义乌县加衔守备刘成在守城战中表现不俗,可以任命为东阳县游击将军,负责东阳一县的守备工作,而其他的位置则按照历次作战的功勋再做评订。”

    东阳县是明军进军金华起占据的第一个县,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县。明朝的东阳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